『壹』 长寿山居元夕是送别诗还是迁谪诗
《长寿山居元夕》作于1228年,并不是送别诗,严格意义上属于迁谪诗,这是诗专人丁忧属时期所著,丁忧既非升迁也非贬谪,但是也是职务调动,正大四年,诗人老母病逝,诗人丁母忧居丧于此县境内的长寿山白鹿原乡,此诗写于次年元夕。
诗中的暗淡寂苦虽然都是荒村实景,实际也与诗人此刻意绪相关。本诗纯系白描,质朴无华,而这种笔调,也正适合表现国难居丧而又忧国忧民的思想心绪~
『贰』 长寿山居元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长寿山居元夕来表达了作者浓重源的家国之恨;都流荡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愤激的情感。该诗前两句写景,景是凄凉萧条的,这是诗人冷清孤寂心境的观照。
体现的也不仅仅是诗人自己的孤寂凄清,而更重要的是诗人对金王朝江河日下的命运的牵系和忧虑。
(2)游长寿山诗扩展阅读:
1、原文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2、释义
隐隐约约闪烁着的灯火陪伴着荒凉的山村,枯黄的树叶落满了山岭,厚厚的积雪拥塞着柴门。
三十九年的人生,经历了无限世事,只留下孤独的身影,相伴我度过黄昏。
3、创作背景
公元1227年(金哀宗正大四年),诗人由河南镇平令改任河南内乡令。不久,老母病逝,诗人丁母忧居丧于县境内的长寿山白鹿原乡,该诗便写于次年(公元1228年)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