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有的地方戴绿领巾绿领巾代表什么意思谢谢!
在中国党员,团员,队员的徽章,领巾都是红色的
除非是一些自发的又目的的团队,组织才会用其他的颜色,绿色可能是和环保有关吧,好像香港,英国,欧美那些国家的童子军的领巾就是绿色的
2. 绿领巾的起源
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决定建立儿童和少年两级组织。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第四条中规定:团委“领导少年儿 童工作,吸收7岁到12岁的儿童参加儿童团,吸收13岁到17岁的少年参加少年先锋队……”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的入学率 低,很难将9岁以前的未入学儿童组织起来,而且在校小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有的孩子十几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因此,在建队时就一并成立了“中国少年儿童队 ”,队龄为9岁~15岁。随着少先队的不断发展,大家越来越感到将儿童和少年合在一个组织中进行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因此,到 1960年,团中央在全国第四次少先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第二次提出建立分级组织的问题,指出:“改变少年先锋队的组织,把少年和儿童分开,分别建立中国共 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吸收 11岁到15岁的少年参加)和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吸收6岁到10岁儿童参加),有利于加强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加速少年儿童成长。”党中央赞成和支 持了团中央的建议,并指出,“经过一定范围试验后再逐步推广”。但是,由于当时全国连续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影响,这一决议未能实施。随着经济的恢复, 到1965年4月19日,团中央《关于少先队工作决议草稿的几点说明(提纲)》中指出:“最近,毛主席又指示,要考虑恢复三个团的问题。要组织共产主义少 先队、共产主义儿童团。”为此,团的九届二中全会正式决定:“为了把我国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为了根据少年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按照中央指示,分别 建立少年组织和儿童组织。7岁到12岁参加儿童团,12岁至15岁参加少年组织。人口较少的村庄,可以合并成一个组织。”这以后,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局部 试验,但不久的“文革”灾难,使试验工作被迫中断,建立儿童团组织的设想又一次受挫。
自1979年开始,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在团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率先进行了组织改革的实 验:把小学低年级儿童从少先队里头分出来,建立一个适合低龄学生特点的,附属于少先队的专门组织——儿童团。此后,全国各地也纷纷进行试点。上海建立儿童 团的实验进行了10年,现已在全市范围普遍组建。在全国,开始组建工作的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吉林、云南、四川、福建、陕西、 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等16个省市地区。各地实践证明:建立儿童团,大小孩子都高兴,老师家长都欢迎。因为儿童团组织形式适合低龄儿童特点,使少先队在 学校中更加充分发挥了团结教育全体儿童的组织作用,既调动了广大低年级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促进了少先队的自身建设,并为提高未来的少先队员和少先队 中队的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约是1980年的春天,一个特殊的仪式在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进行——小红星儿童团员佩戴绿领巾。
3. 求差生带“绿领巾”体现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急急急。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平等”而个别小学却违背这一点。给差生采取带“绿领巾”的行为。这些行为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是受社会谴责的行为。
4. 什么是绿领巾
是一个小学推出的措施,区分"好孩子"和"坏孩子",绿领巾是"坏孩子",本意是让被带绿领巾的孩子知耻后勇,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换回红领巾,现如今发展为对孩子的一种歧视,然后被社会指责声讨,最后废除
5. 带绿领巾是什么意思
一年级的学生全部实行戴绿领巾,到了二年级,一部分达到条件的学生就可以加入真正意义的少先队,开始戴红领巾;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达到加入少先队的年龄,但由于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仍然戴绿领巾,到了三年级全部加入少先队。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青团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追查绿领巾、粉领巾等“变色红领巾”。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激动地问道:“队章上写得很清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怎么能改变颜色?学校的这种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相关章程。共青团中央将要求地方少先队组织彻查此事,同时将在全国清查‘变色红领巾’问题,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同时表示,这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的行为也是对学生的歧视,势必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这位人士同时表示,现在一些学校要求已经入学却还没到入队年龄的小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也不能够被允许。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的这位人士还向记者透露,有的不法厂家为了赚取利润,居然申请与红领巾、队徽相似商品的外观专利。共青团中央将联合国家专利局共同打击红领巾造假的源头。
6. 绿领巾什么时候取消的
2011年10月18日。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
这位负责人指出,近日,陕西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部分小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引发社会关注。据陕西省少工委介绍,经初步了解,此事件属个案,未央区少工委及区教育主管部门得知情况后,立即叫停此项做法,并全部收回“绿领巾”,要求学校即刻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
目前,此项活动已停止,“绿领巾”已全部收回。陕西省少工委已要求在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中开展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情况的检查。
7. 绿领巾是什么意思
2011年10月,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但学校进一步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他们也是借鉴的外地学校的做法。而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确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尴尬。 苏女士的女儿读一年级,她说孩子看书、写字挺认真,就是反应有些慢,成绩一般。上周五,他女儿回家就戴着绿领巾,她觉得特别奇怪,女儿说这是老师发给她的,班里戴绿领巾的同学将近一半。“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一名一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但不少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啥好事情。”家长苏女士认为,此举对孩子心理有极大创伤,学校这种做法有些奇怪。“红领巾是国旗一角,是少先队员的象征,绿领巾怎么能相提并论?”2011年10月17日中午,不少来接孩子的家长对绿领巾不理解,认为学校此举欠妥,没有征求家长意见。
“确实没想到,家长会对绿领巾有意见。”2011年10月17日,该校冯老师说,设计绿领巾的初衷是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参考了外地一些学校的做法,也考虑到一些家长的特殊要求,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 冯老师解释,一年级学生不是全部同时加入少先队,一般分成两个学期完成。优秀上进的孩子肯定属于第一批,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一些家长曾提出孩子回家不高兴,希望老师能考虑其他变通方法帮助教育。“绿领巾的含义,就是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 据介绍,学校委托制作红领巾的厂家,设计了同样大小的绿领巾,10月14日发放给没有入队的学生。学校九十多名一年级学生中,约有一半人都佩戴绿领巾。学校相关负责人称,作为一种教育探索,这种做法还没给上级部门汇报过,学校把这部分学生称为“苗苗少先队”作为预备培养,对佩戴绿领巾的要求和红领巾一样。如果有家长觉得不合适,老师可以考虑和家长协商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不给孩子造成影响。
绿领巾不符合规定外地做法已被叫停
得知学校让小学生佩戴绿领巾的尝试,省少工委工作人员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中并没有“绿领巾”的规定。“我们不支持学校这种做法,佩戴绿领巾不符合全国少工委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介绍,少先队作为全国性少年儿童群众组织,重要标志上有统一规范。 据了解,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绿领巾”,有些地方戴“绿领巾”表示加入了儿童团。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 解开绿领巾
据媒体报道,共青团中央2004年已开始在全国追查“变色红领巾”事件。
8. 上海的小学生为什么带绿领巾
表示是少先队的预备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