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公務員基本工資水平以及公務員退休金相關內容如下:
在全國10多個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中,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排名處於中下位。從機關分類而言,總共分為三等。一等不是公務員,包括部分有壟斷性質的國有企業,其中含有電信、電力、有線電視等壟斷行業;二等是管錢的機關部門,其中包括國稅、地稅、工商、銀行、財政、海關等單位;三等位普通黨政機關,包括有政府、政府職能部門、黨委序列部門。
有此可見,全中國有多少在基層的公務員,他們也許只能排在三等之後,可見,工資水平不高。而公務員的退休金又有著怎樣的標准?
當下的中國實行的是「退休金雙軌制」也就是說有兩套並行的養老金體系,一套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退休制度,有財政統一支付「吃皇糧的人民公僕」的養老金,這也意味著公務員退休後能拿到退休前工資九成的退休金;另一套是社會企業單位的「繳費型」的統籌制度,由單位和職工本人按照一定的標准繳納,其中企業繳納的占工資總額的20%,職工繳納個人工資的8%,退休後職工養老金的多少就跟個人和單位的繳費額有著直接的關系,一般來說,按照正常工作年齡來算,按照相應的繳費比例,退休後每月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六成。
② 養老金並軌方案通過 公務員養老金會減少嗎
因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起步晚,待遇水平仍不高;因為各地財政承受能力和基金結余分布不均,且統籌層次仍偏低,社會保障互濟功能施展不夠,導致地區之間待遇差別較大;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軌制,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軌制「雙軌」運行,待遇差距矛盾凸起,社會反響強烈。
改革以後,會設定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對於改革前已經參加工作的,改革後才退休的這部分人,會給他過渡性的養老金,根據他們繳費長短,對比新老辦法的待遇差,然後通過必要的一些養老金方式彌補這個待遇差,使得改革以後,在過渡期內退休,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和過去相比,基本上可以確保待遇不下降。
再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實行年金制度,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也會增加退休人員的收入,因此,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會降低退休養老金。
③ 公務員主動辭職社會養老保險如何處理
《養老保險手冊》及其《單位職工養老保險繳納增減人員登記表》一並提交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中心將你的個人賬戶做減員,單位會將你的《養老保險手冊》、當你辦理轉移手續時,即從該公司的社保賬戶里將你減去,此期間所欠繳費用,原單位從其公司賬戶內做減員處理、銀行帳號等相關手續給以自謀職業者繳費的服務中心。以下為如何辦理社保轉移手續公務員辭職後。如果新公司在外地的:
你可以撥打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咨詢電話進一步咨詢、《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減員表》等相關手續交還於你,讓新公司繼續繳納社會保險、單位名稱,這樣他們就能准確地把你的養老保險個人悵戶金額及期間利息一並轉入到所需地社保中心續接,還需要先辦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手續,與解除勞動合同期間肯定有一段間隔、開戶行名稱。提供《養老保險手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減員表》等相關手續以自謀職業者的名義辦理續保手續、各地手續有所差異、辦理轉移手續前必須提供。
減員後、原單位將《個人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這樣你才能辦理轉移手續,繳納社保的方法,也可以轉到新公司賬戶內,必須到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所轄的社保中心窗口繳費,然後你可以自己按自由職業者的身份自己繼續繳納社會保險:離職後。這樣你的保險關系就續接清楚了,所需轉移到的新地方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詳細地址;
④ 新政策之後,公務員的養老金會發生什麼變化
公務員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並軌
養老金「並軌」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雙軌制——企業養老金和事業養老金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現在的事業養老金比企業養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們的呼聲很高一致要雙軌制並軌)。
養老金「並軌」後,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且個人的繳費多少與繳費工資基數相關,但對於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確定,各地的規定卻不相同。為了降低養老金「並軌」難度,保障改革順利進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同步進行了調整。
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方案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占退休前工資的比例)相差懸殊,即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可拿到在職工資的80%至90%,而企業職工退休後只能領到在職工資的40%至60%。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起企業年金之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替代率也會與機關事業單位的看齊。改革後,無論從體繫上、模式上還是繳費公式上,兩大板塊的養老保險制度都將是一致的。
2016年公務員養老保險退休工資改革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
根據人社部消息,養老金並軌方案改革工作,仍然沒有實質性進展。退休雙軌制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社會不公的現象,企業退休人員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差距較大,這在社會上引起諸多不滿。如今,國家已下定決心促進養老金並軌。
養老金並軌已成為大勢所趨,不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有職業年金作為補充,所以退休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里各方推測,公務員退休後工資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肯定不會太大。目前改革還有一大問題,機關事業單位不屬於盈利性機構,需要機關事業單位承擔的養老金尚不知如何籌措。可見養老金並軌並不容易,仍有很多難啃的骨頭,希望配套改革政策盡快出台,以促進養老金並軌方案的順利完成。
⑤ 轉為公務員後原來繳的養老金怎麼辦
養老保險關系處理職工由機關事業單位進入企業工作之月起,參加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按企業的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其中,公務員及參照和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工作人員,在進入企業並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根據本人在機關(或單位)工作的年限給予一次性補貼,由其原所在單位通過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轉入本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安排。補貼的標准為:本人離開機關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資×在機關工作年限×0.3%×120個月。 職工由企業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之月起,執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養老制度,其原有的連續工齡與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退休時按機關事業單位的辦法計發養老金。已建立的個人帳戶繼續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退休時,其個人帳戶儲存額每月按1/120計發,並相應抵減按機關事業單位辦法計發的養老金。 公務員進入企業工作後再次轉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原給予的一次性補貼的本金和利息要上繳同級財政。其個人帳戶管理、退休後養老金計發等,比照由企業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職工的相關政策辦理。
⑥ 養老金並軌:公務員養老金會減少嗎
養老金「並軌」 工資會漲嗎?待遇會降嗎?
終於「並軌」了!
得知養老金並軌,廣東陽春的余佩霞說:「終於盼到這一天了。」她盼望通過養老金「並軌」,把自己的養老金提上去,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記者采訪發現,養老金「並軌」的消息一出,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普通老百姓拍手稱快,認為體現了公平;有些公務員卻感覺一下子難以接受。多位專家分析認為,養老金並軌後,公務員退休金肯定要降低一些,但降幅不會很大,即使有很大降幅,也會通過職業年金彌補。專家認為,與企業年金不同,職業年金的推廣力度會很大。
羊城晚報記者 尹安學
問題:為什麼要「並軌」?
解答:「雙軌制」有違社會公平
一位退休人員告訴記者,國家連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現在每月拿到手的養老金已經不錯了。在廣州,月入四五千元養老金並不少見。「但大家意見很大,一提起養老金『雙軌』制就有些氣憤,為什麼,還不是因為不公平,憑什麼機關不交養老金,退休後還要拿高額退休金?」
「養老金的制度設計,最忌諱不公平。」華南農業大學社保系主任張開雲說,「雙軌」制民憤這么大,很大程度是因為不公平,企業員工都繳費,為什麼唯獨機關事業單位不交,退休後還能按在職工資的90%拿?
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認為,國家下決心推進養老金「並軌」,回歸了養老保險的本來面目:誰繳費、誰受益;繳費越多,繳費時間越長,受益越大。
問題:並軌後養老金降低,工資會不會漲?
解答: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很可能漲工資
在廣東省直機關工作的小汪告訴記者,4年前報考公務員,老爸給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公務員有保障,特別是退休金高。「但突然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還不能接受,不知道未來能拿多少錢。」小汪說。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說,單純從基本養老金賬戶來看,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能拿到的養老金的確會變少,因為以前退休後是財政支付,標准比較高。此次改革中的一個「同步」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隱含的意思就是,作為改革的配套和潤滑措施,可能會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漲工資。
「在並軌之前,很可能會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漲工資。」唐鈞推測稱,一旦納入社會保險制度,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也需要從自己工資中扣除一部分養老金,存入其個人賬戶,這勢必導致公務員拿到手的工資變少了。為了平穩過渡,有關部門很可能會在改革之前,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適當漲工資,使扣除個人繳納部分之後,拿到的工資能與之前基本持平。
問題:「並軌」之後能拉平養老金水平嗎?
解答:短期內拉不平,但肯定可以
在很多專家看來,其實,對普通老百姓來講,只要能拉平養老金水平,養老金是否「並軌」並不重要。養老金「並軌」後,能拉平養老金水平嗎?
華南農業大學社保系主任張開雲分析認為,短時間內拉平不現實,但可以肯定,公務員養老金必須比現在的水平降,不然,並軌就沒有意義了。
養老金計算方式復雜,很多人並不能算出自己養老金的真實數額。張開雲說,每個人繳費年限、工資水平都不一樣,最終發放的養老金額度肯定不一樣。假如機關事業單位要建立與企業相同的養老保險制度,那就會人人平等,嚴格按照制度辦事,根據每個人繳費情況確定養老金水平。
問題:為什麼機關和事業單位一起並軌?
解答:一起改革可以減少阻力
「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推進養老制度改革,這種做法並不讓人意外。」張開雲說,2008年,國務院選擇在廣東、重慶等地試點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體制改革,一些人瘋傳養老金會下降,導致大學里一些教授要提前辭職,引人不安。這次試點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對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國家一直想推,但一直難以推進,主要是阻力大。」
張開雲說,之前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從事業單位開始,而事業單位的主體是中小學以及高校老師,他們的議論容易引起輿論關注。
很多人覺得,一下子對近1000萬機關職工、2700萬事業單位職工同時進行改革,社會壓力會更大。對此,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認為,這顯示了中央深化改革的決心,「恰恰相反,一起改要比分步改阻力更小,因為大家都一樣,沒有什麼好比的。」
張開雲說,「五個同步」是「一個統一」的配套措施,都是為了配合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而配套設立的。因為有五個同步措施,給人留下想像空間,「從這些措施看,中央已意識到改革的壓力,通過多種措施緩解這種壓力。」
問題:「並軌」後,「中人」怎麼辦?
解答:可以由國家財政補貼
張開雲說,「並軌」之後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對待機關事業單位里的「中人」?
社保領域講究「老人」、「中人」、「新人」。所謂「老人」是已經退休的人員,按照「老人老辦法」的原則,已經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將肯定按照現有的核發模式發放養老金。
所謂「新人」,是指在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之後進來的人員。按照一般制度設計原則,這些新人顯然要遵從新制度的安排,因為參加工作之前,都已明了這些制度。
所謂「中人」,指現在還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他們還沒退休,突然實行新制度,以前按在職工資90%發放的養老金預期被打破了,如何對待這些人?「中人」們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是:長期沒交或者只交很少的社保金額,個人賬戶錢很少,如何提高他們的退休待遇?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對「中人」參加養老保險後的個人賬戶「空賬」問題,國家一定會想辦法逐步解決。對統籌賬戶部分,機關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由財政補貼,雖然還這筆舊賬是巨大的財政負擔,但相對會好一些,而對於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這個窟窿怎麼填?此外,個人賬戶更是個大難題,「你讓一位工作30年的公務員,補齊過去30年的養老金個人賬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只能是視同繳納,由財政補貼全部或者大部。」
張開雲說,從社保運作的基本原理來看,個人補繳個人賬戶,也是應該的。「我現在最不擔心的是全額撥款機關事業單位,我最擔心的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假如這些單位沒有錢,誰來保障這些單位的職工養老待遇?」
「不過,國家顯然考慮到公務員養老金待遇落差,這次特別提出要建立職業年金。」張開雲說,要同步建立職業年金,可見推廣之迅速、急切,「可以預見,公務員以後退休金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從社保局領取的養老金,另一部分是職業年金,最終領取的養老金不會很低。」
記者了解到,所謂職業年金,是指公職人員的補充養老保險,這部分由其所在的機關或事業單位繳納。職業年金是職工工資的延期支付,這種延期支付的目的是為未來的退休養老做准備,以避免基本養老保險不足時所帶來的生活水平的下降。
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性質相同,當年因企業退休金低,國家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不過,企業年金不是強制性的,完全靠企業自願繳納,也沒有固定的標准和比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給職工繳納年金的企業非常少,一般的企業不具備這樣的財力,又沒有強制措施。
「我個人認為,大家不要對這個養老金並軌抱太大希望,從制度上並軌了,不一定能從結果上並軌。並軌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金未必會變少,企業人員跟他們的退休金差距不一定能縮小。」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建立職業年金後,如果所在單位是全額撥款單位,職業年金由財政全額補貼,這是有保障的。「因此,並軌後,公務員的職業年金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養老金的減少。」(尹安學)
權威人士談養老金「並軌」
關於公務員工資
西南政法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授熊暉:在全面實現養老並軌之前,公務員工資可能實現普漲。但是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主要是為了覆蓋社保支出部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實施養老「並軌」並不意味著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必然上漲,但卻是調整工資制度的好機會。國家應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適當增加一次工資,以消減改革初期帶來的陣痛,促使制度平穩轉型。
關於職業年金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這是為了減少改革阻力,旨在給出預期,給總數接近4000萬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吃下「定心丸」。建立職業年金就是為了補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待遇不會出現明顯下降。
鄭功成: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基本養老金那部分肯定會減少,但加上職業年金,總體待遇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關於職業年金來源
熊暉:養老保險目前個人繳費是小頭,基金支付和財政補助才是養老金構成的大頭,而國家應該在制度轉軌期間承擔這部分轉製成本,建立起職業年金最為關鍵,這部分應該會由財政資金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雙重投入。
鄭功成:這次改革的關鍵是如何建立穩妥的「中人」過渡辦法,讓老人和新人之外的「中人」養老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同時也應當解決好機關事業單位中編制內外員工的現實權益差距問題。
陳步雷:對於「中人」,應該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和強制性職業年金雙支柱的養老保險制度。也就是說,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籌資模式,按60%的替代率(養老金與在崗工資之比)進行制度設計;同時,建立強制性的職業年金制度,職業年金的替代率以現有待遇不降低為要求,大致按照替代率的20%至30%進行設計。
養老金制度發展歷程
2014年
機關和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金「並軌」方案通過
1997年
國務院發布《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了企業和個人分別應當承擔的養老金繳費比例
1991年
出台了《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
1986年
《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發布,邁出了建立社保制度的第一步
1982年
《關於建立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決定》出台。公職人員和職工的養老金開始分離,「雙軌制」逐漸歸來
1958年
《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出台,工人和公職人員的養老標准統一,「雙軌制」暫時退出歷史舞台
⑦ 公務員被開除公職退休金怎麼辦
公務員退休前開除公職養老金需要轉移。
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回定》答:
第三十一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開除處分後,事業單位應當及時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具體辦法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7)公務員扣養老金到手工資下降擴展閱讀:
公務員受到刑事處罰,經再審宣告無罪或免予刑事處罰,原開除處分決定被撤銷,不再給予處分的,從處分變更的次月起恢復工資待遇。原判期間和刑罰執行完畢至開除處分決定被撤銷期間,被停發的工資由單位補發。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以前,原判期間和刑罰執行完畢至開除處分決定被撤銷期間計算工作年限。
⑧ 公務員工資扣養老保險嗎
扣的。
依據《公務來員法》源第八十條規定: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
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國家實行工資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並將工資調查比較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
(8)公務員扣養老金到手工資下降擴展閱讀:
公務員工資的相關要求規定:
1、任何機關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自行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待遇。任何機關不得扣減或者拖欠公務員的工資。
2、公務員有應當迴避情形的,本人應當申請迴避;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公務員迴避。其他人員可以向機關提供公務員需要迴避的情況。
3、公務員辭去公職,應當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任免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審批,其中對領導成員辭去公職的申請,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九十日內予以審批。
⑨ 公務員到底扣不扣養老保險
今年開始扣,本次改革適用於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版業單位及其權編制內的工作人員。該決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已有規定與本決定不一致的,按照該決定執行。根據決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