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有幾個省市公布退休金上漲
目前全國已經有20個省市公布了今年的上漲養老金方案,具體是上海北京河北遼寧吉林寧夏湖北湖南甘肅江蘇浙江四川天津陝西山西新疆安徽江西青海和海南。其他十一個省的方案尚未看到!
2. 全國有哪些省市把養老金交給了泰康人壽保險公司來管理
湖南寧夏江西昌平廣東貴州浙江湖北天津雲南寧波上海山西廣西陝西四川西藏青海成都江蘇山東河南武漢重慶等都簽訂了協議,由泰康資管代為打理投資社保所交保費
3. 職工養老保險是哪一年開始實行的
1950
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先後經歷初步建立(1950—1966)、「文革」中的破壞以及「文革」後的恢復(1966—1986)、改革與完善(1986 年至今)三個階段。
1995 年,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首次引入個人繳費和繳費確定型制度,打破了以往現收現付制模式下繳費責任主要由企業承擔的局面,強調個人在養老保險中的責任和義務。
然而,現實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尚未解決的問題。1995 年的改革導致前後兩個實施方案並存,在制度設計和管理上帶來新的混亂。
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造成資金運作上的賬目、管理混合運行現象,給統籌資金挪用個人賬戶提供了方便。
(3)省市管理的養老金問題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4. 全國有哪些省市退休養老金上調落地
目前,各省市2017養老金調整工作均已完成,大部分省市是在7-8月份完成的。
2017年,我們國家對企業退休人員進行了自2005年以來的第13次調整,平均漲幅5.5%
5. 多個省市工作退休養老金怎麼算
首先,你的社保不可能在2地同時領取,你必須轉移關系之後且合並帳戶才可以一起內申領且享受養老金待容遇。
其次,對於轉移,暫行辦法規定了統一的辦理流程: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由社保經辦機構發給參保繳費憑證;
在新就業地參保,只需提出轉續關系的書面申請,轉入和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協調辦理審核、確認和跨地區轉續手續。
所有手續需要45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在跨省就業時隨同轉移;
在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同時,還轉移部分單位繳費的12%,其金額是單位交納金額的60%;
6. 中國網,中國老人都是一樣中國人 怎麼幾個省市區發養老金又一樣,這樣會不會不
養老金多少,是來根據退自休之前繳納的養老保險來定的。繳納養老保險,各個省都不相同,這是因為各個省的經濟發展不一樣,工資也不一樣,因此,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也有區別,這就導致了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不一樣。現在國家正在准備進行社保全國統籌,如果做到全國統籌,將來全國的情況就一樣了。但是,即使全國統籌,個人養老金的多少,仍然是根據個人退休前每月繳納的費用來定,不可能人人都一樣的。
7. 三十一省市養老金排名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全球排行第三,擁有30多個省份,而由於每個地區的發展情況都不一樣,每個省份地區的養老金發放標准都是不一樣的。
根據媒體報道,截止2017年,我國養老金大約平均每月2500元。而全國養老金最高的地方是西藏,每月平均養老金達到了5000元。而上海和北京,每月平均在3600元和3300元左右。排名比較低的省份,是重慶、四川和吉林等,人均的養老金水平20每月是2000元左右。
那麼西藏的養老金為什麼這么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西藏建立養老制度的時間較短,參加社保並且達到退休年齡的人群也比較少,其養老金結余是十分充裕的,再加上西藏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地區,所以養老金的發放標准一直都很高。
8. 2017全國各省市養老金哪個高
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內=(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容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9. 23省市敲定養老金調整方案 今年漲多少 哪個城市漲最多
23個省市在近日陸續敲定了今年退休人員工資調整的方案,最令大家關心的是,今年會漲多少,怎麼調?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目前已經敲定檔案的23個省市的漲幅大多在5.5%-6%之間,漲幅相比往年速度慢了下來。
其中,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漲至月均3770元,每人至少增加50元,但這並不是最高的,沒有公布具體數字的西藏,如果按照人社部規定的2016年6.5%漲幅和2017年5.5%漲幅,今年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可能達到4100元,成為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最高的地區。 大多數地區要求,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要7月底之前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漲幅情況:大多數地區增長5.5%
根據財政部網站今年公布的《關於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
從各地近期發布的調整方案來看,基本遵照了這一上漲幅度來實施。券商中國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只有少數地區公布了當地退休人員的月均養老金水平數字,大多數公布的是整體調整幅度(5.5%左右)。
券商中國記者從公開資料查詢到的17地的養老金月均水平如下,如表可以看出,西藏和深圳以微弱的差距爭奪第一第二名。
23個地區的調整細節
根據人社部的相關規則,各地在執行中一般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所謂定額調整,就是每位參保人增加同樣的固定金額。
為了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在定額調整之後,養老金將根據本人繳費年限和當地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進行掛鉤調整。
「適當傾斜」主要是針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
22省調整方案如下:
養老金漲幅連續第二年下降
自2005年到2015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年都以10%左右的幅度遞增。從去年開始養老金漲幅調整為6.5%,今年養老金上調漲幅繼續下降到5.5%,往後還會繼續下降嗎?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確定5.5%左右的上調比例,是綜合考慮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統籌考慮了經濟發展狀況、職工工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後確定的調整幅度。
由全國各地統籌的基本養老金屬於養老制度的第一支柱,隨著第一支柱的漲幅的下降,這就需要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價值發揮更大作用。
7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商業養老保險在健全養老保障體系、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等方面的生力軍作用,讓「商業養老保險成為個人和家庭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對此,商業保險機構人士均表示機會和挑戰非常大。
國際上一般用養老金替代率來衡量退休人員的實際待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養老金替代率指的是至少繳費30年的人員退休時其養老金相對於在崗職工工資的替代率。國際勞工組織1952年頒布《社會保障最低標准公約》(第102號;低標准)提出,養老金替代率應不低於40%;1967年頒布《老年、殘疾和遺屬津貼公約》(第128號;高標准)提出,養老金替代率應不低於45%。
10. 31個省市企業養老金每月各是多少
養老繳納情況:
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為員工繳費工資的13%,其中員工按本人繳版費工資的5%繳納;企業按員工個人繳費工資的8%繳納。員工個人帳戶為繳費工資的11%;其餘部分計入共濟基金。以上理解為每月交5%,計入個人養老帳戶的為11%。
新養老保險的繳權納情況:
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計算:
1、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包括劃入個人帳戶的部分),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2、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的,應報勞動部、財政部審批。
3、個人帳戶儲存額只用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帳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帳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2005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自2006年1月起,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統一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