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保險將實現全國統籌了嗎
1、全國統籌,即養老金全國聯網,由國家財政統一收取、支出;
2、統籌後,全國范圍內不需要再轉移養老關系,出現缺口,由國家財政兜底。
Ⅱ 養老保險何時全國統籌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明年邁出第一步
對於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進展,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透露,就目前情況看,全國各地已經基本實現了省級統籌,為全國統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數據顯示,1-9月,五項基金總收入為4.7萬億元,同比增長37.7%,總支出為4.02萬億元,同比增長34%。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穩步開展,北京、安徽等9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4300億元,其中180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希望盡快啊。
Ⅲ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統籌」:
所謂統籌,就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統一籌劃養老保險基金的征繳、管理和使用。每個統籌區各自負責本區域養老保險基金的平衡,結余主要歸本統籌區支配和使用,缺口一般都需要本級政府和本級財政填補。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實行省級統籌。
統籌的意義:
我國目前的養老保險模式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結合,社會統籌部分實行現收現付制,個人賬戶部分實行基金積累制。參保人員和企業為社會統籌部分繳納的保費,並不用於為個人進行積累,而是主要用於為已經退休的老年人發放養老金;同樣,參保人員退休之後所領取的社會統籌部分的養老金,不是來源於自己以前繳納的保費,而是來源於在職年輕人所繳納的保費。
也就是說,個人賬戶部分的資金屬於參保人員個人所有,而社會統籌部分的資金屬於統籌區的所有參保人員。因此,在養老保險關系跨統籌區轉移時,個人賬戶部分的資金可以順利轉移或者一次性取出,而社會統籌部分則不能轉移。
因此,可以說,某一地區的統籌直接關乎這一地區退休勞動者可領取養老金數額。
Ⅳ 養老保險將實現全國統籌了嗎
二季度,社保基金運行穩中向好。1-6月,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基金總收入為2.65萬億元,同比增長19%,總支出為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8%。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穩步推進。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1.5億人。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的一項重要內容,盧愛紅給出數據,到6月底,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重慶、江蘇等14個省(區、市)與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託投資合同,目前合同的總金額為5850億元,其中3716.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其他資金將按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從投資運營情況看,2017年投資收益率是5.23%,此外,上海還准備追加委託投資300億元,四川准備委託投資1000億元,正在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商洽簽署投資合同。
Ⅳ 社會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現在還不可能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7月1日起實施的《社會保險法》第64條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對於這一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不是一步到位,要逐步完善,逐年到位。因為中國地區差異太大了,這個任務太難了。供參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為什麼說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重大民生問題
據「中國養老金融人論壇」年會消息,從人社部內部人士處獲悉,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方案正在制定之中,即將出台。這意味著,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將從各地各搞一套直接提升到國家層面的統一。
在這個問題上,進一步釐清並提高認識很重要。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有些經濟發達地區認為養老基金是自己收上來的,不能給外省外地。環顧世界,社會保障體系基本上都是由國家出面舉辦的,其目的是通過國家托底使實現勞動力在全國范圍的合理配置。現在沿海地區收上來的繳費多,但交錢者來自全國各地,搞「自收自支」是不合理的。
全面小康,一個人都不能落下,自然要讓所有人都有養老保障。全國統籌,還意味著城鄉統籌,基本養老人人有份。目前我國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的參保率只有百分之十幾,根本原因就是在基本養老保險地方統籌的框架下,流動的農民工在保險的轉移續接上存在困難。全國統籌,才能化解這種民生之痛。全國統籌,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新氣象。
Ⅶ 關於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1.全國統籌目前沒有時間表,至少是5年以後的事
2.假設是全國統籌了,重復交費時間也不能重復累計的,只能算扣除,重復交費時間的個人賬戶部分退給你,單位部分就跟你沒有關系了
Ⅷ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何時可以實現
據報道,日前中抄央經濟襲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全面部署2018年經濟工作,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精準施策,並提出要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希望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可以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