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單位補繳員工的養老保險要滯納金嗎
補繳交 養老保險 需要繳納滯納金,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 社會保險 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咐孝姿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因此,徵收的條件是用人單位沒有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按時和足額是並列關系,只要符合一條就可以。 《 社會保險法 》第八慎搭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衡絕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Ⅱ 補交養老保險有滯納金么
要的
根據社會養老保險條例規定,停繳納養老保險後,其養老保險賬戶自然間斷,如果想從原來基礎上繼續繳納的,必須補繳納間斷年份及其產生的滯納金,後才可以續繳納。一般補交存在滯納金的收取,為千分之2每天計算,而且還有利息的收取。
要的,補繳養老金要交滯納金和利息。
按照相關規定,長時間未繳納保險費,超過6個月後就會產生滯納金。
保險費滯納金的計算方法是:應繳費總額×欠費天數×2%。
滯納金封頂的金額是本金的40,最高不能超過8000元,超過了也按照8000元收取。
法律分析:補繳交養老保險需要繳納滯納金,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因此,徵收的條件是用人單位沒有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按時和足額是並列關系,只要符合一條就可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Ⅲ 請問補繳養老保險滯納金是怎麼算的
養老保險 滯納金收取標准:0.5‰。 養老保險滯納金計算方法:養老保險滯納金=應繳費總額×欠費天數×0.5‰。 【注意】:每個城市養老保險政策不同,因此所需繳納的滯納金也存在差異,具體扣費標准請咨詢當地 社保 局。 為完善養老保險政策,某市補交養老保險滯納金規定: 1、超過補繳本金40%的按40%徵收; 2、滯納金總額超過8000元的,按8000元徵收; 3、因病辦理 提前退休 的,滯納金總額超過5000元的,按5000元徵收。
Ⅳ 補交養老保險滯納金怎麼收
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兩類較為突出的情形:一是一些參保人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與身份證不一致,社保部門按規定以其檔案記載最早的出生日期來確認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間,對於參保人檔案李羨記載的出生日期早於身份證記載的,會導致其遲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且多繳納養老費的情況。那麼如果養老保險補繳如何規定?養老保險補繳要繳納滯納金嗎?1、三審稿刪除部分新規定「延遲領取養老保險待遇」這一創新規定在三審稿中被刪除,市人大法委副主任劉渤在作修改說明時介紹說,該規定實質上推遲了部分參保人的法定退休年齡,與國家的相關規定沖突,而且調整法定退休年齡屬中央事權,地方性法規無權作出規定。劉渤說,我市的退休人員數量不多,在崗職工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的比例較高,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不大。因此,為避免因規定這一內容而引發社會對延遲退休的誤解和擔憂,三審稿刪除了相關規定。2、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將計算為繳費年限據市社保局介紹,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兩類較為突出的慎慎情形:一是一些參保人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與身份證不一致,社保部門按規定以哪孝拍其檔案記載最早的出生日期來確認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間,對於參保人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早於身份證記載的,會導致其遲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且多繳納養老費的情況;二是一些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手續且繼續繳納養老費。對於上述兩類情形,按照目前的規定,社保部門只是將多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予以退還,但其多繳的年限不納入繳費指數的計算,從而影響到其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上述參保人往往不接受退費處理,認為其養老保險待遇被變相剋扣,並由此引發了一些申訴、上訪事件。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三審稿規定,「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參保人,未申請領取且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計算為繳費年限,納入繳費指數的計算。」3、參保人補繳養老保險須繳滯納金關於養老保險費補繳的問題,劉渤表示,是否允許補繳養老保險費,直接關繫到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保障,雖然養老保險費補繳問題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但對於超過法定強制追繳時效、未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行為人,還是應當給予其補救的機會和渠道。三審稿對相關內容作了調整,增加了「參保人補繳養老保險費的,自應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納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的規定,以體現對按時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參保人的公平性。此外,對於養老保險待遇補發的問題,為與國家有關規定保持一致,保護參保人合法的社保權益,三審稿增加規定,「2010年1月1日至本條例實施前,在本市辦理申請並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未按國家轉移接續辦法計發相應待遇的參保人,按本條例規定重新計算養老保險待遇,並自領取養老金的當月起補發差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Ⅳ 補繳養老保險滯納金怎麼收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社保補繳滯納金,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按月繳納則月繳費額=月繳費公資×當期繳費比例。養老保險滯納金即參保企業或參保人在欠繳養老保險或者是繳款逾期後產生的費用。養老保險滯納金按自欠繳之日起,按日萬分之五的來計算滯納金,即應繳滯納金=欠繳費用×萬分之五×欠繳天數。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Ⅵ 養老保險補交時,滯納金怎麼算
養老保險滯納金收取標准:0.5‰。Ⅶ 補交養老保險要交滯納金,有必要補交嘛
根據社會養老保險條例規定,停繳納養老保險後,其養老保險賬戶自然間斷,如果想從原來基礎上繼續繳納的,必須補繳納間斷年份及其產生的滯納金,後才可以續繳納。一般補交存在滯納金的收取,為千分之2每天計算,而且還有利息的收取。否則以前繳費工齡不再計算。所以如果想放棄前面繳納工齡的,可以不補繳納。去注銷養老保險賬戶後,可以重新繳納。
養老保險補繳相關辦法
1、養老保險可以選擇補,或者不補均可,只要交足最低15年即可。停繳納養老保險後,其養老保險賬戶自然間斷,如果想從原來基礎上繼續繳納的,必須補繳納間斷年份及其產生的滯納金,後才可以續繳納。一般補交存在滯納金的收取,為千分之2每天計算,而且還有利息的收取。否則以前繳費工齡不再計算。所以如果想放棄前面繳納工齡的,可以不補繳納。去注銷養老保險賬戶後可以重新繳納。
2、如果選擇自己補繳,我們就需要到社保局把交費方式改為個人方式,因為原來採用的是單位方式,並且要交納不低的滯納金,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很被動了,而且多出的費用也是一個大問題。
3、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找一個固定工作,由新單位續保即可,續保的換我們的新單位有自己的處理辦法,也有自己的處理程序,這樣個人就可以省去不少額外的花銷,另外我們也需要找工作,做事情,其實是一舉兩得。
如何補繳養老保險
社保斷了,等有新單位後,新單位會自然接過來繼續社保繳費,如找不到工作自己想交可參考下面流程。
1、本人身份證、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相關證明。
2、報城鎮個人繳交社會保險費申報表,在社保大廳辦理繳費。
3、在確無能力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城鎮用人單位中就業、未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人員,經本人申請、單位同意後,可按個人參保辦法參加養老、醫療保險,但不得由個人補繳以往基本養老保險欠費;如需補繳,由單位填報《補繳社會保險費申報表》、《補繳社會保險費明細表》各一式三份,以單位名義補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Ⅷ 養老保險補繳滯納金的方法是怎樣的
購買養老保險對於勞動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養老保險繳滿最低的年限後,到了退休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如果需要補繳養老金的,需要一定的流程,那麼養老保險補繳滯納金的方法是怎樣的?下面由我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Ⅸ 補繳養老保險滯納金怎麼收取
法律分析:
1、超過期限需補繳滯納金和利息
社保斷繳超過一定的時間期限,是需要繳納滯納金和利息的,按照現行規定,公司欠繳的社會保險費,自欠繳之日起至用人單位申報補繳成功的前一日止,每天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計算公式:每月應繳社會保險費某欠繳天數某萬分之五納金。當然,在實際執行中,滯納金一般都針對參保單位未按時繳費來收取的,個體參保的一般沒有徵收滯納金,但是,如果個人參保人跨年度欠費,那就必須補繳滯納金。
2、45歲之前沒有繳納記錄的不允許一次性補繳
2018年1月1日以後達到60周歲,且未參保繳費的居民,不如或慧再發放老年人生活補助,年滿45歲周歲不滿60周,歲且未參保繳費的居民,不再允許一次性躉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即意味著在45歲之前,必須有社保繳納記錄,否則是不允許一次性補繳的。
3、三類人可進行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
本地戶籍,並在1961年至1982年期間下鄉的知青地戶籍,曾經參加過職工養老保險的大齡人員(男年滿65周歲、女年滿60周歲)地城鎮戶籍,曾經與國有企業或縣級、鎮級集體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並已在2010年12月31日前達到退休年齡。
4、2018年補繳社保怎麼補
其實針對不同的交費人群,補渣答交社保的方式是不大相同的,主要有兩類人:有工作單位的人和靈活就業的人,我們來逐一攻破:
(1)自行辦理:關於自由職業者,說的通俗點為「沒有工作單位的群體」,則可以用靈活就業的方式進行參保,需要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部門辦理社保登記手續。
(2)單位交納:單位職工2018年補繳社保怎麼補呢,其實完全可以參考2018年職工補繳社保新政策,也就是說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後,以個人身份繼續參加參保即可。
5、需要交納多少錢以2018年職工補繳社保新政策來看,不同的地域,補交的政策是不同的,以湖南為例,2018年的新補交方式是這樣的:依據2016年12月31日於2017年1月1日作為分界線,實際細則如下:
如果劉大爺是2016年12月31日前退休,已經達到了退休年紀,但是並沒有交滿15年,可以針對兩個檔次進行繳納社保費用,分別是60%或100%,按照20%的比例交滿15年就可以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合並建賬及核算外,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挪用。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團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