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居民養老保險計算器
沒有這樣的計算器。
養老保險需要根據繳納基數、個人賬戶余額、繳費年限、視同繳費等項目分段計算,公式都不一樣,因此也沒有現成的計算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養老金測算平台
摘要 你好,我已經看到你的問題啦[ok啊]奮力敲打鍵盤中,稍候片刻......
Ⅲ 養老金計算公式2021計算器
養老保險2021計算器,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領取方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基本養老金實現保障水平都是比較低的,主要的目標是保基本,所以在目前當下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然後高齡少子化的這個進程也在不斷深化。來通過建立個人養老金,然後整合各類養老金融產品,來實現在養老的保障水平方面,能夠有更好的提升和改善」。
《意見》指出,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國家規定的情形,經信息平台核驗領取條件後,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領取方式一經確定不得更改。領取時,應將個人養老金由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轉入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參加人死亡後,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對於領取(個人)養老金的這個資格,或者這個門檻,實際上做了比較詳盡的規定。比如說喪失勞動能力,而且以他這個退休勞動,退出勞動過程,退休的時間為他領取養老金的基本的條件」。
個人養老金領取之前的作用:
假設一個30歲的企業職工,每年繳納12000元的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錢逐年增加,等到他退休的時候,就會積累一筆30多萬元的財富了。那麼這筆錢在領取之前,都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意見》明確,參加人可以用繳納的個人養老金在符合規定的金融機構或者其依法合規委託的銷售渠道購買金融產品,並承擔相應的風險。參加人應當指定或者開立一個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於個人養老金繳費、歸集收益、支付和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可以由參加人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指定或者開立,也可以通過其他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銷售機構指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實行封閉運行,其權益歸參加人所有,除另有規定外不得提前支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個人養老金,它是由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的,而且額度也是有限的,那麼在這樣有限的額度之內,每個人他要去配置他的個人養老金的金融產品,你在領取之前,這些資金都在投資環節,都在不斷進行保值和增值的過程。只有到領取階段以後,那麼這個資金就進入了領取端,轉化到這個養老金的收入。同時《意見》指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於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參與個人養老金運行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由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確定,並通過信息平台和金融行業平台向社會發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個人養老金實行的是基金積累制,所以在這個當中,就是因為也是屬於這個封閉運行,就是只存錢,只入不出,中間是不能夠提取的,在個人養老金的運行方面,投資是很重要的渠道,投資包括他的資產配置,如何在封閉期之內能夠獲取最多的投資收益,這些是直接關繫到他未來領取養老金多少的重要因素」。
個人養老金監管方式:
在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運營和監督方面,《意見》指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對個人養老金發展進行宏觀指導,根據職責對個人養老金的賬戶設置、繳費上限、待遇領取、稅收優惠等制定具體政策並進行運行監督,定期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稅務部門依法對個人養老金實施稅收征管。相關金融監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依規對參與個人養老金運行的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管,督促相關金融機構優化產品和服務,做好產品風險提示,對產品的風險性進行監管,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因為民眾,大眾的金融知識的普及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一開始,在供給方,剛開始還是更多向穩健型的資產進行傾斜。另外,就是對於管理人,包括一些基金經理、投資人,對這些從業人員要加大他的培訓(力度),甚至可能需要專門的團隊,專門的這樣資格證書的考試,可能會更好的提前化解他投資所帶來的風險」。
農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有三種繳費方法:
1、定時交費:
收入比較穩定的農民工兄弟能夠選用這種方法,可按月、按季交納費用,殷實一點的也可按半年或按年交納保費;
2、不定時交費:
許多農民工因收入不穩定能夠採納的方法,熟年多交,欠年少交,災年緩交;
3、一次性交費:
針對年齡偏大的老年人,將保費一次性交足,到60歲之後就能按規則每月收取養老金。
養老金針對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給予參保人員每月基本的養老費用,每人每月最低領70元基礎養老金,經濟尚好地區每月可分發100元基礎養老金。
養老保險的另一個變化是延遲退休提上進程,從今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延遲退休年齡將有效改善職工養老保險的資金平衡狀況,有助於減緩城鎮工作年齡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增加勞動力供給,還可以增加制度參與者的退休期收入水平和終身收入。
辦理領取養老金方准備材料:
1、退休領取養老金需提供材料:
2、提供個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存檔卡及其復印件一份;
3、原參加過企業養老保險的職工需提供養老保險轉移單、手冊、台帳;
4、按要求所需提供的其它材料(招工表、軍官轉業證等)。
退休領取養老金操作流程:
1、到社保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預約,按預約時間和窗口排隊辦理退休審核手續;
2、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的窗口辦理退休審批手續。
3、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符合退休條件的,請帶退休審批表、本人到個人繳費窗口修改基礎信息,確認繳費情況。
4、到指定銀行辦理養老金代發。
Ⅳ 廣州市養老保險計算器
很多人參加養老保險,可是不清楚自己的養老保險該如何繳費,又該繳納多少?為了方便投保人計算保費,保險公司不斷創新,養老保險繳費計算器應運而生,為人們的養老保險提供方便。養老金的多少關繫到退休後生活質量的高低,但要算清這筆賬可不容易。我們不妨利用網上計算器來解決社會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以及自備養老儲蓄的計算難題,及早合理規劃退休生活。社會養老保險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共同繳納的,使員工退休後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保險制度。在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養老保險是絕大多數人普通關注的部分,尤其是在繳費比例問題上備受關注。養老保險按繳納人群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8%,最高不得高於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最低不得低於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其中:單位繳納比例為20%,職工個人繳納比例為8%,個人帳戶計帳比例為11%,繳費由職工所在單位統一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續保補費,按照全市上年度社平工資20%的繳費比例執行,與個體工商戶繳納保險費的比例相同。個體工商戶: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的20%,全部由個人繳納,個人帳戶計帳比例為11%。繳費由個人到地稅繳納。農墾企業參保職工:繳費基數為全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繳費由參保個人全部承擔。考慮農墾企業職工收入情況,為減輕職工負擔,2003年度繳費比例為12%,2004年度至2008年度繳費比例每年遞增一個百分點,2009年度繳費比例達到20%。個人帳戶計帳比例為11%。養老保險計算器擁有養老保險計算器和退休養老金保險計算器兩種功能,可以計算基本養老保險繳存額及養老規劃建議。基本養老保險繳存額,可以根據您上年度平均月工資、您所在市職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資,以及單位和個人的繳存比例計算而出。養老規劃建議是在養老保險計算基礎上,再根據您現在年齡、打算退休年齡、帳戶累積的養老金額等信息計算出退休後每月大致能拿到的基礎養老金金額,據此再做出規劃建議,養老保險計算器功能強大,使用方便。雖然基本養老金個人和企業的繳付比例比較固定,但在實際計算時,還要考慮到工資上漲因素、全市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上漲因素等,而且距離退休年齡越遠,這些可變因素的影響力也就越大。特別對於不擅長復利計算的人來說,要最終得出未來社會基本養老金可以領取多少金額有著相當難度。其次是對養老金計發政策的不了解也會造成計算問題。比如上海職工的養老金發放一般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前者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繳費年限再乘以1%,後者是個人賬戶積累額除以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很多人對這兩項的計算方式並不了解。此外,對於工齡較長的勞動者還可能面臨一項過渡性養老金的問題。這些都為基本養老金計算帶來阻礙。那麼,我們能否找到一種快速、方便的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呢?網上計算器或許值得一用。各地網站推出的網上養老金計算器已經將當地的基本養老金計算方式進行了內部設置,比如個人繳付比例、企業交付比例,最低最高繳費限額,已經計發方式等等,勞動者只要輸入一些個人基本經濟信息,就可以估算出未來養老金領取金額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重慶市養老保險領取計算器
保行旅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自繳養老金起每年年繳費基數的平均值/自繳養老金起每年年社平工資的平均值伏帶叢=平均繳費指數
該指數>=0.6,<=3。意思是說,每月的繳費基數至少是月社平工資的60%,最高不得超過300%
以僅繳費十五年為例:
假設2001年每月繳費之和為18000元,2002年每月繳費之和為21000元........2016年每月繳費之和為35000元,則把這十五年的年費之和除以15,則得到年繳費平均值;
再把缺櫻各年的年社平工資之和除以15,則得到年社平工資平均值;
再把【年繳費平均值】除以【年社平工資平均值】則得到【養老金平均繳費指數】
======
這幾天,我也在研究重慶市的退休養老金的問題,得到如下結論:
重慶市城鎮職工退休:
去年的月社平工資為4738元,假設今年退休,且在退休時只繳了15年,指數為0.7,則在退休後,每月按目前的養老金政策與重慶市關於養老金的各項補貼政策,大約能領每月1500左右。
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39+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1.4%
如果,繳費年限是30年以上,那時個人帳戶本息也大約有20萬元左右,此時不論指數為多少,退休時大約每月能領3500元。(按當前的物價估算)
=====
按照這個公式計算,如果按男65歲退休的話,退休後至少要領3年以上的養老金,才對得起自己的本錢。
Ⅵ 養老保險年限怎麼計算器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
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養老保險視同繳納年限,個人帳戶的計算:
辦理過正式招工錄用手續的職工離開單位後的時間如果是在實施社會保險前的,期間不能算做視同繳費年限,而實施之後又沒有實際繳費年限的,到達退休年齡後如果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則無法辦理退休手續及按月領取養老金。所以,離職時間較長又無社保關系的職工,應及時建立及接續社會保險。
曾經在國有、集體企業工作的員工辭職、被辭退、解除勞動合同等情況下離開原工作單位並且按規定個人不必繳納社保費的時間視同繳費年限。
但是曾經被開除或者判刑的人員按現行規定服刑前的連續工齡不再認可,因此建立社保個人繳費制度以前的工齡不能視同繳費年限,在原單位的實際參保後的繳費年限可以保留,與以後的再次參保年限合並計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