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家庭成員禮儀涵蓋哪些您認為孝敬父母長輩應該怎樣做
人員禮儀涵蓋哪些?因為削減負擔的就是必須做好家裡的一些事物和一些說話的禮貌問題,對老人是比較尊敬的。
② 「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孝敬格言,不超20字
不錯。
③ 促進家庭和睦,要求中職生要做到孝敬父母關愛家庭,相互尊重,鄰里團結勤勞節儉嗎
促進家庭和睦要求,子生要做到孝敬父母,關愛家庭,相互尊重,鄰里團結,勤勞,回這是答正常的,這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想達到這樣的標准只有讓自己的道德水準提高,讓自己的人品提高,才能夠做到相互尊重鄰里團結,互助互愛,孝敬父母。
④ 孝順老人、關愛老人、家庭團結、鄰里和睦等孝老敬親的電影有哪些 急需這方面的電影,有誰知道
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二十字,歸納總結出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教育意義...「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常懷感恩之心、常念...
⑤ 圍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二十字
古曰:「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尊老、敬老、助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常懷感恩之心、常念養育之恩。
「百事孝為先」,現摘錄古人「孝敬父母」格言,以饗眾網友。
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北宋 蘇轍)
4、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勸報親恩篇》)
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第一》)。
7、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清 李毓秀《弟子規》)。
8、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
9、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勸報親恩篇》)。
10、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勸報親恩篇》)。
1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名賢集》)。
12、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13、「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意思是:「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孟子·離婁上》)。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孟子·梁惠王上》)。
15、「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意思是:「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孟子·盡心上》)。
16、「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意思是:「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孟子·離婁上》)。
17、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18、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清 李毓秀《弟子規》)。
19、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清 李毓秀《弟子規》)。
20、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清 李毓秀《弟子規》)。
21、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 《增廣賢文》)。
22、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清 《增廣賢文》)。
23、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勸報親恩篇》)。
24、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清 李毓秀《弟子規》)。
2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請 李毓秀《弟子規》)。
26、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大學》)
2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家語·弟子行》)。
28、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宋 林逋《省心錄》)。
29、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明 《增廣賢文》)。
30、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動報親恩篇》)。
31、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四言》)。
3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禮記》)。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意思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論語·里仁第四》)。
34、「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論語·里仁第四》)。
3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論語·為政第二》)。
⑥ 請同學們公德與人品以及如何孝敬長輩、如何處理鄰里關系談談看法
我們要遵守社會公德,弘揚傳統美德。要做到孝老敬親,尊老敬老愛老。也就是說我們要孝敬自己的長輩,在鄰里之間和睦相處。
⑦ 家庭中的道德規范有
家庭生活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答: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鄰里和睦相處
參考鏈接顏色太艷了,我給你全文K出來吧
第一框 家庭生活需要道德規范
1、 什麼是家庭道德規范?
答:調整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道德准則,就是所說的家庭道德規范。
2、 我們為什麼要遵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答:(1)是維系家庭關系的重要條件
(2)遵守家庭道德規范有利於家庭生活協調、健康發展
(3)遵守家庭道道德規范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3、 家庭生活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答: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鄰里和睦相處
4、子女有家庭責任感的表現是什麼?
答:(1)子女有家庭責任感首先表現在主動承擔家務上
(2)還表現在當家庭遇到困難時,盡力為家庭分憂解難
第二框 孝敬父母
1、 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答:(1)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
(2)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不僅是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也是社會主義法律的要求
2、 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答、孝敬父母,要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導;關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
第三框 尊敬長輩
1、 為什麼要尊敬長輩?
答:(1)我們的長輩不僅對社會做出了貢獻,而且對家庭盡了責任
(2)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被不斷的發揚光大
(3)尊敬長輩不僅是親情上的表現,道德上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的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品德
2、 怎樣正確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
答:(1)要尊敬長輩:首先要在人格上尊敬長輩;其次對長輩要有禮貌;要體貼、照顧長輩
(2)要學會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要學會用平和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養成商量的習慣,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子女應該多聽長輩的意見
第四框 友愛兄弟姐妹
1、 為什麼我們把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稱為「手足之情」、「同胞之誼」?
答:因為兄弟姐妹之間有著共同的血緣關系,又長期在父母的養育下共同生活,朝夕相處,彼此了解,感情深厚。
2、 我們為什麼提倡兄弟姐妹知之間要互敬互愛?
答:(1)兄弟姐妹之間的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對於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建立幸福美好的家庭,是十分重要的。
(2)友愛兄弟姐妹也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家庭道德規范之一。
(3)總之兄弟姐妹之間是異常親密的關系,是手足之情,我們應該友愛我們的兄弟姐妹,做到互敬互愛。
3、 怎樣做到兄弟姐妹之間的互敬互愛?
答:(1)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要愛護;弟弟妹妹對哥哥姐姐要尊重;要學會正確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
4、 怎樣正確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
答:(1)兄弟姐妹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只要這些矛盾不是原則性的,就要學著用協商的方式解決,做到互諒互讓
(2)兄姐要發揚風格,主動謙讓;弟妹也要顧全大局,不要斤斤計較
(3)重大問題上要讓父母知道,求得父母的幫助
第五框 鄰里和睦相處
1、 什麼是鄰里關系?
答:家庭與家庭之間這種毗鄰而居的關系就形成了鄰里關系。
2、 為什麼要鄰里和睦相處?
答:(1)鄰里關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關系,它的融洽與否,直接關繫到社會的安定、家庭的幸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2)鄰里關系搞得好,對人們生活產生積極影響;搞得不好,則會產生消極影響
(3)鄰里和睦相處自古以來就是一項重要的道德准則
3、 怎樣做到鄰里和睦相處?
答:(1)要互諒互讓;(2)說話、做事要考慮左鄰右舍的利益;(3)對鄰居的困難要熱情幫助
⑧ 《尊敬鄰里》禮儀兒歌歌詞
歌名:鄰里之間 填詞:程功、段沫然 譜曲:卞留念 編曲:孟可 原唱:眉佳 翻唱:楊蔓 歌詞: 門對門 面對面 遠親不如咱同住一個屋檐下 人越處越近 路越走越寬 能做鄰居大家就有緣 院不大 路不寬 你我低頭不見抬頭見 打一聲招呼 送一個笑臉 相互照應傳遞著 真情感 .... 都是那鄰里間 我們手與手相牽 人人都有長和短 相互包容生活才美滿 都是那鄰里間 我們心與心相連 你家我家是一家 社會和諧幸福長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