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什麼節日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2025-05-01 11:10:59

1.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嗎

是,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在中國傳統節日中佔有重要地位。以下是關於重陽節的


重陽節的歷史淵源


重陽節源自古老的祭祀活動。在古代,人們認為九是數字中的極致,重陽節的“九”代表長壽和吉祥。因此,這一節日逐漸演變為對老年人的尊重和祝福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登高賞菊,佩戴茱萸,以此祈求健康長壽。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重陽節有著豐富的傳統習俗。其中,登高是重要的一項活動,象徵著步步高升、未來光明。此外,賞菊、吃重陽糕、祭拜先祖等都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節日氛圍,也傳承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重陽節的文化內涵


重陽節不僅是慶祝豐收的節日,更是一個弘揚尊老愛幼、家國情懷的節日。它蘊含著中華民族對和諧社會的嚮往和對老年人的尊重。在現代社會,重陽節也被賦予新的意義,成為弘揚孝道、增進家庭和諧的重要時刻。


總之,重陽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通過這一節日,我們可以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尊老敬老、和諧共融的社會氛圍。

2. 重陽節要幹嘛有什麼寓意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登高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於戰國時期,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尊老、敬老、登高、賞菊、佩茱萸等習俗的節日。

重陽節的主要活動有:
1. 登高:重陽節正值秋高氣爽,登高可以欣賞美麗的秋景,同時也有祈求避邪、長壽的寓意。
2. 賞菊:菊花是重陽節的代表性花卉,此時正值菊花盛開,民間有賞菊、戴菊、飲菊花酒等習俗。
3. 佩茱萸:茱萸是一種有驅邪、避邪作用的植物,人們會將茱萸插在發髻上或製成香囊佩戴,以祈求平安。
4. 敬老:重陽節是尊老、敬老的節日,晚輩會向長輩贈送禮品,表示對老人的尊敬和關愛。
5. 吃重陽糕:重陽糕是一種慶祝重陽節的食品,多用糯米、棗子、豆沙等原料製成,寓意著吉祥、平安、長壽。
重陽節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親情、友情的珍視,以及對健康、長壽的嚮往。在現代社會,重陽節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提醒我們要關愛老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3.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還是外國傳統節日

一、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

二、重陽節起源:

1、孝逗前「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2、「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3、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三、老年節:

1、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簡稱《老年法》)中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將是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2、提到重陽節,最廣為人知的或為王維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實際上,1989年我國就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九九重陽敬老,除了必須回家,當然還有孝敬爸媽,在國家的大力推動,重陽節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3)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什麼節日擴展閱讀

(一)、據現存史料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指旅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二)、重陽節起始於遠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節」之名稱記載,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三)、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四)、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巧清。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重陽節有什麼象徵意義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日期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有豐富的象徵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登高: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寓意著人們祈求健康、長壽。古人認為登高可以遠離世俗煩擾,鍛煉身體,延年益壽。同時,登高也有觀賞秋景、賞菊花的意思。
2. 賞菊花:重陽節正值菊花盛開之際,菊花被譽為“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徵著高潔、堅貞、吉祥。人們通過賞菊花,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3. 佩茱萸:茱萸是一種具有葯用價值的植物,古人認為佩戴茱萸可以驅邪、避瘟。在重陽節,人們會將茱萸製成香囊佩戴在身上,以求平安、健康。
4. 感恩敬老: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寓意著尊老、敬老、愛老。重陽節是傳統的孝道節日,人們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弘揚中華民族孝道文化。
5. 團圓:重陽節在農耕社會中,也是一個慶豐收、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在這一天,家人會團聚在一起,共同慶祝佳節,祈求家庭和睦、幸福美滿。
總之,重陽節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體現了人們對健康、長壽、幸福、團圓的嚮往,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5. 閲嶉槼鑺傝強鑺辨湁浠涔堟剰涔

銆銆閲嶉槼鑺傛槸鎴戝浗浼犵粺鐨勮妭鏃ワ紝鍙堢О“閲嶄節鑺”銆“鐧婚珮鑺”絳夛紝鏃ユ湡涓烘瘡騫寸殑鍐滃巻涔濇湀鍒濅節銆傞噸闃寵妭鑿婅姳鍏鋒湁涓板瘜鐨勬枃鍖栧唴娑靛拰璞″緛鎰忎箟銆

銆銆1. 瀵撴剰闀垮匡細閲嶉槼鑺傛e肩嬪o紝鑿婅姳鐩涘紑錛屽彜浜鴻や負鑿婅姳鍏鋒湁寤跺勾鐩婂跨殑鍔熸晥錛屽洜姝ら噸闃寵妭璧忚強銆佹埓鑿娿侀ギ鑿婇厭絳変範淇楅兘涓庣堟眰闀垮挎湁鍏熾
銆銆2. 璞″緛楂樻磥錛氳強鑺卞叿鏈夊偛闇滄枟瀵掔殑鐗規э紝鍗充嬌鍦ㄥ瘨鍐風殑縐嬪ぉ錛屼緷鐒惰兘淇濇寔鍏剁編涓界殑濮挎侊紝鍥犳よ璧炶獕涓洪珮媧併佸潥璐炪佷笉灞堜笉鎸犵殑鍝佽川銆傚湪閲嶉槼鑺傝繖涓鑺傛棩閲岋紝浜轟滑閫氳繃璧忚強銆佽禐鑿婃潵琛ㄨ揪瀵硅繖縐嶅搧璐ㄧ殑鏁浠般
銆銆3. 琛ㄨ揪鎬濆康錛氶噸闃寵妭鏈夌櫥楂樼殑涔犱織錛屽彜浜哄父鍦ㄨ繖涓澶╃櫥楂樿繙鏈涳紝閬ュ瘎瀵逛翰鏈嬪ソ鍙嬬殑鎬濆康銆傝岃強鑺辨伆濂芥槸縐嬪g殑浠h〃錛屽洜姝よ祻鑿婁篃鎴愪負浜嗚〃杈炬濆康涔嬫儏鐨勬柟寮忋
銆銆4. 椹遍偑閬垮嚩錛氬湪鍙や唬錛屼漢浠璁や負鑿婅姳鍏鋒湁椹遍偑閬垮嚩鐨勫姛鑳斤紝閲嶉槼鑺傛湡闂翠僵鎴磋強鑺辨垨鍦ㄥ朵腑鎽嗘斁鑿婅姳錛屽彲浠ョ堟眰騫沖畨銆佹秷鐏捐В鍘勩
銆銆鎬諱箣錛岄噸闃寵妭鑿婅姳鍦ㄦ垜鍥戒紶緇熸枃鍖栦腑鍏鋒湁涓板瘜鐨勮薄寰佹剰涔夛紝瀵撴剰鐫闀垮褲侀珮媧併佹濆康鍜岄┍閭閬垮嚩絳夌編濂芥効鏅銆傚湪閲嶉槼鑺傛湡闂達紝璧忚強銆佹埓鑿娿侀ギ鑿婇厭絳変範淇楅兘浣撶幇浜嗕漢浠瀵圭編濂界敓媧葷殑鍚戝線鍜屽硅嚜鐒剁殑鏁鐣忎箣鎯呫

6. 重陽節都是有什麼習俗

「重陽敬老」的節俗在古代並不突出,而是到了現代社會才逐漸被強調的。每逢氏游重陽,很多人會走進社區或敬老院,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年人的關愛。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如今重陽節最鮮明的主題。所以,今天人們又把這個古老的節日稱作「敬老節」。那麼,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呢?一般來說有三項:登高,佩戴茱萸,賞菊飲酒。


1、登高

重陽登高的習俗大約形成於漢代,它最初和佩戴茱萸一樣,都帶有消災避禍的意味。成書於南朝梁的《續齊諧記》中就記載了一個關於重陽登高避禍的故事:

一個叫桓景的人跟著方士費長房學習。一天,費長房忽然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將遭遇災禍。快點回家,讓家裡每個人都縫一個布袋,在布袋裡裝上茱萸,然後登上高處喝酒,可以免災。」九月九日那天,桓景照著費長房的勸告,帶著全家逃到了山上。晚上回家後,他看到圈養的家禽家畜果然都死了燃核虛,自己和家人躲過一劫。

這個故事雖然想像的成分居多,但能夠反映出當時人們相信重陽登高可以遠離災禍。到了後世,登高消災避禍的意味變淡了,漸漸演變為一項以休閑娛樂為主的活動。

重陽時節,秋高氣爽,正適合登高望遠,放鬆身心。這一天,人們或登高山,或登樓台,盡情觀賞秋色。文人雅士往往詩興大發,將登高的情思化為優美的詩句。

2、佩戴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椒科植物,在秋季成熟。它的氣味辛辣芳香,具有殺蟲驅寒的功效。古人在重陽這天將成熟的茱萸果實裝在香囊中,或插在頭上,據說是能夠抵禦九月的初寒,防止染病。

另外,在古人的觀念中,茱萸還有「辟邪」的功能。他們認為在屋舍周圍栽種幾棵茱萸,能夠「增年益壽,除患害」。而將茱萸懸掛在室內,則能達到「鬼畏不入」的效果。所以茱萸又稱為「辟邪翁」,佩戴茱萸連同登高,便成為古人重陽消災避禍的主要方式。

王維的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見在唐代,重陽節登高,茱萸插頭的習俗十分流行。不過到了後世,插茱萸的習俗慢慢變得少見了,這可能與重陽節俗的重心從消災避禍轉向其他方面有關。

3、賞菊飲酒

和茱萸一樣,菊花在重陽備受青睞,也是緣於其顯著的葯用價值。

菊花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葯,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散熱的功效,能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等病症。因而,古人相信將菊花泡酒飲用有益於身體健康,甚至能達到延年益壽、「令人不老」的效果,所以菊花又有「延壽客」的別稱。重陽飲菊花酒是一種十分流行的風俗。

古人往往會在秋天採菊,將其與黍米一起釀製成酒。來皮燃年的重陽節,取出已經釀熟的菊花酒,約上三兩好友,一邊飲酒,一邊賞菊,交流感情的同時還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從上面三種最具有代表性的重陽習俗可以看出,傳統重陽節其實偏重於趨吉避害、祈求健康平安,包含著我們祖先對於生命的珍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7. 九九重陽節有什麼意義

九九重陽節,又稱重陽節、重九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間傳統,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重陽節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登高祈福:重陽節正值秋季,秋高氣爽,風輕雲淡,適宜登高望遠。古人認為登高可以避邪、消災,同時也是一種祈求長壽的方式。因此,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的習俗。
2. 敬老尊賢: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因為“九九”與“久久”諧音,寓意長久、長壽。重陽節強調尊敬老人、孝敬長輩,倡導全社會關愛老年人,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
3. 賞菊、佩茱萸:重陽節正值菊花盛開之際,賞菊花、佩戴茱萸是重陽節的習俗之一。菊花象徵高潔、堅貞,茱萸則有驅邪避害的寓意。這些習俗寄託了人們對健康、平安、美好生活的嚮往。
4. 文化交流:重陽節期間,各地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詩歌朗誦、歌舞表演、書畫展覽等,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
總之,重陽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融合了豐富的民間習俗和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弘揚重陽節的敬老尊賢、孝親敬老的美德,讓傳統節日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8.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說起傳統節日,我們就會想到節日里的習俗活動和傳統美食,還有一些禁忌事項,就比如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1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賞秋、賞菊、佩茱萸、放紙鳶、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感恩敬老。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源於天象崇拜,是根據上古時代,秋季豐收後祭祀演變而來的。

登高是重陽節的悠久風俗。在古代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因為古人對山嶽是十分崇拜的,所以在重陽節當天都會去登高。關於重陽節賞菊花的習俗。因為古代有菊文化,人們認為菊本是天然花卉,於是慢慢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此外,重陽節還可以稱為重九節、祭祖節、登高節、曬秋節等。

茱萸是一種中葯的果實,因為在吳越地出產的茱萸質量是最好的,所以又叫吳茱萸。在古代,人們在重陽節登山時插上茱萸就可以驅蟲去濕,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身上。放紙鳶是我國南方過重陽節的習俗之一。據民間傳說放紙鳶就相當於「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那麼晦氣也會離人遠遠的。而且風箏飛得越好,那麼福氣就越濃。

重陽糕又叫菊糕、五色糕。在重陽節當天,用此糕搭在兒女的頭額,即可祝願子女萬事順意。古代的重陽糕有九層,形狀像寶塔一樣,在上面還做了兩只小羊。其中「羊」通「陽」有諧音之意。飲菊花酒是因為菊花本身是有一定的養生成分。所以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災祈福必飲的吉祥酒。

重陽節各地風俗習慣是什麼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陝西省】: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

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

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福建省】:長汀縣農家采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

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

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

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2

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2、吃糕吃面:

農歷九月九日吃棗糕,取意早日升高。晉東南地區及五台縣等地,則習慣吃壽面。晉南地區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諺,意思是說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改善生活。

3、尊老敬老:

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煉鍛煉。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4、賞菊:

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金秋時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之時,還習慣飲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歡在這天飲菊花酒。多數是在酒中泡點干菊花。晉北一些地方,飲酒喜在門外,稱為辭青,意喻告別秋天。

5、宴師:

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隻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為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3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祭祖等。九月初九重陽節,也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登高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什麼節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進入體檢考察否是什麼意思 瀏覽:133
青島2014退休漲工資 瀏覽:561
少兒走進養老院 瀏覽:19
老年大學建立教師進出機制 瀏覽:705
汝州哪裡有溫泉老年公寓 瀏覽:44
父母缺點怎麼看 瀏覽:684
基因是長壽的主要 瀏覽:702
老年人一直眩暈什麼症狀 瀏覽:630
長壽周邊6 瀏覽:506
上海城鎮最低養老退休金多少年 瀏覽:849
湖北省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瀏覽:456
青年把老人推倒致死應負什麼責任 瀏覽:609
孝敬婆婆好人好事事跡材料 瀏覽:31
長壽二中蛇 瀏覽:493
九九重陽節的燈片 瀏覽:16
老年公寓員規章制度 瀏覽:956
南寧市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 瀏覽:119
給敬老院朗誦 瀏覽:997
青年體檢多久可以拿報告 瀏覽:733
崑山老年大學報名時間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