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陽節還有另一個名字,曬秋節,你知道為啥叫曬秋節嗎
曬中秋,又被稱為重陽節、重九節、「踏秋」,中國傳統佳節日。慶賀重陽節一般會包含出行踏青、登高遠眺、賞菊、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系列活動。每一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夜、清明時節、孟蘭節三節通稱中國傳統式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前後左右,一天中溫度差發生變化,經常出現強冷空氣侵蝕,進而氣溫降低。需要注意立即添衣保暖,增強抵抗力,防止感冒產生。俗話說得好:「外出需防三、九月」「若想舒適安逸,勤脫勤著」,因而應該多備幾個秋裝新款,保證酌情考慮調整,隨增隨減。
在我國民間俗語也是有「天天洗腳,勝於服葯」一說。由於足道能加快血液循環。古典風格醫葯學記述「人之有腳,猶是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足道是極好的保健方法。
⑵ 重陽節是不是秋天
是。來
在重陽節的季節是秋季,人自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2)秋天的重陽節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換季時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年人骨質較脆,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用戶盡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
當心秋燥: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應少吃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這個季節,喝粥可以減輕人的胃腸道負擔,對消化也有幫助。
⑶ 重陽節是冬天還是秋天
是秋季。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3)秋天的重陽節擴展閱讀: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