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供奉

重陽節供奉

發布時間:2024-08-10 19:28:12

重陽節的習俗是什麼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

(1)重陽節供奉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歷史演變:

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據記載,正式將農歷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適年間(780年-785年),將重陽節列為「三令節」之一。

明清,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清代,風俗依舊盛行,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近現代,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② 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重陽節來歷起源

小白大人91 :你好。
【重陽節】每年的九月九日為重陽節。起因是「天有九重」,中國人又以九為陽,故九月九日曰【重陽】。
【重陽節】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節、菊花節。
【重陽節】起源於秋遊去災風俗,後來才演變成重九節,並受道教一定影響。

【重陽節】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祭海神。重陽飲食娛樂圍獵、射柳、放風箏、舉重陽旗、行步打球、蹴鞠,江蘇重陽節吃糕。山東、河南民間認為九月九是柿子生日,要吃柿子。目前,【重陽節】為老人節,其實,民間早就有供奉壽星、麻姑,認為這些神靈是長壽的保護神。民間還有嫁出去的姑娘,重陽節要回娘家,孝敬老人的習俗。

③ 重陽節可以上墳燒紙嗎

能上墳燒紙。

重陽節是一個比較傳統類的祭祀節日和清明中元等節日一樣,這個時候是祭祀掃墓最佳的時間,不僅是氣候比較合適,按照傳統的習俗,這一天能夠去邪避凶,若能夠上墳掃墓,能得到更多的先人庇護。所以在重陽的時候,會有不少的人去登山和掃墓,也可以在宗廟祠堂祭祀供奉。

重陽節上墳掃墓的講究

掃墓之前需要准備好東西,包括鮮花、香燭、水果等貢品,還要准備掃帚、水桶等清潔用品,掃墓擦拭墓石。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掃墓的時候,要為親人的墳墓供祭食物,燒掉紙錢。

為墳墓培新土,修剪墳墓,折幾根新鮮的綠樹枝,插在墳墓上,並將一些紙錢壓在上面,目的:讓別人看到這座墳墓里還有後代。在掃墓的時候,還要叩頭行禮祭拜。掃墓禁止嬉笑怒罵,不可大聲喧嘩,嘻笑怒罵,到處亂跑和觸摸,到處大小便。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供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上班體檢什麼 瀏覽:993
50歲女為什麼肚子脹大 瀏覽:652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瀏覽:238
體檢後多久能出簽約 瀏覽:846
體檢吃了飯抽血什麼高 瀏覽:348
70歲患盆腔腫瘤的婦女都是惡性的嗎 瀏覽:59
不需要養老金 瀏覽:340
退休年齡1960年出生 瀏覽:831
伊川明皋鄉孝順媳婦 瀏覽:612
保定退休工資最低多少 瀏覽:108
2020年九九重陽節是多少個 瀏覽:511
榆次區最新農村養老保險文件 瀏覽:130
公務員體檢第三條什麼意思 瀏覽:818
白血病老人腿疼吃什麼葯 瀏覽:126
蘇州體檢卡是什麼樣的 瀏覽:149
重陽節掃墓周記 瀏覽:879
四川社會保障廳退休中人養老金 瀏覽:821
皇冠養生壺怎麼使用 瀏覽:888
養老院職工工資支出記哪個科目 瀏覽:626
青島老年大學2016課程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