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香港過不過重陽節

香港過不過重陽節

發布時間:2024-07-10 17:50:54

Ⅰ 香港過重陽節

是的,重陽是香港的法定假日,俗稱紅日。

Ⅱ 農歷九月九,在香港有什麼風俗習慣

你好!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又名秋祭,是中國人憑吊先人、敬老尊賢的傳統節日。據說,登高這個習俗源自漢代(公元前202至公元220年),當時有一位相士對鄉民桓景說,在農歷九月初九,他必須攜帶家眷到鄉郊的最高處暫避災禍。結果整條鄉村經歷了一場浩劫,而他也因為登山而倖免於難。自此,人們效法登高之舉,成為習俗。
如今,在重陽節當天,有些香港人會舉家帶著香燭果品和糕點登高掃墓;也有些市民會趁著秋高氣爽之際登高去。在重陽節到來香港,您也可以在這金秋送爽的日子,到香港各處的郊野去登山遠足,享受香港大自然的美好風光。

Ⅲ 10月26香港什麼節日,2020年10月26日放假

2020年10月26日(周一) 是香港的重陽節,是法定的假日。

重陽節在香港是法定的假日。香港開埠以來,節日一般依據華人風俗而放假,其中清明是春祭,重陽放假,順理成章作為秋祭,故重陽拜山是香港人特久的風俗。

重陽到,香港市民或舉家登高,或掃墓祭祖。由於香港的主要墓園都在山上,掃墓的同時也實現了登高,頗切合時節。

(3)香港過不過重陽節擴展閱讀

習俗源於原居民

據史料記載,香港重九祭祖的習俗,源自在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鄉廖族。廖族時至今日仍然保留此習俗,其秋祭的場面甚為浩大。不過,在參與人數和祭祀形式及規模方面,均有別於新界原居民以族為單位的祭祖活動。

資料記載,新界原鄉民重九祭祖,通常分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掃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掃墓,由數家至十餘家人不等;第三次是大眾掃墓,即全村同姓,無論已遷出或分居各地都共同祭祖,結隊前往掃墓。

族人一般都帶備燒豬、三牲酒禮,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抵達祖墳時,部分人取石堆砌爐灶,煮備傳統的盤菜,另一部分人則清理墳旁雜草,掃除垃圾。

Ⅳ 重陽祭祖的香港重陽

香港,每逢重陽當天,政府有關部門及公共交通機構便會實施一系列相應措施,以方便及管理上山掃墓人士。這些掃墓人士大多以一個或數個家庭為單位,帶同少量祭品和香燭來拜祭先人。在參與人數和祭祀形式及規模方面,這均有別於新界原居民以族為單位的祭祖活動。邱東(1992,頁128-129)指出,一般新界鄉民重九祭祖,通常分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掃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掃墓,由數家至十餘家人不等;第三次是大眾掃墓,即全村同姓,無論已遷出或分居各地都共同祭祖,結隊前往掃墓。族人一般都帶備燒豬、三牲酒禮,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抵達祖墳時,部分取石堆砌爐灶,煮備傳統的盤菜,部分則清理墳旁雜草,掃除垃圾。在香港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鄉廖族,它仍然保留此習俗,其秋祭(亦即重陽祭祖)的場面甚為浩大。
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重陽節是香港的公眾假期,港人對它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香港每逢重陽當天,帶同少量祭品和香燭拜祭先人。

閱讀全文

與香港過不過重陽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城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所 瀏覽:82
央企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347
敬老院慰問老人詩歌朗誦 瀏覽:53
訪談60歲以上老人 瀏覽:613
大平孝敬爹和媽現場版 瀏覽:790
全國人大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587
呂不韋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9
聾啞人多少歲進養老院 瀏覽:384
60歲裸體女人 瀏覽:472
漢代父母官叫什麼名字 瀏覽:837
父母進廠打工怎麼說 瀏覽:495
很討厭老年人喝酒怎麼辦 瀏覽: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麼治療 瀏覽:328
龍游縣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330
燈塔市瀾潮養生會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306
重陽節爬山高中畫 瀏覽:219
老人補肽多少克 瀏覽:395
預防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988
養老院加盟好項目 瀏覽:241
為什麼喜歡重陽節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