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弘歷很孝順

弘歷很孝順

發布時間:2023-09-02 05:51:39

A. 歷史上孝順的乾隆帝為何對母親約法三章

乾隆皇帝害怕他老媽,也就是甄嬛,仗著自己是太後,干涉朝綱,影響自己對大清的統治。

乾隆皇帝在大清王朝列位皇帝當中,算得上是一枚明君,也是清朝統治者中,最後一位把大清國力弄得蒸蒸日上的皇帝,乾隆皇帝弘歷一出生就被康熙給看中了,說啥都要把他帶在身邊培養,那時候雍正還是有點小嫉妒,畢竟雍正從小到大都沒這個待遇,培養的過程中把「孝」這個美德也被康熙進一步培養起來了。

其實弘歷這樣做沒什麼不對的,作為一個皇帝公私分明,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然干點啥事兒,還被後宮左右,這天下還怎麼治理。

B. 乾隆皇帝生母的資料····

乾隆的生母,正史記載為「原任四品典儀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野史傳說則有多種說法,如熱河宮女李金桂、內務府包衣女子、傻大姐、「村姑」、海寧陳夫人等。

乾隆的生母是誰,的確是一樁歷史疑案。皇帝的生母出了疑案,這在清朝十二帝中是僅有的,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陳閣老家的孩子被人調了包

康熙五十年(1711年)七月二十六日,康熙從北京出發到達避暑山莊,九月二十二日回到北京。其間,乾隆的父親雍親王胤禛,七月二十六日赴熱河請安,八月十三日,乾隆出生。這中間只有17天。就是說,如果乾隆在避暑山莊出生,那麼他母親在臨產前17天,大腹便便,行動不便,怎麼會到避暑山莊去呢?乾隆的生母或許另有其人?

野史記載與民間傳說,有多種說法:

有一種傳說,乾隆生母是浙江海寧大學士陳世倌(guān)的夫人。海寧在清朝有「陳氏三宰相」———順治朝大學士陳之遴、康熙朝大學士陳元龍、雍正朝大學士陳世倌,他們都不是靠裙帶關系,而是靠自身能力當上大學士的。

陳世倌,俗稱陳閣老,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傳說陳世倌與雍親王一家常有來往,今天陳閣老的舊宅,還保存有一塊九龍匾,據說是雍正親筆書寫的。那一年恰好雍親王的福晉和陳閣老的夫人,同月同日分別生了孩子。雍親王就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的男孩竟變成了個女孩。陳閣老意識到此事性命攸關,不敢作聲。那換入宮中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許嘯天《清宮十三朝演義》說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就是探望親生父母。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陳閣老家的安瀾園,為的就是與生身父母相聚。但據孟森著《海寧陳家》考證,乾隆南巡第一次、第二次都沒有到海寧。第三次到海寧,陳世倌已死。可見乾隆下江南為了看望他的生身父母的傳說純粹是捕風捉影,根本沒有根據。

陳家乾隆古裝像的園子叫「隅園」,因位於城的一隅而得名。乾隆第四次南巡住隅園,同浙江海塘工程有關,所以乾隆將「隅園」改名為「安瀾園」。

其實,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次子雖已幼年早死,但第三子已經8歲,另一個妃子又即將臨產。且這時雍正才34歲,正當壯年,他怎麼會在已經有一個8歲兒子的情況下,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從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退一步說,其時雍正並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否登上皇位,又怎麼會知道陳家兒子是有大福之人呢?

雍正喝了鹿血後發生了什麼?

第二種傳說,由晚清長沙湘潭一位著名詩人、學者王闓運提出:乾隆的生母雖然是鈕祜祿氏,但的確與避暑山莊有關。王闓運是曾國藩的幕友,做過大學士肅順的西席(家庭教師)。他在《湘綺樓文集》里提到乾隆之母:

始在母家,居承德城中,家貧無奴婢,六七歲時父母遣詣市買漿酒粟面,所至店肆大售,市人敬異焉。十三歲時入京師,值中外姐妹當選入宮。……孝聖容體端頎中選,分皇子邸,得在雍府。

後來雍親王生病,此女日夜服侍。數月雍親王病癒,她懷孕生下了乾隆。但清朝遺老金梁等認為:清朝選秀女制度是非常嚴格的,從清宮《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可以看到當時清宮的一些有關規定。清宮的門衛制度更是森嚴,怎麼可能讓承德地方一個女子混進皇宮並入選秀女呢?所以這種傳說是靠不住的。

第三種傳說,曾做過熱河都統幕僚的近代作家、學者冒鶴亭說:乾隆生母是熱河漢人宮女李佳氏。上海淪陷期間,作家周黎庵寫了《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發表在《古今文史》半月刊上(1944年5月1日),援引冒鶴亭的說法,並添加雍正喝鹿血等情節,增加了故事性:傳說雍正在做雍親王時,一年秋天在熱河打獵,射中一隻梅花鹿,雍正喝了鹿血。鹿血壯陽,雍正喝後躁急,身邊又沒有王妃,就隨便拉上山莊內一位很醜的李姓漢族宮女幸之。第二年,康熙父子又到山莊,聽說這個李家女子懷上了「龍種」,就要臨產。康熙發怒,追問:「種玉者何人?」雍正承認是自己做的事。康熙怕家醜外揚,就派人把她帶到草棚。醜女在草棚里生下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

台灣學者庄練(蘇同炳)在《乾隆出生之謎》文中、台灣小說家高陽在《清朝的皇帝》書中,都認同這一說法,甚至於提出李氏名叫金桂,因為她「出身微賤」,而旨令鈕祜祿氏收養這個男孩,於是乾隆之母便為鈕祜祿氏。盡管乾隆生在草棚的傳說流傳很廣、故事生動、影響也很大,但那畢竟是野史,是靠不住的。

第四種傳說,晚清文人天嘏在《清代外史》中,說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滿族人,因此在宮中常常穿漢服,還問身邊的寵臣看自己是否像漢人。乾隆的確在宮中經常穿漢服,現在故宮還保存著不少乾隆穿漢服的畫像,也許這就是引起傳說的原因之一。如果僅根據他穿的衣服而確定乾隆的出身,其結論肯定是荒唐的。

第五種傳說,民國時期曾任國務總理的熊希齡,從「老宮役」口中聽得所謂乾隆生母的故事,並對胡適之講道:「乾隆帝之生母為南方人,渾名『傻大姐』,隨其家人到熱河營生。」這種傳說因《胡適之日記》而流傳甚廣。

野史不可靠,正史也說不清

雖然以上傳說並不可靠,但是,關於乾隆的生母,文獻與檔案上的確有疑點:

成書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蕭奭(shì)的《永憲錄》卷二記載: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冊立中宮那拉氏為皇後。詔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年氏為貴妃,李氏為齊妃,錢氏為熹妃,宋氏為裕嬪,耿氏為懋嬪。

蕭奭在這本書中還提出:「齊妃或雲即今之崇慶皇太後。俟(sì)考。」就是說,在當時就有人對乾隆的生母是誰提出了懷疑。

清朝政府有個規定,皇帝家族生兒育女,每3個月要上報一次,寫明出生時間和生母。每隔10年,根據出生和死亡記錄的底稿,添寫一次皇室族譜,就是《玉牒》。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記錄底稿上,都清楚地寫著世宗憲皇帝(雍正)第四子高宗純皇帝(乾隆),於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由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凌柱之女誕生於雍和宮。

但是,這位鈕祜祿氏是何許人?

清宮檔案《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四日記載: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尊太後聖母諭旨:側福金年氏封為貴妃,側福金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裕嬪,格格耿氏封為懋嬪。該部知道。

同一件事,《清世宗憲皇帝實錄》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卻記載:

諭禮部:奉皇太後聖母懿旨:側妃年氏,封為貴妃;側妃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鈕祜祿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懋嬪;格格耿氏,封為裕嬪。爾部察例具奏。

這兩份記載的差異,可以作如下解釋:格格錢氏與格格鈕祜祿氏是一個人。因為她們都是同一天、都是奉皇太後的懿旨受封,所以熹妃只能是一人。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正式設立秘密立儲制,指定弘歷為皇太子。他的母親總要有一個高貴的出身,因此,將熹妃錢氏篡改為鈕祜祿氏。是否可能由內大臣「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凌柱」將錢氏認作乾女兒?如果事實如此,就解決了身份與姓氏的難題。

在沒有其他確鑿證據之前,我們只能相信《實錄》和《玉牒》的記載。不過,雍正檔案與雍正實錄關於熹妃錢氏與鈕祜祿氏的記載上的矛盾,至今仍不能夠完滿地解決。所以,乾隆生母問題,仍為歷史疑案。
傳說與真相

其實這些廣為流傳的說法,全是捕風捉影。所謂的陳閣老,也就是陳世倌,乾隆六年擔任內閣大學士時間不長,就因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當時乾隆罵他:「少才無能,實不稱職」。

根據皇室族譜可以發現: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次子雖已幼年早夭,但第三個兒子已經8歲,另一個王妃過三個月又添了一個兒子。而且,這時的雍正才34歲,正當壯年,他怎會在已經有一個8歲的兒子,另一個王妃又即將臨產的情況下,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從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

至於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寧並住在陳家私人花園,據考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浙江海寧是一個偏僻的小縣,當時找不到比陳家花園更好的地方讓皇帝住了。再說陳家花園離陳家住宅實際還有幾里路遠,乾隆在陳家花園住過四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更談不上「探望親生父母」了。

現在看來,所謂乾隆是醜女生在草棚里,或者本是陳閣老兒子的民間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至於乾隆的出生地,雖然史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但從清宮檔案來分析,落腳點應該是雍和宮。關於乾隆的身世,不管後人如何猜疑,如何寫進小說、拍成電視劇,都不能當成歷史事實來相信。

C. 各位評價一下乾隆這位皇帝怎麼樣好還是壞

看你站在哪個方面考慮了,一個東西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從清朝當時的百姓來看的話,乾隆算是個不錯的皇帝,起碼乾隆執政的年間,天下大體太平,國立始終在上升,人口急劇增長就是明證。
如果從漢民族和中華文明的角度來看的話,那麼乾友賀隆就算幹得有多好,也是非正義的,因為滿清執政本來就是以侵略者的身份來統治漢人,乾隆的所有政策的一切根本出發點,都是維持滿人的寄生統治,而不是真正為中國慎姿人著想。比如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銷毀了對大清不利的書籍總數,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15萬冊。銷毀版片總數170餘種、8萬餘塊。除了焚毀書籍,大清還系統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毀寬告絕,還有大搞文字獄等等,就不一一說了。
所以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評價的話,乾隆是滿人的好皇帝,但並不是中華民族的好皇帝。

D. 弘歷知道是自己繼承皇位以後為何會痛哭不已

“我哭,淚灑心中,悲與歡蒼天作慧伍塵弄”。弘歷此時也是一樣。弘歷知道,他將要繼承皇位了。此刻,他的心情是極為復雜的。他的哭聲,既是悲與歡在心中翻騰之聲,也是親情與權利互相碰撞之聲。

皇爺爺康熙走了,皇阿瑪雍正走了。獨留弘歷孤身一人,扛起這萬里江山。弘歷肯定也是百感交集,從此,他再也沒有父親了,他需要獨自面對驚濤駭浪,爾虞我詐,弘歷感到很孤獨,他唯有放聲痛哭,才能釋放自己的內心。而且,弘歷是孝順之人,父親雍正雖然嚴苛,但對自己卻是照顧入微,就連遺詔都是處處為自己著想。弘歷痛失至親,又怎能不悲傷而泣呢。

再者,弘歷繼位登基後便是皇帝,是上天之子。“天子”乃萬民之父,老百姓失去至親放聲痛哭,持節守孝,天子更應如此,這樣才能配得上“天子”稱號,才能稱為統馭萬方的皇帝。所以,弘橘段歷放聲痛哭,也是哭給滿朝文武,哭給天下百姓看的。上行下效,這也是大清該有的樣子。

最後,弘歷的哭,是一幕親情與權利的碰撞之音。當了二十五年皇子,弘歷也是如履薄冰,步步驚心的。因為,最是無情帝王家,萬一走錯一步,必然前功盡棄,也可能會像哥哥弘時一樣,無疾而終。人人都想當皇帝,弘歷又何嘗不想呢,可是,當上皇帝的代價必須是父親的撒手歸天,皇位和皇帝,是如此的冰冷孤獨,高處不勝寒,誰又能理解弘歷復雜的心情呢?無人理解,弘歷又怎能不放聲痛哭呢。

閱讀全文

與弘歷很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一般是什麼時候開始健身 瀏覽:152
18年高級政工師退休年齡 瀏覽:843
莆田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238
養老院有什麼缺點 瀏覽:105
60歲生台詞日主持 瀏覽:127
如何用養生壺煮西米 瀏覽:536
關於養老保險病退 瀏覽:880
勞動合法規定女員工退休年齡 瀏覽:288
湖南2019年退休金調整 瀏覽:7
疫情期間家裡老人376怎麼辦 瀏覽:168
養老保險減少表 瀏覽:742
養老保險輔助號怎麼獲得 瀏覽:449
鐵塘養老院 瀏覽:2
中國領退休金年齡 瀏覽:178
支付寶養老金每月分紅有多少錢 瀏覽:672
老年痴呆為什麼不睡覺不累嗎 瀏覽:481
為什麼說春季是排毒養生的好時節 瀏覽:357
你做過哪些讓父母開懷大笑的事情 瀏覽:991
我學會了孝順給媽媽洗腳 瀏覽:896
孝順兒歐陽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