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陽節是給老人過的,還是給死人過的,我真不知道
重陽節被法律上定為老人節,肯定是給老人過的啦。而清明節才是給死人過的,一個在秋天,一個在春天
② 重陽節是幹嘛的是紀念死人的
農歷九月九日,抄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③ 關於祭拜死人的日子有哪些
一、 與先人相關的日子
1、 先人每年的生日(重要祭祀日)
2、 先人每年的忌日(重要祭祀日)
3、 先人去世後的第七天(頭七,相對重要)
4、 先人去世後的第十四天(二七)
5、 先人去世後的第二十一天(三七,相對重要)
6、 先人去世後的第二十八天(四七)
7、 先人去世後的第一個月
8、 先人去世後的第三十五天(五七)
9、 先人去世後的第四十二天(六七)
10、 先人去世後的第四十九天(七七,相對重要)
11、 先人去世後的第一百天(百日祭)
二、 傳統祭拜日子
1、 農歷年三十,除夕(除夕祭祖,重要祭祀日)
2、 農歷年初二(開年祭祖)
3、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祭祖)
4、 公歷4月5日,清明節(清明掃墓、最重要祭祀日)
5、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祭祖)
6、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祖先)
7、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祭祖、掃墓,重要祭祀日)
8、 農歷十月初一,祭祖節(上墳、祭祖)
9、 農歷十月初一,寒衣節(祭奠先人)
10、 公歷12月22日或23日,冬至(祭祖,重要祭祀日)
11、 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祭祖)
④ 重陽節是鬼節嗎
重陽節不是鬼節。「鬼節」是對祭祖節的民間稱法,准確地說應該叫做「祭祖節」。
在我國歷史上,重陽節有著豐富的過節習俗,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叫法,比如叫菊花節、登高節、茱萸節、女兒節、老人節等。
寒衣節是指農歷十月初一,又叫十月朝、十月朔、祭祖節、燒衣節。民間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說法。這一天,人們要為祖宗送寒衣,寄託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
古代傳統節日都有各自定位,即使有想通相似之處,但也不會完全相同的。比如同為祭祖節,也是各有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