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家庭美德對公婆的孝敬

家庭美德對公婆的孝敬

發布時間:2023-07-27 07:47:00

『壹』 婚後,你會向孝敬你爸媽那樣孝敬你的公婆嗎

孝敬公婆,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一、誰都有雙重父母

只要結婚,誰都會有雙重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父母的辛辛苦苦把兒女養大成家,期盼著小兩口把日子過好,也期盼著兒媳能盡孝。

作為兒媳必須要孝敬公婆,這既是傳統美德,又是自己家風的體現,在孝敬公婆這件事情上,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如果整天生活在一起,同在一個屋檐下,哪有舌頭不碰腮的?婆媳矛盾而引發的家庭戰爭還少嗎?作為兒媳,與公婆之間,雖然做不到和自己父母一樣的情感,但保持朋友式的相處還是沒問題的。





『貳』 孝敬婆婆是本份該怎麼做呢

首先從心裡去承認她也是你最親的人,是長輩
你愛你的老公,你也愛你的媽媽,你是你媽媽辛辛苦苦十月懷胎到帶大成人,又培養做了一個成功的人,但是他的媽媽也是一樣的,請換位思考,所以你更要從心裡去承認婆婆也是你最親的人,而且更長時間和你在一起生活。
2
/7
做一個有愛善良的女人
不要太自私,做一個有愛的女人,那樣活得輕松,不管你現在多麼地成功,而且是女強人,但是她是你的長輩,你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她,因為是她帶給你最愛的老公的生命,你也是一位母親,你的兒女在看著你的一舉一動,你是兒女的一面鏡子,所以必須做一個有愛善良的女人。
3
/7
最好和婆婆在一起生活
這個可以和你的男人商量一下,如果他願意而且很想盡孝把母親帶在身邊,請聰明的女人答應你的老公,千萬不要找理由拒絕,多個人在一起,其實還多一份快樂,也會讓你的生活更充實。她還會幫你看住家和兒女,你好好對你的婆婆不拒絕你的男人的要求,你的男人會更愛你,你的兒女以後也會像你學習,也不會拒絕以後和你一起生活。
4
/7
像記住自己媽媽一樣記住婆婆的生日和節日
不要只記得自己媽媽的生日和節日,婆婆的也一樣要記得,在手機里把四位老人的生日都記下來,一視同仁,你這樣做會讓所有人贊你是個合格的女人,聰明的媳婦,孝順的女兒,你的父母也會為你而驕傲。
5
/7
經常陪老人出去走走
不要老呆在電腦前,也不要總玩手機,上了一天的班了,也要放鬆自己了,帶著自己的婆婆和兒女,一起到外面走走,對自己的身體也有好處,給老人和兒女也帶來快樂,你的男人也會更疼愛你。
6
/7
婆婆發脾氣了不要和她頂嘴
有時老人也會發脾氣的,不要在她氣頭上和她頂嘴,等她凈下來後,再好好談談,相信沒有人不講理的啦。也可以和你老公說說,讓他去化解不愉快。
7
/7
做一個會做飯的女人
如果你燒菜已經有一手,就常常抽時間為婆婆和家人做做飯,如果不會也要多多學習,會做飯的女人才是完美的女人,老人辛苦了一輩子了,我們現在盡盡孝也是應該的啦。說真的老人是不太喜歡去外面的餐館吃飯的,還是樂意自己家裡吃飯。

『叄』 子女應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公婆

我認為孝順是廣義的,當然對父母的孝順也就不外乎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自己要勤內勞發奮、發展好自容己的事業,不要好吃懶做、不要走歪門邪道,這是對父母精神上的最大安慰。對父母言語溫和、行為尊敬、事事都能表現出關心父母的行動。

『肆』 結婚後要孝敬公婆嗎

我們作為晚輩肯定是需要孝敬父母的,雖然他並沒有直接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但是他培養了一個我們喜歡的兒子,我們也應該感謝他們。

『伍』 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嗎

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嗎

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嗎,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各持意見,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最終導致大家都過得很累,以下是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嗎?還是說是兒媳的本分,歡迎來閱讀!

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嗎1

一旦組建一個新的家庭,就會面臨婚姻婆媳關系之間的矛盾,孝敬父母是兒子的本分,孝敬公婆是兒媳的情分?你怎麼看待?下面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一旦組建一個新的家庭,就會面臨婚姻婆媳關系之間的矛盾,孝敬父母是兒子的本分,孝敬公婆是兒媳的情分?你怎麼看待?下面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有這樣一則留言:公公三年前去世了,婆婆一直獨居。現在她病重,老公讓我辭職回家照顧她。老公是公職人員,不能隨便請假。我在私人單位,也不能請長假,但因為收入比老公低的多,所以他讓我辭職回家照顧婆婆。理由是「反正家裡也不差我這點錢。」

可是我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不是錢多少的問題,而是我根本就不願意照顧婆婆。當年孩子小,日子艱難,婆婆也沒有幫我們什麼。現在她老了,我為什麼要去照顧她?

大意是說:

結婚的前十年是一個媳婦較為艱難的十年,初為人媳、孩子年幼、經濟拮據、缺乏經驗。此時,婆婆身體尚好、時間有餘、經濟穩定。

婆婆的後十年是她人生較為艱難的十年,年老體衰、活力下降、孤獨寂寞、經濟不足。此時,兒媳年富力強、孩子長大、收入增加。

在兒媳生活困難的十年,婆婆若能善待兒媳,有力的出把力,有錢的出把錢,站在媳婦的角度,多包容,少計較。

在婆婆人生衰退的十年,兒媳若能善待婆婆,體諒婆婆一生的不易,理解老年人的力不從心與孤獨無依,多照顧,少臉色。

那麼,婆媳之間縱然不是親如母女(本不是母女,何必強求?),依然可以和睦共處,心聲溫暖與感激。不失為美好的相處方式。

而現實是,在媳婦人生困頓的時刻,有的婆婆不僅不聞不問,還冷嘲熱諷、落井下石。到頭來,老了,不能動了,卻要求兒媳來照顧。否則,被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街坊鄰居視為「不孝」。

這頂帽子太大,頭小的人戴不住。

外人不了解,倒也罷了。關鍵是,有的老公也會選擇性遺忘,忘記了當年自己的媽媽是怎麼對待自己媳婦的,現在,要求兒媳盡孝,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回頭說到這位媳婦的煩惱。她不願照顧生病的婆婆,是因為「當年孩子小,日子艱難,婆婆也沒有幫我們什麼。」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當年你對我無情,而今我又何必對你有意?

有的讀者可能會說了,婆婆沒有幫你帶孩子的義務呀?

說的一點沒錯。你已經成家了,無論日子多麼艱難,都與婆婆再無瓜葛。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那麼問題來了,在婆婆病重需要照顧的時候,媳婦照顧與否,是否也可以理解為,照顧是情分,不照顧是本分呢?

既然是情分,就不能被要求,不能被逼迫,是心甘情願的事。

既然媳婦不情願,那麼照顧婆婆就是她老公的事,因為那是他媽。照顧媽媽是兒子的本分。

至於怎麼照顧,他要自己想辦法,至少不能逼迫媳婦。

有句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說明家務事很難用「對錯」來衡量,想要清晰地說出個「123」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原因在於,家務事,有時候不是「事」的問題,是「人」的問題。家庭關系和睦,彼此體諒,事都不是事。否則,雞毛蒜皮也是天大的事,可以鬧到雞犬不寧,硝煙彌散。

中國式家庭,既講情分,又試圖分出對錯。既講道德,又試圖說出道理。

就說這則留言,從情分上來講,媳婦是可以照顧婆婆的。即使婆婆當年對她不夠好,那也是老公的媽。站在夫妻的角度,盡孝也合情合理。

但是從對錯上來說,她不照顧,也沒有錯。因為婆婆對她既無養育之恩,也無幫忙之情。

從道德上來講,媳婦嫁進夫家,與婆婆就是一家人。照顧婆婆也是中國多年的'傳統道德。

但從道理上來講,媳婦是她父母養育的,不是公婆養育的。即使她嫁進了婆家,她也還是自己爸媽的女兒,與婆婆並無多大關系。

你看,一個家庭怎麼說得清楚?

面對家庭矛盾,如何處理,確實沒有標准答案,關鍵看你的格局與底線。當然,最重要的還在於,你遇到的是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人。如果婆家待你不薄,你又知恩圖報,最是圓滿。

假如付出讓你委屈,讓你為難,就把問題還給老公。

畢竟,孝敬父母是兒子的本分,孝敬公婆是兒媳的情分。

一如,孝敬父母是女兒的本分,孝敬岳父母是女婿的情分。

相互感恩,而不是互提要求。

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嗎2

公婆作為老公的父母孝順他們是本分還是錢分?其實把公婆作為老公的父母,孝順他們基本上是本分的而不是情分,而我們嫁給了自己的老公,所以老公的父母也就是我們的父母,所以就是他們基本上是我們自己的本分而不是勤奮,我們價格的自己的老公,那麼老公的父母也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來孝順,這是我們的本分,所以說孝順父母是自己的本分。

一家人

可以說你嫁到你老公家裡面就已經成為了老公家裡面的人了,是一家人了,所以說你孝順老公的父母是自己的本分,因為你們已經成為了一家人了,你就是你公婆的子女,所以說你信任他是自己的本分而不是情分,除非你沒有把公婆當做自己的父母,所以說啊,孝順公婆是媳婦的本分,我不是情分,除非你沒有把自己當做一家人,所以才是情分,孝順自己的公婆,就像孝順自己的父母一樣是自己的本分,而不是情分說是情分,其實就是你不把自己當做一家人才是情分。

成為媳婦

你現在已經成為了媳婦了,所以孝順公婆是你自己的本分了,如果說你孝順你的公婆是勤奮的話,那你就是沒有把你自己當做一家人,所以成為收入這樣子的話,一般媳婦孝順公婆是自己的本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一個媳婦都要孝順自己的公婆,因為以後就是一輩子去服侍公婆了,所以說啊,媳婦孝順公婆是自己的本分,而不是情分說是情分那麼你們和自己的公婆肯定沒有變成一家人,所以才是情分。

總的來說,每一個成為媳婦的人,孝順自己的公婆都是本分來的,因為天地之間媳婦孝順公婆都是自己的本分,而不是錢分說是情分,其實你們兩個人就是不孝順,孝順公婆是自己的本分,無論因為什麼原因,但是你都要孝順自己的公婆,因為孝順自己的公婆是自己的本分,天地良心,從古至今媳婦孝順公婆都是自己的本分而不是情分,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子的事情,而不是情分,這種事情只產生在陌生人和朋友之間,而本分就是你本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考慮你們之間的的感情,所以說媳婦孝順公婆是自己的本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陸』 自古就說女人一定要孝敬公婆,到底為什麼要孝敬公婆,比對自己親媽還好

自古就說來女人一定要孝敬公婆,自為什麼要孝敬公婆,比對自己的親媽還好。
要說咱們中國人從古道今就有這個傳統,要孝敬長輩,其實也不是象你說的比自己親媽還好。
我覺得為人都有兩層父母,咱們做小輩的自己的父母從小把咱們養太容易,等到老了走不動時,須要兒女照故的時侯,我們都會孝教父母。
要說公婆也一樣,他們雖然沒養我們,但是他養你老公了,給他娶了老婆,有的還為他們帶孩子,也很辛苦。我們做為兒媳婦兒孝敬他們也是應該侈。
打比方說,你家有哥哥或者弟弟,他們有了老婆你說是孝敬你父母好呢,還是不孝敬你父母好呢。
所以說我們做小輩的,該孝敬老人多時侯還得孝敬老人,你孝敬你的公婆,你老公也會孝敬你父母的,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你付出了,他也/就會得到回報的,道理是一個樣。

『柒』 公婆沒有養育兒媳婦,那麼兒媳為什麼要孝敬公婆


以上就是想說的四個理由,兒媳要孝敬公婆的理由。

『捌』 對公婆應該什麼態度

應該尊重公婆,他們就像是我們的親生父母一樣。把孩子撫養長大十分不容易。我們要孝敬父母。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玖』 關於孝順公婆的短句

1. 關於孝敬父母的語句

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2、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4、您額上的皺紋記載著您的坎坷,您古銅色的臉龐標志著您的堅貞。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麗動人的詩篇。

5、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6、蜜蜂,默默地勤奮地奔忙著,勞動著。一天天,一年年,奉獻著甜蜜。慈祥的母親,我永遠忘不了那深深的母愛。

7、媽媽,我慶幸您是我的媽媽,因為我從來沒有像您這樣長久的朋友。

8、媽媽,不論走到哪裡,我的眼前總有您慈祥的面容,慈愛的目光。

9、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10、經歷過這么多的風風雨雨,您似乎更年輕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靈。媽媽,我愛你。

11、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於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禮物的本身,而在於對親人的關心,在於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

12、爸爸,在我心目中您是一座山,深沉而溫厚。您那山一樣的性格時刻鼓舞著我,激勵著我。我愛紅葉,摘一片送給您;您就像紅葉,青春時火紅,霜過後更加如火如荼。您就像一棵綠葉如蓋搖曳多姿的大樹,我一直走到很遠都能回頭瞧見您,在風中枝蔓一直伸到天邊 …… 歲月的白發雖然爬上了您的兩鬢,在我看來您卻永遠年輕,因為,在智慧的大海里,您始終與時代的先行者並駕齊驅。您是一棵參天大樹,我在您的濃陰之下成長。樹上落下一枚兩枚甜嫩的漿果,便使我獲得豐富的營養。

13、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愛的母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14、如果母親是雨,那我就是雨後的虹;如果母親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親是我生長的根啊,我是母親您理想的果。

15、您用心點亮了我的心,以愛培育了我的愛。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溫暖。

16、您沒有被寫進一篇詞章,您沒有被唱入一首頌歌,但您是給我以生命並撫育我成長的土地,我深深地愛著您。

17、母親啊:在悲傷時,您是慰藉;在沮喪時,您是希望;在軟弱時,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憐憫慈愛寬容的源泉。

18、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19、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20、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21、在我困難的時候您伸出無私的手,在我痛苦的時候您奉獻真誠的心,在我失望的時候您伴我同行。爸爸,您是我永遠的朋友,給我希望,也給我溫暖。您是一棵大樹,春天倚著您幻想,夏天倚著您繁茂,秋天倚著您成熟,冬天倚著您沉思。您那高大寬廣的樹冠,使四野永不荒涼。

22、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23、在孩子的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24、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2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2. 孝敬父母與愛的經典句子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司湯達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勸報親恩篇》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盡心上》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內睦者,家道昌。

——林逋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

——袁采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禮記》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雨果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孟軻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西塞羅 愛尚語錄: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

——魯訊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增廣賢文》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禮記》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諺語 做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羅素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四言》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孟郊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歌德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培根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禮記》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狄更斯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三國志魏書》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華考範文網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軻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愛尚語錄: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

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維吉爾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家語弟子行》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論語》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孟子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增廣賢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動報親恩篇》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亞米契斯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com//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3. 關於孝順的句子'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爾基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5、母愛勝於萬愛。

——莎士比亞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禮記》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11、長幼有序。——孟子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14、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1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1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1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19、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2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2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2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2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2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2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2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27、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28、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29、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3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31、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32、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33、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34、內睦者,家道昌。——林逋3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36、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37、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38、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39、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40、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4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42、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43、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44、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45、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46、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47、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48、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49、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

——(德)康德50、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51、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52、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53、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

——袁采5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55、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5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57、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58、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59、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馬雅可夫斯基60、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61、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62、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63、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

4. 關於孝順的語句

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1、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羅素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5、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林語堂6、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孟子8、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9、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11、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孟軻12、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1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1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15、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1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17、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周秉清18、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19、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21、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2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3、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2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2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26、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2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30、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31、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3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勸報親恩篇》3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論語·學而》34、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軻35、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3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拾』 怎樣對待婆婆

怎樣對待婆婆

對於婆媳關系大家都很重視,但是怎樣對待婆婆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女人結婚前最煩惱的就是以後怎樣對待婆婆和婆婆相處了,要知道和婆婆好好相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給大家准備的怎樣對待婆婆歡迎大家參考。

怎樣對待婆婆1

一、孝敬婆婆是應該的。

雖然婆婆沒有養你,但是她養了你的老公,所以你既然愛老公,就要理解兒子對母親的心情,就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媽媽,你也有父母,如果你的老公和你父母頂嘴,漠視,你會高興嗎?所以多給婆婆點笑臉,多陪她聊聊天。你對他的媽媽好,他自然也會對你的媽媽好。在我看來,書中的主人公麗娟其實是個很悲哀的人物,她人很好,但是嘴太不饒人,據理必爭,這讓平亞媽聽了不舒服,平亞也會覺得不夠尊重他的父母。

二、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過分親熱

很早就看過這個對媳婦的忠告了。雖然你覺得你們習慣了這種溝通方式,但是老人畢竟是老人,她們有著傳統的思想,這就像在外人面前一樣,和老公過分的親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不尊重,你說,這是你的家,你願意怎樣就怎樣,這是沒錯,但是家裡住了老人,這方面還是應該要注意的。

三、出謀劃策的時候要照顧老公的情緒

遇到涉及到婆家的事情,尤其是錢的問題,你總是要給老公出謀劃策的,但是一定要顧及他的情緒,講話一定要有技巧,盡管你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也不要直接說出來,你要委婉的和老公講道理,讓她知道你願意幫忙而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幫不上忙,並且要多些安慰的話再出謀劃策。但是有些錢你是沒有辦法作主的,譬如公公生病,你即便不給錢,人家也一定要到處弄錢給爸爸治病的。所以既然無法逃掉,還不如拿錢時乾脆點,而且表現出很願意得樣子,由你來交給婆婆,這樣既討得婆婆歡喜,老公又滿意,日後也能多為你考慮。但是在這里我要提醒媳婦們:孝敬公婆是應該的,不孝敬會讓人家笑話的,連帶孝敬什麼七大姑八大姨那除非是你錢多的不得了。

怎樣對待婆婆2

首先,在婆婆面前不和老公過分親熱。都說婆婆是媳婦的情敵,因為她們都愛著同一個男人。所以,與婆婆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千萬不要在她面前和老公過分親熱。因為婆婆畢竟是老一輩的人,思想可能會比較傳統。在她看來,你與老公之間的親熱可能是一種不夠矜持、不知廉恥的表現。另外,多數婆婆都自己的兒子都有情結,兒子長大了以後往往不再和自己的母親那麼親密,要是你在婆婆面前與老公親熱,很可能會激起她的嫉妒心,認為你不知輕重。因此,要謹記在婆婆面前不和老公過分親熱,把甜蜜留在房間里,這才能與婆婆相處得更好。

另外,在婆婆面前不要數落老公。既然所有婆婆都深愛著自己的兒子,那麼她們絕對不會喜歡其他人數落她們的兒子。有的女人會覺得,自己進了老公家門,和公婆就是一家人,婆婆也會把自己當女兒來看待。話可能說得沒錯,但是並不代表婆婆會容忍別人數落兒子,何況是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所以,即便和老公有了矛盾,也不要在婆婆面前數落老公,這是對婆婆的一種尊重。當你的.婆婆覺得受到你的尊重,你與婆婆相處就不再是個難題。

最後,在婆婆背後不要說她的壞話。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會有矛盾的產生。但是,當你與婆婆發生了矛盾,起了沖突,一定要以真誠的態度主動和她溝通,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在婆婆的背後說她的不是。要知道,話傳千里,總有一天你對婆婆說的壞話會傳到她的耳中,這時候她對你不僅僅是失望,更有可能是憤怒。特別是當你的老公知道了以後,一定會讓他對你的印象分大減。所以,與婆婆相處的時候不要在她的背後說她壞話,溝通不了就學會忍讓,千萬不要做主動激起戰爭的那方。

閱讀全文

與家庭美德對公婆的孝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父母總認為孩子撒謊 瀏覽:41
老人便盆消毒方法是什麼 瀏覽:1
上黃驊高中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23
你知道的養生知識有哪些 瀏覽:28
老人醫療保險買什麼好 瀏覽:451
父母如何給孩子做出傾聽的示範 瀏覽:876
老公的表弟叫女方的父母怎麼稱呼 瀏覽:90
雲南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586
黑養老院存在的問題 瀏覽:326
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論文 瀏覽:100
西寧養生食材哪裡有賣 瀏覽:339
長壽不衰 瀏覽:976
燕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瀏覽:923
養老保險申請的身份證怎麼上傳 瀏覽:51
徐匯梅隴敬老院 瀏覽:961
鄞州老年大學首頁 瀏覽:708
老年人祛疤痕有什麼方法 瀏覽:880
濟南公辦老年公寓 瀏覽:838
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用葯 瀏覽:815
a型血的人有長壽者嗎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