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敬的經典散文

關於孝敬的經典散文

發布時間:2023-07-25 05:33:36

⑴ 名家寫孝順的散文有哪些

背影
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荷葉 母親
冰心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里乘涼.祖父笑著對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三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郁的天,我覺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凋謝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裡.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蓮蒂,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了,窗外雨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的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斜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也不搖動了.雨聲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不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蓋天空下的隱蔽?

⑵ 孝與母親散文

孝與母親散文1

過兩天就是母親節了,各種關於母親節禮物的推廣信息鋪天蓋地,而我卻只能更覺愧疚自責。母親五年前突發腦出血,那時母親躺在重症監護室昏迷不醒,頭發被剃光,頭上,身上,手上插滿各種管子,我和弟弟隔著厚厚的玻璃牆看著母親被電擊,被不停地用各種儀器做治療,每一種救命的治療都無異於酷刑,我心如刀絞。看著病床上不能動,不會說話,不認識人的母親,我除了心疼難過,還有愧疚與自責。百善孝為先,我到底為母親做過什麼?現在我又該怎樣做才能減輕她的痛苦呢?如果針扎在我身上,母親的病能好,我願被扎得遍體鱗傷,如果那難咽的湯葯我喝下去母親能好,就算是毒葯我也願意喝。可都不能,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母親受折磨,無能為力。每想起來母親住院的日子,我都淚流滿面,甚至只要經過三醫院門口,看見醫院大樓我都會淚眼模糊。好在母親在昏迷一周後醒了,卻留下了後遺症,行動語言都受限,時至今日五年了,她每天都生活在病痛折磨中。媽,謝謝您!您堅強地挺過來了,讓我和弟弟還有家。

母親辛勞大半生,我只知道她永遠是我溫暖的港灣,在母親那裡有我愛吃的飯菜,也只有在母親面前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耍賴,直到母親病倒,我才意識到她已71歲高齡,早己是該由我讓她安享晚年了。可我並沒有讓她.晚年幸福,我悔恨,卻沒後悔葯。

媽,年輕時我也有不聽話惹您生氣的時候,我錯了,現在懂了,卻晚了。原來我只要回家,你每頓飯都會問我吃啥呀,我常常不耐煩,可現在您不會說話了,再也沒人問我了,我象個被遺棄的孩子,小時候每年秋天稍冷,你就給我穿上厚厚的棉襖棉褲,而我卻哭得死活不願穿,現在關節炎讓我苦不堪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一點沒錯。

母親節,我真想送一粒仙丹給您,讓您病癒如初。我想趁您還有牙,帶您去吃您想吃的,未必是山珍海味;我趁您還能走動時,帶您去您想去的地方走走,未必是名山大川;我想趁您還會說話的時候,陪您聊天,哪怕是聽您的嘮叨;我想在您還認識我是您的女兒時牽著您的手去散步.....可一切都晚了,您病了,受病痛折磨,我錯了,受良心的折磨。媽,望著受盡病痛折磨,虛弱憔悴的您,我除了難過悔恨再無良法。

行孝要趁早,別晚了,空留悔恨。

孝與母親散文2

「母親節」那天,我給兩位母親送去了我的心意,雖然禮物很小,但母親都很高興的收下了。我也收到了來自孩子的禮物,看著孩子的禮物,我的心裡也涌動著幸福。不養兒,不知報母恩,在這個「母親節」里,我深深體會到了母親的苦與樂。

「母親節」在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也許我那已近古稀之年的老母親並不只知道「母親節」的存在,我那隻知道幹活的婆母並不曉得什麼是「母親節」,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還是要奉上我的一片孝心。作為女兒、兒媳,對母親和婆母要一樣對待,當母親的人實在太不易了,在兒女身上付出了多少愛,我們回報的卻難有十分之一。我給兩位老人選擇的是老北京布涼鞋,價格不高,但穿著舒適,讓兩位老人閑不住的雙腳走起路來舒服些。母親收到鞋子後只怪我亂花錢,穿上鞋子後說怪合腳的;婆母直接換掉布鞋,穿上涼鞋,也說挺好。一點小小的禮物代表著我們對母親的謝意,真希望有一天,我們能給母親更好的生活,讓她們幸福而快樂的生活。

我收到的禮物是孩子們給我的賀卡,還有女兒買的巧克力和圓珠筆,點點滴滴都是情意。「母親節」沒有奢侈的鮮花,但母親節里兒女的祝福、兒女的惦念就是最好的禮物。

「母親節」慢慢走到我們的身邊來,各大商場、超市感恩大回饋,讓利銷售,讓你獻出孝心;各學校組織班級召開班會,感謝母親,為母親送上愛心;這樣的大氣氛、大環境引導人們尊重母親、愛戴母親,孝敬母親。能盡孝的人才是知恩圖報的人,能盡孝的人才會充滿愛心,才會用愛回饋社會。

讓「母親節」深深停駐在每個人的心中,讓每個母親都展開笑顏,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有情有義、忠孝雙全的人物。

孝與母親散文3

說實話,每年歲末的時候總是讓一個漂泊在外遊子喜憂參半。突然一絲渴盼的遙想襲上心頭,家鄉的老媽媽是否做飯,炊煙裊裊是不是村頭村尾。快春節了,草垛的草台是否搭起戲演,還有母親的那雙愛凍傷的手,有沒有擦上我託人捎回的「雪花膏」,兒時的夥伴們是否都回家了……

想到這些,此刻我只有一個念頭:回家,我要回家,我今年不管多忙都要回家陪老母親過年。不再讓她一人……我獨子,父親早已過去,在爐前噙著淚水看著火花,交感百集,兒大不中用了。不再讓她孤苦伶仃的在年三十晚上心寒心涼,看著窗外的煙花炫爛,冷卻在心頭,望著送我外出打工的方向,千里擔憂。

是呀!春節來了,異鄉的風,異鄉的雨,曾是異鄉客的生活無奈漫長。來去的大街小巷行人總是匆匆忙忙,奔波也是我們這些人的必然選擇,歲月已會隨之蹉跎,多想用汗水換來這座城市的一棲之所,錦衣還鄉,接來老母親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也是我們最大的夙願。

每每想起,每每年味漸濃時。夢里攢落著家鄉門前皚皚白雪,繞了幾道崗,鋪了幾池塘,年邁的母親,衣服怎麼洗,水缸是否有水。過年了,也是我們遊子許些停留的快樂,隨時把在工作中的不愉快,一起打包回家。

夢的腳步近了家鄉的那口老井,那軲轆上的繩索轉破母親手掌的厚繭,輕松一握,似乎把我在夢握醒,夢已不是當年愛做的夢,母親的容顏如故慈祥,而我笑看著歲月的犁鈀在母親額頭上深深鋤起記憶的輪廓,一直陪著那軲轆轉得直響。

在夜靜時,我想到這里,就會想到那年回家過春節的印象。那次回家是個大雪的晚上,雪漫過了膝蓋骨,回家的路口小道早已被大雪飛舞鋪平。只識舊憶的那條小路還在前方,我在迷失中用心朝著老屋走去。……隱隱約約聽到媽媽熟悉的聲音,兒呀!夜深了,你認識回家的路嗎?兒呀!你腳冷嗎?都是母親不好,眼花了沒有跟你臘雙千層底的棉鞋……只見這聲聲自言自語的叫聲,我哭了(寫作時也流了淚)我看見了我的母親在那土丘上把馬油燈一舉起一搖一搖,還好風不大,忽明忽暗,照著我前進。我真的太傻了,幹嘛托朋友說我今夜回家,幹嘛不說晚一天,那樣也不至於我的母親還在等我。

近了,近了我的媽媽,額前頭發結了冰珠,戴著我春節前託人買回的毛線帽,穿著那身退了色的軍綠色棉襖,腰裡系了根布條繩子,折了幾道。母親瘦了,母親深邃的眼裡,看到兒子這一刻沒了歲月的滄桑,充滿了慈愛的目光。一句兒呀!回家就好,回家就好!不知鍋里飯菜涼了沒有……我不知說什麼?心早荒蕪,只是低頭淚崩在母親的身後,那一刻我忘了語言,連一句,媽媽好嗎都沒說,早已被淚水浸入嘴角,堵塞了腦子空白,那一刻說什麼都覺得多餘。所有的語言都比不上兒呀!回家就好,都比不上淚水作答。

今夜已是凌晨了,當我寫完這篇記憶中母親的容顏時,心,有點沉重也有點失落,母親早已去了天國,正好去世那年的今天也是忌日。母愛的偉大,藉慰在外打工的遊子們,望有空多回家看看老母親。用一顆感恩的心,一顆中華美德的孝心回報母親!

孝與母親散文4

孝敬父母,這是現在的我們無法理解的。在我們眼裡,父母就是那最啰嗦的,最會向你提出要求的,最不了解你的人。但現在我們還不能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那份關心,那份愛護,那顆無時無刻[註:時時刻刻。表示毫不間斷。]不惦記著你,想著你的心。其實,父母就是我們堅強的靠山,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生命的締造者。「父母」是一個多麼響亮、偉大的名詞啊!

我們對待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也許你會輕易地回答:孝敬父母。但是社會上的一些人總是對父母做出不孝的行為。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呢?讓我們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首先父母給了你生命,讓你看到這斑斕的世界,他給你了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雙傾聽大自然的耳朵,一張會辯論的嘴巴和一個呼吸的鼻子,還給了我們智慧的大腦,靈巧的手和賓士的腳,甚至強壯的身體,父母給了我們這么多寶貴的東西,難道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然後父母給了我們關心和照顧,我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下無憂無慮的度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註: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們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們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孩子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過更好的生活,難道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最後父母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在我們剛出生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整天會哭、什麼事都不懂的孩子,但現在,我們成為了一個學識多,見識廣的青年。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麼做事,讓我們知道了做人要講誠信,不能言而無信[註: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做人要寬厚大氣,不能小肚雞腸[註:比喻器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照顧大局。]。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做人要……這些不都是父母教給我們的知識財富嗎?父母給了我們無窮多的知識,難道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孝敬他們,不要認為父母照顧我們是天經地義[註:經:規范,原則;義:正理。天地間歷久不變的常道。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也指理所當然的事。]的'事。我們孝敬父母是我們真正的責任,是不可逃脫的責任。孝敬父母原本就是一種義務,是一種不可甩脫的義務,也是為你的兒女做出的一種模範。

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來表現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吧!

孝與母親散文5

孝敬父母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剛開始的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到現在的青少年,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與教悔。是他們給予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利。我們能生活在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養育了我們。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教會了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第一,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走第一步,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說第一句話,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認第一個字……如果沒有我們親愛的父母,就沒有我們。所以,孝敬父母是我們天經地義的事,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們最起碼做人的道理。

記得父母教導我們時常說:「我們吃的鹽比你們吃的米還多,我們過的橋比你們走的路還長。」我們卻總是那般年少輕狂,不以為然。我們忽略了當歲月無聲溜走時在他們面龐和兩鬢留下的痕跡。他們總願意對我們傾之所有,而我們總固執地認為這已不合時宜。我們便像初生牛犢,亂闖亂撞,直至遍體鱗傷,然後奔向他們,頭枕他們的胳膊,舔舔傷口,又繼續前行。下雨時,父母為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傷心時,父母用他們那火一般的心來融化我心中的不爽。他們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悲傷而愁上心頭。在他們那甜蜜的笑里,我又發現他們的額頭上多了根根皺紋,鬢角上多了屢屢白發。他們每多一根皺紋,我心中就多一份內疚,這都如樹根般扎入我心中。

時間的流逝,很多往事已經淡化了,可在我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親情卻割捨不去。時間可以讓世界萬物變得異同繁樣,全天下父母的心卻是一樣的。父母在我們心中的位置卻是不變的。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真摯的的愛,生活中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是震撼心靈的事。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

俗話說「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那麼父母的恩如山重,我們怎樣來回報呢?我有時在不知不覺間,便想到了郊外。啊,這那裡才是最美的,那裡才擁有最美妙的風景:在藍天下,一望無際的田野綠油油的,好像永遠也看不到盡頭;往上看去,一朵朵可愛的白雲把天空映襯得那麼漂亮;在近處和遠處,不時便會有一朵嫵媚的小花,煞是可愛。頓時,我的腦海里出現了我的父母在田地里,把背彎得像弓箭般,他們累嗎?我忍不住的對我腦海里的「希望田野」熱淚盈眶。他們都是為了什麼?不管天氣怎樣惡劣,也阻擋不了他們那匆匆的腳步。一有好吃的時,他們不捨得吃,把腳步放得那麼慢,害怕好東西被自己吃了似的。一要是為了家,為了兒女的事,他們的腳步比箭還快,害怕和自己強似的。

就僅僅憑這些我們就不得不孝敬父母!感恩是對生活的態度,人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把這顆心利用起來,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有人說:「幸福是朴實的。想要獲得它並不難——只要你有一顆感恩之心。」對啊,生活中的點滴感動,不正鑄就了我們的幸福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果說真有上帝,那麼他賜給我的最大幸福,就是我擁有一個好的父母。深夜是為我蓋的一次次被子,上學時的一句句叮嚀……都給予我一次次感動。為了這些感動,為了滿足我的心靈,我決定還父母一個嶄新的春天!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你就會發現被心靈折射的陽光是多麼燦爛,在愛的沐浴下成長是多麼幸福!

孝與母親散文6

今天是母親節,全國各族兒女,以各種方式向母親表示孝心、傳達愛意:打個長途電話,發個問候簡訊,獻上一束康乃馨,說聲「媽媽,我愛你!」其心可感,其情可敬。

不過,孝母、愛母,不是節日一時之興,而要貫徹生命全程。

母親,在不同年齡段,承受子女的孝心和關愛,有不同的需求,作為子女對母親盡孝心,也應該應其所需、投其所好。

依據子女的年齡段,盡孝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少年期,應該強調順愛。因為子女正處於啟蒙期,對世事知之甚少,一切都得從頭學起。此時,媽媽就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子女要虛心跟媽媽學習、學做人學做事,做個順從聽話的乖孩子。

二、青年期,應該強調友愛。因為子女已長大成人,處於人生花季;此時的母親,如日中天,風華正茂,母女同游,常被誤認為姐妹。這時,親子之間最和諧的關系,便是亦母亦友的交情,母子之間可以傾述衷腸,探討人生秘笈。

三、成年期,應該強調敬愛。因為子女事業有成,青出父母,位居巔峰;而此時母親,步如老境,與老俱來的毛病:變丑、變懶、不潔、多言等毛病,接踵而至。眼看著媽媽與時俱退,逐步劣化,作子女的始而感到驚訝,繼而感到失望,最後可能失敬,而導致厭惡。所以,此時應該特別提醒自己,對母親的與老俱來的毛病,一定要寬容,這樣才能從心裡做到孝敬。

四、初老期,應該強調哺愛。當子女年近花甲,母親已經進入垂暮之年,有些母親體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這時子女需要以烏鴉反哺的孝心,來關愛贍養老人。這是對子女是真孝還是假孝的一個嚴峻的考驗。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說明許多子女都過不了這一關,最後,只能落個「生前不孝,死後狼嚎鬼叫」的罵名。

可見,為人子女者,對慈母行孝,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生一世。

祝願普天下母親,節日快樂;祝願各家子女,孝母到老!

⑶ 畢淑敏的《孝心無價》全文啊。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

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奉獻的大師?

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期冀的希望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 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 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我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3)關於孝敬的經典散文擴展閱讀:

寫作特色

文章首先否定兩種人,一是求學的苦孩,一是離家的遊子。前者不顧家庭的困難,還要堅持讀研究生,以致母親不得不去賣血;後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將就木的時候,斬斷父母最後的期冀,斷然離家。由此引發出行孝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話題。

作者相信天下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但作者更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時間的流逝,將會帶走行孝的機會。因為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也許父母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已經離開了人世。

參考資料:網路-孝心無價

⑷ 關於孝的優秀散文:孝心永遠不會過期

子女對於父母的牽掛是孝,而孝心永遠不會過期。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關於孝的優秀散文,一起來看看吧!

孝心永遠不會過期

●馮根林(安徽)

兒子小雨二十歲之前,我最關注的是他所在的那個城市的天氣預報,每每寒潮來臨,或是高溫將至,我都會打電話、發簡訊告知該添加衣服,減少外出……

自從他走上工作崗位,這種情形就完全顛倒過來了。連同事都知道,天氣突變之前,我的兒子肯定會有電話過來或有簡訊,就像當年我叮囑他的語氣一樣,提醒季節氣候的變更。弄得我瞬間感覺自己已經很老了,老得讓兒子常常操心。

小雨成家之後,心思更加縝密。除了貼心的話語,更多的是物質上的關照。聽說我痛風犯了,立即電話過來,嚴禁我服用秋水仙鹼類的葯品,說那毒性很大,對肝臟均有損害,隨後就寄來了“平風多酚咖啡”,說平日多注意飲食,喝這樣的飲品有助於平定痛風頑疾。這樣的咖啡真是從未見過。

獨生子女家庭都把兒媳當作女兒,把女婿當兒子。

兒子和兒媳彷彿我是個病秧子,非要栽到葯罐子里去不可。今天這個寄蜂皇軟膠囊來,明天那個寄安神補腦液來。去年秋天,我還收到了他們寄來的一個笨重的智能泡腳桶,單是螞蟻文字似的說明書就有4、5頁紙之多。還配了一個小得可憐的遙控器,上面的字我一個都看不清。遙控器那小巧玲瓏的模樣倒是讓人十分愛惜。

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放心,總是同時調休,一道回來。非要看到我什麼都好好的,才放心歸去。

大年三十,他們克服困難,又趕回來了,看到我一切都好。才安心地享受他們自己的生活。

返回前,兒子在找旅行箱的時候,從我的床底搜出大半盒沒有用的平風咖啡,六十多小袋;兒媳也看到了她寄來的兩盒蜂膠沒有拆封;後來,他們還發現,那隻泡腳桶竟然只打開一次,就原封不動地放在儲藏室里,紙箱上已經落滿了厚厚的灰塵。

“那些保健品、葯品都是有保質期限的。爸爸,你看不清字吧?不少都過期了,還有蜂蜜、奶粉也都過期了,只好都當作花草的肥料了。”兒子表現出了些許不悅,兒媳乖巧,一味地用眼神示意小雨不要再說。

“字太小了,看不清。”我像個孩子似的小聲找借口和理由。其實是沒有保健的習慣,許多時候都是因為太忙碌而忘掉了。

“那我馬上去給你買個放大鏡,下次用放大鏡看就能看清楚了。”兒子緩和了語氣,還天真地把剩餘營養品的保質期用粗筆描得很重很大。似乎這樣就能保證我看得見、記得住、用得著了。

“不是我心疼錢,這些東西也不值多少錢,但這是我們的心意。你不用,就是無視我們的孝心。”兒子誤認為他已經是我的監護人了,很嚴肅地說。說得我笑了起來,他也紅著臉笑了:“我忘了,你是爸爸。”

“我的身體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糟,也不是不曉得你們對爸爸的關心。只是太忙,常常就忘記了。還能忙的人,身體哪會差到哪裡去?我下次保證改正。”

他們要把那些過期的東西處理掉,我攔住了。

“過期了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用了,我們再給爸爸媽媽買吧。”兒媳說。

我不能說我們不需要,默默地笑笑,好像很聽話的樣子。

“過期的東西,放在那裡,我們不會吃的。讓我們看著,心裡會覺得溫暖。”

送他們上了回程動車,我給他們各發了一條簡訊:

“謝謝你們的牽掛,孝心永遠不會過期。”

公眾號:天府散文

⑸ 感恩父母優美散文3篇

感恩父母優美散文1

作為小樹應該感謝土地,因為土地養育了它;作為小魚應該感謝大海,因為大海是它的家;作為小鳥應該感謝藍天,因為藍天給了它自由;而我作為一個孩子,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我的父母。

在1997年的那個8月,母親忍著巨大的痛苦把我生下來,如今,我已經度過了9個春秋,即將迎來第十個生日。我,感謝母親給予我生命。每次當我過完快樂的生日,怎麼會想到1997年的這天,卻是母親的受難日。

我的母親每次往學校給我打電話時總會嘮叨幾句:“琳兒,身體好嗎?學習任務緊張嗎?上課發言積不積極呀?…….”每次我都會在電話里對她說:“媽咪,我好著呢,有什麼事我會給你說的。”但是媽媽還是問寒問暖,從她嘮叨的話語里流露出對女兒無限的關心和愛。

母親還很喜歡逛商店,她總是牽著我的手說:“瞧瞧你,吃完飯就該多運動,老是悶在家裡多不好啊。你想要什麼?我給你買。”但是當我走進一家精品店愛慕地摸了摸一個陶瓷娃娃時,母親卻皺著眉頭說:“這個買來放哪兒?”當我在一家書店門口無意拿起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母親就在一旁推薦道:“媽媽小時侯讀過這本書,受益匪淺呀!想要媽就給你買。”我說:“那就買這本吧。”她就是喜歡給我買一些對我幫助大的東西。

母親還很懶,假日時都要睡到十一點或十二點,別人叫她都不會起來。但是如果我叫她起床她決不會偷半點懶,爸爸說她偏心,媽媽就會笑著說:“女兒在我心中是第一位。”我感到心裡暖洋洋的。

如果說母親是陽春三月的陽光,那麼父親就是為我撐雨的大傘。的確,母愛是偉大的,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父愛的細節。因為在學習和生活中是父親給予我的愛給了我信心和力量。

我的父親是一位普通的會計。雖然他性格溫和,但是我做錯事他總是嚴厲地罵我。小時侯,我爬上凳子望著窗外,爸爸看到了連忙把我抱下來,用手打了我一下,痛得我哭了。爸爸嚴厲地說道:“你知不知道這樣做有多危險?你怎麼這么不愛惜自己的生命?……”那時我還不懂事,只能兩眼汪汪地望著爸爸。下來後,媽媽用毛巾擦乾我的眼淚,說:“打是親,罵是愛。你爸也是為了你好啊。”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對爸爸感激不盡啊!

有一次我解不出一道思考題,就去問爸爸。爸爸瞟了一眼後說:“這么簡單的題你應該會算。”我說:“做不出來!”爸爸說:“想了一個小時解不出來還可以想,直到你想到為止。”唉,問錯人了,我只得再去想。我思索了一個小時才解出來,我嘟囔著說:“浪費了我好多時間。”爸爸卻不這么認為:“到最後你還不是解出來了嗎?”我聽了之後,覺得爸爸的話也沒什麼不對。

如果父母是土地,那麼我就是一棵小樹,我要感謝他們養育我;如果父母是大海,那麼我就是一條小魚,我要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溫馨的家;如果父母是藍天,那麼我就是一隻小鳥,我要感謝他們給了我自由。母親對我的愛,比海還要深,父親對我的恩,比山還要重!

感謝父母所給予我的一切,我願用一顆做女兒的心來報答您們!

感恩父母優美散文2

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們喃喃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到第一次踩著小腳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第一次離開父母……也許你從沒注意到在這無數次的第一次中,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犯錯誤父母都會牢牢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

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三年前的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從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又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父母們卻毫無怨言。

小的時候,我總把父母對自己的愛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的人總是不斷地報怨自己的父母這樣不好,那樣不對,對父母的行為和做法挑三揀四,橫加指責,甚至於直接與父母頂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父母身體的健康狀況,不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工作單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為我們付出那麼多精力和心血啊!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還是父母。

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泡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

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猶如一張白紙,有了感恩的心,這紙上便會出現粉紅.一生都懷抱感恩,紙的底色也便是粉紅,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報答養我育我的父母!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感恩,它雖說是一個行為動詞,但它不止需要行動,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實意。簡單地說,感恩便是感激,發自內心的感激。

(還有一個)世界上有許多讓我感謝的人們,我感謝無私奉獻、像園丁一樣培育著我們這些祖國花朵的老師,我感謝有困難時,幫助我的同學。而我最要感謝的是那不辭辛勞,那顆熾熱的心總是向著我的爸爸、媽媽!

父母,是給予我們生命的偉大神靈,是教育我們人生第一步的啟蒙老師,是培育我們茁壯成長的辛勤園丁,是提醒

我們堂堂正正做人的紅色警鍾……

母親給與我們生命,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母愛”是天下最偉大的“愛”。從我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母親就開始照顧我們、看護我們、愛護我們、給與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了。只要我們健康、開心,母親就會比我們更開心。母親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她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何在社會生存。所以我們都是受母親的直接影響,才會有開心的今天、安逸的今天。

父親給與我們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技巧,教會我們要堅強、要率真、要有毅力。所以我們今天的堅強、毅力、生存之道都有父親的影響。

讓我們以感恩的心來回報我們親愛的父母。

感恩父母優美散文3

(1)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陽光、水源,沒有父母,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那麼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就毫不猶豫回答: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都是每個人都能深刻領悟的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一溫馨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於人們不會,也不願感恩。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說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然而,這不應該是借口。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們可以說: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而現在我們出門遠行,依然牽掛著我們的,還是父母。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減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我們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2)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懷著感恩的心,感動於人對生命的關愛,感動於人對生命的尊重。當我們每天享受著清潔的環境時,我們要感謝那些保潔工作者;當我們遷入新居時,我們要感謝那些建築工人;當我們出行,要感謝司機……懂得感謝,就會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重新看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能體會到自己的職責。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自己的價值。懷有感恩的心,不是簡單的忍耐與承受,而是以一種寬宏的心態積極勇敢的面對人生。一個人要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樂。一個人沒有了感恩,心就全部都是空的。“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撫養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感謝朋友,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他們令我們不斷進取、努力。感謝太陽,它讓我們獲得溫暖;感謝江河,它讓我們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我們有生存空間。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么?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么?對於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盡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么?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裡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這就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常懷感恩的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恆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用感恩的心生活。

(3)

帶著感恩的心去聆聽,所有的喧囂退去,愛的聲音在心中回響;習慣了愛縈繞的感覺。一切都變成空氣,看不到默默愛我們的人,聽不到幸福在耳邊的吟唱,永遠保持眺望的姿態,尋找天空中清遠的夢。追逐中,我們滿是辛酸。以為所有的幸福都離我遠去。當乘上火車,當熟悉的風景慢慢向身後退去,當站台上熟悉的身影最後化成一個小點……頓時,一切都變成徒勞。那一刻,我們明白:愛不曾遠去。只是我們習慣佔有,習慣了享受,忘記了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那些給我們生命的人,給我們溫暖給我關懷的人。就在那一刻,我們學會了用感恩的心去聽那愛的聲音,去體會那愛的溫暖;就在那一刻,我們學會了在感謝的同時去給予,因為,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找到最真的幸福!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抓住生命的寄託,領悟血脈相承的真諦!

在沉澱中,感謝困難,是困難讓我們更加有鬥志,感謝坎坷,坎坷教會了我們堅持,感謝失敗,失敗帶給我們成長。每一段曲折的路都讓我們更接近生命的真諦。在寧靜中,感謝身邊的朋友們,是他們讓我們體會到友誼的芬芳,感謝我們的老師,是他們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教會了我用感恩的心去生活感恩敬孝,回報社會。

(4)

敬孝,一直是社會與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敬孝,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情感。我們每個人都會垂垂老去,今日敬孝他人,他日被人敬孝!古人對“孝道”極為重視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百善孝為先”理念,不僅如此,古代也更有舉孝廉之說,也就是用“孝廉”來選拔官員。古人認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即一個真正懂得孝親的人,都會有一顆感恩心,誠敬心,也會形成重情重義、感恩思源的價值觀。事實上,許多事例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古今中外,許多有出息,大有作為之人,大凡都是忠孝兩全。孟子也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就是在人與人相處中,應當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華。最終上升至社會的友愛溫馨、和諧安定。在我們當今社會,和諧穩定是前提,而維護和諧,也需要胸懷至誠感恩之心。感恩與和諧相伴,感恩之心會有力的化解人與人之間的鴻溝,甚至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一個心懷感恩的人,他一定會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如果人人胸懷感恩,社會就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有人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感恩也如是,當我們置心感恩時,我們就會覺得有些抱怨是無謂的,有些煩惱是不應該的,感恩敬孝才是對生活的熱愛。

(5)

我們感恩父母,父母生我養我,感恩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感恩應該發自內心,發自對內心對敬孝的新詮釋,來自內心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感恩是一種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的能力的成長,是一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和提高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為表現,是以“寸草心”報“三春暉”的赤子之舉。感恩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個擁抱,甚至一句話,就能傳遞親情,表達心意。我們只有學會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而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只要我們心懷感恩,我們便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和諧和美麗!

我們要感恩社會,感謝大自然對生命之源的賜予,感悟社會的饋贈,學會熱愛自然,回報社會。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和生活的辛酸與滄桑,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付親情。我們要感恩老師,感謝老師對我們心智的啟迪和生命成長的關懷,感念老師對我們的辛勤付出和教誨,在感念師恩中崇德成才,奉獻社會。我們還要感恩對手,感謝強大的對手給予我們的競爭壓力和挑戰,感謝對手給予我們學習的鞭策和成長進步的動力,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父母是我們人生道路的鋪路石,我們每走一步,都有他們細心的叮囑,無盡的關懷和殷切的牽掛。成功了,他們不圖什麼回報,只有發自內心的欣慰和自豪;失敗了,他們沒有報怨,只有默默的支持和悉心的寬慰。

(6)

孝敬父母不能等:有人說,等我們有錢了,讓老人家坐在錢堆上隨便花;等我有時間了,帶著父母,暢游天下,在有生之年瀟灑個痛快!那是不可能的,等待我們有錢了,父母的牙還能啃得動包米嗎?等我們有時間了,想帶著父母去周遊世界,他們還能上得去飛機嗎?等我們,可父母年紀不可等,當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時,對父母孝心,其實不就是在我們平時的“滋潤”中完成。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父母上了年紀,究竟還能有多少個春秋?別讓日後自己徒增遺憾,落淚以視悲哀!“孝盡父母的事情永遠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錢能夠得到全部表達的。父母要錢干什麼?他們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更不是在這種時候還自鳴得意的認為老人是欠了我們的,甚至為此而和老人慪氣!當父母上了年紀所缺的應該是與兒孫其樂融融的相處!也就是在父母難於動身時的一個代步,在口渴時的一杯茶水,在寂寞時候的陪伴,在生病時的一次次問候……這些都是老人內心所渴望的!感恩父母養育情,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

(7)

我們要感恩父母帶給我們生命,在生活中給予我們點點滴滴的關愛與照顧;感恩朋友帶給我們真摯的友情,在生活中給予我們關心和鼓勵;感恩老師帶給我們知識,在學習中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和教導;感恩生活讓挫折磨練我們的意志,讓苦難錘煉我們的品質,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活;感恩社會,感謝他們孕育了一個個相像而又不盡相同的個體,組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恩大自然,歲榮歲枯,春夏秋冬,山水相映,鳥語花香;感恩於灑在我們身上的每一縷陽光,感恩於路人投來的每一個微笑,感恩這一切的存在讓我們體驗到了真實的美好。每個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得到過別人的幫助,接受過他人的恩惠,可我們是不是都用心記住這些,並因此多了一份感恩之心呢?其實,如果我們能懷著感恩之心面對生活,那麼即使處在最困厄的環境里,我們也能看到生命的綠洲,從而懷著更多更大的希望面對未來。感恩之心還是一顆美好的種子,假如我們不光懂得收藏,還懂得適時播種,那麼我們就能給他人帶去愛和希望,並因此挽救他們,或者改變他們的內心世界。

在生活的今天,感恩,不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美德。學會感恩,就不會因為所謂的不公平而怨天尤人,斤斤計較;學會感恩,就不會一味地膨脹自己的私慾。讓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感恩,學會在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敬的經典散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會往社保卡轉嗎 瀏覽:268
重陽節上賦白菊詩意 瀏覽:78
養老保險回老家劃算嗎 瀏覽:52
教育局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318
河北邯鄲交養老保險需要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121
莫沙必利片導致老年痴呆 瀏覽:796
戶口變動與退休金 瀏覽:381
甘肅省企業女職工退休年齡是多少 瀏覽:560
老人腿長骨刺怎麼辦 瀏覽:459
進監獄之前為什麼體檢 瀏覽:76
退休領養老金一定要檔案嗎 瀏覽:652
養老金入市時間2017 瀏覽:700
怒江社保企業退休公示 瀏覽:974
人類為什麼要這么長壽 瀏覽:960
退休人工資待遇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110
孝順女兒有媽才有家 瀏覽:127
北京老年大學多少錢 瀏覽:449
威海術後康復養老院電話多少 瀏覽:449
南京外地人退休補繳社保 瀏覽:85
70歲老人臉三腫三消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