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相關的關鍵詞

重陽節相關的關鍵詞

發布時間:2023-05-24 23:48:27

重陽節的相關知識

重九:「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祭祖: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登高: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這源於重陽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紙鳶: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

1、重九:「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

2、祭祖: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

3、登高: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這源於重陽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

4、紙鳶: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

5、豐收: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改洞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謹告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核晌枯」意為九月豐收之時,祭天祭祖。

㈡ 有誰知道重陽節的由來的麻煩要簡單易懂的,不要文言文。後面再來幾個關鍵詞好么謝謝!

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關鍵詞登高 菊花

㈢ 什麼時候過重陽節重陽節的節日習俗是什麼傳統節日是什麼傳統節日美食是什麼相關詩句是什麼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初九。
節日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
傳統節日就是在中國古代就有的歷史悠久的節日。
傳統節日的美食因節日的不同而不同,詩句也不同,你要問清楚是哪個傳統節日。

㈣ 重陽節的介紹

重陽節的介紹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你對於重陽節的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我搜索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介紹,歡迎查看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關於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日期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每年農歷九月初九。

重陽節的由來

據有關資料記載,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在《遠游》詩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但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重陽節;三國時期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則明確寫出了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到了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這在陶淵明的作品中有所體現;到了唐代,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全國上下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到了清代,這種風俗依舊盛行。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除了登高、插茱萸、簪菊花等習俗外,中國各地還有很多饒有興趣的風俗。

陝北在重陽節白天是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麥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燈火,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人們都會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頭上,以之辟邪。

在山東北部,人們於重陽節吃辣蘿卜湯,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

在浙江,紹興人在重陽節這一天互相拜訪。桐廬人備豬羊以祭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包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在江蘇,南京人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常州人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人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在河北香河,重陽節這天,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相互送禮,稱為“追節”。有的地方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為戲。有的地方境內無山,民眾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在湖北,重陽節這天要釀酒,傳說此日所釀之酒最為清冽,且久藏不壞。

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重陽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樸素情感,也給我國的民間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

重陽節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畢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用法,讓他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節放假安排

重陽節不屬於我國放假節日之內。

重陽節祝福簡訊

1、重陽將來到,快樂步步高。人間重晚晴,殷殷寸草心。霜葉紅勝花,歲歲好年華。莫道桑榆晚,幸福金不換。願你重陽享安康,吉祥伴身旁。

2、秋來天氣漸轉涼,不知不覺近重陽,溫馨問候情意長,真誠關懷存心房,秋菊艷艷多欣賞,秋雨瀟瀟添衣裳,秋風送去我祝福,幸福永伴你身旁!預祝重陽踏秋快樂!

3、九九重陽將到,登一登高山,心情舒暢,健康久久;望一望遠方,愜意逍遙,開心久久;插一插茱萸,驅邪避凶,好運久久;賞一賞菊花,眼界大開,愉悅久久;發一發祝福,情誼綿綿,幸福久久。預祝你重陽開懷,幸福永久!

4、遠也好,近也好,只要牽掛就好;平淡也好,富貴也好,只要健康就好;霜降也好,重陽也好,只要問候就好;電話也好,信息也好,隨著我的祝福,你幸福就好。

5、家裡的老人好“九”不見,我心裡“九九”想念,問候直上“九”霄,祝福依然“九”遠,費了“九”牛之力,湊足“九”個“九”。在重陽佳節即將到來之際,預祝天下老人重陽節快樂,幸福長“九”。

6、凋零的不是那季節,而是花朵;成熟的不是那果實,而是歲月;南飛的不是那大雁,而是心情;牽掛的不是那日子,而是朋友。重陽節,氣候變,請注意健康!

7、聖旨到:今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凡頭銜帶“老”的人,必須互相問候,如:老公老婆、老哥老弟、老姐老妹、老爸老媽、老闆老大、老友老伴……欽此!

8、再美的日子,沒人關懷就是遺憾,也許祝福只是一種形式,卻能給我們帶來溫馨——所以我們都不吝嗇寄給彼此關心,一樣的日子,一樣的牽掛,祝重陽愉快!

9、秋天註定是一個思念的季節,恰逢重陽節的到來,思念變作了雙份。窗前的落葉風幹了記憶,願秋雁將我無限的祝福寄託,祝你重陽節快樂,願幸福的陽光灑遍你生命的每個角落!

10、喝了一杯重陽酒,許了一個小心願,願你幸福‘酒酒’,吃了一口重陽糕,送了一個小祝願,願你生活步步‘糕’,插了一枝小茱萸,發了一個小宿願,願你快樂有‘萸’,重陽節,願你吉祥如意。

;

㈤ 九月九重陽節相關的詩詞古句(71句)

1、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九日》

2、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文森《九日》

3、對青山強整烏紗。——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4、少年自負凌雲筆。——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5、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6、追往事,去無跡。——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7、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8、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9、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

10、倒照秦眉天鏡古。——《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11、年佳節過西廂。——《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12、歸雁橫秋,倦客思家。——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3、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14、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參》

15、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參》

16、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17、菊花清瘦杜秋娘。——《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18、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19、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渣判獨斟。——《丁巳重陽》

20、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1、日悲秋不到心。——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2、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鬧雀必獨沾衣。——《九日齊山登》

23、綠杯紅袖趁重陽。——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24、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25、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6、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7、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韓琦《九日水閣》

28、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9、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30、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31、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32、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33、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34、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重陽日寄韋舍人》

35、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36、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7、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38、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39、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40、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41、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2、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43、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44、詩成合座皆珠玉,歸去遲遲滿落霞。——沈輅《九日登高台寺》

45、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46、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47、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如彎改一》

48、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9、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0、更有三仁忠與孝,高名千古出人頭。——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51、白池青草古鹽州,倚嘯高城豁望眸。——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52、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53、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54、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55、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干旌歲歲忙。——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56、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57、賡歌聖人作,海內同休明。——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58、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59、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60、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旅中過重陽》

61、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62、記長楸走馬,雕弓{扌笮}柳,前事休評。——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63、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64、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65、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66、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67、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68、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69、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葯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7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1、桂靄桐陰坐舉殤,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曹雪芹《螃蟹詠》

㈥ 重陽節的資料有哪些

1、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察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
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
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
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2、據現存史料及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整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大
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
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3、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奇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㈦ 什麼是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重陽節的相關習俗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 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

與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相關的關鍵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患上腸梗阻應注意什麼 瀏覽:433
養老保險轉嗎 瀏覽:567
特稟體質的人如何養生 瀏覽:242
股市養老金是什麼 瀏覽:117
樂清男孩父母為什麼要報警 瀏覽:219
退伍軍人到四川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615
互聯網對養老服務有什麼好處 瀏覽:293
葫蘆島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197
父母離婚不久怎麼處理 瀏覽:561
父母房產拆遷兒女怎麼分 瀏覽:38
異地養老轉到咸陽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292
退休幹部工資待遇標准 瀏覽:972
補交二年半養老金需交多少滯納金 瀏覽:468
四年級關於孝順的作文 瀏覽:632
外地養老金提取 瀏覽:569
差額體檢測什麼 瀏覽:531
女兒回門父母需要穿什麼 瀏覽:312
山西省太原市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55
養老退休金公式 瀏覽:279
敬老院畫冊圖片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