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是不是各個民族都過重陽節,那習俗有什麼不同
重陽雜俗
由於我來國疆域自廣闊、民族眾多,歷史上,我國不同地方還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非代表性的一些重陽節俗,也可以稱之為重陽雜俗。如江南人有在重陽日讓婦女休息的習俗。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北京《大興縣志》則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可見明清時北京已有重陽日是「女兒節」的說法。而相反的是,在山東滕縣一帶又忌諱出嫁不滿三年的女兒重陽節回家,浙江紹興一帶也忌諱重陽走訪。另外陝北習俗是在晚上過重陽節;福建莆仙在重陽節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河北武強「重陽蒸花糕,祭天地」;浙江桐盧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廣東省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廣西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四川南溪縣讀書人舉辦「岑公會」;等等,不一而足。
❷ 你九九重陽節都干過什麼事情
吃飯睡覺上廁所…………
❸ 九九重陽節通常是怎麼過的
重陽節的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專富,情趣盎然,有登高、屬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❹ 重陽節你們一般對老人說些什麼
1、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雁一向南飛遠,遊人幾內度菊花叢。現在正是菊花爭艷容的季節,願你的心情也和菊花那樣清爽、淡雅!重陽快樂!
2、我們可以沒有別墅,但我們應該有家;我們可以沒有財富,但我們應該有幸福;我們可以沒有激情,但我們應該有溫馨;我們可以沒有浪漫,但我們應該有關愛。
3、友誼之花我向一切至誠的人奉獻,愛情的甜果我只與你一人分享。無需千言萬語,無需海誓山盟;只要記住――兩顆心撞擊出火花的那一瞬間!
4、藉此佳節之際我感謝你,你的笑顏似燦爛的陽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你給予我的安慰和鼓勵支持我度過一切艱苦。祝你重陽節快樂!
5、祝你理想幻想夢想心想事成;公事私事心事事事稱心;財路運路人生路路路暢通;晴天雪天天天開心,親情友情愛情情情似海;中秋國慶重陽節節節快樂!
❺ 9月9日憶山東兄弟和重陽節這兩首詩都有哪些過重陽節的習俗
1、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千姿百態。在菊花版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2、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現在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
❻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呢,你的重陽節是怎麼度過的
重陽節有登高,插茱萸,賞菊,喝菊花茶等習俗。
重陽節源遠流長,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國現在弘揚傳統節日,作為新少年,我們更應該去踐行,讓中國傳統文化流傳四海。中國是禮儀之邦,不光重陽節,在平常更應該愛護、尊敬長者。
❼ 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陰歷九月九日,就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單奇為陽,九為陽之最大,九九就是重陽重九。重陽為節,戰國時就有,如屈原在《遠游》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官兮」的句子,說明屈原生活的的代就習慣做重陽節了。
一、賞菊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❽ 考你們一道題,關於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4][5][6][7][8]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至近代,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政府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和諧地結合起來,使這一傳統佳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新式節日。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在傳承發展中,重陽節以富有生命意蘊的節慶活動世代流傳,設宴敬老、飲宴祈壽主題逐漸和中國傳統孝道倫理相融合,成為當今重陽節日活動重要主題之一。
來源網路
❾ 重陽節您都是怎樣度過的
登高賞菊、佩茱萸,每年重陽節都會來好多人,熱熱鬧鬧地一起登山,感覺也很不錯。前提是天氣很好,否則也只有待在家裡賞菊了。
❿ 你們家鄉過重陽節的風俗和文中所講的有什麼不同嗎
重陽節一般會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回等。九九重陽答,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登高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陽糕
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