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0重陽節哪一天 2020年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2020重陽節哪一天 2020年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2020年重陽節的日期: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庚子年(鼠年)九月初九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登高節、敬老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重陽節的來歷與意義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現存史料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遠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節」之名稱肆御記載,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重陽糕
其實重陽糕在重陽節的時候是比較重要的一種糕點,其實重陽糕就是花糕,只是換了一種叫法而已。不過在這一天吃花糕主要還是為了讓以後的日子變得紅火起來,畢竟大家都希望在此節日上獲得不錯的收獲,所以說吃什麼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煮羊肉面
羊肉面也是重陽節的時候一大重頭戲,可能說很多人都不知道羊肉面跟重陽節有什麼關系,其實關鍵就在於這個「羊」字。羊和陽是屬於同音字,所以說在這個時候吃羊肉面也是為了能夠盼一個好彩頭。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宰羊,然後滿滿的吃上一頓,這就寓意著能夠把好運帶到全身。所以大可以看見那個時候羊肉小館會變得極其興旺,倒也不是說羊肉有多麼耐人尋味,只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不跟風吃羊肉的話好像就感覺卻少了些什麼會被別人當做異類的。
喝菊花酒
菊花酒也是重陽節的時候必備的飲品之一,這個時候如果想要喝酒慶祝的話那麼肯定是要首選菊花酒了。菊花酒主要的作用還是要提到去除晦氣,畢竟大家等到這一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以往身上不好的東西祛除,所以說重陽節也成了大家收獲吉祥的一天。從很古老的時余雹巧候菊花酒就已經在重陽節的時候廣為流傳了,所以一直到如今都是比較認可的一種酒品。菊花酒不僅可以讓我們的運氣提升,而且這種酒類還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加強壯,最適合那些老一輩的人想要在重陽節獲得一副好身體了。
吃糍耙
糍耙也是重陽節的時候許多小孩子比較喜歡吃的東西,畢竟糍耙比較甜,但是也是可以做成咸口的。重陽節吃糍耙就不單單是為了想要盼個彩頭了,只不過在這一天吃糍耙會有另外一種風味。所以可以看見這個節日一旦出現,大街小巷豎鍵很容易就能買到糍耙,並且還會變得價格高昂,與平常相比真是貴了不知道有多少倍。重陽節吃糍耙,然後看著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一起,來到同一個地方祈福也是比較壯觀的一個場景了。
㈡ 我國的老人節是哪一天
中國老人節是哪一天 中國的老人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
老人節一般指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績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中國老人節是哪天: 農歷九月初九
中國的老人節是幾月幾號 傳在東漢時期,空中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臘磨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斗局山《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美國老人節是哪一天 美國沒有老人節,只有美國祖父母節,是每年的9月份美國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天。
希望我的回答得到你的採納,謝謝!
國際老人節是哪一天? 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老人節
老人節是幾月幾號2015 我國是農歷的九月九日,又稱重陽節。今年是10月21日
1991年,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
中國在哪一年將九月九日定為中國老人節 新「老年法」規定 每年農歷九月九日為老人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如今重陽節已經成為敬老愛老的節日,特別是今年7月起實施的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人節,成為全民敬老的節日…
2013年為首個!!!
中國民間的「重陽節」是指哪一天 九月九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哪一天,哪個地方過的節日? 是農歷九月初九,俗稱登高節,一般在南方過。
㈢ 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是:
【答案】:B
本題考查傳統民俗知識。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佩香囊,懸鍾馗像,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驅五毒等。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襪胡產的傳統節日。B項符合題意,當選。A項: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公歷4月5日前後,傳說起源於紀念晉國大夫介子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習俗有掃墓、踏青、吃寒食、插柳、放風箏等。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清明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A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C項: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節,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習俗有登高、插茱萸、賞菊花飲、菊花酒等。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重陽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6月,《老年人權仿好橋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規定重陽備猛節為「老年節」。C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D項:中秋節又稱秋夕、八月節、月夕、月節、團圓節等,節期在農歷八月十五,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習俗有吃月餅、賞月、玩花燈,香港有舞火龍的習俗。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D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因此,選擇B選項。
㈣ 2020年是我國第幾個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跡啟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1][2][3][4][5]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爛猜·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4][5][6][7][8]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飢州型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10]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
㈤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重陽節是一個古老而又神聖的中國傳統節日,它象徵著一年之交,以紀念父母、健康、壽考等。重陽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傳統節日,讓我們在它裡面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溫情,也能讓我們真正體會到相聚同樂、和平安康的精神。
㈥ 國家確定重陽節為中國老科學技術者工作日是哪年
首屆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是2016年10月9日,農歷九月初九。與重陽節、老年節是同一天。
1、老科學技術工作者日
2016年10月9日,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京啟動,北京第十二屆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同時啟動。
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今年首次確定每年重陽節為「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此次活動以「不忘初心 再創輝煌」為主題,將組織北京地區老科技工作者代表以游園會形式,同時面向游園市民,以文藝匯演、展覽展示、科普互動以及咨詢服務書畫攝影等板塊,宣傳展示老科技工作者奉獻祖國的情懷和老有所為的成果。
2、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3、老年節
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設立老年節,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成為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㈦ 2020老人節是農歷幾月幾日 老人節也是重陽節
2020老人節是農歷幾月幾日 老人節也是重陽節
2020老人節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公歷時間是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中國老人節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簡稱《老年法》)中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3年的重陽節(10月13日)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中國老年節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敬老節日。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為全國「老年節」,同年的重陽節也成為了中國首個法定的老人節。這一節日隨重陽節,固定在農歷的九月初九,在陽歷中的日期則非常不固定,可以出現在陽歷10月1日(如2033年)至陽歷11月1日(如1995年)。中國的第七個法定「老年節」在2019年10月7日,就比2018年的早了十天。
重陽節的來歷
據現存史料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遠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節」之名稱記載,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
重陽的民俗活動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褲模歷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
碼頌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各國老人節
美國的祖父母節 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法案,將每年的9月份美國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節日。
加拿大孝節 加拿大的老齡日名為笑節,在每年的6月21日。這天書店裡特為老人擺出各種幽默書刊專櫃,供老人選購;喜劇明星在老人院舉行義演;年輕人陪老年人參加游覽;電視台專門推出一檔為老人助笑的節目。到了晚間,子女們放下個人的私事,與父母們聚集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日本的敬老節 每年的9月15日是日本胡搜傳統的敬老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為老人舉辦各種慶祝活動,老人們身著節日盛裝,接受兒孫及親友的祝賀,並參加各種節日活動。
韓國的敬老節 韓國自1973年起,將原來每年5月8日的母親節改為敬老節,對70歲能上能下的老人發放終身優特證。在敬老節期間,還舉行各種敬老愛老活動。
智利的老年節、老年周 智利政府規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全國的老人節,並以15日所在的一個星期為老年周,舉辦各種敬老活動。
㈧ 我國法定老年節是從哪一年開始
2013年
2013年10月13日,農歷九月初九,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重陽節專。2013年的重陽節,恰恰也是《老年人權屬益保障法》正式實施以來的首個法定老年節,這也為2013年的重陽節帶來了超乎往年的關注。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非常快。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3年7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第12條「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第18條「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一條條一句句都在呼喚孝親敬老。
(8)今年的重陽節是中國首個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節日本來就是綜合性的、多義性的,是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增加新的內涵。1989年,中國政府決定以本來就蘊含著惜老敬老內涵的重陽節為中國敬老節(老人節),使這一傳統佳節又增添了新的內涵。重陽節被疊加上中華敬老節,這是第一次疊加,這是發展傳統節日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例。
另外一點,現在年輕人崇尚過洋節,而忽略了傳統的節日。法定老年節,可以加深年輕人對自己文化的體驗和認同,進而成為全民族的「文化記憶」。推而廣之,當過中華母親節、父親節、情侶節之時,已經承擔起延續中華文化記憶的重託。
㈨ 中國在哪一年將九月九日定為中國老人節
中國來老年節5農歷九月初九,是自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據此風俗習慣,1988年我國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使農歷"九月九"成為我國法定的老年節。到2013年已是第18個年頭。
國際老年節1991年,根據第45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第106號決議,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老年節。國際老年節如今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官方的老年節。2013年已是第16個國際老年節了。
美國的祖父母節 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法案,將每年的9月份美國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