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子和女兒誰孝順
兒子。孝順,孝順二字看怎麼說的,按古老的說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只要能有下代,孫子,就是大孝,首先說明兒子孝順。遂了本姓。祖上集德。就連現在,爺爺抱著孫子,人們也會說,多相他爺爺,集得的好,真有富氣。當老老的抱住外孫時,人們會說,哪家的小鱉子,就象那家的種,這要是咱家的孩子多好。說白了,兒子孝順。當然落實到老了,兒子孝順,女兒孝順。要看各子的經濟實力,老人是不會餓著的,孝順不孝順,要看兒子和女兒各子的心。
2. 我想做個好兒子作文(初一,600字)
媽媽,我想做個好孩子
昨天,我很難過,或者說是失望。媽媽的朋友來了,是她很好的朋友,離得很遠的朋友,我唯一願意跟她說幾句的朋友,只是因為爸爸說你可以跟她聊聊。她說你媽媽她很愛你。我說我知道我媽媽她很愛我,我爸爸他也很愛我。她說可是為什麼你可以跟你爸爸嘻嘻哈哈而對你媽媽冷冰冰的?我說我媽媽她,和我不在一條直線,我們也難以站在一條直線。她的愛扭曲著我,扭曲著我的靈魂。很多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他們沒有在一條直線上,他們的愛在謀殺著他們,扭曲著他們。我聽到很多孩子的尖叫與哭泣,他們還在反抗。她說你爸爸這樣給你買煙是在害你,知道嗎?他做錯了。我沒有說話,因為知道說出來的話只能當做氣冒被她的笑打破,或者被她斥責。但是我想說,我知道爸爸這樣做不對,沒有幾個爸爸會拿著香煙去害他的孩子。可是我不是那樣的孩子,沒有煙,我的身體靈魂都會枯竭,爸爸他並不了解,他也不了解他的孩子早已失望夢想,像根稻草在隨風飄,但她只在黑夜裡飄,因為陽光會將她殺死。但至少他知道,暫時的,他的孩子離不開香煙。我看到爸爸的臉,他在內疚,他在力所能及地溺愛著他的孩子。我不想爸爸再受到誰誰誰的攻擊,所以我沉默。她說你不能笑著哄哄你媽媽嗎?讓她開心。我說我做不到,我偽裝的笑容很難看,很僵硬,我不想為了別人來偽裝自己。我看到她無奈地笑了。我知道,對於我這樣的孩子,她只能無奈地笑。然後她說你這樣子在社會上會吃虧的。我笑,這我比她清楚,從爸爸那裡也學到很多,所謂的處事的方式。可是我不想那樣做,不想用紛雜的色彩將自己裝扮,我不想做了那些之後,發現丟了自己。她說我們都這樣過來了,我們笑著生活,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我們都做了,我們現在都生活得很好。我說我不要這樣的生活。她說大家都在這樣生活著,你會吃虧的。我說大家都在這樣做著,少我一個,沒有人會在意,我受不了那樣。我不想上學,學那些自己認為不值得學,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然後再用這些東西和那些紙去尋找一個飯碗,然後結婚,然後有了責任感,然後拖著一家人,也許她覺得幸福,但不想。我也不想到老了,像我媽媽這樣埋怨,埋怨她的前夫,她的孩子。我不想對著我不喜歡的人笑著說著,卻聽到心裡在罵著,罵別人也罵自己。她說是,本來應該要你們學的是真善美,但這樣只會讓自己吃虧。我很難過,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真的很難過。其實這句話在人們隱藏的無奈中聽到多次,但沒人坦白地說過。我難以想像她這樣對她的兒子說著這句話,她也不會說,只是對於我這樣的孩子,只能如此了。我想起那的兒子,媽媽喜歡她的兒子,她的兒子是很多媽媽心中的理想兒子。呵呵。他很漂亮,很高大,成績很好,人際關系很好。他是一個好兒子,媽媽這樣說,她還說,要是我有這樣一個兒子……我不想聽她說。媽媽說我是個病了的孩子,我的心和身體都是病的。她想讓我好起來,像所有她心中的好孩子那樣去到陽光下面,嘻嘻哈哈,把自己的臉遮住,抹上流行的色彩,讓別人看起來愉快,讓別人喜歡自己。可是,媽媽,我真的真的想做一個好孩子。我想永遠都做一個孩子,好的孩子。真的孩子。沒有偽裝。她說,這是傻孩子。媽媽說她白天睡覺,晚上像個瘋子。她說你這樣不好。我說那天我去公園睡覺你說這樣不好所以我不再去了。媽媽說一個女孩子不應該在公共場所睡覺,在公共場所應該……她說她們這樣是在張揚個性。我說我不是在張揚個性,我不會傻到去一個到處是老年人的地方去張揚個性。我只是想堅持我自己,哪怕是全世界人唾棄的自己,只要我自己覺得是好的。她笑,她說我繼續了媽媽的固執,爸爸的偏極和他的惡習。我也笑,因為她只是一個旁觀者,除了浮在表面的泡沫,她什麼都看不到,她也不想看到,因為她還要對著大家綻放她的笑。媽媽,你告訴我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媽媽,你抱著我,抱著你的孩子,這個病了的孩子,然後告訴她她是一個好孩子。我想看到你的微笑,很純很真的微笑。媽媽,你的孩子她很乖,她只是迷路了,她想得到能夠流入她靈魂的溫暖。
3. 父與子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父與子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知道今天這么了,一直都昏昏欲睡的,這不,我剛打開《父與子》,便一下子睡著了。忽然,一道白光閃過,我便掉到了一個大漩渦里。
我絕望的喊道:「上天哪!我還沒玩夠電腦,看夠電視,我不想死啊!」這時,我突然感覺到我「腳踏實地」了。原來我變成了《父與子》中的兒子。這時,父親向我喊道:「兒子,快來騎馬!」騎馬!我眼前一亮,想起了騎馬時神氣的樣子,連忙跑了過去。可是誰知道這匹馬十分倔強,我們騎上去後,一動也不動。我們倆見狀,便下馬來使勁地拽它,可是它四蹄撐地,紋絲不動。我突然靈光一閃,跑了出去,而父親則還在推馬。我回來時,拿了兩個手推車。父親一見,樂了,和我一起為馬裝上了「第二條腿」,我們裝完後把馬推了起來。邊走父親還邊誇獎我:「我文字,還是你有辦法,真厲害!能想到給馬裝個腿,哈哈!」我心裡美滋滋的。正得意的時候,忽然一道白光閃過,我又掉進了那個大漩渦里……
父親與兒子的快樂生活誰也不會忘記,讓我們走進德國連環畫作家卜勞恩的筆下,一起去看看吧!
我給大家講一則《父與子》里的故事——《被盜的衣服與音樂的作用》。一天父親要去游泳,衣服被一隻調皮的猴子偷走了,但是父親並沒有生氣,而是用音樂的力量迷住了猴子,讓猴子不由自主地跑到鋼琴邊想看清楚裡面究竟有什麼神奇的東西。沒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被父親與兒子推進了琴箱,開始了他們的「鋼琴大演出」,把裡面的猴子搞得七上八下,坐立不安,最後猴子無計可施,只好把衣服還給了父親。
可愛的父親,調皮的兒子和精美的圖畫形成了好看的《父與子》,我好喜歡!
兒子:哇塞,家裡的柿子樹長那麼大了,而且都結柿子了。好想吃呀,可惜老爸不讓摘下來吃,不能硬攻,只能智取了……兒子回到家,看到爸爸在書房裡看書,心裡想:有辦法啦!便對爸爸說:「我想看那幾本厚厚的書。」
父親嘴裡叼著煙斗滿臉疑問:你平時不愛看書,今天為什麼想看呢?兒子:爸爸~就是想看一下,沒什麼的。而且屋子裡煙味兒太濃,我去到院子裡面看吧。父親:那好吧,要認真看學知識。兒子頂著書走出了家門。
父親越來越得意:兒子終於知道讀書了,我真高興。父親想去院子里看看兒子的讀書情況如何,便不慌不忙地走過去推看家門。
父親看到眼前的一幕,煙斗都從嘴裡滑了出來:兒子正踩著那幾本書小心翼翼地摘柿子。父親生氣的把鬍子翹了起來:這個臭小子,原來沒讀書,而是用書在摘柿子,氣死我了!
六月的一天.小明的父親不在家,小明獨自在家裡玩,不徑意間,他發現了桌上有一瓶墨,和級張紙,他出於好奇把墨水打開,但他一不小心,把墨水打翻了,弄的那幾張紙全是墨水,根本看不清那紙上的字了.小明太怕極了.
第二天,小明的父親回到家,發現桌子上的那份重要資料上全是墨水,父親很生氣找到小明,問小明:"你動我的墨水和資料了嗎?"小明回答到:"沒有!"父父親更生氣了,問"那我的資料怎麼會弄的全是墨水?"小明說:"可能是那隻貓打翻的."這時,父親一把抓住了小明衣服,像拎小雞一樣把小明拎到半空中,把右手高高的舉起來,狠狠的打了小明,邊打邊說:"讓你打翻我的墨水","讓你撒謊",父與子。
我覺得這位父親做的不對,如果兒女做錯了事,不應該在沒有弄清楚事實之前打孩子;就算孩子真的有錯,也應該說服教育,告訴他們不能這么做。比如說這件事,雖然小明打翻了墨水瓶,有撒了謊,但他並不是存心想把墨水瓶打翻。所以,我覺得有些父母做事太草率,沒有認真了解孩子們是不是故意這么做的,有沒有責任,要把所有這些問題想明白,搞清楚再作決定。不要什麼事都用武力解決問題,要說服他,讓他知錯就改。
一天中午,一隻蟋蟀在草叢里唱歌,蟬在旁邊給蟋蟀和聲。媽媽笑眯眯地把熱乎乎的飯菜端到餐桌上,爸爸看著紅燒肉迫不及待地想夾一塊吃,剛想放進嘴巴時,被媽媽發現了,說:「兒子還沒來,不能吃。」媽媽指著兒子的房間說:「快去叫他來吃飯。」
爸爸急急忙忙地去兒子房間,一打開門,看見兒子趴在地上專心志致地看書,還不停地哈哈大笑。爸爸說:「兒子出來吃飯了。」兒子「嗯」了一聲,便依依不捨地出去了。
等兒子走了,爸爸情不自禁地俯下身子,只看了書一眼,這本書就像膠水一樣粘住了爸爸,爸爸也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書來了。
兒子走到飯桌前坐下,轉身發現爸爸沒有跟出來,就在飯桌前等爸爸。等了好久還不見爸爸出來,媽媽生氣地命令兒子:「快去叫爸爸。」兒子走到房間,看見爸爸也趴在地上看他那本書。這時,兒子不由自主地跟爸爸一起趴在地上看起書來。
媽媽在飯桌前不見他倆出來,不耐煩地向兒子房間走去,進門一看,發現他們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書。媽媽生氣地說:「你們馬上去吃飯。」可他們還是不肯離開,媽媽沒辦法就走了,邊走邊搖頭自言自語地說:「真是一對愛看書的父與子。」
這是一個很溫馨的家庭里發生的一件小故事,關於家庭里那對有趣的父與子,事情其實是從一本書開始的。
一天晚上,辛苦勤勞的母親將香噴噴的飯菜端到了飯桌上,並大喊道:「開飯了!」父親剛想拿起筷子來大飽口福時,卻被一向團結的母親攔了下來:「兒子不在,怎麼能吃飯呢?」
於是,母親讓大鬍子父親去找兒子過來吃飯,挺著將軍肚的父親幽默的說:「那好吧!不過你可要給我留下這碗讓我垂延三尺的美餐呀!」說完,這位了解兒子內心世界的父親直奔兒子的書房,他相信兒子正在書的海洋里遨遊,開門一看,果然如此。於是,父親便把母親的'「旨意」轉告給兒子。調皮的兒子用手擋在嘴邊,悄悄的告訴父親:「我的大腦比肚子更餓,只是『母命難違』,我只好領命而去了。」說完,兒子一步三回頭的走向飯桌。
可是,父親卻沒有回到飯桌前。他心想,這是什麼書?能讓兒子這么入迷,於是,他湊上前去想一睹為快。母親又讓兒子去把父親找回來。兒子走回房間卻意外的發現父親正在如痴如醉的看那本書呢!
就是這么有趣的父與子,給這個家庭這么多的歡樂和笑聲。真是讓人羨慕的父子關系啊!
從前,有一對父子,他們相親相愛。
有一天,爸爸在家裡種樹,兒子很無聊,就一個人出去玩了。
爸爸種好樹准備出門,他剛走到門口,就看到兒子慌慌地跑回來,後面還跟著一個人。
兒子飛快地躲到爸爸身後,跟在兒子身後的那個人就是開始不停地指責爸爸。原來是兒子不小心在踢球時把球踢到那個人的頭上,還把他帽子踢到了河裡。
爸爸知道後趕緊道歉,但是那個人還是很生氣,不依不饒,他沒有聽爸爸的話,反而越罵越凶。
於是,爸爸把手放在樹上,忽然把樹連根拔起,那個人嚇得撒腿就跑。
爸爸和兒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起來。
今天,天氣晴朗,父與子去公園過周末,公園里草綠花開,小河裡的水清澈見底,有輕風吹過,讓人覺得很舒服,爸爸與兒子躺在草地上,父親把上班的苦惱都扔到九霄雲外了,兒子也把作業的煩惱都扔走了。
忽然,父親大聲說;「兒子,河裡有大肥魚。」兒子開心的說;「我們的午飯有著落了。」父親說;「我們用我的褲子做漁網。」兩個人用小繩子把褲腳綁住,然後跳下水,
我勒了個去!水涼死了,爸爸一手拉住「漁網」兒子在邊上趕魚,小魚並不知道這對父子是來抓它們的,還在他們身邊游來游去,父子兩人開始捉起魚來,魚兒們還不知道那個「自製漁網」便向那游去,很快,他們就抓了四條魚,剩下那些魚拚命的逃跑,但兒子動作飛快,跑出去的魚又被趕回來了,父親用手趕著魚以免它們又跑出來了,這樣反復來回五次,捉到的魚兒已經有十幾條了,他們的美味魚宴已經有著落了。
父親搭了個烤火爐子,衣服晾乾後,就可使做午餐了,兒子用小木枝當柴火,又用小竹片和小木棍把魚穿起來就開始烤了,父親不時把魚翻來翻去,等魚有點焦的時候他們就開動了,兒子又端來鮮美夫人魚湯,父子兩人開心的吃起來。
爸爸與兒子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周末!
一天中午,小明放學回家,就趴在自我的屋子裡看著自我心愛的書,媽媽做好飯,爸爸說:「小明呢?」媽媽說:「在自我的屋裡看書。」爸爸走進他的屋子裡,對小明說:「吃飯了。」小明慢悠悠的走了出去,爸爸一看小明的這本書,就得很有意思,然後,爸爸就像小孩子一樣趴在地上悠然著看了起來,小明剛做到凳子上,看見爸爸沒有走過來,媽媽生氣的說:「把你爸爸叫過來。」小明生氣的走進自我的房間,見爸爸在悠然的看著他心愛的書,小明把爸爸叫到餐桌。
這就是一對又幽默、了不起的父與子!
一幅幅幽默有趣的畫面,蘊含著一個個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哲理。 父親是一個胖乎乎的人,禿著頭,慈愛而親切;兒子長著刺蝟頭,調皮而可愛。 父親是一個像小孩子一樣的人,兒子讓他做狗,他就做狗,讓他爬,他就爬。有一次,兒子為了節前的秘密不讓父親發現,就把門鎖上了,可父親偷偷從門縫里望進去,兒子見了,忙在畫板上畫了一個父親,畫了一扇門,上面寫著「不許偷看!」
父親愛兒子,但有時候父親愛的方式有一點愚蠢,他看到兒子不會做作業,就代替兒子做,第二天,被老師發現了,就被老師狠狠批評了一頓。
兒子也愛父親,雖然他沒有聰明的頭腦,沒有乖巧的性格,沒有淵博的知識。但他卻有調皮、淘氣的性格。他還有一點兒小聰明,卻常常壞事。有一次,父親在抽煙,兒子以為失火了,然後拿來一桶水往房子里倒,父親拿著煙說:「我在抽煙!」真讓人啼笑皆非。 我合上書,結束了這次漫畫之旅,但這一對快樂的父子,幽默的父子,淘氣的父子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最近我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這篇文章非常感人,主要記敘了:在一次地震中有13名學生被困在了教室中,其他孩子都非常絕望,只有一個孩子深信自己的爸爸會來救他,而正靠著這種心與心的牽掛,他的父親最終找到了他,其他的孩子也得救了。
學完這篇文章,使我非常有感觸,看看文中的小弟弟,再看看我,我顯得那樣遜色。小弟弟是那樣相信自己的父親,但我已經是11歲的大姑娘了,我卻不相信父親。例如,有一次爸爸答應給我買電腦並且跟我約定好,第二天帶我去電腦城看電腦,但爸爸卻說臨時有事,推辭掉了這個約定。我為此生了爸爸一個星期的氣。甚至有一次,下雨了我滿以為爸爸會來接我,但是結果令我大失所望,我來到校門口,爸爸的身影並沒有映入我的眼簾,我怒氣沖沖的回到家,但是在家裡我仍然沒看見爸爸,一問媽媽我才知道爸爸並沒有回家,而是有急事出去了,臨走時還告訴媽媽一定要來接我,但媽媽忘記了,所以沒有來。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的心裡難過極了。爸爸一直對我疼愛有加,我卻一次又一次的傷害爸爸那慈愛的心。爸爸卻沒有因為我這無知的舉動而責備我。這就是那偉大的父愛。
父愛就如同雨後的第一縷陽光給我送來最美好的溫暖。父愛更如同沙漠中清澈的泉水,給我送來透徹心扉的涼爽!
今天,我來給大家推薦一本好看的漫畫書,他的名字是《父與子》,它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我看的是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的。
最近每天晚上臨睡前,洗漱好的我,都會看一會《父與子》,每次看的時候都會逗得我「咯咯」直笑,會把正在化妝台前擦油的媽媽嚇一跳。媽媽問我:「怎麼了呀?」我說:「你看這本書一定也會伴你笑得肚子疼呢!」
《父與子》是一本幽默連環畫,書中塑造了一對可愛又十分有趣的父子,他們善良、正直、真誠、寬容,並富有幽默感,總是能令人捧腹大笑。同學們,一定不能錯過這本好書哦!
晚飯時間到了,媽媽端上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菜,爸爸問:「咱們的兒子去哪了?」媽媽說:」兒子有可能在屋裡看書呢!「
爸爸怒氣沖沖地走進房間,一看兒子在看書,就對他說:」兒子,快去吃飯,如果你還看書,飯就都涼了」。
兒子只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房間,爸爸瞅了一眼書,看看兒子為什麼這么津津有味的看這本書。過了一會兒,飯有點涼了,媽媽和兒子還在等待爸爸。
又過了一會兒,飯已經涼了。兒子問媽媽:」爸爸又去哪了?」媽媽對兒子說:「兒子,爸爸有可能也在看你看的書呢!「兒子心裡嘀咕:這個爸爸,讓我吃飯,你自己還不出來。
兒子一進房間,果然發現爸爸正在看自己的書呢!便對爸爸說:「爸爸,快去吃飯,飯已經涼了!」
這本書真是太有趣了!
春天到了,小樹發芽了,爸爸和孩子來到大樹下量身高。爸爸讓孩子站在樹前面,給孩子量身高。爸爸拿來釘子和錘子,給孩子做記號。爸爸說:「過一段時間,我們再來看看你比它長得快,還是小樹比你長得快。」冬天,雪花像跳舞一樣。爸爸和孩子一起堆了一個大雪人,它帶著用小桶做的帽子,用蘿卜做的鼻子。小雪人的手裡還拿著一把掃帚,真是可愛。
一轉眼一年過去了,夏天到了,爸爸和孩子又來到他們做上記號的那棵樹去了,爸爸想讓孩子再來量一下,孩子走到大樹前面一站,孩子抬頭一看,驚訝地說:「我怎麼越長越小了呢?」爸爸也想明明我釘的一樣,怎麼高了呢?孩子看看小樹說:「爸爸我知道了,小樹長得很快,釘子也跟著長呀!」
我知道了小樹長得比人快。
星期天中午,媽媽大聲喊一聲:「吃飯了!」爸爸聽見了,來到餐桌前。看見只有媽媽在,於是指了指兒子的座位問:「我們的兒子去哪兒了?"媽媽指了指小明的房間說:」可能在房間里吧,你去看看。」
於是爸爸打開房門,看見小明正聚精會神地趴在地上,兩腳晃來晃去,雙手托著腮邦。爸爸好奇地問:「小明,你在幹嘛呢?」
「看書」小明回答道。
「媽媽叫吃飯了,你怎麼沒聽見啊?」
」啊!等等,我這頁先看完。「小明不情願地回答。
」什麼書那麼好看,先吃飯,別讓媽媽等。「爸爸放大聲地說。
於是,小明只能低著點快速地向餐廳跑去。心裡還在想」我要快些吃,剛才太精彩了。「爸爸見小明出去,想」是什麼這么吸引兒子啊?「他邊想邊拿起書來看,不知不覺也入迷了。
媽媽只看到兒子跑了出來,奇怪地問」你爸爸呢?怎麼沒有和你一起出來啊!「
」啊!他不是跟在我後面嗎?怎麼不見了,我去看看。「
小明來到房間,只見爸爸正坐在書桌邊看著剛才他看的書,」噢,爸爸也喜歡看呀「於是,小明站在爸爸的後面看了起來。直到媽媽再來叫他們吃飯才放下書。
4. 為什麼女兒在孝順,都比不上不孝順的兒子,付出的再多,他們就要求越多,女兒也不是銀行卡,農村的悲哀,
換個角度吧,農村的一些傳統觀念往往很朴實,怎麼個朴實法呢,就是遵從最能幫助自身生存下專去的方法屬,好聽點叫趨利避害,難聽點叫勢利。這個無關道德,農村艱苦,生活不易,活得下去之後才是別的東西。
以往養老送終的都是兒子,兒子也是干體力活頂起家庭的,而女兒么都說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兩者能帶來的效益不一樣,所以兒子的孝順更有價值。考慮到傳宗接代的話,不孝順的兒子可能也比女兒有價值。
另外,不孝順的女兒還可以比孝順的女兒更有價值,為什麼呢?因為孝順的女兒意味著穩定的回報,我不理睬你,你也會孝順我,我不必付出更多了,但不孝順的女兒呢,我若是不投入情感或別的什麼,就肯定沒有回報了,所以需要積極爭取。
所以呢,你若是不想接受現狀,我建議你,發一場脾氣,把自己一直藏著的話說給父母聽,摔門而出,讓他們來哄你,讓他們意識到,你的付出。
5. 家長寫一篇孩子學習成長作文
和兒子一起成長 似乎一轉眼,兒子從一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長成了一個小男孩。現在的他,已經四周歲多了,身體健康,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回首孩子的成長,記得最准確的兩件事就是2005年1月5日兒子出生和2007年9月3日兒子開始上幼兒園,其餘記得的多是和兒子一起讀書、一起看動畫片、一起吃東西、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坐蹺蹺板等等日常生活的事情,其間多數是兒子帶給我許多的歡樂、感動和收獲,彷彿是重新回到童年,和兒子一起成長。現在拈取幾件,和大家分享。 讀古詩文 因為我是喜歡中國古代文化的,所以家裡有一堆堆的中國古代的詩詞、散文、哲學、歷史書籍。在孩子降生之初,我就有讓孩子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的強烈願望,希望孩子能夠讀千年美文,做謙謙君子。但是,孩子太小,不能看書不會說話,我就每天在他睡覺前讀誦經典古詩文。有時中午,有時晚上,抑揚頓挫的讀上幾首,有時忘記了就去查閱《唐宋詩詞鑒賞大辭典》,家人都笑我「老夫子」,說我的讀誦就是兒子的催眠曲,因為抱著搖著念誦著古詩文,最後的結果是兒子很快就睡著了。我這樣堅持著,很快,效果出來了。相比同齡的孩子,兒子說話早,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較強,在一歲半的時候,就能夠背誦四十多首唐宋經典詩詞,能夠比較准確的使用常見形容詞。有時候,和他一起搖頭晃腦做詩詞接龍游戲,我說上句,他接下句,我說前面四個字,他接後面三個字,父子之間心意相連,煞是幸福和得意。就是現在,晚上,我們父子倆有時會一起讀誦《唐宋詩詞》、《詩經》、《三字經》、《弟子規》等,只是現在多是讓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念,我來聽,遇到不認識的字,我來教讀。我無意讓兒子成為一個特別的孩子,但我有意讓兒子在他兒童記憶最好的時候,多誦讀一些古典詩文,多領略一些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多接受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開啟心智,提升志趣,陶冶情操,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璀璨文明。 打羽毛球 兒子從小就精力充沛,好玩好動,尤其是學會走路以後,只要醒著,基本上是在運動狀態中,有無窮無盡的想法和要求。如果一個人,看他一天的話,基本上被累的七葷八素。為了消耗他的「折磨人」的精力,也為了鍛煉他的體魄,我經常在晚飯後帶他到樓下散步玩耍。最初,他搖搖晃晃的走,有時還摔跟頭,還要走一會兒,抱一會兒,漸漸的,自己開始跑,開始跳,開始蹦。因為他的運動量比較大,所以,吃飯比較好,飯量也很好,但卻絲毫沒有肥胖的跡象。如果單純看他的臉蛋的話,應該算是一個比較瘦的孩子,但是你一抱他,卻是很有幾分重量。散步,現在,只要不下雨,我們一家人圍著小區走一大圈,一個小時。有時候一起跑,互相踩對方的影子,一起認路兩邊店鋪霓虹燈上的字,一起到玩具店看各種各樣的玩具。 我給他買過各種各樣不同類型不同顏色的球,有布球、塑料球,有排球、籃球、足球等。現在多是對足球、籃球感興趣。 我家車庫里有一副很多年的羽毛球拍子,一直在那兒閑置著。並沒有想讓孩子學打羽毛球,因為羽毛球拍對一個四歲多孩子來說,還是大了點。起初,他只是看,有時候摸摸拍子,撿撿球。漸漸的他開始搶拍子要打球,最初,能打到一個球是很艱難的。有時候,看著他一遍一遍的撿球,一遍一遍的失敗。我們多是鼓勵他,堅持著和他一起打,慢慢的他竟然能夠打出一兩個球,可以接一個,現在,最多能夠接到四個球,當然得需要「喂球」。這段時間有近三個月了。幾乎每天,我們父子或者他們母子都要打一回羽毛球,打了個好球,我們一起大喊「耶--」,打不好我們一起伸舌頭做鬼臉。我覺得這幾乎是我們家最好的親子游戲了。 環保小衛士 我記得有一次晚上散步,走到小區的東門,看到一個不知道誰遺漏的飲料瓶子。兒子走過去將瓶子拿在手中,我正要喝斥他。這時,兒子說:「真不應該,亂扔東西。」聽了他這句話,我的心一動,看來幼兒園里上環保課了。兒子知道愛護環境了。我把飲料瓶接過來,問他, 「熠熠,垃圾應該放在哪兒呀?」 「垃圾桶。」 然後,他仰起臉看著我說:「我是環保小衛士,不亂扔東西。」我趕緊鼓勵他,「熠熠是好孩子,愛護環境,做環保小衛士。」然後,我們父子倆一路上撿了不少的盒子和紙片,因為路上垃圾箱設得太少,我們走了好遠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兒子說的一句話讓我很是震動,他說: 「爸爸,我是環保小衛士,你是環保大衛士。」 我捫心自問,如果不是兒子去撿這個飲料瓶子,我自己會去撿起來嗎?從此以後,我尤其注意改掉自己隨手扔垃圾呀紙片呀吐痰呀這些平時不以為意的不良習慣,因為「我是環保大衛士」,因為身邊有一個愛護環境的兒子。幼兒園里在培養孩子們愛護環境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孩子們做到的,我們這些做家長的也應該做到。從這件事上,我感覺到,家長的榜樣作用和幼兒園的啟蒙教育必須密切的配合起來,堅持不懈地練習和認知,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看電腦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網路時代,電腦的應用遍布各個領域,深深地浸入了我們的生活。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天天得在家裡使用電腦,所以孩子很早就有電腦的概念。當然有時會讓他在電腦里聽一些經典兒童音樂和歌曲,看一些中國經典動畫片和兒子很喜歡的汽車視頻等等。慢慢的,兒子學會了開關電腦、放映自己喜歡看的《幼兒畫報》動畫光碟,最近又喜歡上了電腦畫圖。現在,孩子們對電腦接受能力讓人驚訝。大家都知道,孩子多看電腦影響孩子視力,並且現在的網路上也確實存在著很多兒童不宜的東西。但是,我們不能讓孩子與電腦隔絕,因為,幼兒園里、家裡、商場里、游樂場里等等孩子們涉足的地方,幾乎全部應用著電腦,並且在孩子們的將來,電腦更會無處不在。怎麼辦?這應該是每一個家長都要面臨的問題。 孩子們對游戲有著天然的喜好,兒子也不例外,喜歡上游樂場喜歡上親子樂園之類的地方玩耍。在一些比較大的商場里,兒子看到那些電子游藝廳就會很興奮就會驚叫還會拽著你的手要求去裡面玩。多數,我會直接拒絕他,然後告訴他,你還小,那些游戲不適合你玩。有時,我會帶他從裡面走一圈,讓他在有的游戲車上坐一會兒,因為個子不夠高,夠不著踏板,坐一會兒自己也就沒有興趣了。因為這些地方聲音嘈雜,說話得很大的聲音,我就會問他:「這里亂不亂?」兒子一般會說「很亂。」這時,我就會說,「兒子,這里很亂,咱們走。」兒子就會很聽話的跟我走開。 家裡的電腦是上了網的,有時給他搜尋歌曲或者故事是,都得在通用網頁上找,兒子眼尖,一般先看到「游戲」欄目,因為他認識這兩個字。有時還慫恿我進去看看。這件事絕對不允許的。我問過他,「游戲裡面是什麼呀?」他回答說,「是好玩的東西唄」。只要是他提起電腦游戲,我就會告訴他,「電腦是用來工作的,是查資料尋找東西的工具,不是用來玩游戲的。」還有一個,就是絕對不許他玩電腦游戲,一遍遍的重復,在他的記憶建立這樣的意識。 但是對於他看《幼兒畫報》動畫光碟和一些經典動畫,我會鼓勵他看,並且有意識的教他自己獨立操作。之前,我會問他,「看幾個?」「看三個。」「說話算數嗎?」「說話算數。」看三個動畫片一般在20分鍾左右。因為動畫情節優美,畫面好看,有時我也和他一起欣賞,一起愉悅。但是,三個片子一結束,就必須要讓他自己關電腦。起初,那是不好控制的,因為確實有誘惑力。但是原則既然制定了,他也同意了,即使他賴或者有對立情緒也必須執行。如果他主動地關了電腦,我就會表揚他,「熠熠真是男子漢,說話算數。」一次兩次,很多次的重復,現在他有了一些自律&
6. 兒子和女兒哪個更孝順
兒子和女兒哪個更孝順
其實,老人會覺得女兒比兒子孝順,孝順的原因有這三點:
1、父母的傾訴內容在我們生活中,父母都會跟兒子一起住,如果發生矛盾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父母都喜歡跟自己的女兒傾訴,而在跟女兒傾訴時,父母更多的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如果和自己的兒子傾訴,因為對象主體發生變化,所以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更加的含蓄。尤其是當兒子結婚後,父母認為兒子更多地承擔起一個家庭生計的重任,自然也不願意和兒子多聊些瑣碎的事情。
2、家庭結構與關系這點在兒子和女兒結婚後會表現的更加明顯,因為家庭結構的原因,很多家庭中都是女方負責料理生活瑣事和人際關系,男方更多的是擔起養家重任。
而且一般女孩結婚後會更加依賴自己的親生父母,而男孩結婚後會跟父母保持和婚前一樣的關系。但有時候因為一些家庭瑣事,很多男孩子結婚後就會和父母漸行漸遠。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很多時候距離產生美,父母對女兒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女兒和父母之間沒有生活瑣碎的牽絆,自然也就會有「女兒更懂自己」的想法。
3、思考問題的角度這其實就是男女區別本分的原因,女孩子更加的感性化,她們會根據父母的心情來委婉表達自己想法,但是男孩子更多地是喜歡直來直去,很多時候直來直去的說話方式和說話內容會讓父母接受不了,自然便很容易產生「女兒比兒子孝順」的想法。
其實,就像父母愛孩子一樣,孩子們也都是愛自己父母的。我們所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愛我們。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只不過有的時候表達和行動會讓我們產生「親近的誤會」。
7. 大頭兒子400字作文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圍繞大頭兒子展開描寫,接著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一次大頭兒子看見了一隻受傷的小鴿子,大頭兒子把它抱回家,在小頭爸爸的`幫助下,每天都很細心地照顧著小鴿子。給它餵食、喂水,沒過多長時間小鴿子的病全好了,能飛了。大頭兒子高興地跳了起來。
大頭兒子很有愛心,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今天,晚上七點半准時播出的《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又開始了,這是我最喜歡的動畫片之一,我馬上跑到樓下廚房間拿來薯片和可樂,如果你們問我我最喜歡裡面的那一個人,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他:「當然是大頭兒子啦!」
你瞧,大頭兒子閃亮登場啦!只要大頭兒子一出場,我就會非常高興,有時候也讓我覺得非常的好笑,因為他的想法讓我覺得很幼稚,但這正是我喜歡他的原因。
因為他的鬼點子很多,所以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機靈鬼」,唉——真是拿他沒辦法啊,不信你看:他為了不讓天空下雨,畫太陽,掛風娃娃;幫爸爸搬東西用小汽車;給媽媽送信用氣球飛上去;用廢瓶子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
把剩下的布料做成口罩;自己做冰棍;用自己的智慧把別人借了不還的東西要了回來;給媽媽做了一件新圍裙……
盡管大頭兒子有時候在幫倒忙,但是他也是為了別人好,並且他做錯事勇於承認,這大概就是我喜歡大頭兒子的主要原因吧!好了,我也不多說了,我還要繼續看呢!
8. 在多子女的家庭為什麼有些很孝敬,有些不孝敬
因為家裡的孩子很多,那麼父母就會有偏向,那麼有些孩子就會很孝順父母,有些孩子就會不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