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的花糕是用什麼做的

重陽節的花糕是用什麼做的

發布時間:2023-05-07 21:07:31

A. 重陽糕怎麼做

上海小吃重陽糕的做法詳細介紹
所屬地區: 上海小吃
工藝: 蒸法
重陽糕的製作材料: 鑲粉(糯米粉與梗米粉的比例為1:4)2000克,白糖400克,紅綠食色索、香草香精各少許,豆沙500克,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各適量。
重陽糕的介紹: 上海和江浙一帶的傳統名點。相傳,重陽節飲菊花酒、吃糕的風俗始於漢代。據《西京雜記》載:"漢武帝宮人賈佩蘭,九月九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在唐代曾有"中秋方過近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面夾雙層多棗粟,當筵題句傲劉郎"的詩句。它說明在唐代重陽前含節吃花糕已很盛行。重陽糕,北方最早叫"花糕",是用糯米(或黍米等)製成的節令美食,因糕上插有各種花色而得名。在上海和江浙一帶稱為"重陽糕",用米粉製成紅、綠、白等5種顏色,再配以果仁製成。
重陽糕的特色:
色澤鮮艷,香甜松糯。
教您重陽糕怎麼做,如何做重陽糕
1.盆內加入豆沙、白糖200克、鑲粉500克拌勻成豆沙餡。
2.鍋內加白糖200克熬成糖油,再加鑲粉1500克、香草香精水一起炒勻擦透,倒入案板上靜餳幾小時使其浸潤,然後分成3塊,一塊染紅,一塊染綠,一塊本色,每塊糕面用細綳篩篩成細粉,除去粗粉塊。
3.白糕粉做底鋪亂指在長方形木格底層,上面鋪一層豆沙餡(先用一半),再鋪上一層綠色糕面,上面再鋪上另一半豆沙餡,最上面鋪上紅色糕粉,在表面撒上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即成5層不同顏色的重陽糕生坯。
4.生糕坯入籠,上鍋蒸約25分鍾即熟。
5.熟糕倒嘩悔配在清潔的板上,待冷卻後再翻過來,用刀切成60塊小菱形塊,裝盤即可。
重陽糕的製作要領:
1.揉擦鑲粉團時要加適量的清水,既不能太濕也不能太干,以適中為宜;
2.蒸制時要用旺火沸水速蒸,蒸至表面光滑不粘手為宜;
3.切成的菱形塊要大小均勻。免費

B. 重陽糕的做法大全

重陽糕,亦稱「花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是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麼流行。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
桂花糕的材料

馬蹄粉約150克、純牛奶、桂花干約一湯勺、淡奶油、煉奶、砂糖約30克、片糖約80克、水。

桂花糕的做法

首先需要我們把材料都准備好,然後把馬蹄粉壓碎,同時要往壓碎了的粉里加砂糖,牛奶。之後再加淡奶油,准備個打蛋勺,充分打圈打至馬蹄粉完全溶於牛奶和淡奶油里,略帶稠性。最後才放桂花干。這時候我們要准備水和糖,可以選擇用片糖,燒好的湯會略帶黃色做好的糕也會略帶黃色,而且比砂糖的甜份會略高。等到大火燒開至片糖完全化了,馬上倒入打好的桂花糊里。等到涼了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吃了。

桂花糕的食用功效

桂花糕是非常不錯的一種甜品食物,吃起來的味道非常好,而且養生的效果也是很強的,在平時我們大家對桂花糕都會愛吃,同時對我們健康也是非常有好處的,首先桂花糕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鐵、磷、鉀等營養元素,易於消化和吸收,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增強我們身體的素質,同時桂花中所含的芳香物質,能夠稀釋痰液,促進呼吸道痰液的排出,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我們的肺部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在平時是很適合多吃的,特別是對學會咳嗽的人群來說,吃這種食物效果更好。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桂花糕的一些情況,桂花糕是非常不錯的一種糕點食物,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吃,而且吃桂花糕對健康也是會有一定幫助的,首先吃桂花糕是可以起到促進肺部健康,止咳化痰效果的,同時吃桂花糕還能補中益氣。

C. 重陽糕是什麼 重陽糕的製作方法

1

重陽糕是什麼

重陽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等。是重陽節特有的傳統食物。重陽糕的主要原料是:米粉、豆粉經過發酵精製而成,成形後用板栗、葡萄乾、核桃加糖蒸制而成。

《玉燭寶典》:「九日餐餌,其時黍秫並收,因此粘米加味。

2

吃重陽糕有什麼好處

1、滋補身體

重陽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等功效。體質不佳的人吃了可以滋補身體,還可以緩解因為氣虛導致的盜汗、氣短乏力等症狀。

2、補益氣血

重陽糕的原料中有糯米、大棗、堅果等食物,食用後可以補血、補氣,重陽節時吃一些重陽糕可以調理腸胃補益氣血。

3、強健脾胃

重陽糕中的主要原料糯米、粳米、大棗、杏仁片等都是非常溫和的食物,吃重陽糕有滋補身體、強健脾胃的作用。

對於脾胃不佳人群來說,經常會有惡心、食慾低靡的情況,吃一些重陽糕可以緩解不適。

4、緩解尿頻症狀

中醫認為,糯米有收澀、止汗等功效。

重陽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有尿頻、經常出虛汗的人,重陽節的時候可以吃吃重陽糕,可以緩解尿頻症狀。

3

哪些人不能吃重陽糕

1、大病初癒

重陽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黏膩,做成的重陽糕,更是難以消化,大病初癒食慾雖有好轉,但消化功能依然較弱,食用重陽糕不利於康復。

2、老人和兒童

重陽糕黏性大,老人、兒童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瀉等症狀。

3、胃腸橡升疾病患者

重陽糕的主要原料性溫滯氣,而且糯米的比重又很大,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患有腸道疾病的人群若貪吃重陽糕,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或使病情加重。

4

重陽糕的製作方法

材料:糯米粉、粳米粉、糖粉、豆沙、大棗、南瓜籽、杏仁片。

具體步驟:

1、准備好糯米粉150克、粳米粉100克、糖粉50克;

2、將糯米粉、粳米粉、糖粉攪拌均勻,緩緩加水,邊加邊攪拌成半干灶如亮半濕的狀態;

3、將混合好的米粉搓散;

4、然後放入篩網過篩,可以選擇空稍大的篩網並借用刮刀一邊按壓一邊篩;

5、篩米粉的時候,一手持篩搖晃一手按壓米粉,這樣能篩的又快又勻;

6、准備好模具,並在底部鋪好隱寬油紙;

7、模具中鋪上一層篩好的米粉,並刮平;

8、蒸鍋水開後,上籠蒸5分鍾;

9、5分鍾後取出鋪上豆沙;

10、再鋪上一層篩好的米粉並刮平,大棗去核鋪在糕上,繼續回籠蒸18分鍾;

11、出鍋後,表面撒炒熟的南瓜籽和杏仁片,即可享用。

D. 重陽糕的材料 重陽糕的材料有哪些

1、重陽糕的材料:糯米粉,粳米粉,赤豆,白糖,紅綠果脯,紅糖,豆油。

2、重陽糕,亦稱「花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祥含得名,是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麼流行。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

3、後人在戚輪重陽節這一謹仔笑天,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那是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

E. 重陽節花糕的做法

重陽節吃花糕,山西人喜吃面善做面,更喜歡用麵食表達感情,兩三個小面餅,幾顆紅棗,幾分鍾的時間手裡就會出現一個漂亮精緻的花糕,這就是山西重陽節的棗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用料
主料麵粉250克
輔料棗(干,大)20顆
調料水125克酵母(干)1/4茶匙
重陽節棗花糕的做法
一、重陽花糕面團的和制與發酵過程:
1.准備普通小麥麵粉(也就是中筋麵粉)250克,放在干凈無水無油的和面盆里
2.小碗中倒入125克不高於35度的溫水,加入1/4茶匙乾酵母,攪拌均勻調成酵母水
3.調好的酵母水分次加入麵粉中

4.每次加入酵母水就用筷子把麵粉和酵母水攪拌均勻,直到把所有的酵母水都倒入麵粉中,使麵粉吸收酵母水變成濕性面絮
5.用手把所有的面絮揉在一起,反復揉制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6.揉好的面團表面覆蓋一層保鮮膜,放在溫暖處發酵

7.直到面團發酵為原來的2倍大
8.用手在面團上戳一個小洞,面團不反彈不會縮
9.用手把面團拽起,裡面呈現蜂窩狀的小孔,面團就發酵好了

二、干紅棗的泡發過程:
1.准備適量干紅棗,用清水洗凈表麵灰塵
2.洗好的紅棗放在深碗中,加入足量熱開水沒過紅棗表面,放在一邊浸泡
3.使干紅棗吸收水分膨脹,把水控干備用

三、重陽花糕的製作過程:
1.發酵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手反復揉制數次
2.揉到切開面團,面團表面沒有大的密集型氣孔
3.揉好的面團分割成100克重的3個面劑子

4.取其中一個面劑子,用手按著在案板上反復揉制數次
5.揉至面劑子表面光滑,用手把面劑子滾成圓球形
6.用手把圓球形面劑子按扁,並用擀麵杖擀成直徑的圓面餅

7.用小刀在圓面餅的中心線上輕輕壓一條刀痕
8.再用小刀在與刀痕垂直的中心線上輕輕壓一條刀痕
9.用小刀在圓餅的圓周邊緣以2厘米為長度切下去

10.順著圓周,以每間隔5毫米的間距,在圓餅的圓周上順次分切下去,形成一個花邊圍城的圓餅
11.用手捏住3個切好的花邊邊緣,輕輕把邊緣部分捏緊
12.形成如圖12所示的花瓣

13.順次以每3個花邊為一個花瓣,順著圓周的花邊捏下去,形成無數個花瓣圍城的圓餅
14.用手指蘸少量冷水輕輕在面餅上拍打一遍
15.每間隔一個花瓣就在花瓣上擺放好泡發的紅棗,圓餅中心也擺放一顆紅棗

16.另取一個面劑子,用手按著在案板上反復揉制數次,揉至面劑子表面光滑,用手把面劑子滾成圓球形,用手把圓球形面劑子按扁,並用擀麵杖擀成直徑的圓面餅
17.擀好的圓面餅蓋在紅棗的表面
18.在面餅邊緣和中央均勻的擺放好泡發的紅棗,邊緣擺放的紅棗和第一層擺放的紅棗形成錯位

19.再取一個面劑子,用手按著在案板上反復揉制數次,揉至面劑子表面光滑,用手把面劑子滾成圓球形,用手把圓球形面劑子按扁,並用擀麵杖擀成直徑的圓面餅
20.擀好的圓面餅蓋在第二層紅早上
21.取一小塊面團,用手搓成細細的長條

22.左右手分別捏著長面條的兩端,捲成如意卷
23.用手掰兩個小小的紅棗肉,分別擺放在如意卷的兩個中心
24.用同樣的方法再做一個擺放好紅棗果肉的如意卷

25.製作好的兩個如意卷擺放在第三層面餅上
26.另取一塊小面團搓成細長條,並向中間折回形成V字形
27.做好的V字形面條擺放在如意卷的下方

F. 重陽糕的做法

重陽糕是怎樣製作
1、重陽糕是怎樣製作

原料:粳米粉、糯米粉、豆沙、乾果、果脯、糖、油、清水。

做法:將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油、清水一起攪拌,揉搓成干濕適中的鬆散的粉狀;將攪拌好的粉靜置一段時間,充分吸收水分後過篩成細粉;取糕屜,平鋪清潔的濕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平,放入鍋中先蒸5分鍾;取出糕屜鋪上一層豆沙抹平,再倒入另一半糕粉抹平,表面撒上各色乾果、紅綠果脯肉,放入鍋中繼續蒸約20分鍾;將蒸熟的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漂亮美味的重陽糕就做好啦!

2、重陽糕的食用指南

由於吃重陽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適合食用,節日的氣氛未免有些被破壞,這時候,如果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陽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的重陽糕等等。

3、重陽糕的營養價值

粳米: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糯米粉: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索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重陽糕的民族文化寓意
重陽糕,也叫花糕或重陽花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糕點;顧名思義,乃夏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節物。此糕的製作方式和食用習俗,因地而異,關於它的源起和民俗文化的寓意,也有多種說法。

一般認為重陽糕源起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稱,漢代時,汝南人桓景師從費長房學仙。某日,費長房告訴學生:九月九日有大災降臨你家,可教家人縫制布囊,內盛茱萸,系之臂上,屆時登山飲菊花酒,災禍可消。桓景依言行事,果然無恙。後人仿效,遂形成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陽節俗。約自宋代起,重陽節食「重陽糕」的習俗正式見於載籍,如吳自牧《夢粱錄》卷五記臨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陽糕』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產資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禍或採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紙旗代替插茱

G. 重陽糕的製作方法

重陽糕的製作方法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故此節日也被成為老人節。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額頭,祝願子女百事俱高,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那麼重陽糕是怎麼製作的呢?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糕的做法

材料:白面600克、玉米面400克、白糖100克、葡萄乾適量、核桃仁適量、山楂條適量、花生適量、紅豆適量、紅棗適量

步驟:
1、玉米面加適量沸水攪拌均勻成黏糊狀。白面加適量溫水攪拌均勻,無麵疙瘩(溫水加適量酵母)

2、玉米面與白面和在一起,靜置發酵90分鍾。

3、將花生、紅豆煮熟,紅棗去核煮約5分鍾。將核桃、山楂切丁。紅豆煮好後,加入適量白糖攪拌均勻。將花生、核桃、山楂倒入紅豆中攪拌均勻作為餡。

4、將發酵好的面作為底鋪在最下邊,然後放平鋪一層餡,再放一層棗,再鋪一成面,最上邊放一層餡

5、最後放入蒸箱,蒸大約30分鍾。

慧瞎做禁忌與副作用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不過,由於越來越多的老年病纏上了我們的長輩,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營養科主任童本德教授指出,重陽糕作為一種點心,不宜空腹食用。重陽糕是一類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後,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引起泛酸,甚至燒心等情況出現,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誘使發病。

在製作重陽糕的過程中,為了使糕香甜可口,通常會放入較多的糖甚至豬油,而常用的材料糯米,又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很多人就不適合吃重陽糕,童教授提醒,以下人群在食用重陽糕的時候要注意,應少吃、慎吃或不吃。

肥胖

由於重陽糕中有較多的澱粉、糖、甜豆沙、豬油和果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較高,是一種高熱量食物,肥胖者盡量不要吃。

糖尿病

因糯米中含有較多的支鏈澱粉,與我們通常所食用的大米中含量較高的直鏈澱粉相比,支鏈澱粉使血糖升高的幅度更大,所以糯米是一種血糖指數較高的`食物;機體在消化澱粉的過程中,長鏈碳水化合物變成了短鏈碳水化合神遲物,血糖指數也相應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忌食重陽糕,尤其是糯米類的。

高脂血症、冠心病

豬油屬於動物固醇,食入後引起膽固醇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等不利健康的後果,因此,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須慎重食用。

胃腸功能不好

由於甜食食用過多會導致胃酸前衡分泌大量增加,而糯米食品又不利於消化,所以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慎重食用重陽糕。

胰腺炎

有些重陽糕中脂肪含量較高,胰腺炎患者不宜食用。

胰腺炎患者

不宜食用;另一方面,含糖量較高的重陽糕也會加重胰島細胞的負擔,所以胰腺炎患者應慎食。


;

H. 重陽節重陽糕的來歷和做法

重陽節重陽糕的來歷和做法

重陽節重陽糕的來歷做法資料大全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簡介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亦稱「花糕」、「菊糕」、「發糕」等。為重陽節的傳統食品。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起於唐代以前,至宋工,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糕的製作,品種各目繁多,其上並插彩旗,極受兒童的喜愛。此後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淵鑒類函.歲時.九月九日》引隋杜台卿《玉燭寶典》:「九日餐餌,其時黍秫並收,因此粘米加味嘗新。」又《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此字,輒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九日食糕》詩:飆館輕霜拂曙袍,糗糍花影斗分曹。劉郎不敢題糕字,空負詩家一代豪。遂為古今絕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綵小旗,摻飣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之肉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宋吳自牧《夢梁錄.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飣,插小彩旗,各日重陽糕。」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又作蠻王獅子於上,又糜栗為屑,合以蜂蜜,印花脫餅,以為果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撤:「九月九日......餅面種棗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准紙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明謝肇浙《五雜俎》引呂公忌曰:「九月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月作糕之意。」

原料配方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紅綠果脯100克

·紅糖50克

·豆油25克

料酒50克

製作方法步驟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待用。

2、將赤豆、白糖(250克)、豆油製成干豆沙,備用。

3、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

4、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後,拌和拌透。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灑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另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有詩描述重陽糕的製作

蔡雲

篝火鳴機夜作忙,

依然風雨古重陽,

織工一飲登高酒,

蒸出棗糕滿店香。

歷史記載

後人在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那是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唐時,因為劉禹錫在做詩的時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陽節又多了一個典故,叫做「題糕」。《邵氏聞見後錄》載:「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這樣,才被宋祁開玩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代豪。」 古時,重陽糕十分講究,糕上嵌以蜜餞、棗脯。初起,風力正緊,又是放風箏的良好季節。故人們於此時,都紛紛出遊到郊野放風箏。古代重陽節還是騎馬練兵、講武習射的節日。《禮記·月令》里就記載著古代帝王九月狩獵練武的制度。南北朝時,規定重陽節是軍事操練的節日。據《南齊書》上說,宋武帝劉裕篡晉建立王朝前,在今徐州之地,重陽節騎馬登項羽戲馬台,即位以後就規定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檢閱軍隊的日期。相傳,現在流行的重陽糕,就是從當年發給三軍士兵的干糧演化而來的。唐德宗時,曾規定以「二朔」、「上巳」、「九月九」為歲時三節令。從那時起,重陽節的習俗活動,更是普及全國。在重陽登高的同時,唐德宗還鼓勵人民講武習射,鍛煉騎術。此風一直沿襲到清代。直至民國,當時曾衍用重陽登高習武的意義,定九月九日為「體育節』。

過去,重陽節要接已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故又稱「女兒節」。九月九日,正巧二九相逢,「九」又與長久的「久」同音,是長壽的象徵,所以我國政府近年又把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也稱「敬老節」。在我國,尊老敬老蔚然成風,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美德也體現在節令風俗中。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吃重陽糕的傳說

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卧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裡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才打發報子,給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干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為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民族文化寓意

重陽糕,也叫花糕或重陽花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糕點;顧名思義,乃夏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節物。此糕的製作方式和食用習俗,因地而異,關於它的源起和民俗文化的寓意,也有多種說法。

一般認為重陽糕源起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稱,漢代時,汝南人桓景師從費長房學仙。某日,費長房告訴學生:九月九日有大災降臨你家,可教家人縫制布囊,內盛茱萸,系之臂上,屆時登山飲菊花酒,災禍可消。桓景依言行事,果然無恙。後人仿效,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飲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陽節俗。約自宋代起,重陽節食「重陽糕」的習俗正式見於載籍,如吳自牧《夢粱錄》卷五記臨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陽糕'。」其後如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載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標紙彩旗,曰'花糕旗'。」這種插小旗於花糕上的傳統,迄今不改。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產資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禍或採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紙旗代替插茱萸,藉諧音虛應故事耳,用意則仍在避禍。

一說重陽糕之文化意義著重在"糕"字上,即藉此諧音以及制糕之各種佐料的諧音,表現呈祥納福的祝吉。如明謝肇淛《五雜俎》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稱,民間習俗,於九月初九「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又宋佚名《歲時記》稱"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數枚,號'食祿糕'",已見對糕之佐料飾物的諧音表達。《帝京景物略》等風俗史料皆有重陽日"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的記載,民間迄今流行"九月九,搬回閨女歇歇手"的諺語,所食花糕中的棗、栗、瓜子(仁)等佐料或糕面上"蠻王獅子"(宋周密《乾淳歲時記·重九》)等圖案,隱含著少婦向娘家乞求早生兒子之祝吉的動機。所有這些,均是"古人九日作糕之意"。

一說九月初九食糕的習俗在唐代已經流行,《劉賓客嘉話錄》里載有袁德師因父諱高而不敢隨"九日出糕"之俗的笑話;《唐六典·膳部》中,亦有"九月九日麻葛糕"的記載,惟無重陽節物之名。其道理固如隋杜台卿《玉燭寶典》所雲:「其時黍秫並收,以因黏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就是說,古人以九月黍谷成熟,因而用之蒸作糕點一類的食品祭祀先人並薦神嘗新,呂原明《歲時雜記》稱"二社(即春社、秋社)、重陽尚糕食,而重陽為盛",恰能勾畫出重陽糕的原型就是前人在春秋兩次社祀中用以奉享祖神的祭物。又據《隋書·五行志》載,在南北朝時,民間有"七月刈禾傷早,九月吃糕正好"的童謠,益知此俗由來已久,只是到了唐宋時代,隨著重陽節習俗的流行,才演變成為該節日的專有食品。惟其喜賀秋成的民俗涵義仍留存許久,觀陸游"旋壓麥糕邀父老「之詩及呂氏」二社……尚糕食"的記載等可證。

又有一說,謂重陽糕的源頭是先秦的食品「蓬餌」。「蓬」即蓬子,蒿類植物;"餌"即富於黏性的食品,現代漢語辭書多釋為「糕餅」,因知蓬餌就是用蓬子摻和米粉做成的糕餅狀的食品。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三記漢高祖劉邦的侍女回憶宮中舊事,有「九月九日……食蓬餌」之語,推想此俗不會始於漢初,當為先秦的傳統。《禮記·內則》:"射人以桑虎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孔穎達疏曰:"蓬是御亂之草。"這一認識,正與《西京雜記》卷三謂"食蓬餌以祓妖邪"的解釋相扣合。故知九月初九食蓬餌的本意是驅邪祓妖,而此俗演變為宋代的重陽食糕後,它的原初涵義卻被湮沒了。

還有一說,見於敦煌發現的唐代卷子《雜抄》(斯五七五五),是說古時帝嚳有子名堯,八歲封為唐侯,十二月八日升位。某年九月初九,唐堯召集天下諸侯開會,用面米和酒招待。面米尚未送到,帝嚳去世了。於是百官推戴唐堯繼位,因要為帝嚳服喪,不能飲酒,就改用白米和胡麻做成白米面團、糕餅等食品,在諸侯拜會新主時食用。從那以後,白米面團和糕餅便成九月九日的專有食品,"不令斷絕"。有人認為《唐六典·膳部》所謂九月九日的"麻葛糕",就是從這種白米面團和糕餅演變而來;又《食譜》謂"張手美家重九(制)米錦糕"者,所取原料為米面、胡麻等,只是製法不同耳。准此,九月九日食糕的原始涵義似乎又是對唐堯登位的紀念了。

此外,我國南方彝、白、侗、畲、布依、土家、仫佬等少數民族同胞也有在九月初九過節並吃糕餅一類黏性食品的習慣,但相關的風俗風物傳說卻各有不同。如貴州錦屏、劍河、天柱一帶的侗族人民,過重陽節都要打糯米粑吃,相傳是紀念侗家民族英雄姜映芳率領起義軍反抗官府取得勝利;而湘西土家族的節日打糯米粑,則有辟惡禳災之意。總之,諸說紛呈,難以一統,這塊重陽糕吃下去到底有何意義,只好憑各人的感悟去體認了。

;

I. 傳統節日美食 家常重陽糕做法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在這個時候民間慣例要登高望遠,身佩茱萸,飲酒賞菊,也少不了吃重陽傳統美食:重陽糕。那麼今天的老黃歷就為你帶來家常重陽糕的做法,一起來學習吧。

重陽糕是我國農歷重陽節的傳統美食,又叫做「花糕」,以前到了重陽時節,民間都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但由於重陽花糕的製作工藝槐畢還是比漏燃較復雜的,不如月餅、餃子、粽子等佳節美食流傳得廣,很多家庭到現在都不會製作了,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帶來用紫薯和南瓜做主料的重陽糕做法。
南瓜紫薯重陽糕的做法
餡料製作食材:紫薯、南瓜、白糖、清水。做法:1、將紫薯蒸熟,碾成泥狀。2、起鍋,放入適量清水和白糖熬化,將紫薯泥放入鍋內炒。水、糖和紫薯的比例為1:2:5。3、中火炒到黏稠,倒入少量明油和麵粉,稍微翻炒,紫薯餡就做好了。
南瓜餡的製作步驟同上,等到兩種餡料都做好後,就可以開始和面和做糕了。
重陽糕製作食材:麵粉一斤、酵母粉10克、小蘇打適量、黑芝麻適量、清水。做法:1、一斤麵粉加入10克酵母粉,適鉛搜芹量清水攪拌均勻,和成麵糊。2、蓋上一張保鮮膜,自然發酵2個小時左右,看到發酵到2倍高度的時候即可。3、麵糊中放入少量小蘇打,揉成面團,擀成面片。4、一層面片,一層紫薯餡,一層南瓜餡,鋪好。5、最頂層撒黑芝麻,冷水放入蒸鍋。6、在發糕表面扎些小孔,旺火足氣蒸20分鍾即可出鍋。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J. 山西重陽節棗花糕怎樣做好吃

棗花糕其實並不是糕,是用白面蒸的饃,只是這饃不同於平時吃的饃,是嵌有紅棗的花饃,一般都是在過年時才蒸的。棗花糕的發面過程與平常蒸饅頭是一樣的。做法一般是先擀一個圓圓的面片作底子,上面四周鑲嵌紅棗,中間也平鋪一層棗,棗上面再鋪一層薄薄的面片,然後一層一層往上疊加,如果想把花糕做得厚些,就循環往復多加幾層。

小貼士

我做的棗花糕面多、棗少,如果想吃更多的棗,可以把卷棗的面抻得更細一些。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的花糕是用什麼做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