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生文明禮儀內容8個點內容是什麼
小學生文明禮儀內容8個點內容如下: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相關內容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例如,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不任性;傾聽別人說話時,要姿態大方地站好,眼看對方;外出或回家要向父母或長輩打招呼;要體諒、照顧父母,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另外,家長引導教孩子學會尊重教師,對孩子健康成長很有益處。相信,家長若是教孩子尊重老師,他一定能夠懂得尊重別人的道理,一定能夠會尊重更多的人。
『貳』 做人之本,孝敬父母是什麼意思
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專最深刻的親情,人人屬不可迴避。孝心,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品德,是一個人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表現,這種美好的情感來自人的心靈深處,也將觸動他人的心靈。
孝敬父母與文明禮儀是密切相關的。禮儀源於內心對他人的尊重,尊重人首先要從尊重親人開始。對父母的孝敬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尊重,是一切美好感情的源泉,這種美好的感情會遷移到人際關系的方方面面,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因此,要做一個講文明、有修養的人,首先就要從孝敬父母做起。
『叄』 尊敬長輩的禮儀有什麼
尊敬長輩的禮儀
一、 在家裡除了爸爸媽媽外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
對於長輩同樣要處處尊敬講究禮貌。對長輩問候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早起時應問候。如「爺爺您起來了昨晚睡得了吧」 2、放學回家應告知。如「奶奶我放學回來了」 3、離家外出時應告別。如「外婆我要上街一趟很快就回來的您要買點什麼東西嗎」 4、分離時間較長時應寫信或致電問候家中長輩。如節假日和爸爸媽媽到外地遊玩出去的時間比較長的話應記得用合適的方式向家裡的爺爺、奶奶問好並望他們多多保重身體。 5、長輩身體不佳或心情不快時應主動慰問勸解並細心照顧。
二、在敬老方面要做到
1、主動關心問候 在家裡早晚要主動向長輩問好和問安長輩身體不適應主動照顧要端葯送水問寒問暖逢年過節向長輩問候、祝福。 2、聽從長輩教誨。 尊敬長輩要孝順體貼言辭溫婉聽從長輩的正確教誨不隨便頂撞有不同想法可同長輩商量心平氣和講道理不與長輩鬧對立。 3、分擔長輩的憂慮。 孝敬長輩就應該體諒長輩的艱辛盡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多為父母分憂解難在父母有困難時盡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刻苦學習、努力求知讓父母少為自己的學習擔憂。
三 、在對長輩的禮儀上做到「三忌」
1在長輩面前忌「搶」。進餐時不搶先用筷夾菜。 2在長輩面前忌「野」。當長輩說的話不符合實際時切忌失態地說些失禮的話。 3在長輩面前忌妄自尊大。對長輩應謙虛有禮不能直呼其名。正確使用稱呼。 比自己父母輩份大的稱呼爺爺、奶奶與自己父母同輩但歲數大的稱呼伯伯、伯母與自己父母年齡相仿或比父母小的稱呼叔叔阿姨。
四、在愛老方面要做到
1、關心長輩的健康。 長輩勞累時應主動幫助或請他們休息要力所能及地承擔家務勞動。當長輩情緒不佳時要格外小心謹慎要理解他們的煩躁心情切忌與他們爭執。 2、理解長輩。 長輩因為年紀大說話比較嘮叨我們做晚輩的不該有厭煩情緒也不應粗暴地打斷他 們的絮語要充分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 3、體諒父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犯了錯誤受到父母的批評和責怪時應該耐心聽完不頂撞。應該明白他們是出於關心、疼愛的初衷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五、助老方面要做到
1、參與家務勞動。 我們都是家庭的成員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餐後洗碗筷、掃地整理自己的房間打掃家裡的衛生接待客人。不要光強調「自己的事自己干」還要強調「家裡的事情主動干」。 2、外出乘車、船要主動助老給長輩讓路、讓座。上下車時扶他們上下車或提拿物品。 3、對左鄰右舍的孤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給予尊重和照顧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
孝敬長輩最基本的禮儀知識
①尊重長輩。尊重長輩的人格尊嚴、權利選擇、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不幹涉長輩的私事。理解長輩,多與長輩商量家事,樂聽長輩意見。禮待長輩,見面要行禮問好,聽從長輩教誨,不隨便抱怨長輩。
②感恩長輩。不忘長輩的養育之恩,盡量在物質上和精神上予以報答。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分擔長輩憂慮。親近長輩,經常陪長輩聊天、散步或按摩、保健,讓他們感受親情。不跟長輩同住的,要經常抽空看望長輩。
③關心長輩。體貼長輩,經常噓寒問暖、問安侍奉,及時添衣備葯、祝壽報喜。時刻記掛長輩,吃飯取菜、購買食品時,把好的留給長輩。有條件時,帶長輩出去參觀旅遊。
點擊下頁查看>>>尊敬長輩十注意
首頁1/2下一頁
閱讀全文
【猜您感興趣】
【尊敬長輩的禮儀最基本的日常】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名言警句100句
個人文明禮儀勵志格言
有關中國禮儀之邦的故事五篇
出差的禮儀-差旅禮儀
職場化妝禮儀需要注意什麼
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駕駛員的基本素養是什麼
小學生個人日常文明禮儀知識大全
小學生基本禮儀常識
基本禮儀指導大全
【基本素養】圖文精華
文明禮儀名言警句100句
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文明禮儀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參考 文明禮儀名言警句(100條) 1、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2、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
個人文明禮儀勵志格言
文明禮儀在生活中是一直提倡的內容,今天小編整理了有關文明禮儀的勵志格言,希望大家會喜歡。 文明禮儀勵志格言(54條) 1、高高興興做游戲,和和氣氣在一起。...
有關中國禮儀之邦的故事五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中國禮儀之邦的故事呢,主要是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故事的形式,傳播發散出去,學習啦小編也整理了一些小故事,請看。 中華傳統美德故...
出差的禮儀-差旅禮儀
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講究入鄉隨俗,那麼在外面的禮儀要怎麼操守呢,學習啦小編帶大家了解差旅的禮儀。 一、公共場所的禮儀 出差或出門旅行,在公共場所要善於...
職場化妝禮儀需要注意什麼
化妝師女性的特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妝可以更好的修飾臉上的瑕疵,綻放閃亮的優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化妝禮儀的主要內容吧。
『肆』 文明禮儀,孝親敬長作文600到800字
文明禮儀伴我行
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文明禮貌會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但你們知道講文明懂禮貌應該怎樣做呢?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首先,我們要孝敬父母。父母花了無數心血,撫育我們成長,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們要永遠記住父母的恩情,對父母要有禮貌。關心體貼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父母的負擔。
其次,我們要友愛助人。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處,當別人有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都需要友愛和幫助。友愛助人,能使人蓬勃向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我國歷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謙恭禮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謙恭禮讓有得於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卻吃小的。這正說明雖然年幼但禮儀卻不短缺。
第四,我們要做到誠實守信。不能欺騙人。
第五,我們要嚴己寬人。我們熟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嚴於律己」的意思就是要嚴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寬以待人」的意思就是要多多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和原諒別人的過失。可我們同學卻不能做到這一點。有一位同學踩了另一位同學的腳。他連說對不起,而那位同學卻不願原諒他。最後都忍不住了,互相打了起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嚴己寬人,這樣會避免許多爭論和吵架。
大家都清楚講文明懂禮貌應該怎樣做了吧!那就開始行動吧!讓漂亮的文明禮貌之花開滿我們美麗的校園。
『伍』 尊敬父母的禮儀有哪些
道德把敬重父母列入規范,法律把贍養父母定為准繩,輿論將虐待父母作為譴責對象。那麼,尊重父母應講究哪些禮儀呢?以下幾點是必須遵循的:
1.孝敬父母
首先要尊敬孝順。每一個人都是父母從小拉扯大的,都傾注了父母的大量心血,父母到了晚年,做兒女不僅要有物質上的贍養,還要有精神上的安慰。
如逢年過節,在向同學、親友祝福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在父母的生日,以及父親節、母親節之際,應送上一件有意義的小禮物,獻上深切的祝福,讓父母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品味到人生的天倫之樂。
2.關心父母
父母養育子女,並不是為了將來子女如何報答自己。但是,和其他人一樣,父母也需要關心,尤其需要子女的關心。誰都有衰老的一天,誰都有需要子女關心的日子。人一輩子有兩件大事:生兒育女,養老送終。這是社會的規律,誰都不應該迴避。
關心體貼父母,尤其要留心老人的健康狀況,這是對父母最大的關心。疾病是老年人最大的麻煩,越是身體不好的人,越需要子女的關心。對有病的父母,一定要悉心照料他們的衣食起居,隨時噓寒問暖,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成年的子女,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還要主動挑起家庭的重擔,為父母分憂,盡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讓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母享受一下清閑。
3.體諒父母
父母為了事業和家庭,為了子女而辛勤地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逐漸衰老,可能就沒有過多精力關注自身的穿著修飾,或許還會產生某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作為晚輩,要設身處地地替他們考慮,充分理解和體諒父母,時時注意關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
另外,不要干涉父母的私事。父母有自己的社會、人情、利益開支,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子女應為父母的幸福著想,支持理解他們。
禮儀精髓:
管好衣食住行就是真正的孝敬了嗎?當然不是,管好衣食住行只是孝敬父母的一個方面。另外,最更要的是關心父母的內心世界,讓老人快樂順心地生活。這是一個子女對父母最重要的禮儀。
『陸』 文明禮儀 怎樣孝敬父母 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文明禮儀教育》這本書的第二段,它讓我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回和操勞,對我們的愛,我們應答該尊敬和孝敬父母.文中首先主要寫了一些不孝順父母的事例,然後寫了一些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和應該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學習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柒』 小孩子文明禮儀有哪些方面。
小孩子文明禮儀的主要內容有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小孩子的主要禮儀:
一、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二、問候禮儀(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三、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7)文明禮儀之孝敬父母擴展閱讀
小學生家庭文明禮儀:
一、孝敬父母
1、不同場合,不同地點與長輩見面要主動問候。
2、每日起床後向父母問「早安」。
3、上學前梳頭、整裝,離開家時,向父母道別。
4、放學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6、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不與父母長輩頂嘴。
二、家庭書信
1、與家人通信,信的內容要講究禮貌。
2、書寫規范,正確填寫郵政編碼。
3、正確使用祝頌問安語。
4、信封緘啟書寫要用尊稱。
『捌』 如何理解孝敬父母 做人之本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
《論語》中孔子關於志向的描述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這裡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即:讓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內在得安其心。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年輕人的目光大都集中於金錢物質上,整天工作賺錢、賺錢工作,忙得不亦樂乎,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庭、老人和孩子。當然,努力使自己及家人的生活過得舒適一點,沒什麼不對的,但是,在發展經濟,發展自我的同時,有好多東西我們是丟不得的,也是丟不起的。就如親情,它是人間最寶貴的財富,擁有它,就擁有了一生的幸福。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每個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烏鴉尚有反哺之義,羔羊且有跪乳之恩,何況是人呢?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健康的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現在很多的年輕人有必要對照自己、檢討自己:在行上,是否做到了孝,是否已經做好了對父母所應該做的事情;在心裡,是否做到了敬,是否盡到了對父母所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
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這樣的一種成長:在父母身邊長大,走向社會,忙於拼搏,忙於安家,忙於養兒育女。偶爾想起父母,總是太忙太忙,時間一拖就過去了。待一切都安定了,待等到我們自認為有了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往往就已經有了太多的遺憾,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們已經錯過去了。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起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想想我們的父母,雖然同在一個城市,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我們是否關注到了老人的寂寞呢?因為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的緣故,我們總是很忙,幾乎都不在他們身邊,平時很少見面,所以,在父母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孩子們團聚。老舍曾寫道:「母親的心是兒女們感情的溫度表。」一個人對父母的情感,父母都是會敏銳地感覺到的。
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迴避。孝心,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品德,是一個人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表現,這種美好的情感來自人的心靈深處,也將觸動他人的心靈。
孝敬父母與文明禮儀是密切相關的。禮儀源於內心對他人的尊重,尊重人首先要從尊重親人開始。對父母的孝敬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尊重,是一切美好感情的源泉,這種美好的感情會遷移到人際關系的方方面面,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因此,要做一個講文明、有修養的人,首先就要從孝敬父母做起。
『玖』 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
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
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禮儀存在著生活的方方面面,禮儀是良好素質的體現,孩子更需要知道一些家庭文明禮儀,這樣才能養成孩子懂禮貌的好習慣。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一起詳細了解下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
一、孝敬父母
1、不同場合,不同地點與長輩見面要主動問候。
2、每日起床後向父母問「早安」。
3、上學前梳頭、整裝,離開家時,向父母道別。
4、放學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6、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不與父母長輩頂嘴。
二、家庭書信
1、與家人通信,信的內容要講究禮貌。
2、書寫規范,正確填寫郵政編碼。
3、正確使用祝頌問安語。
4、信封緘啟書寫要用尊稱。
三、家庭應酬
1、迎客。客人進門後,主動打招呼、接待。
2、主動讓座、倒茶,敬茶要用雙手端穩。
3、客人與父母交談時,要主動迴避。
4、當老師家訪時,如果老師要自己聽情況,自己應站在老師身旁,靜聽老師與家長的談話內容。
5、送客。當客人提出要告別時,待客人先起身後,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視病人。親友、老師或同學患病,應去探望,保持輕松、無慮的氣氛,給病人心靈上的最大安慰。
7、慶賀。同學、朋友、親戚在學習、工作上取得好成績時,要主動慶賀。
8、憑吊。親朋戚友去世,前往弔唁要注意穿素裝,忌穿大紅大綠的衣服,進入弔唁場以後,態度要沉重,不能大聲談笑。
9、電話
⑴向外人打電話時,不撥錯電話號碼。
⑵自報姓名,使用禮貌稱呼。
⑶通話時語調柔和,吐字清楚,切忌哆嗦。
⑷通話結束時應說「再見」。
⑸自己接電話時先說「您好」,後說「這是某某家(或某某單位)」,再請問對方應找的人。
⑹禮貌使用「請稍等,我去叫他」,「他不在,我能幫你什麼忙嗎」等語言。
10、探親訪友。逢年過節或休息時,探望親戚朋友要注意禮節。
四、家庭文明公約
取家庭榮譽為榮,為家庭抹灰為恥。本家庭為此特製訂以下《文明公約》:
1、家庭成員人人平等,共同承擔家務,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為營造家庭和諧的氛圍而努力。
2、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保持整潔、干凈。當天能做的事主動做好,不推諉不逃避。
3、要奉行節儉原則,孩子的壓歲錢由父母存入銀行,專款專用,留作孩子買有用的和特別喜歡的東西。家庭成員不亂花錢,不鋪張浪費,節約用水、電和氣等能源。
4、要愛讀書、讀好書,在家庭內部形成讀書的氛圍,父母要做好榜樣。
5、家庭成員外出要提前當面告訴家人到哪裡去,什麼時間回來。並按時回家,原則最晚大人晚上不超過10點半,孩子不超過9點半。
6、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主動鍛煉身體。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家庭成員盡量不在房間內吸煙。
7、合理安排看電視、玩電腦時間,不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學習和休息,不爭電視頻道,不遮擋家人的視線。
8、揚長避短改正缺點,虛心接受家庭成員的提醒和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9、添置貴重東西,提前與全部家庭成員討論協商,不獨斷專行。不隨便亂放東西,玩具玩完、工具用完要放回原處。
10、吃完東西包裝紙及時扔,垃圾要及時清理並送到戶外垃圾桶中。
11、家中未成年人遠離網吧游戲廳,家庭成員要做到求實創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讓家庭風氣越來越好。
12、家庭成員之間應該言而有信,對孩子許下的.承諾更要說到做到,凡事以孩子學習為重,不得無故干擾終止孩子的學習。
小學生文明禮儀包括哪些方面
1 、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 、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3 、餐桌禮儀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B、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審計機關文明禮儀
1、為加強審計機關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審計幹部文明素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構建和諧機關,根據《國家公務員行為規范》和有關規定,結合審計工作實際,制定本公約。
2、本公約規定的辦公、審計、生活等方面的文明禮儀,是審計幹部在日常工作、家庭生活和公共場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
二、辦公禮儀
3、認真貫徹上級指示精神,按時完成工作部署。下級尊重上級,服從領導;上級關心下級,注意傾聽意見和呼聲。
4、堅守工作崗位,注重工作效率,嚴格考勤制度,不遲到早退,不影響他人工作。
5、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心胸開闊,冷靜穩重,制怒謙和,團結協作。由於工作失誤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帶來不便時,要真誠道歉。
6、工作著裝整潔、美觀、得體、大方,符合國家公務人員職業特點。出席重要公務活動時,男士穿正裝,女士穿職業裝或套裝。
7、工作稱謂要符合身份,下級對上級以姓氏加職務相稱,上級對下級或同級,可稱職務,也可直呼其名。黨團會議或活動中均以「同志」相稱。
8、進入他人辦公室前要輕聲敲門示意,經允許後方可進入;出入房間時隨手關門。
9、客人來訪要起身相迎,主動詢問來訪目的,及時解決問題或幫助引見他人,不能馬上解決時要講明原因並致歉,臨走時要起身相送。
10、相互介紹時先向長者引見年輕者,向女士引見男士,向職位高者引見職位低者;自我介紹時先向對方問好,再依次說出自己的單位、姓名和身份。
11、彼此握手用力要適中,年輕者、男士、職位低者要先等長者、女士、職位高者伸手後再接握,如任何一方已伸手示意,另一方要馬上接握。
12、遞送名片時應將名片正面朝向對方,雙手呈上,接受者應雙手接過,瀏覽後方可收藏。
13、相互交談時雙方要保持一定距離,講話者目光要照顧到在場的每個人,運用手勢時避免指點對方。聆聽者要目光專注,保持呼應,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
14、接撥電話要互致問候,禮貌謙恭。接聽者在鈴響3遍之內接聽,主叫者主動自我介紹並證實對方身份。通話內容言簡意賅,不談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15、參加會議要嚴格遵守時間,不得無故缺席,並在指定位置靠前就座;會議進行中保持會場安靜,將手機等通訊工具調成振動狀態,不做與會議內容無關的事情;會後禮讓退場,將廢棄物帶出。
16、遵守辦公樓管理規定,維護辦公環境衛生,服從有關人員管理,出入機關大門主動出示證件,騎車人自覺下車。
17、愛護辦公設備和公用設施,自覺節水節電節能,節約辦公用品。
三、審計禮儀
18、堅持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嚴謹細致、廉潔自律,大力弘揚審計精神,自覺維護審計幹部良好職業形象。
19、現場審計開始前,向被審計單位介紹情況,宣讀《審計署關於加強審計紀律的規定》。審計期間自覺遵守被審計單位的有關規定。
20、審計中需要被審計單位提供資料或向有關人員詢問情況時,態度和藹,語氣適中,借閱資料要打借條,詢問情況要做筆錄。
21、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時,態度誠懇,不卑不亢。對不同意見要正確對待,講清道理,耐心解釋。
22、審計結束時,主動與被審計單位道別,感謝支持,及時歸還辦公室、有關設備和借閱資料。
四、生活禮儀
23、堅持使用「您好」、「請」、「對不起」、「謝謝」、「再見」十字禮貌用語;語言運用要准確簡明,輕重得當,尊重對方。
24、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儀容整潔,經常梳理頭發,修剪指甲,清潔口腔,避免當眾剔牙、挖鼻孔等不文明行為。
25、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節約糧食,不剩飯菜,不酗酒。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大聲喧嘩。
26、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不損毀公共設施,不在禁止吸煙的場合吸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排隊上車,順序下車,將座位主動讓給需要幫助的乘客。
27、外出旅遊特別是出國(境)旅遊時,要提升旅遊文明素質,糾正不文明行為,遵守所在地區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
28、外出住宿和就餐時,尊重服務人員,多用禮貌用語,不刁難、歧視服務人員。
29、與人承諾要守信,與人相約要守時;拜訪親友提前預約,盡量避開用餐時間,晚間拜訪不宜久留。
30、開玩笑應適度,不開庸俗玩笑,不拿他人生理缺陷開玩笑,不用網路或手機簡訊傳播內容不健康的玩笑。
31、駕車或騎車時遵守交通規則,注意禮讓,嚴禁無照及酒後駕車。
32、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育子女講求科學,注意方法;鄰里之間彼此關照、禮貌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