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很孝順的人有沒有可能是壞人呢
孝順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可是不孝順的人就一定是壞人。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好人,不要用眼睛去看,要用心去聽,去聽他心裡的聲音。
⑵ 孝敬父母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是這樣嗎
這個世上本來壞人就不多,但是如果說要和講孝心的人結婚,你就得看看他是不是遇愚孝。如果什麼都一味的聽從父母的,是會影響到婚姻關系的。
⑶ 「忠孝之人,品行都不會太差。」的意思
忠 不會出賣兄弟 有義氣 講情義
孝 有良心 有孝心 對家人好 有底線
就不是那種亡命之徒 覺得就是不講理的人
其實根本不可信 對父母好不一定就對妻子好 不一定就對子女好 不一定就明事理 不一定就不糊塗
只能作為參考之一 而不能去看這兩點就決定以後怎麼做
⑷ 孝順的人會人品不好嗎
對別人也能要善良才行。如果不確定對方的人品。可以多花點時間了解對方。日久見人心嘛。時間長缺點都會露陷
⑸ 為什麼越孝順的人越沒好報
越孝順的人性格越懦弱,不會討父母開心。
有很多小時候不被父母偏愛的孩子,多數是因為性格比較老實,懦弱,平時在家裡不會撒嬌也不愛爭搶,這樣就很容易被忽略。更何況,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聽從安排,因此很多臟活累活,以及不公平的事情,都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有社會學家表示,在多子女的家庭里父母往往更加偏愛性格與自己更加相似的那個。這種偏心的根源一旦種下未來就很難以改變,哪怕他們偏愛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孝順父母依舊對他們牽腸掛肚,反而對近在眼前的孩子漠不關心。
孝敬老人
有些父母明明知道自己當年的舉動是錯誤的,可是到了老年依舊非常嘴硬,不願意承認自己疼錯人的事實。哪怕曾經疼愛的孩子不孝順,他們也不會責備,對方只要有一點點關心,就會被放大。而曾經忽略的孩子做的再多,他們也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孝敬老人不等於孝順老人,孝敬老人是應該的、必須的,無論是金錢還是勞力吃虧也願意的。但是一味順著老人,而老人又不顧及子女感受,是痛苦不堪的。孝敬是必須的,我非常孝敬老人,對父母不計較任何經濟上和勞動上的吃虧。在我心裡必須是對父母盡心盡力才安寧,不是圖來世好報,只圖今生無愧。
⑹ 大家覺得孝順父母對父母非常好的人好不好呢
孝順父母對父母非常好的人非常好!
佛門里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有福報的人,他無論身處哪裡,哪裡都是好風水;一個沒有福報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風水寶地,也是一場徒勞。因為,福報不是求來的,更不是搶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只有積攢了足夠的善良與福德,好運才會常來光顧。
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種方式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與其遠行燒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善,不會大過於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於不孝。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馳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燒再高的香,也難以得到加持。
在佛門里常說,人生是一個了緣的過程,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因果。我們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緣分要麼是來還債的,要麼是來要債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為父母子女。佛說:若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所以,無論父母是否給過我們富餘的生活,是否讓我們吃穿不愁,我們都應該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們生下來,感恩父母含辛茹苦養育教導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寫的那樣,「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若是因果無感應,目連救母為何因」。
那有人就說了,我的父母從小沒有給過我好的生活條件,讓我吃了許多苦,也沒有給過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對我暴力相向,我現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與父母沒什麼關系。因此覺得父母未曾對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回報他們。這是大錯特錯的。
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縱然父母言行有失,我們也不應該去責難他們,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已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至於後己是享福還是受苦,難道不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是。不論父母是對是錯,我們都不應該心生厭棄,而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孝心溫暖他們。
⑺ 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壞不到哪兒去。古人的言外之意是:就算孝順也有可能會變成壞人是吧
孝,乃人之根本。古人對不孝的罪犯 歷來是認為萬惡之徒不赦免的。而盡孝道的人也會犯錯,但再怎麼犯錯,也會是一時沖動、腦筋轉不過彎,可以被人同情和寬恕的。如果你以後找朋友,第一條件應該要是 孝 這個字。
⑻ 有孝心的人,人品都不會差。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有個公司職員,和上下級的關系處的都很好,朋友也都合得來。唯獨和父母的關系格格不入。 有一次正和朋友們吃飯,他的母親來電話了,這位職員立刻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拿起電話大聲吼著:「干什麼呀我很忙」周圍的人聽出是他母親的聲音都很尷尬。怎麼剛剛有說有笑的人卻突然變臉了呢?而他自己卻不以為然。也許這就是他對待父母的態度,習以為常了。 看了這篇文章。你不覺得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嗎?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把他們認為最好的東西給了我們。甚至為了兒女可以傾其所有。反過來我們對待他們呢。就連最起碼的和顏悅色都做不到。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可以深交。就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把他感化不了的人,誰又能換來她的真心呢?古往今來,凡能成就大事者,無不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百善孝為先,這不是一句空話。要讓我們真真正正的去做到。不要等到父母離我們而去了,留下太多的遺憾。真可謂子欲養而親不待啊。 孝順父母,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他們更多的感受到兒女對他們的愛。
⑼ 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很孝順就一定很善良嗎
一個人很孝順不一定就很善良。因為孝順一般是對自己的至親或親人,而善良針對的范圍就要寬泛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