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長對孩子孝敬的評語
「孝抄敬父母,體驗親情襲」活動中家長給孩子評語摘錄
我校在寒假中開展了「孝敬父母,體驗親情」的社會實踐活動,現將實踐活動登記表中部分家長的評價摘錄如下:
七一班王夢博同學的家長王治偉:「孩子做得很好,從中可以增進我們之間情感的交流,彼此之間也有一定對對方的了解。我覺得學校推薦這項工作很不錯。」
七二班學生崔韓雪的家長「你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但卻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和對你的期盼,希望你能長大懂事。」
七三班邵銘瑤的家長王麗:「自從寒假開始,就感覺孩子又長大了,又懂事了許多。」
七二班焦文迪家長杜小鳳:「孩子用真心、用行動來關心、尊敬、熱愛他的父母」
七二班張琛的家長張小彩:「這個寒假,孩子的確幫助大家幹了很多事情,長大了不少,不任性了,懂事了!」
以上只是全校1500多名學生中的幾位同學的家長評價,但它反映了家長對學校組織這次實踐活動的支持,以及家長對子女的殷切期待。我們要努力、用心地設計實施更多更好的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 為什麼家裡最孝順的孩子,往往是最不受寵的孩子
如果你是獨生子女,肯定能夠享受父母全部的愛,但是如果家裡有很多孩子,那就不一定每個都能受到同樣的呵護了。雖然在父母的眼中對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是還是有些許的偏差,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樣,肯定會有所偏向,也會有所忽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在家裡不得寵的人,往往是等到父母老了之後最孝順的孩子,這是為什麼呢?按照常理來講,父母最寵的孩子應該懂得感恩,然後在家長變老的時候悉心的照顧,但是情況卻和我們想像中的相反,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分享你的觀點。
一、最不受寵的孩子反而最懂得感恩。
其實對於這個話題我有深刻的體會,因為我有我的父母曾經說過一句話,爸媽對你們的愛都是一樣的,但是5根手指伸出來還不一樣長,所以說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那麼為什麼最不受寵的人反而會懂得感恩呢?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孝順父母呢?我相信這句話凡是經歷皆是饋贈,因為父母不是特別寵他,所以說他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為人處事,懂得感恩。在他們心中父母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威嚴的,所以哪怕是父母變老了,在他眼中也是充滿威嚴的。
3. 父母覺得孩子怎麼樣子算是孝順
作為一個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兒女是孝順的模樣。那麼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孝順的兒女是是什麼樣子的呢?我認為父母們認為孝順的兒女都有這三個特點。
一:無論兒女工作多忙,自己的兒女常回家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家人。
自己的兒女常回家看看自己,其實是相對於一些空巢老人而言的。很多老人的兒女都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去到外地打工,所以他們常年不在家,會讓父母格外的思念他們,雖然有時候自己的兒女能夠給予父母上物質的支持,但是並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他們其實什麼都不缺,只是祈求自己的兒女能夠常回家看看自己。這樣在他們的眼裡,你就是孝順的。
二:自己的兒女能夠給予自己一些物質幫助,比如金錢。以及你讓父母晚年生活無憂,這也是父母眼裡孝順的樣子。
一些父母到了老年之後,已經喪失了幹活的能力。他們沒有任何收入,而且在年老的時候,特別容易生病。這其實是要花銷很大的錢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己的子女,能夠給予他們一些物質上的支持。比如金錢,因為金錢就是物質保障,能夠讓他們安享晚年。而且有了這些錢,他們就可以買他們想吃的。他們就可以去他們想去的地方。這也是父母眼裡孝順樣子。因為,你負起了贍養老人的義務,你也擔起了整個家的責任。
三:自己的兒女能夠在他們忙碌時,幫家裡分擔一些家務,這在父母的眼裡也是孝順的樣子。
其實孝順也可以從小事說起,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們沒有經濟來源的時候,孩子能幫家裡干一些家務,也是讓父母覺得你非常的孝順的。因為他們白天在外工作,晚上家裡的家務自己的兒女都收拾好了,這樣會讓他們感到非常的滿足,並且覺得很快樂,你就像他的貼心小棉襖一樣,會讓他們覺得你很懂事,且很孝順,因為你不想再讓他們干辛苦的家務活。
總而言之,父母眼裡的孝順樣子有很多種,但作為子女的我們,一定要把孝銘記在心中。
4. 長大很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愛把「3句話」掛嘴邊,家長聽見就笑吧
三歲看到老,這句俗語說得一針見血。一些老人也在講:「長大後孝順的孩子,在兒時就能看出個眉目來,基本八九不離十。」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長大後孝順的孩子,從小就在言行中有所體現,家長聽見就美吧,你養了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從孩子的言談舉止,能看出孩子以後孝不孝
豆豆3歲半了,平時很活潑可愛,在家裡就跟個小皇帝一樣,特別受寵愛。可是,他雖然被一大家人,捧在了手心上,有爺爺奶奶護著,也有爸媽疼著,但豆豆卻從不會驕傲自滿 。反而,豆豆對爸媽都很孝順,對爺奶也十分恭敬。
有一回,豆豆看見媽媽躺在床上,一副病了的樣子,豆豆很著急,就跑到媽媽的跟前問:「媽媽,你怎麼了?」見媽媽沒作聲,他就自己在抽屜里拿了錢,又跑到樓下的葯店裡,給媽媽去買葯。豆豆也說不清楚該買啥葯,當場就急哭了,支支吾吾地說:「 媽媽病了 。」
還有一回,爸爸帶豆豆逛超市,豆豆很喜歡一個玩具車,可爸爸卻不打算給豆豆買。爸爸以為豆豆會哭鬧,但豆豆卻乖乖地自我安慰:「媽媽說, 爸爸掙錢很辛苦,不能亂花錢 ,不買就不買吧!」然後,豆豆就眼淚巴巴地看著爸爸。
別看豆豆只有3歲半,但只要是爸媽渴了累了,豆豆都會很著急,給媽媽吹吹手,給爸爸捶捶背,豆豆真的特別懂事。平時,有好吃的東西,豆豆也會留給爺爺奶奶一份,很懂孝順。這樣優秀的孩子,長大後一定能夠孝敬老人。
長大後孝順的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
1媽媽,你怎麼了?
生活中,一個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媽媽,會知道媽媽的冷暖,體諒媽媽的難處和不易。孩子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媽媽,你怎麼了?」但凡媽媽有一點不舒服,被孩子看在了眼裡,孩子都像擔心自己一樣,牽掛著媽媽。
比如,媽媽切菜時,切到了手指皮,劃破了,孩子可能立馬就跑過來,詢問媽媽是否還好,幫媽媽吹吹手。一個總惦記媽媽的小孩子,長大後也會是一個孝順的孩子,這點錯不了。
2媽媽,給你吃吧!
一個孝順的孩子,言談舉止間,都是對媽媽的孝順和關懷。比如,吃飯的時候,孩子不會有好吃的東西,一個人獨享而忘了爹娘。孩子會在自己吃得津津有味時,拿出一部分來,分給爸媽吃。根本不可能一個人獨吞 美食 ,連爸媽逗樂他想要一點吃,孩子都不捨得給。
一個懂事的孩子,願意跟爸媽分享美味,樂意把自己的一份東西,給媽媽吃掉一部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只要有工作,能掙薪水了,大都會很孝順爸媽。
3媽媽,我愛你!
一個愛表達的小孩子,會把「媽媽,我愛你」掛在嘴邊。孩子的真情流露下,充滿了對媽媽的敬仰和喜愛。一個對媽媽很有好感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多聽媽媽的意見和想法,多遵守跟媽媽的約定,盡力在工作和愛情婚姻中,都努力做到讓媽媽滿意,成為一個大眾眼中很孝順的好孩子。
能把這三句話,常掛在嘴邊的小孩,十有八九都是個孝順的孩子,長大後會對爸媽好。不過,如果你覺得,自家的小孩子不夠孝順,說出的話總讓人不太滿意,常說些不好聽的話。
例如:不許吃我的東西!不可以碰我的玩具!媽媽,你快滾出去!那麼,就請爸媽們馬上重視起來,盡早對孩子加以引導教育吧!不然,孩子只會越來越糟糕,對爸媽越來越不敬重。
孩子孝不孝順,都在於爸媽的引導教育
當小孩子第一次對爸媽不禮貌,表現出對爸媽的命令、侮辱、欺負時,建議爸媽立馬教育孩子:
首先,要立即警告,制止孩子的不當言行。只要孩子有了出格的言行,爸媽就要立馬制止孩子,命令警告孩子,快點道歉,不準對爸媽無禮貌。然後,爸媽要熄火,不必打罵孩子,反而該耐心跟孩子講,孩子應該怎麼說話,怎麼辦事?
比如,要求孩子體諒爸媽的累,幫爸媽做點份內的事情,多說些關心爸媽的話,給爸媽一定的安慰。這種要求多了,孩子養成了習慣,孩子自己就會知道要怎麼孝順爸媽了。
您家孩子對爸媽孝順嗎?說過什麼話,做過哪些事,讓您覺得很感動嗎?
5. 家長對孩子孝心感言
思路:以「孝心」作為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無論寫一件事或幾件事,都只能有一個中心思想。把孩子對你孝敬的事寫上去無論多小的事都可以寫,通過事件證明自己的孩子對自己很孝敬。把幸福的心情表現出來,進行情感抒發,令讀者產生共鳴。
我很幸福。因為我很幸運有這么個聰明、乖巧、懂事、能乾的女兒,讓我的生活,任何時候都有幸福感,有期待,有驚喜,有滿足。
一、報平安的電話一打就是四年多。
女兒很孝順,懂事。幾年前剛剛去外地上大學的時候,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們視線的她,一個人生活在幾千里以外,讓我們有操不完的心。她自己也很不適應,幾乎天天哭著,鬧著要回家,理由是南方人說話聽不懂,飯菜不好吃,不習慣,專業不喜歡等等。她爸爸心一軟,說實在不行就回來重新考吧。
我那時候一方面為孩子著想:因為未來是未知的,萬一第二年考不好又該咋辦?另外,也是自私的想法:好不容易把她的高三熬出來了,難道還要再繼續嗎?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他已經安心了。於是,她爸爸就給她定了個規矩:無論多忙,都要每天晚上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那時候,孩子是晚上九點下晚自習,打電話時間就定在了九點左右。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四年多。時至今日,她已經畢業參加工作了,依然是天天晚上打電話,沒事了我們就多聊一會,忙了就幾句話報個平安。這樣,她在外面過得怎麼樣,開心不開心,我們在家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事情,彼此都知道。孩子的電話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很重要部分。
每天晚上,我都很期待,如果晚了,還沒過來,我就打過去。後來我怕孩子覺得這是負擔,就告訴她,萬一忙了,不想打了就發個信息,可是她說,這也成了她的習慣,不會成為負擔的。我常常感動地說:「我是多麼地幸福,有這樣的女兒;你是多麼地幸運,有我這樣的母親;我們彼此安慰,相互鼓勵走過生活中的坎坎坷坷,收獲一路的感動。
而我小時候,父母沒有多少文化,家裡孩子也多,另外,也沒有那個條件。哪裡會做到這些啊?」每當我跟同事們說起這些,他們就會感慨:「有多少孩子能堅持下來啊?我的`兒子只要打電話就是:沒錢了,打些錢吧!不要錢就想不起來打電話。」這恐怕也是兒子,女兒的不同吧!還有同事說:「你們倆為中國的電信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啊!電信應該給你們母女頒發獎章啊!」我很幸運自己有女兒。溫暖,幸福。
二、心裡有父母,關愛,孝順常在。
剛剛上大學那年,她在網上幫我買了一大包東西:冬天保護手的防水袖套,手套,餃子器,打蛋器等等。雖然不值多少錢,但是都很實用。冬天,我胃不好,她不吭氣就買回一大包暖寶寶,哪種溫暖,讓我心裡美滋滋的。
前幾天在電話中,孩子說,現在是秋季,正是吃大閘蟹的時候,我給你們買幾個嘗一下吧?我說麻煩,算了。的確,我們都快五十歲的人了,幾乎沒有吃過。果然,第二天她就打電話說,已經買了,第二天就快遞到了。
昨天,三點多我還沒等到,因為一會有自習,就在微信里問了她,她說打電話問問。很快回復說5點左右就到了。不到5點,我接到了快遞員的電話,在大門口還耐心地幫我驗貨。滿懷期待,幸福,好奇,因為我這輩子還沒有做過呢。
在網上又查了一些常識性的知識,怎麼洗,怎麼做,怎麼吃,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在具備了一些基本知識以後,回家先給孩子發了圖片,讓她看看。然後清洗,取了幾個蒸。然後再做其他的飯。最麻煩的是吃,我們兩個一樣的傻,不知道吃啥,怎麼吃。
看著說明,剪子,勺子,叉都用上了,還是把大部分都扔了,關鍵是打開蟹肚子了不知道啥該吃,啥不該吃。調的醋汁幾乎沒有派上用場。孩子還在那邊指導著。還好,最後,終於摸索出來一個吃蟹腿的辦法。
昨天,我又收到了一個她郵寄的包裹,是博士豆,又名「夏威夷豆」。前些天她就說過,她自己在網上買了一些,想著我也沒吃過,就順便給我買了一些。因為是郵政送,所以慢一些。昨天到了後,我給同事們分了幾包。讓他們也分享我的幸福。
三、她能力比我強,很會照顧人。
記得她很小的時候,我們出去洗澡,孩子就用她的小手給我搓背,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很少找別人搓了,我就開始很依賴她了。到了現在,那更不用說了。我們一起出行的時候,常常是她幫我定票,安排一切。甚至過馬路也照顧我。跟她在一起,我覺得好幸福,安然享受著被人呵護,照顧的感覺。人說老小老小,我感覺自己好像現在變成小孩子了,更多的時候,倒是我依賴女兒,很多事情,是她做我的主心骨。
當然,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點點滴滴,不能一一描述,但是,我難以掩飾我心裡的喜悅,我作為母親,是成功的,幸福的。她以後成功與否,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她是心志健全的,是社會上一個勞動者,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在家裡,她會是一個好女兒。我祝福她,以後也是個好妻子,好母親,能擁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能把她的愛傳遞下去。
我祝福她,以後也是個好妻子,好母親,能擁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能把她的愛傳遞下去。
6. 作文媽媽誇我是孝順的孩子四百字
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夜,已經很深了,可我卻還沒有進入甜甜的夢鄉,而是焦慮地坐在媽媽的病床旁,怕她又哪兒不舒服。
今天晚上,媽媽發起了高燒,而爸爸又不在家,照顧媽媽的這個重擔就落在了我的肩上,我服侍媽媽洗澡、上床睡覺。在微微的燈光下,我看見媽媽的眼旁有幾道淺淺的皺紋,雖是幾道淺淺的皺紋,可每一道都深深地刺痛著我的心。媽媽每天那麼辛苦的工作,不還是為了我嗎?
這時,外面下起了雷雨,還颳起了風,我看見媽媽的嘴唇微微地動了幾下,就急忙問:「媽媽,你哪兒不舒服?要不要喝點水?冷不冷啊?」「悅悅啊,我覺得比剛才更嚴重了,你去櫃子里找找還有沒有葯了。」我幾乎是奔到了櫃子前,徹底翻了一遍之後,沒發現一顆葯。我跑回媽媽的房間,說:「媽媽,沒葯了,我這就去給你買,你等我啊!」我穿上外套,也不顧腳上還穿著拖鞋,就跑出去給媽媽買葯,這時,風颳得更猛了,雨下得也更大了,似乎是老天爺在跟我作對,我沒有打傘就在雨中奔跑著,耳邊聽到市場上的大鍾響了十下……
回到家之後,我連忙給媽媽服下了葯,然後不時地問一句:「媽媽,感覺好點了嗎?沒剛才嚴重吧?」直到媽媽說「好多了」之後,我才安心。
媽媽摸著我濕透了的臉蛋和頭發,也沒怪我沒撐傘,只是欣慰地說了一句:「我孝順的好孩子啊!」就把我緊緊地摟在了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