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陽節 七夕節 中秋節 元宵節 除夕 端午節 清明節的時間順序
按先後順序依次是:除夕、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
「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時間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時間在每年公歷4月5日前後。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時間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乞巧節等,時間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時間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
重陽節,又稱「踏秋」、重九節、敬老節,時間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
❷ 中國8個傳統節日
中國8個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
春節風俗有吃湯圓、放鞭炮、拜年、上祖墳等;元宵節風俗有吃元宵、猜燈謎等;清明節風俗有掃墓、踏青;端午節風俗有吃粽子、賽龍舟;七夕節風俗有穿針乞巧、禮拜七姐;中秋節風俗有吃月餅、賞月;重陽節習俗登高、插茱萸;冬至節風俗吃餃子、喝羊湯。
1、春節
春節歷史悠久,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人們常說但是過大年、過年就是這一天。現在春節時間狹義農歷正月初一,廣義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❸ 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的日期
中國節日:
1月1日:元旦
農歷正月初一:新年(春節)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3月8日:國際婦女節
3月12日:植樹節
4月4日(年份為雙數)或5日(年份為單數):清明節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5月4日:青年節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6月1日:國際兒童節
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
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中國情人節)
8月1日:建軍節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9月10日:教師節
10月1日:國慶節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歷臘月廿九或三十:除夕
❹ 中國人過什麼節日
除夕、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上巳節、端午節、七夕節。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龍抬頭、上巳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下元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