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感恩節,你知道企業的「孝金」這種事兒嗎
1
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樣,常常是通過朋友圈提醒,才知道廿四節氣和諸如感恩節、萬聖節這些洋節的存在?上次是小雪那天,看朋友圈的提醒才意識到「哦,小雪了呀」;今天是感恩節,一大早收到很多祝福,諸如:感恩父母,給了我生命;感恩親人,給予我關愛;感恩朋友,伴隨我成長;感恩我生命中出現的所有的人……
同樣的內容重復地收到了很多遍,雖然知道大多是群發,開始也會出於禮貌回復一下表情或感謝的話,後來便麻木到不願再一一回復了。
2
目光炯炯聊職場,內心溫暖談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㈡ 女兒所在的公司每月會給每位員工父母發放孝敬金,我們應該用什麼語句來表達這份感
女兒所在的公司每個月會給單位員工父母親發放孝敬金。你們作為家長。想感謝董事長,就說感恩董事長想得這么周全,為我們做父母親的發放孝敬金,關愛我們老人,是你們的孩子們都有顆感恩的心。是孩子懂得尊重父母親,給父母親一個安心的老年生活。是孩子們懂得尊老愛幼,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傳承下去了。是每個員工都會孝敬父母。
㈢ 企業為什麼要給員工父母孝心金,卻不願意給員工漲工資呢
企業這樣做它是為了取得社會效益!也是為了擴大宣傳而採取的一種策略!和給員工漲工資是兩個不同性質的經營手段!
㈣ 振東集團的「敬孝金」是怎麼回事
振東集團的敬孝金是企業針對公司外派,長時間不能陪伴父母的員工,每月向其父母郵匯150元,替員工孝敬父母,為員工記住父母。每月5號審核,20日為法定打款日。金額雖小,卻開創了民營企業的先河,現已累積發放1800多萬元。
㈤ 單位發放的孝順金可以發給配偶嗎
不可以。
孝順金由公司決定,一般是政策明確,只要完成相關盈利指標,企業當月給員工的父母發放「孝敬父母金」,直接打到員工父母或員工配偶父母的銀行卡上。
㈥ 三業老闆發工資給父母的好處
網路知道
三業老闆發工資給父母的好處?
116孝順金」:員工月薪部分強制存給父母白雲區的一家美容連鎖機構,自2012年起規定未婚員工要拿出月工資的10%,已婚員工拿出5%作為孝順金,財務人員把這部分錢直接打到員工父母乃至岳父岳母的銀行賬戶上去。公司層面也根據員工工作年限,給予額外補貼。工作一年每月補貼100元,工作兩年補貼200元,三年以上補貼300元。該公司負責人呂美葉舉例說,公司基層員工平均月薪是3000多元,每月約劃出300元打給父母。「員工父母一年至少可以領到3600元。我們員工不少來自農村,對父母來說,這是一筆不少收入。我們招聘新員工時,員工須認同這個規定,否認將不予招錄。一入職,員工就要提供父母的銀行賬戶。」為推行該規定,該公司還設有其他配套規定。例如,每個周一,所有門店都是關店內部學習,其中就包括了「孝」文化學習。員工獲得了獎勵、升遷,公司也將電話通知其父母,讓他們了解孩子的成長。執行:有員工私扣「孝順金」該公司另一名負責人盧志平坦言,這項規定在推行之處也曾碰到一些問題。「有些員工有抵觸心理,父母領孝順金變成了走過場。有一次,一位店長發現一名員工拿著父母的銀行卡刷卡消費,才知道有員工私自扣留了孝順金。」盧志平說,有些員工不理解的,覺得孝順金多此一舉,「有錢,自然孝順父母。」盧志平說,為了防止孝順金「走過場」,公司安排人員定期對員工的父母(公婆)進行全員電話回訪。初衷:讓孝文化在公司落地生根盧志平向記者解釋了公司推行「孝順金」制度的初衷。盧志平說,傳統講「百善孝為先」,「我們成年了,回頭看才理解到父母的不容易,為孩子操心一輩子,做兒女的一定要孝順。」孝順金就是該公司將「孝」文化落地的一個方法。各方觀點:「在農村,有了這筆錢,父母可以解決基本生活開支。在城市,一般父母都有較完善的社保,一月都有不少退休金,不會太在乎孩子這點錢。」劉女士表示。與劉女士持同樣觀點,市民周先生也表示,現在年輕人很不容易,買房與生活壓力都大,本來賺錢就不多,再拿工資10%給父母,父母還會倒貼回去。「孝順金倒沒有必要,年輕人不做啃老族就足夠了。」
㈦ 什麼叫孝順金
據報載,某市的一家公司設立了一項孝敬父母長輩的「孝順金」,每月發放工資時代扣員工50元回,全年扣款答600元,每逢中秋、春節兩大節日,由公司向員工的父母各匯寄300元,在匯款的同時還附上公司給家長的慰問信,介紹公司的業務發展和員工的成長情況。「孝順金」一經形成制度,員工一致贊成,家長十分感激,這不僅使我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得到弘揚,而且也促進了公司的和諧發展。
㈧ 員工表現優越,公司發放孝敬父母金,打電話核實身份該怎麼說
員工表現優越,公司發放孝敬父母金,打電話核實身份問你什麼回答什麼就可以。
作為家長。想感謝董事長,就說感恩董事長想得這么周全,為我們做父母親的發放孝敬金,關愛我們老人,是你們的孩子們都有顆感恩的心。是孩子懂得尊重父母親,給父母親一個安心的老年生活。是孩子們懂得尊老愛幼,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傳承下去了。是每個員工都會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金不僅是員工的一種福利,但更主要的是企業的一種文化,讓員工懂得孝道、感恩父母、關愛家人,然後將感恩精神更好地在企業傳播開來,服務企業長遠發展。
㈨ 慈孝金是什麼
慈孝金是一種家庭慈善活動,它要求家庭成員向家庭中最需要幫助的人捐贈一定數額的金錢,以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
㈩ 作文素材:一名18歲……工資里扣
年沿襲至今的優良傳統,可是由於生存的壓力一些兒女只想法掙錢來保證自己家庭的生活,從一定程度上忽視父母對物質的需要,尤其是對農村老人來說除一月幾十元的養老保險金外幾乎沒有任何收入,想吃點好吃的也只能想法忍住。
作為企業推行孝順金,從員工工資里直接扣除看似霸道,其實是飽含深情:一方面,公司在招工時就把從工資里扣除孝順金作為其中的條件,同意招錄就等於同意公司從工資中直接扣除孝順金,可以說扣除孝順金是員工的自願行為。另一方面,公司並不是只扣員工工資而且還給予額外補貼,承擔了社會責任,如;工作一年每月補貼100元,工作兩年補貼200元,三年以上補貼300元。公司推行孝順金不僅解決了用工的難題,也激發了員工的極大孝心,也是讓老人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一種具體方式,傳播了正能量:讓不孝順的人孝順,讓孝順的人更加孝順,也會讓更多的企業加入推行孝順金的行列。
現在我國已進入了老人社會,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2. 12億,其中15%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國家養老的壓力可想而知。除國家加大養老投入外,還應積極倡導企業推行孝順金作為養老的有益補充,以讓老人晚年生活得更美好。
為農村養老提供思路
客觀地說,這一創意對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城市家庭作用不大。如果老人有退休金,那10%的「孝順金」只不過是錦上添花。對於沒有經濟壓力的老人來講,他們更需要的其實是親情關懷。
而在社會發展落後一步的廣大農村,經濟因素在養老中的作用舉足輕重。那些已經失去或將要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農民,他們沒有積蓄,沒有固定收入,雖然國家每月有幾十元錢的補貼,也只是杯水車薪。孩子工資的10%,對他們來講就是一筆不小的款項,完全可以保證其基本的日常生活。
我不同意專家所謂「『孝順金』作為企業管理方式是可行的,但不具有在更高層面推廣的可行性」這樣的說法。相反,個人認為這一作法為農村養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設想,如果把「孝順金」的操作者由企業換成政府,每位有工資收入的年輕人都要扣除工資的一定比例給父母,同時國家補貼同等數額,農村老人晚年的生活水平將會上升一個甚至幾個台階。
掙錢不多不是反對「孝順費」的理由。在現實中,很少有人覺得錢已經夠花,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可能一輩子都覺得缺錢,但我們的父母沒有那麼長時間可以等待。我們不應該為自己留下「子欲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