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知乎

孝順知乎

發布時間:2020-12-05 08:37:38

Ⅰ 給爸媽買保險 知乎

保險小編幫您抄解答,更多疑問可襲在線答疑。

您好,看得出你很孝順,由於爸媽年紀大了,應該優先考慮意外傷害和醫療健康的風險,第一步建議先完善一定的意外與健康的保障險種,如意外險、消費型健康醫療險與重疾保險等。你可以根據你爸媽的實際情況到保險公司或者專門的保險平台對比選擇,這里給你提供一個參考鏈接:(如何給爸媽買保險)

Ⅱ 男人到了多大才能孝順父母 知乎

一般男人三十而立:自已有能力了:結婚成家了:這時候就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時候: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給了我們無私的愛:無微不至關懷:所以我們要好好孝敬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Ⅲ 啥樣叫孝順

你和你的朋友嘗過千百種奇珍異味 走過千百個風景 享受過百態生活 。父母卻在內漸漸老去,他們吃過容的美食少之又少去過的城市少之又少電腦手機用不來…… 當你覺得這個世界很大的時候 請你也帶他們走走。所謂孝順 就是當你享受任何都不忘父母。 就像曾經他們總把最好的那一點點。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我所理解的孝順有二層意思,即孝和順,孝順是用情感和尊重為基礎的,是發自內心的無私無利的一廂情願的情感流露。有時就是一種理解、關愛、順從、尊重、幫助、微笑、認同和幫助。除了盡孝道,更多的是順從,關愛。即使父母或多或少存在某些不足和缺點,但做子女的我們也須竭盡所能地盡孝和順從。但不排除善意的提醒。
來源於知乎

Ⅳ 如何從精神層面孝順父母

陪父母聊天、不頂撞父母、父母下班噓寒問暖,給倒杯水,晚上給父母洗腳 、父母教育耐心傾聽、微笑面對父母、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不讓父母操心等

Ⅳ 有一對沒有遠見的父母是什麼樣的體驗 知乎

我們的父母也許沒有我們有見識,也許沒有我們學歷高,沒有我們見多識廣,但是他們都是生養我們的人,是我們的恩人,我們都要孝順他們,尊敬他們,而不是瞧不起他們,推廣來說,我們不應該瞧不起任何人,要尊重任何人,善待任何人,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Ⅵ 一個人是否孝順及孝順程度會受哪些因素影響

2.1 地區年齡與性別
這幾個是很常見的人口學變數,所以拿在第一條來說。張坤(2004)的對青少年傳統孝道的態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對於傳統孝道的四個因素中,對於隨侍奉養贊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敬愛祭念、抑己順親、以及榮親留後。同時青少年的傳統孝道態度存在著顯著的地區和年齡差異,即農村青少年對抑己順親、榮親留後的贊同程度顯著或極其顯著的高於城市青少年,初三青少年對榮親留後、抑己順親的贊同程度顯著高於高中階段的青少年。父母對傳統孝道的贊同程度顯著高於青少年, 特別表現在榮親留後、抑己順親、敬愛祭念三個方面, 而青少年對隨侍奉養的贊同程度顯著地高於其父母。金燦燦(2011)年的研究顯示,在中學生群體中,男生的權威性孝道顯著高於女高中生,初中生的互惠性孝道和權威性孝道均顯著高於高中生,這表明了在孝道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性別差異。
總結一下,以上的結果有以下幾個核心內容:
(1)青少年對於孝道的不同核心內容贊同程度不一樣;
(2)不同地區(城鄉/農村)的青少年對於孝道的贊同不一樣;
(3)父母與孩子(不同年齡)的人對於孝道的內容贊同程度不一樣;
(4)男性女性對於孝道的不同內容贊同程度不一樣。

2.2 老年人孝順期待
老年人孝順期待是指相對於成年子女向老年父母給予幫助或提供照料,並把父母的需要置於自身需要智商的責任感,即為孝順的另一面,老年父母對於子女孝順行為的期待。陳傳峰(2006)的研究顯示,老年人對家人或親友最大的願望前三是:親情交流、醫療保險和旅遊幫助。而在王大華(2003)的研究中發現,老年人的孝順期待與居住地之間存在著顯著的關系,城鎮老人的孝順期待水平顯著高於農村老年人,而且在孝順期待的類型上也有著不同,城鎮老年人的孝順期待主要與服務支持與情感支持呈顯著正相關,而農村老人的孝順期待與服務支持呈顯著正相關。同時在研究中,研究者的另一個結論,即老年人的孝順期待與老年人接受子女社會支持的各個維度普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孝順期待與老年人接受的子女社會支持有顯著的關系,但與老年人給予子女的社會支持沒有明顯關系。
簡而言之,即是說老年人對於孩子們的孝順的期待不一樣,孩子們的孝順行為就不一樣。打個比方,小李爸媽希望我常回家看看,而隔壁家老王則希望他能早早結婚,老人家的不同的期待影響著孩子們的行為。

2.3 家庭教養
孩子在成長中孝道觀念的形成,會受到家庭教養影響,李啟明(2013)的研究顯示,父母的關愛性教養方式與互惠性孝道,父母控制性教養方式與權威性孝道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權威性孝道在父母控制性教養方式和普遍尊老之間起中介作用,父母關愛性教養方式對互惠性孝道和普遍尊老具有直接顯著性正向預測作用;父母的情感溫暖對普遍尊老具有直接顯著正向預測作用,互惠性孝道在母親的情感溫暖與普遍尊老之間起中介作用,權威性孝道分別在父親的懲罰和眼裡、母親的懲罰和嚴厲與普遍尊老之間存在著中介作用。
作者:苟代
來源:知乎

Ⅶ 面對自私的重男輕女的母親怎麼辦知乎

怎麼辦?那還真沒有太好的辦法。
一個人有權決定或者有可能自己以後的生活。
但無法選擇誰做自己的母親唄!
建議盡量減少摩擦……順其自然吧!

Ⅷ 中國的「孝道」是害人的毒瘤

中國傳統孝道
中國傳統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之一,滲透到了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謝幼偉先生在《孝與中國文化》一書中所說,「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謂『孝的文化』。孝在中國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談中國文化而忽視孝,即非於中國文化真有所知」。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修身養性,融合家庭,報國敬業,凝聚社會等。

一、孝文化的內涵
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一般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關愛、贍養老人,為父母長輩養老送終等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孝文化一直在中國傳統倫理文化中處於「百善孝為先」的領導地位,被看作是人之善性的根源。人類社會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人際道德關系。在我國以孝道為核心的尊老養老道德觀念,有文字記載者至少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孝道在整個中國倫理思想史中一直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孝被看作「百行之先」、「為仁之本」,它已經深深地植於中華民族每個成員的內心深處,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行為習慣。孝是支配中國古代社會兩千餘年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及至今日我們身上仍然有儒家孝道思想的深深烙印。今天的中國正進入老年社會,從目前的社會現狀出發弘揚孝道,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Ⅸ 老人壽命對子女好不好

老人壽命越長對子女越有好處,因為這樣子女才有更多鍾福田的機會。
佛門里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有福報的人,他無論身處哪裡,哪裡都是好風水;一個沒有福報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風水寶地,也是一場徒勞。因為,福報不是求來的,更不是搶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只有積攢了足夠的善良與福德,好運才會常來光顧。
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種方式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與其遠行燒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善,不會大過於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於不孝。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馳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燒再高的香,也難以得到加持。
在佛門里常說,人生是一個了緣的過程,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因果。我們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緣分要麼是來還債的,要麼是來要債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為父母子女。佛說:若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所以,無論父母是否給過我們富餘的生活,是否讓我們吃穿不愁,我們都應該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們生下來,感恩父母含辛茹苦養育教導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寫的那樣,「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若是因果無感應,目連救母為何因」。
那有人就說了,我的父母從小沒有給過我好的生活條件,讓我吃了許多苦,也沒有給過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對我暴力相向,我現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與父母沒什麼關系。因此覺得父母未曾對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回報他們。這是大錯特錯的。
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縱然父母言行有失,我們也不應該去責難他們,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已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至於後己是享福還是受苦,難道不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是。不論父母是對是錯,我們都不應該心生厭棄,而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孝心溫暖他們。

Ⅹ 學歷越高的人越容易不孝順父母嗎

學歷越高,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多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史,估計大家也發現了規律所在,但凡能扛起家國重任的,無一不是知識文化水平高超之人,文人會謀略,武將懂兵法。到了現代社會,雖然沒了過去的老一套標准,但社會的總體發展還是依靠知識分子們,高學歷的孩子就在其中。
然而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腦力工作者,當他把一天的大腦運轉都花費在工作或者學習上的時候,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分攤給父母了。下班寧願癱在床上,也不接受來自父母的噓寒問暖。

思想層次差距大,交流少
這時候有網友說了,父母的親情本該是治癒孩子疲倦的良葯,怎麼到你口中成了壓力般的存在了呢?這就說到了重點:隨著孩子學歷的提高,跟父母早已不在同一文化層面上了,思想和三觀上存在巨大差距,交流反而容易激發矛盾。
現實中,我見過太多因為學歷高就與年少同窗疏遠的案例,倒不是因為清高自傲,而是話不投機。哪怕是民國時期著名才女張愛玲,也曾直接對老友表達過「受不了跟你在一起總是聊過去,彷彿現在的我死了一樣。」
雖然親情要比友情粘度高,但隨著交流的減少,父母也會逐漸聽不懂或不明白孩子在想什麼,而學歷高、見多識廣的孩子,也會逐漸對父母隱瞞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免被指責。久而久之,父母便會覺得孩子不孝順,其實孩子並非不孝,而是父母要求太高罷了。

​離家遠,親情由濃轉淡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高學歷的孩子大多會就職於超一線城市,比如我表姐,就職於上海,一年最多回兩趟家,一次五一,一次十一,親情自然不勝以往。
都說距離會產生美,但對於親情來說,距離只會讓親情濃轉淡。對比之下,學歷不高的孩子不受專業限制,大多在父母身邊就能就業,也難怪網上都說「成績好的孩子是國家的」了。

閱讀全文

與孝順知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