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述重陽節的詩詞有哪些
1、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櫥 通:廚;銷金獸 一作:消金獸)。—— 《醉花蔭》李清照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3、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齊山登高》杜牧
4、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菊》鄭谷
5、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採桑子·九日》納蘭性德
6、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席上賦白菊》白居易
2.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說明了什麼
說明作者對田園生活所吸引,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表現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彼此戀戀不舍和期盼重聚。
3. 重陽節可用什麼aabb詞描述
必里遲離 陰歷九月九日。
出處:《遼史·嘉儀志》:「九月重九日,版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權少者為負,罰重九宴。……國語謂是日為『必里遲離』,九月九日也。」
過時黃花 黃花:菊花。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滿城風雨 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出處:宋·潘大林《題壁》詩:「滿城風雨近重陽。」
明日黃花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出處: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4. 重陽節的習俗(英文描述)
The 9th day of the 9th lunar month is the traditional Chongyang Festival, or Double Ninth Festival. It usually falls in October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In an ancient and mysterious book Yi Jing, or The Book of Changes, number "6" was thought to be of Yin character, meaning feminine or negative, while number "9" was thought to be Yang, meaning masculine or positive.
So the number nine in both month and day create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or Chongyang Festival. Chong in Chinese means "double." Also, as double ninth was pronounced the same as the word to signify "forever", both are "Jiu Jiu," the Chinese ancestors considered it an auspicious day worth celebration. That's why ancient Chinese began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long time ago.
5. 以重陽節為描述對象,用上一種修辭手法寫一句話
九月初九,黃發垂髫遍插株萸去,不留一人余,攀得是山,賞得是菊,采擷得卻是一片歡聲笑語,負一擔虔誠。
「遍插株萸去,不留一人余」化用「遍插株萸少一人」,當然,如果這個不算修辭,後面還有暗喻。采擷的東西本應是花花草草,這里以花作喻,表現了「一片歡聲笑語」的美好溫馨;」負」本是「背」的意思,這里引申為「承擔,擔當」的意思,對中華傳統節日的慶祝與傳播,是每個人虔誠的擔當。
望君歡喜,不喜勿噴!😊
6.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版,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權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7.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哪個節日
重陽節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的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
8. 簡單的描述一下重陽節35字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專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屬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9.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述的是哪個傳統節日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生查子①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內,②
花市燈容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意思是:
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
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
疑難點注釋: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楚雲深》、《陌上郎》、《綠羅裙》等。雙調,四十字,仄韻。
②元夜:農歷正月十五夜,即元宵節,也稱上元節。
——希望能幫助您,您如果滿意就採納我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