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
一家之言,個人拙見:於人類社會講,孝順是責任,是和諧社會關系中的必要要求;於家庭講,孝順是傳承,是美德,尤其是中國家庭;於個人講,孝順是本能,是個人品質決定的。
看得出你有一些困惑和自己的思考,我想,談孝順還是從自然人的個體思維來議論,比較單純一些。孝與不孝都是正常的,如果說對錯,既可能有父母造成的,也可能有子女造成的,還可能有社會造成的……我認為,作為父母,養育子女是自己的選擇,愛孩子是自己情感的傾注,應該是無所求的,如果你教育子女得當,自身言傳身教,子女自然會孝順你,但即便不孝順,他、她也仍然是你的孩子,父母也只能面對現實;作為子女,沒有誰是生下來就註定孝順或者不孝順的,如果從家庭和父母那裡繼承了孝順的美德和精神,那他、她就是孝子、孝女,反之當然就不孝,所以無需感嘆和糾結於天下哪些不孝兒女,要做的是自己是否選擇孝,怎樣踐行孝,是否不計回報的自覺做到孝順,這幾乎可以決定你的兒女是否孝順的,你的子孫後代是否具有孝順的美德,是否傳揚孝順的家風。
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從沒有刻意教導我們要對他們好,而是在平時默默地孝敬、依順著我的我的奶奶、外公、外婆,在外公、外婆重病時,無私的犧牲自己,照顧老人,即便老人彌留之際,父母都盡自己所能的讓他們帶著尊嚴、帶著欣慰、帶著無數幸福的回憶和對晚輩們美好的希望離開我們。
談到自己如何孝順父母,自覺還很不夠,因為父母衣食無憂,懂得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心態極好,身體健康,所以似乎不需要我做什麼。所以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更多的依順父母,在我的家庭里,孝順應是順為先;更多的發展好自己的事業,注意自身健康和自己小家庭的和諧,不要把父母辛辛苦苦哺育培養的我隨意糟踐了(有點極端,比如是否健康、是否樂觀、心態是否端正等等),否則父母是最痛心的。具體來說就是永遠在父母面前做一名乖孩子、好孩子,哪怕你已成人,你也已為人父母。
Ⅱ 談談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在北京工作,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的期望,好好去工作。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Ⅲ 談談兒女該如何孝敬父母
最少在語言上要給父母有一種安慰感!就算給了錢,就算讓他們的生活衣專食無憂,那又算屬什麼呢?父母到了老年要的並不是虛浮的物質生活,他們要的只是兒女子孫們生活得平安,過得幸福,而我們做子女要做的就是給他們關懷和愛護!
Ⅳ 結合中華傳統倫理道德「孝」,聯系實際談談應如何孝敬父母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中國這個「孝」字它是個會意字,上面是個老,底下是個子,沒有代溝。這是一體,上面還有上面,後面還有後面,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它顯示這個。 真正學過孝的人,做不正當的事情,內心有愧,對不起祖宗。對不起祖宗,他怎麼敢做這些違法的事情? 一個人,如果孝心一開,智慧的門就開了,就會以利他之心生活,智慧大門開了,財富大門就開了,和諧大門就開了。 我們知道,孝里頭最重要是「順」,順很難!如果父母所作所為不合情不合理,我們怎麼順?是不是要順?在中國古代,舜王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舜王的母親是後母,他親生母親過世了,後母討厭這個孩子。後母生了一個兒子,生一個女兒,總想把舜除掉。舜自己也曉得,但是他沒有覺得父母有過失,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鄰居都打抱不平,他去跟鄰居說:你們不應該這樣做,我的父母沒有過失,過失在我。完全反過來天天反省、天天改過,三年把他的父親、後母一家人統統感化。中國古人常說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頑石都能感化,那人怎麼會不能感化?舜做三年之後,全家被感化了,鄰里鄉黨都被感化了,當時的國王是堯王,堯王聽說有這么一個人,召見他之後,把王位讓給他,這是行孝盡孝的好榜樣。 中國過去自古以來,帝王有宗廟,一般平常百姓有祠堂,春秋祭祀祖先,清明一回,七月十五一回,這是提倡孝道具體的表現。團結一個家庭,團結一個宗族,團結社會,團結國家,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中國這個國家民族在世界上能夠延續五千多年,而且一直維系著大一統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了。靠什麼?就靠這個力量。這個力量沒有了,我們的民族大概也不會有太長的時間。 通過踐行孝道,每個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則,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碼的德性。因此,儒家歷來以修身為基礎。在今天,倡導孝道,並以此作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萬惡淫為首」,這句話里的含義太深。「淫」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比較廣,你做任何事做過了都叫「淫」。一旦做過了就會傷害到他人與自己,論語上講:過猶不及,「過」與「不及」是一回事,如何將事情做到恰到好處,這個太難。第二個意思專指淫慾,其中混雜了強烈的自私與佔有欲。正常人都會對異性產生過嚮往之心,但淫慾是六道輪回的根本,沒有淫慾就不回有「眾生」,就不會有眾生的「起心動念」,地藏經上說:閻浮緹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罪。楞嚴經上說: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Ⅳ 結合實際 ,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
百善孝為先。孝順不是給父母照顧好衣食。真正的孝順,要言於表,而進於心。
荀子是古代孝子的典型代表。每次父親吃完飯,都有想要接濟普通人的想法,年齡大了,又不好自己動作。而荀子總會在飯後問父親,剩下的飯菜怎麼處理?父親說,給誰誰誰吧,荀子說,好的,並照辦。這看似簡單的舉動,蘊含了極為深刻的孝之情懷。孝順,有時候是對父母的成全。就像父母一直成全你一樣,那是無私的不求任何回報的,而作為子女的,無論做多少,無論愛多深,都是應該的。但這其中,更應該加上尊敬與成全。
Ⅵ 請談談「新24孝」主張從哪些方面孝敬父母對此你有何看法
不要遺棄父母,父母老了,伺候父母,僱人伺候也可以,不但物質上幫助,還要精神上「順著」他們。
Ⅶ 談談你對孝敬長輩的認識
這個不是我個人見解 是過去聖賢人講孝順的標准 分為4種 小孝養父母之身 中孝養父母之心 大孝養父母之志 至孝養父母之慧 養父母身體就是讓他們不缺乏衣物飲食 養父母的心就是能夠不讓他們操心 時常關心他們的感受 養父母的志 就是父母有什麼願望 比如期望孩子有出息怎麼樣的 自己能做到 養父母的慧就是能夠讓他們年歲大了 讓下執著 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 離苦得樂 當然孝自己父母是小孝 從而可以發展成孝順一切父母 弟子規有說 凡是人皆須愛 是諸父 如事父
Ⅷ 談談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孝敬父母呢
逢年過節或父母誕辰,要買一些適合他們口味的食品,表達子女的一點孝心。如果父母有困難,子女應當全力幫助,寧肯自己困難些,也決不能讓父母作難,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贍養。
Ⅸ 結合《孝經》談談你如何理解「孝敬父母」的內涵
作為人,孝順父母祖宗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請問大家做過哪些好事,積累過多少陰德?只有積累過多的陰德,今生才能得到善終,子孫才能興旺,來世才能幸福。孝敬父母祖宗是積累最大的陰德。相反的行為便是損傷最大的陰德,也是最觸犯天心的。願所有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都能將之謹記在心並且理解其意傳教他人。
Ⅹ 如何孝敬父母,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孝敬父母 在這條路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道理 有些人為了孝敬父母 任何事情都聽父母的 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 個體的對象世界是指從個體誕生開始就圍繞在個體周圍的世界,它包括支持該個體存在的物質實體和用於該個體發展的各種因素。從個體的生存處境看,個體的對象世界是我們通常所指的廣泛意義上的自然界以及這個自然界的展開形式。這個世界由低級到高級依次展開,它們呈現給個體的是由「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動自然——虛擬自然」等所構成的序列。化妝後,攝影師帶我們走進了攝影棚,攝影棚里空調開的很低,我不禁哆嗦了一下。開始拍照了,照相作文https://www.zuowenwang.net/的哥哥耐心地指導我們,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一會兒頓著,一會兒趴下。各種pose都用上了。照相機的閃光燈不停的閃著,我好幾次都被閃的閉上了眼睛。照相的哥哥說我們家拍照媽媽是笑的最幸福的,我是最可愛的,爸爸是最有故事的,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圓滿地拍好了全家福。選好要拍的套餐,我們就去換衣服了,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我換了一件雪白的襯衫後頓時覺得自己帥氣了不少。接下來就要化妝了。輪到我的時候,我異常緊張。化妝的姐姐告訴我:「不要緊張,越緊張化的就不帥了」。然後,開始拍粉、畫眉毛。畫眉毛時,我覺得有隻蟲子在眉毛上爬,癢癢的,很想用手去抓,可想想化妝姐姐的話就忍住了。拍粉的時候,我忍不住打了兩個噴嚏,差點嗆住。最終,我們還是化好了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