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臨沂風俗重陽節

臨沂風俗重陽節

發布時間:2021-12-05 20:51:31

重陽節都有什麼風俗

1.賞菊
重陽復節的時候是是菊花開放的最佳制時間,也是賞菊的好時候,在花團錦簇的菊花從中,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大概古人就是喜歡這樣的一份寧靜,現代生活十分的浮躁,所以人們紛紛效仿晉代世人陶淵明,隱世與菊為伴,而賞菊習俗也是從此刻流傳於世。
2登高
重陽節的時候不僅是菊花開放的好時候,而且此時秋高氣爽,最是適合登高遠望。 自古代起,民間就有重陽節登高的傳統,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篇也很多,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其中一篇名作。
3.插茱萸
茱萸味濃,有驅蟲的作用,古人認為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能夠祛除疾病、庇護身體。 很多人會在重陽節這天登高、采來茱萸,將茱萸插在門前,或者經過簡單的加工,做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4.喝菊花酒
重陽節在我國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從古代起我國就有賞菊花的習俗,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菊花節。 菊花的食用價值很高,不少人還會將菊花釀進酒里,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酒,重陽節的時候用自製的菊花酒來招待客人,也是別具一番風味。

⑵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是什麼

關於重陽節的主要風俗匯總如下

1、賞菊

重陽節古來又稱「菊花節」

菊花是長壽之花

又是文人筆下凌霜不屈的象徵

農歷九月,菊花盛開

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的習俗之一

2、飲菊酒

菊花酒

一直被看作

重陽必飲、祛病祈福的吉祥酒

古時,菊花酒

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所釀

九月九日這天

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

和糧食一起釀造

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3、登高望遠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

此時登高望遠

心曠神怡,健身祛病

此外

「登高」也有「高升」「高壽」之意

因此為人們所推崇

4、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香味濃

有祛寒、止痛、驅蟲等功效

重陽之時,茱萸開始成熟

為辟惡氣,抵禦初寒

古時,人們有

「折其房以插頭」的習俗

5、放風箏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

紙鷂就是現在的風箏

廣東、福建等地

一直保留著重陽放風箏的習俗

6、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

製作起來較隨意

沒有固定的方法

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

用「吃糕」來代替「登高」

7、歸寧父母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

凡有女兒已經出嫁的人家

都會准備名酒和糕點

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

這便是「歸寧父母」

8、敬老

1989年

我國將重陽節正式定為

「老人節」「敬老節」

傳統的重陽節

被賦予了新的涵義

⑶ 九月九曰憶山東兄弟的關於重陽節的習俗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內高處,遍插茱萸容少一人。
詩中反映出重陽節習俗是登高,插茱萸。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大家一般會有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九九與「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賦予長久長壽的含義,西漢時候人們就開始設宴求壽。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⑷ 詢問一下臨沂的民俗習慣

沂蒙是「書聖」王羲之的故里,著名的書畫之鄉。
蒼山縣小郭東村被國家文化部譽為「中國泥塑之鄉.2001年,中央電視台在臨沭縣拍攝《夢想劇場》,捏麵人就入了鏡頭。
郯城的木雕玩具歷史悠久,式樣繁多,
沂水高橋鎮被中國文化部譽為「中國刺綉之鄉」。

傳統節日習俗
春節 俗說「過年」,是民間最重大的傳統節日。「喝了臘月八粥,就把年來數。」臘月初八過後,開始忙年,家家戶戶粉飾牆壁 ,掃屋清塵,整理庭院,除舊布新,洗滌理發,做新衣,辦年貨。做豆腐,諧「都福」音。蒸發團(發糕),做團圓餅,含義「合家團圓,步步登高」。備雞魚,意「年年大吉,歲歲有餘」。用胡蘿卜、白菜心、粉絲等加調料做成「合菜」,紅、白、綠相間,鮮嫩可口,象徵為人清白,全家和睦。購置器用必添晚筷,寓意增添人口,家丁興旺。
除夕 過年的前一天。家家戶戶在欣喜之中,貼春聯(服孝期內只貼紫、白對聯或不貼)、過門箋,貼窗花、糊燈籠,有的還著意倒貼一個「福」字,寓意「福到」。大門外貼「出門見喜」,院內貼「滿院春光」,室內正面貼「人口平安」,床頭貼「身卧福地」或「身體健康」。牲畜圈內貼「六畜興旺」等等。打滿一缸水,抱足三日柴,備足半月飯,意「從吃坐穿,一年受用。」柴多是芝麻秸、豆秸、棉花柴,有「芝麻秸做大官,豆秸棒年年旺」和「豆秸棒、棉花柴、金銀財寶一起來」之說。是日下午,男子衣冠整齊地到祖塋地上墳,或請祖先亡靈回家過年,謂之「請家堂」(也有說「請紙」的),隨後便吃隔年飯。傍晚,接灶後,門口放攔門棍,以防邪魔鬼祟強入院內。入夜,秉燭焚香,燈火通明,徹夜不眠,稱「守歲」。舊時人稱過年為過關,謂之「年關」,窮人為躲債外出,除夕方歸。午夜子時過後,長輩帶領子孫發「紙馬」、放鞭炮、祭天地、祀祖宗,保佑老少平安。女主人在灶王爺神像前撒紙錢祭祭奠,口誦:「清晨起來把門開,明燈蠟燭點起來;灶神爺爺上邊坐,金銀財寶兩邊排;一撒金,二撒銀,三撒騾馬一大群,四撒老人壽限大,五撒子孫不是舉人是翰林。阿彌托佛。」紙馬發過之後,全家老少圍坐桌前吃年夜飯,多是水餃。餃子里要按全家人口數包上錢(
舊時多是」小錢」,現為硬幣)或大棗,誰吃著帶錢的餃子,就意味著運氣好,來年發財;誰吃著帶棗的餃子,在一年中便幸福甜蜜。過年要說吉利話,如水餃煮破了不說「破」或「毀」,而說「掙了」;饃饃裂了頭不說「裂紋」,而說「開花」或「笑了」。過年盡揀好聽的話說,有「大年五更死了驢不好也說好」之諺。年夜飯過後,即意味著舊辭新到,拜年開始。先是本家晚輩給長輩磕頭,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然後街坊鄰居進行互拜,互問「過年好」、「恭喜發財」等。拜年有盡早之俗,多在早飯前結束。初一早飯(也有在晚飯)後將請回家過年的祖宗之靈送往墓地,謂之「送家堂」。舊時的初一清晨討飯吃的為「送財神」,每到一家門口高喊:「財神進門來,又添人口又添財;財神落了座,金銀財寶一大垛」。

正月十五 也叫「元宵節」、「上元節」或稱「過正月十五」。城鄉居民多數用黍子面、糯米面或粘高梁面作皮,紅糖或白糖作餡製成元宵,當地人俗稱「湯圓」或「糖丸子」,象徵舉家團圓,吉祥如意。晚間,先到祖塋送燈,回家後將白面做成的象徵十二個月或十二屬相的燈點燃,照射各處,燈光所及預兆潔凈,不孽生蟲蠍。小孩三五成群手提彩燈,放「滴滴金」,並在大人指導下用面燈照射身上各個部位,寓意心明眼亮,不生疾病。街衢市肆彩燈盈頭,並舉辦撐旱船、踩高蹺、騎毛驢、耍龍燈、扭秧歌等民間文藝活動,叫做「鬧元宵」。現在過正月十五更是燈火輝煌,火樹銀花,五彩繽紛,人們爭相觀看,熱鬧氣氛年盛一年。

二月二 說的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稱「青龍節」,故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意在百蟲驚蟄。萬物復甦,開始刮風下雨,適宜耕作。是日早起打囤、吃豆,農戶家家在庭院、場院用簸箕端著草木灰,用木棒敲打著簸箕將其溜成大圓圈「打囤」。再在囤的圓心畫上個「十」字,放上五穀,囤外畫梯子,叫「上樑梯」,意祈倉滿囤流、五穀豐登。合作化以後此風即息,仍吃炒蠍豆。因當地炒豆時拌上紅糖或白糖,俗稱「糖豆」,寓「炒死蠍類毒蟲,日子過得甜蜜」之意。是日上午,男性青壯,攜帶燒紙和糖豆到土地廟上祭祀「一庄之主」土地神,故有「土地老爺還熬個二月二」之說。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五月端午」和「端陽節」。家家戶戶門窗和屋檐上插艾蒿。小孩手足系五色線,並將艾枝夾在耳朵上,有的將艾葉等驅蟲物縫成「香荷包」戴在胸前,又「五月端午戴艾」之說,意在驅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之五毒。節日早飯吃粽子,一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一說是盛夏到來吃上粽子涼快。故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襖扔」之諺,也有「吃了端午粽,一年不生病」之說。

六月六 放牧人的節日,此時高桿作物長起,食肉動物活動猖獗。是日放牧牛羊的大人小孩買上瓜果和幾張燒紙,到山神廟敬山神,以求其驅逐狼、蟲、虎、豹,保護牛羊的安全。

七月十五 又稱「中元節」,是祭祖的日子,又謂「鬼節」。家家包水餃,備香、紙、帶上瓜果、水餃等供品,上墳祭祖。

八月十五 稱「中秋節」、「下元節」,是傳統的大節日之一。這時,農業年景收歉定局,俗有「七月十五定雨水,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諺。歡度「中秋節」也有慶祝農業豐收之意。節前親友相互贈送月餅,互祝合家團圓。是日晚飯菜餚豐盛,全家聚餐。「玉兔」升起,一家人圍坐在院內,擺上月餅。邊吃月餅邊賞月,稱為「圓月」。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舊時,多是富戶人家和游手好閑的人遊逛登高的日子。有些文人墨客身帶茱萸登高飲酒、觀花賦詩,故有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之詩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1988年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

辭灶 也叫「過小年」。舊俗是灶王爺啟程回天稟報一年來全家情況的日子,故稱「辭灶」。舊時因貧富不等,辭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辭三,(臘月二十三),民辭四,烏龜王八(鴇兒妓女)辭五六」之俗。辭灶時買些瓜果,於晚間供奉灶君。據說糖果有兩大作用,一是叫灶王爺上天要甜言蜜語光說好聽的;二是用糖果粘住灶王爺的嘴,防治亂說話。辭灶時家中主婦便念念有詞:「灶王爺上西天,少說閑話,多加美言。吃足喝飽,早去早回好過年,日子一年強一年。」故灶王爺的對聯是:「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來廣降吉祥」,橫披是:「一家之主」。新中國建立後,此俗曾一度漸消。但近幾年又復興超前,不僅酒席豐盛,而且放鞭炮的數量大增。

清明 清明的前一日為「寒食節」。舊時,家家戶戶到祖塋添土上墳,俗稱「春祭」。素有「東(立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墳土」之說,以示給祖先修繕房屋和悼念之情。清明節,早飯吃雞蛋,老人吃「荷包蛋」。青少年男女把雞蛋煮熟後染成紅、綠、黃等色,飯後穿著紅綠新衣到野外「踏青」、「爬山」、「滾雞蛋」,又稱「春遊」。也有成群結隊的青少年到村外放風箏。為紀念介子推,門口兩邊和磨眼裡插上柏、柳等條枝,還有的用柳柏樹枝抽打各處,預防毒蟲咬人。口誦:「東牆抽、西牆砸、蠍子、蚰蜒不敢爬。」此俗歷久不衰。

婚嫁習俗
境內舊俗,男婚女嫁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主要程序示是:

提親 媒人提親也叫「說媒」。提親後父母雙方相互了解,若中意則請人查男女「生辰八字」,按十二屬相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推算,若不相剋便選擇吉日「下聘傳柬」,訂下終身。男女不見面,全由父母包辦。男女青年只好「聽天由命」,故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和「嫁給當官的是官娘子,跟著殺豬的是
捋腸子」之說。

送書子 也叫「定親」。雙方確定聯姻後,男方備好「定親禮(衣料、首飾、現金等)」饋贈女方。書子上要寫明男女年齡、家長和媒人姓名,雙方交換,作為聯姻依據。又稱「傳柬」、「過紅子」。

送日子 根據男女雙方的命相,查定結婚日期,通知女方,俗稱「送日子」。將新娘的冠笄、坐帳及上下轎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屬相等事宜皆書其上。雙方各自通知親友,親友便以錢物為禮品相贈,男方稱「送禮」,女方稱「送填箱」。

結婚 也叫「娶媳婦」。結婚前幾天選擇吉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些新娘嫁衣、魚、肉、雞等物名曰「送催妝」,以示結婚日期將到,要按時發嫁。男方熱鬧非凡,布置新房,張貼對聯和「雙喜」,請廚師辦酒菜。新娘發嫁有盡早之俗,一般有兩個男大客,又稱「送客」;陪嫁女客一名,又稱「看轎的」或「稱車的」,多是新娘的嫂子或姐妹。新娘穿嫁衣,戴花冠,頭臉蓋著「蒙頭紅」,下轎後,被兩名架媳婦的婦女扶著,男前女後系紅綢子,名曰「領紅」,踏紅氈或紅席入門庭,拜天地,入洞房。撒栗子棗,寓意為「早立子」。撒栗子和大棗者邊撒邊說:「先撒栗子後撒棗,大的領著小的跑。」意多生兒女。新郎踩床後,要大口吃雞蛋,旁白:「大口咬著黃,日子過的強。」夜間新郎、新娘同吃「寬心面」,喝「合婚酒」。鄰里男女不分老少入洞房「鬧房」。洞房內通宵達旦不熄燈,謂之「長明(命)燈」。新郎新娘合房前,由男方的弟弟到洞房送「尿盆」,邊送邊說:「我為哥嫂送尿盆,嫂子為我早生侄。」新郎新娘入睡後,還有人在房外偷聽里邊的動靜,謂之「聽房」

寡婦改嫁 喪夫之婦稱「寡婦」。舊時寡婦不嫁稱「守節」。有「嫁夫隨夫,喪夫隨子」之倫,即寡婦不允許再過第二道門檻。如若再嫁,公婆視為不孝,鄰里斥為「不守貞節」。社會輿論則認為死後一劈為二,兩個男人各得一半。改嫁者娘家反對,公婆阻攔,只好深夜孤身逃走。離走之後亡夫家在身後用谷秸「火」燒,意為燒走「喪門星」。

其他習俗
生子養女 城鄉居民家庭生孩子謂之「添喜」。男孩稱「大喜」,大門口掛紅布並繫上弓箭和大蒜頭,寓意為:「騎馬射箭,能打會算」;女孩稱「小喜」,門口只掛紅布。丈夫先到女方家「報喜」,再告之親友鄰居。女方娘家便籌備雞蛋、白面、小米、點心、紅糖、小孩衣服、尿布等物品,擇日到男方家「鉸頭」。親友鄰里要在「鉸頭」之前送些雞蛋、紅糖、小兒衣服、長名鎖之類,叫「送粥米」,以示祝賀。婦女生頭胎滿一個月時,娘家兄弟要接回去住一段時間,謂之「住滿月」。在嬰兒出生百日時,還要穿「百歲衣」,也叫「百家衣」,意祈孩子「長命百歲」。

祝壽 也叫「過生日」、「上壽」、「做生日」。舊時老人年到花甲便開始祝壽,生日這天兒女及親友便帶雞蛋、長壽糕、豬肉、魚、饃饃等物登門「做生日」。主人宴請親友吃「長壽面」,喝「百年吉」酒。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給老人家做生日切忌間隔,直到壽終。否則子女謂之「不孝」,親友謂之「失交」。

生活習俗

(一)服飾
衣服 舊時境內個別官商地主多著綢緞右襟長袍,外套馬褂、短褂,肥便褲,一般庄戶地主則不及。農村居民多著自己手工紡制的純棉粗布衣服,俗稱「本地布」,色澤多為青、深藍』淺藍或蠟染藍印花布等,喜慶節日弄件新鮮點的換上就不錯了。稍富裕點的冬有棉夏有單,有的冬天能穿上棉長袍,俗稱「大襖」。貧困農戶深冬才能穿上棉衣,夏天再掏去棉絮,當單衣穿,多年穿一件,補丁摞補丁,故有「新三年,舊三年,補丁連連又三年」之說。一到冬天,要飯的「花子」成群結隊,穿著「燈籠褲子(薄單褲)」凍得滿街跑。30年代後期,境內為共產黨、八路軍的根據地,群眾衣著有所改觀。

帽 舊時老人戴氈帽,青壯年戴紅疙瘩圓帽,俗稱「帽殼」,女性纏頭巾。農民夏天戴葦笠,冬天戴棉帽或「滿頭捋」(土耳其帽)

鞋襪 舊時農民多穿麻線納底布鞋和前邊帶鉤的「鏟鞋」,夏天雨季老年婦女穿「油鞋」(布鞋塗油不透水),男子赤腳或穿草鞋墊子(也叫「三里丟」)。青壯女子多穿麻線納底布鞋,前頭「割花」或「包鞋臉」,只有逢年過節或結婚時才穿「綉花鞋」。窮人冬天多數穿不上棉鞋,只有富戶人家才能穿上皮鞋,橡膠水鞋和襪子。

發型 清末,男留發辮,未婚女子留單辮,俗稱「一棵蔥的大辮子」,或打鬏,已婚女子在腦後握「纂」,帶上網子,別上頭釵、簪子,老年婦女將頭發盤纏於腦後叫「小鬏」。中華民國成立後,男子去辮剃光頭,男孩子留「芯髦」,女子未更。

(二)飲食
境內居民習慣同桌共餐,春、夏、秋季一日三餐,冬季兩餐。窮人多以高梁、糝子、地瓜等粗糧為主食,煎餅為家常食品。在青黃不接的春天,多以糝子煎餅和稀粥充飢,且是「糝子煎餅兩手捧,糊粥湯子照人影」,故有「椿樹放翅(指發芽長葉),窮人餓的倒氣」之說。一遇荒年便賣兒鬻女,逢年過節也難得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吃上一頓餃子,也是少放油多擱鹽,於是富人譏笑說:「窮人吃頓面飯,三天離不開水缸沿」,指吃鹽多齁的光喝水。居民口味習慣咸、辣、酸、甜,農家多以鹹菜、椒子下飯,菜多是小豆沫,故有「待要解饞,椒子和鹽」之說。
早年只有富裕人家有飲茶的習慣,大葉、小葉不等,一般居民只待客用茶,少數年長者有飲茶習慣,多是普通大葉,也叫「大把抓」或「老乾烘」。平時一般農民只喝白開水或生水。

(三)住房
舊時境內居民住房,中農以上人家以傳統的四合院居多。一般堂屋3間,有的5間堂屋兩頭是掛耳,座北朝南為上房,成為「主屋」,由長輩居住;東西屋低於主屋,由晚輩居住或做倉房;南屋一般放柴草,另加門樓或閣當。屋頂多用黃草、麥秸苫蓋。四面院牆封閉,只有大門是出進口。東部丘陵和中部平原為土木結構,西部山區為木石結構,有的用薄石板拿潲,周圍多是石頭干叉牆,一推就倒,故有「干叉牆嚇死狼」之說。一般無門樓,大門多是籬笆門。日子貧困蓋不起屋的就住「地屋子」有的住「團瓢」,僅能遮風避雨,不能擋風禦寒。富家的四合院,寬大明亮,石基磚牆,有的重梁掛柱,青瓦蓋頂,臨街巷處築大門樓,門後再裝攔門杠,窮富之間懸殊很大。

(四)用具
傢具 舊時一般農家有吃飯桌、小板凳、方杌、長板凳、箱子、櫃、櫥等,富家還有八仙桌、太師椅、條幾、錢櫃、衣架、文平床、頂子床等。色澤多為棕色或黑褐色。

炊具 舊時用土坯或石頭砌成燒柴灶,鍋,鏊子、勺子為鐵質,瓢用葫蘆開成,碗、盆、壺、罐多是黑陶。新中國建立以後,漸添煤灶加風箱,白陶瓷碗、盤、盆和搪瓷用具逐日增多。

取暖用具 舊時一般農戶無取暖用具,親朋到來抱把柴禾點燃驅寒,老年人用火罐子取暖,只有富戶有火烘子或用木炭烤火。

照明用具 民間照明早時用鐵碗燈、鋁燈,點豆油或花生油,富家用蠟燭。30年代開始用煤油罩燈。

娛樂用具 舊時境內文化落後,只有大村有鼓、鑼、鈸等打擊樂器,民間藝人有嗩吶、笙、管、長號等吹奏樂器,個別農戶有笛、簫、京胡、二胡等管弦樂器。民國初年,個別富戶有留聲機。

閱讀全文

與臨沂風俗重陽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安排的體檢要查哪些 瀏覽:852
社區開展老年人趣味游戲活動 瀏覽:611
成龍電影一 瀏覽:201
在哪裡可以看血腥的東西 瀏覽:625
日照的養老院怎麼樣 瀏覽:709
演藝界退休年齡 瀏覽:647
維語電影網址 瀏覽:853
老年痴呆牛油果 瀏覽:309
北京老年人錢 瀏覽:357
鬼抓人電影劇情簡介 瀏覽:937
看vip電視劇的免費網站 瀏覽:890
交了兩種養老保險怎麼退 瀏覽:413
日本打不死的老頭電影 瀏覽:970
老人下載的戲劇怎麼放到聽戲機里 瀏覽:23
李采潭演電影 瀏覽:92
村主任重陽節講話範文 瀏覽:574
南昌西湖區綠康養老院 瀏覽:649
老年人卧床哼聲 瀏覽:533
退休時在崗月平均工資 瀏覽:95
穿越到都挺好電視劇世界的小說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