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多數人眼中的孝順是什麼樣的
百善孝為先,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孝順父母的道理。如何才算是孝順父母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多數人應該覺得對父母好就是最大的孝順。
現如今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外工作打拚,與父母見面的時間極少。回家多陪陪父母的同時,在外更要照顧好自己,不讓父母擔心。畢竟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外過得快樂,然後風風光光的回來呢?不讓父母擔心,也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② 越孝順越富有確定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麼還有好多人很孝順,到現在
那你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孝順不能富,就不孝順了對嘛
一個人如果有感恩心,他整個人的氣場都不一樣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什麼都能看出來
如果一個人對生養他的父母都不好,大家知道了誰敢跟他做事,誰敢給他機會
大家只會背地裡議論,誰都不會跟他講這些事情
一個人的所有行為動作語言,都看在周圍人眼裡
別人背地說你的什麼話,一輩子到死都不會告訴你
而一個人做的每件事情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別人有好事第一個就想到他
所以
其實沒有莫名其妙的好運氣
也沒有莫名其妙的倒霉
周圍人對你的看法,永遠不會讓你知道罷了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③ 現在的人為什麼對孝順越來越不在乎
假如是你的感覺,可能你的孩子不經常看你,或者孩子只管自己了。假如是你版的父母,你少了關權心他們,說明是你內心有歉疚了。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傳統美德,現在的孩子,和周邊唯利是圖的人,哪還講這些呢,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又是當代人的理念了。
你說,現在的人為什麼對孝順越來越不在乎?,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人的理念,不是一時兩時能扭轉的喲!
④ 現在的人還知道什麼是孝順嗎
當然知道,只是有些人們被金錢、物質迷惑了,但社會中仍存在一些知恩圖報、孝順的人!
⑤ 有人認為,對我們青少年學生來說,孝敬父母就是對父母百依百順,完全按照父母說的去做。你贊同這種觀點嗎
那是愚孝,父母不可能完全正確,有能力了要學會自己判斷,又不是奶娃子了
⑥ 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麼
真正的孝順是什麼?有人說是物質的供給,也有人說是床前的陪伴,但在我看來這些都只是表達孝順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就是發自內心的孝順,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應該是「不嫌棄」。有很多人可能不會承認自己有嫌棄父母的心態,對,肯定不是所有人,但我還是看到有很多嫌棄自己父母的報道,比如不讓自己的父母去學校看自己,不讓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父母在農村等等,其實這都是對父母的一種嫌棄。在釋梵琮的偈頌九十三首中就有這么一句話:「犬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無論我們的父母什麼樣子,她們始終是我們的父母,孝順其實就是從不嫌棄開始的。我們只有在不嫌棄的前提下,再去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才是真的孝順,如果只是給予他們物質上的需求,但內心還是對她們有所嫌棄,那其實只是一種偽孝順。同理,陪伴其實和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是一個道理,是否真的孝順,還是要看自己內心是否真的沒有嫌棄他們。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一個孝順的人,不嫌棄他們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根本上去改變這一心態。這個改變就要從說服自己開始,從內心深處認為父母是值得自己去尊敬的人,而並不是將贍養當成一種責任,如果你能發自內心的尊敬自己的父母,自然就不會再去嫌棄他們。說服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回憶他們為你付出的種種,想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你會認為所有的嫌棄都是那麼的可笑。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是以不嫌棄為基礎,陪伴與物質只是錦上添花,多帶他們去了解自己的圈子,當你做到這一切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是一個孝順的人了。
⑦ 為什麼現在的人不孝敬父母,是社會的原因,還是個人腦殘求答案,謝謝
你要聽實話么?我告訴你,現在的人不孝敬父母,是因為我們正在從農耕文明剝離。如果你看過歐美的電視就會知道,他們的父母和兒女的關系更淡薄,兒女長大後,父母千方百計要把兒女趕出家門。而中國正相反,中國人講究的是四世同堂,兒孫繞膝,這是老人們最滿足的事情。有個電影專門描寫了這中東西方的差異,有個法國少年被父母趕出家門,來北京生活,結識了一個中國女孩結婚了,然後他們和女孩的父母爺爺奶奶生活在四合院里,兒子的父母過來看兒子時,就驚奇的發現了中國人的家族式生活方式,這和他們西方的分居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麼東方人會有四世同堂的習俗?那是因為我們是農耕文明,務農這種事情當然是由經驗最豐富的家長說了算,所以一家之長就是家庭的支柱,家族越大,老人越多,家族就越有理,這樣敬老的觀念就產生了!
很抱歉西方人是沒有敬老觀念的,你看過泰坦尼克號嗎?他們在最危險的時候,說的是什麼?孩子和婦女先上救生艇,有沒有說老人先上船的?沒有。中國人敬老不愛幼,西方人愛幼不敬老,這就是本性。西方是海洋文明,商業文明,講究的是貿易,公平,誠信。老人在這樣的社會組織下,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用,所以也就沒有中國人那麼好的待遇。
也就是說,敬老這種觀念,很抱歉,不是與生俱來的。愛幼可能是每個人類的天性,每個人都會去本能的保護幼兒,哪怕這個孩子不是你自己的,但是很抱歉,敬老是只有農耕文明自己千百年來自我培養的意識,不是本能。那要說為什麼現在我們敬老的人少了,我要告訴你,因為我們現在種地的人少了,老人的作用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了……人類其實是很利益的一個種族,如果我們不能從老人那裡獲得更多生活的經驗,那本能的就會失去敬老這種習慣!
⑧ 辯論:現在真正孝順的人多不多
現在是經濟來社會,孝順與否受自經濟條件限制很大,但是,經濟條件只是起輔助作用,條件好當然可以做得更好.我國畢竟有幾千年的孝道教育,不孝順的人為世人所不齒,孝順的人則為人所稱頌,所以說,現在孝順的人還是佔多數.
⑨ 現在的年輕人該怎樣去孝敬父母呢
現在的年輕人該如何孝敬父母?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是80、90、00後一代。他們的父母接受的知識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而這幾代人的父母在生育上已經不像以往生育有很多孩子,一般1、2個為主,偶爾有3個孩子的,再多就很少見了。基於這些情況,我們在孝敬父母的時候要重視以下幾點:
第一、重陪伴。這一代的父母生育的孩子少,而他們的孩子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多的出省、出國學習,陪伴父母的時間很少,很多時候這一代的父母都是兩位老人在相互的扶持中度過的。孩子自從上高中後,就很少能相見、相伴。因此在孩子成年後,有時間應該多陪陪父母,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孝順。逢年過節,能回家盡量回家陪陪。能接到身邊的,盡早接到身邊來。莫要到老得動不了,一身病了再考慮這個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父母一輩也並不缺太多的物質,缺的主要還是孩子們的陪伴。陪伴是最重要的,平時能回盡量回,定時電話溝通,哪怕只是個三五分鍾的電話,常常聯系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