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陽節日記怎麼寫
今天吃過早飯,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只有我在家裡寫作業。忽然,我看見洗碗盆里版放著一些碗。權我想:「媽媽去上班,要不,我就幫媽媽洗吧!」
我拿起抹布,放一些水在洗碗盆里,再加幾點洗潔精,拿起碗,從里洗到外。洗第一個的時候,我一不小心把碗摔掉了。洗第二個的時候,我怕再摔掉一個,我就用心地洗。幸好不會摔掉。我就按照這種方法洗下去。第一次洗好了,我把洗潔精水倒掉,換來清水,繼續洗下去。我把碗洗好了放進消毒里消毒。看著這些碗那麼干凈,我好興奮啊!
我想:媽媽上班回來就要煮飯,多辛苦啊!我以後還要幫媽媽多做點事,不要讓媽媽太辛苦了。
㈡ 媽媽寫一篇作文,題材是4歲女兒在重陽節~那天第一次為媽媽洗腳。媽媽的感受或體會!怎樣寫能打動人心。
您女兒的行動很感人的,祝福您養了一個通情達理的好女兒。但重陽節是老人節,應再引導她,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您要寫文章的話,從這方面立意為好。供參考!
㈢ 小練筆「重陽節」(節日由來 習俗做什麼 我做了什麼)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傳統的習俗是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版酒。現在後人又把這權天叫老人節。
我決定要給外婆送祝福。早飯後,我拿起爸爸的手機撥通了外婆的電話。在電話里,我對外婆說了聲:「節日快樂!」當時外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告訴外婆今天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這下外婆終於明白了,呵呵呵地笑起來。這時,外公接過電話,親切地叫著我的乳名,我又給外公送上節日的問候,並叫他們要多保重。老人家直誇我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第一次感覺到現在的老人非常孤獨。比如外公、外婆的身體狀況我們一點也不清楚,閑時很少陪他們說話。冬天了,很寒冷,買菜、洗菜、洗衣,他們都很困難,生病了也沒人照顧。請外出的人多點關心老人,常回家看看,讓他們多一些感受溫暖和家人的愛。
㈣ 寫作文重陽節這一次我過得最難過因為什麼什麼我後面寫
張傑,這一次我過的最難過,因為什麼後面寫那就是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寫出重陽節是探望老人的時候的情景
㈤ 重陽節是什麼節,帶表什麼意思放環會不會很痛
老人節,國家今年第一次確定。
㈥ 重陽節打算拜訪未來岳父岳母,不知道第一次登門送什麼禮比較好呢 @各路大蝦跪求指導
送老人生日禮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養生保健類:老人最關注的就是健內康容,老人的身體健健康康給家人和朋友帶來的也是福氣和安康,養生保健類的禮物分為保健品和保健儀器兩類,送這類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調查好老人的習慣和身體狀況是否合適,比如糖尿病人就不適合含糖量過高的飾品,高血壓患者不適合足浴盆。
工藝品類:老人70歲生日是大壽,可以送金銀擺件,金銀條,或者玉石擺件,壽星圖案,金絨砂壽桃,祝福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家居用品:老人上了年紀可能更怕冷,身體寒,所以可以送保暖內衣、護膝產品、衛浴用品,防滑拖鞋等等,實用貼心
另外你可以看看老人平時有什麼愛好,比如喜歡寫字,可以送一套筆墨紙硯,或者一副珍藏的名人字畫,喜歡喝茶就送一套茶葉禮盒或者紫砂茶壺,但是老年人不宜喝茶過多,否則影響睡眠,送的時候也一定要提醒
這些禮物都可以根據你的預算,價錢的選擇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希望能給你些啟發~~
㈦ 國慶節是什麼意思重陽節又是什麼意思
【國慶節】國慶節的來歷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重陽節】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重陽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盂蘭盆會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㈧ 重陽節的感受有哪些
重陽節的感受有:
正如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了主人公當時登高望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描述。每到重陽節就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將這美德傳承下去,讓每一天都成為「重陽節」,同時,祝願天下的老人都健康快樂,永遠年輕!
古人過重陽節,包含著人們美好的祝福與夢想。這一天,人們踏秋登高,交流感情,鍛煉身體,親近自然。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秋天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在北方大多不過這個節日,而在南方是相當重視這個傳統節日的,最主要的活動就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陽節相傳甚遠,歷代詩人也做出無數佳作美文,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寫道: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更有膾炙人口的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來思鄉情更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實,過重陽節當然是在南方上學的時候培養起來的,那時在校園的閑散生活里,同學們總是要找各種借口,聚會遊玩,正好剛入學不久,想家很強烈的時候,趕上重陽節,見當地人相當的重視,還有登高轉運之說,於是我們自發組織起來,晚上帶上飲料和食品,登山賞月,南方在這個季節,氣候正是好時候,涼爽怡人,站在山頂觀月,那彎新月更清澈皎潔,於是我們在山頂上放聲高歌起舞,在清風里,吟詩作賦,抒懷著青春的快樂、憂傷。
㈨ 今年的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2006年10月30日;
農歷的九月初九
祝福你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