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陽節回娘家好不好
好啊!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回家看望老人是孝順!
② 重陽節有祭祖的習慣嗎
重陽節有祭祖的習慣。
在《易經》中,九代表「陽」,兩九相重,每年到了這一天,各版地的老人經常會組織登高權,賞菊,吃重陽糕等活動,慶祝節日。九九蘊含長長久久的意思,所以從秦朝起就流行祭祖活動,一直延續到現今。所以,重陽節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祭祀節日之一,並且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2)老家重陽節擴展閱讀
除了重陽節,中國其它祭祖的三大節日:
1、 除夕
除夕俗稱大年三十,是合家歡聚的重要日子,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除夕之前家家戶戶清掃屋舍,迎祖宗回家過年,除夕到來之前,家譜、祖宗牌位供奉,並擺放貢品果酥等。有的地方還殺豬宰羊,祭祀天神地神,燒三炷香祈福,給祖先、諸神拜年。
2、清明節
清明節每年的4月5號,大約始於周代,距離現在已經2500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目前大家主要風俗習慣掃墓祭祖、踏青郊遊。
3、中元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民間傳統節日。每年的7月14或者15日,與上元節、下元節統稱為「三元」。7月14日左右,夏秋交替時,恰恰是天地陰陽交替的節點,這天地獄之門開啟,已故的先祖可趁機回家團圓。因此各地普遍有祭祖、放河燈等風俗習慣。
③ 重陽節可以回娘家嗎 重陽節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每個地來區習俗不同,比如源滕縣一帶,女兒可以回家,但是嫁出去三年之內的閨女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後,可以年年的重陽節回娘家,但是三年內這天不能回。
不過這只是當地的風俗習慣而已,要是老家沒有這個風俗的話,就是可以回娘家的,畢竟重陽節又被稱為「敬老節」,可以在重陽節回家孝順父母,表表孝心。
(3)老家重陽節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
④ 重陽節不能在娘家過嗎
看地來區而言,有的地方重陽節自回娘家是忌諱,有的地方則沒有這個忌諱,但是有時候入鄉隨俗也沒辦法。
如果沒有這個忌諱可以回娘家看看,幫助老人乾乾活,盡點孝心。重陽節是老人節,回娘家看看可以慰藉年老的父母。但是有些地方的習俗是重陽不能回娘家。在重陽節這天,忌諱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娘家,否則會給婆婆帶來災難。有謂: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
(4)老家重陽節擴展閱讀: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因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⑤ 哪些地方有過重陽節的風俗,我們老家怎麼好象沒有
重陽節一般是長江以南各省通常過的節日,北方有少數省也有這種習俗,像山東,南方是湖南,湖北和福建等地有這種習俗。
⑥ 重陽節,你給遠在老家的父母打過電話嗎
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無論我在何地,都會給父母去電話問安,關心父母的起居生活情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今年的重陽節是2013年10月13日,星期日。我一定會提前趕回與父母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⑦ 重陽節是不是不能回娘家
看地區而言,有的地方重陽節回娘家是忌諱,有的地方則沒有這個忌諱,但是有時候入鄉版隨俗也沒辦權法。
民間俗話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滕縣一帶,女兒可以回家來,但是嫁出去三年之內的閨女不能回娘家,這天不能回娘家。
三年以後,可以年年的重陽節回娘家,但是三年內你這天不能回。這只是當地的風俗習慣而已,要是您的老家沒有這個風俗的話,就是可以回娘家的,畢竟重陽節又被稱為「敬老節」,可以在重陽節回家孝順父母,表表孝心。
(7)老家重陽節擴展閱讀
沒有這個忌諱可以回娘家看看,幫助老人乾乾活,盡點孝心。重陽節是老人節,回娘家看看可以慰藉年老的父母。但是有些地方的習俗是重陽不能回娘家。在重陽節這天,忌諱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娘家,否則會給婆婆帶來災難。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因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