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登山望月的人怎麼畫

重陽節登山望月的人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1-01-19 16:16:47

1. 春節的月相是(),重陽節的月相接近於(),中秋節的月相是(),七夕節的月相是()。

春節月相是「新月」,也叫做「朔月」,重陽節月相接近於「上弦月」,中秋節月相是「滿月」,或稱之為「望月」,七夕節月相是「上弦月」。

月相,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

1、朔:日月黃經差為0°,這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無法見到,這就是朔,這一天為農歷的初一。

2、上弦月:到了農歷初七、八,黃經差為90°,太陽落山,月球已經在頭頂,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這時被太陽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給你看到,稱之為「上弦月」。

3、滿月:到了農歷十五、十六,月球轉到地球的另一面,黃經差為180°。這時地球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對著地球,此時我們看到的是滿月,或稱之為「望」。

4、下弦月:滿月以後,月球升起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遲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農歷二十三,黃經差270°。滿月虧去了一半,這時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現於東半天空中,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時候,月球又將旋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在日出之前不久,殘月才又由東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開始新的循環。

(1)重陽節登山望月的人怎麼畫擴展閱讀來源:網路-月相

2. 望月懷遠、逢入京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宿建德江、靜夜思這幾首詩的作者的性格特徵有什麼區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 理解字詞意思及詩句的意思;
2.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4. 感受詩句語言質朴,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重點:
想像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 初讀
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教師范讀 自由讀 指名讀。
三、 精讀理解
1. 請再讀題目,想一想,哪個字寫出了詩人離開親人的心境?(憶)
圍繞「憶」字,你能提問,啟發大家思考嗎?(根據學生質疑,板書)
(簡單的疑問根據詩題釋疑,重點為:「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這天插著茱萸,登高飲酒風俗;「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與今天常說的山東不同。)
(評學生:你好學、善問、愛動腦子,相信你會越學越聰明的。)
對未能解決的疑問讓我們在詩中尋找答案。
2. 出示自學要求:(小黑板)
①默讀古詩,劃出自己不懂的字詞,藉助工具書理解,並說說句意。
②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3. 檢查一、二行的學習情況:
①「憶」是什麼意思?請同學們看看一二兩行,找找哪個字就是憶的意思?題目的意思就是――(板書:思)
②(點黑板)怎樣思念親人呢?(「倍思親」。「倍」:加倍)什麼時候「倍思親」?(「每逢佳節」,「逢」:遇到。)可見詩人平時怎樣?(出示: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
③詩人為什麼會平時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生答:因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板書:獨、異。)釋:獨,異客。這句話是說 。(句意讓學生說。)
④導:「是啊,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看見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呢?讓我們讀出詩人寂寞的,極度思念親人的感受。(指名讀→評:突出獨、異、倍→范讀→指名讀、評議)
⑤這是一種多麼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它已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名句――讓我們再次朗讀一二行。
⑥過渡:(填空:因為詩人 ,所以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看到長安菊花開,他會想到 的菊花盛開的樣子;看到長安的親人團聚,他會想到(誰干什麼);看到長安的人們重陽登高,他會想到(誰干什麼)。)
4.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①詩人極度思念親人,想到兄弟們干什麼?(生齊讀三四行)有什麼不理解的字詞?(標出字:遙、遍,說字義)再說句意。(板書:登高)
②詩人在家時,總和兄弟們一起登高,可見獨自在外,多麼遺憾啊。他知道家鄉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一定在思念著詩人呢。現在,就請你們做詩人的弟弟妹妹,說說家鄉的兄弟們會怎麼想,怎麼說?
5.自由讀這首詩,說說這首詩詩句的意思(指名說)。
那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朗讀指導,並背誦。
① 點撥:這首詩感情真摯,語言朴實無華,這是我們在寫作文時應該好好學習的。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想像詩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 配樂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③ 練習背誦。(師生接龍背→指名背)
四、 比較,明中心
1.學了這首詩,我們再來看王維的另一首詩――《雜詩》。要求:自學,說說詩意,再比較它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出示: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註:來日,出發前來時。綺窗,雕著花紋的窗戶。著花,開花。
2.交流。
相同之處: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語言朴實無華。
不同之處:在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思念兄弟登高來寫思念親人之情;《雜詩》寫問朋友寒梅開花沒有表達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 作業
1.國慶佳節即將來臨,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話寫寫你對他的思念嗎?
2.如果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怎樣用一段話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試寫一段話,也可以試著寫詩,不要怕,試試看。
板書設計:
(怎樣)倍
九月九日 憶 山東兄弟

(為什麼)獨、異 登高(干什麼)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登山望月的人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演講稿600字作文 瀏覽:525
媳婦做哪些算不孝順 瀏覽:17
湖北省各人申請企業養老金 瀏覽:563
80歲老人退休金調整 瀏覽:725
什麼是長壽核心 瀏覽:241
老年大學有什麼問題 瀏覽:659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