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資料顯示,獨生子女固然有聰明伶俐、善解人意、責任感強等優點,但是,他們嬌氣任性、自私冷漠、叛逆心重、耐挫力差,依賴性重,不合群,不團結,紀律性差,不知感恩等等,有這些統計,說明獨生子女人群確實有這些共性。
80後90後這一代的獨生子女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了上一代父母養育獨生子女上的長久傷害,作為當今的獨生子女父母,不管是自己是否是獨生子女都需要在養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則:
1) 從小與孩子的溝通、互動,關系要保持雙贏而不是雙輸。不存在「聽孩子的還是聽家長的」悖論問題。
2) 我們做的選擇和決定一定是在充分考慮雙方的要求的基礎上,磋商得來的。當家長尊重孩子,不是只命令你、要求你聽話,孩子不僅會建立起良好的自尊,還會主動尊重家長。
3) 當家長在孩子任性時給予及時的反饋和引導,就不是壓制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根據外界環境、他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調節自己的行為。
4) 客觀地了解和接納孩子的能力和特長,不要把一切美好的東西東寄託在孩子身上,例如,既希望孩子聽話、對自己有感情,能待在自己身邊,又希望孩子有創造力、有成績,遠走高飛。
『貳』 在未來,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我,90年出生,家裡只有我一個女兒。雖然離我的父母養老還有一段時間,但其實我也在一直關注這個問題。
首先,在不遠的未來,我肯定會有自己的孩子。以後重點更多的在孩子和工作上面。而對於父母,現在都還居住在老家。
如果父母老了,身體硬朗,我一年一次的陪伴也解決不了他們的孤獨;即使把他們接到上海,語言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或者我偶爾周末陪陪他們,其實也是杯水車薪。那如果父母身體不好,我們這些上班族是不可能有時間天天在床前噓寒問暖的,可能的解決方案就只能是請保姆來照顧。因為送到養老院,中國的養老院又爆出過那麼多不好的消息,我們也是不忍心的。
以前,覺得這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但在接觸過養老行業之後,覺得父母的晚年生活開心最重要。其實,中國的養老解決方案已經有了更多可選性。除了比較傳統的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還有新型的社區養老。只不過是,養老觀念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時間,更需要人們不斷的加深認識。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央企太平的梧桐人家,這是一個典型的養老社區養老方式。希望能給各位獨生子女提供更多的選擇。
『叄』 當前獨生子女養育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1、缺乏獨立性,依賴性強
這是目前獨生子女中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他們缺乏獨立意識,懶惰,特別的依賴於別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他們不會洗衣服,不會鋪床疊被,不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孩子甚至在家連碗都沒有洗過,獨立生活能力非常的差。
2、一切以自我表現為中心,任性、專橫
在獨生子女的心中,以為自己就是家裡的太陽,誰都要聽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別人。任性、專橫是很多獨生子女的表現,一點小事沒有順著自己,就大發脾氣。筆者所在的幼兒園里,這樣的孩子可謂是不少見。學生A,別人不能向他提出不一樣的意見,否則就大哭不止。學生B,有什麼事情不順心就開始大吵大鬧,躺在地上打滾,甚至去動手攻擊別人。這些「小霸王」往往真是令老師們頭疼。
3、缺乏謙虛、謙讓、節約、助人為樂等優良傳統美德
中國素稱為「禮儀之國」,「孔融讓梨」「雷鋒的故事」也一直是被人們所傳誦的。而在現在的獨生子女身上,卻很少看到這些優良傳統美德的影子。他們在家受寵慣了,什麼事情都得依著他們,從來都不會主動去讓著別人,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動不動就會動手去搶,占為己有。還有很多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節約,只知道沒錢就找家裡要,在現在的一些學校里孩子之間攀比現象嚴重,比穿比吃,甚至講名牌,講排場的現象比比皆是。而更別提助人為樂、謙虛等美德了,他們更是不知為何物,只知道一味的為著自己的利益。
4、嬌氣、怕吃苦,抗挫能力差
獨生子女們嬌氣、動不動就哭,更為突出的是他們的抗挫的能力特別的差。據筆者在所在幼兒園的統計和調查,抗挫能力差的問題占獨生子女問題的首要地位。「老師,我不會」「老師,你幫我」是很多孩子的口頭禪。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例子,學生C,坐在牆角暗自哭泣,問其原因,原來是鞋帶不會系或是不會扣扣子;學生D,老師批評兩句就受不了,幾天精神不振;學生E,遇到難題就開始求助,或者乾脆繞過去。而筆者還發現近年來在一些發生在獨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慘案,2001年,新疆石河子市4名初三女生,因考試排名靠後相繼服鼠葯自殺;2002年,成都是一名不到13歲男孩因犯錯誤受責而跳樓自殺,結果摔傷,被迫割掉脾臟,而這樣的事情竟然是屢屢發生,真是令我們痛心和惋惜。但是同時我們也想到的是新一代的獨生子女的承受能力太差了,經不起一點點打擊和挫折。
5、膽小、孤僻,社會適應能力差
很多獨生子女膽小、孤僻,不敢也不能很好的去和別人進行交往。在新接觸一個新環境中往往適應不過來或是適應的很慢。筆者聽過不少這樣個例子,某某學生被某所名牌大學所錄取,該生上大學後竟由於適應不了新的環境,鬧著要回家。還有這樣的一個例子,某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被美國的一所有名大學所錄取,可是該學生竟然在赴美國之前的一個月患了「精神憂鬱症」,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不能適應美國的生活。
6、容易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缺乏童真
獨生子女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成人和各種媒體媒介。他們過早的接觸到很多成人化的東西,以至於他們更多的說大人話、做大人事,失去了孩子本應該有的童真。傾聽幾個獨生子女之間的對話,你會發現他們就像兩個大人一樣,甚至聊一些只有大人才應知道的事情;而觀察一些獨生子女的行為,你也會發現,他們會做一些應該是大人才做的事情。「早熟」是我們現在對新一代的獨生子女們經常的評價。
三、分析新時期獨生子女問題產生的原因
上述獨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這些問題和缺點是與生俱來的嗎?決不是,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由於獨生子女的「獨」,客觀上存在著區別於非獨生子女的種種特殊的家庭教育環境和家長心態。這些客觀因素,對獨生子女的身心發展來說,有的起到積極作用,有些則起到了消極作用。在獨生子女的成長中,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在種種因素中,家庭教育的影響是最基本、最直接,也是子女最容易接受的。筆者通過分析調查,提出了獨生子女問題產生的幾個原因:
1、錯誤的教養態度、方式和行為
「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傳統觀念在我國人民心中歷來是根深蒂固的,人們都會認為多子女的家庭,孩子成長的安全系數就大。於是獨生子女的家長就很難有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子女,對於自己唯一的孩子,存在著「獨苗」思想,而這種思想則折射為以下五個方面:
(1)、過多的愛。獨生子女處於家庭的中心地位,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對子女愛得過分,嬌生慣養,百依百順,「溺愛」成了家庭的通病。
(2)、過多的營養。家長們為了讓子女有一個更加健康的身體,拚命的為子女買來各種營養品,為子女補充各方面的營養,生怕子女哪方面發育不良或者是有所欠缺,想讓子女有一個特別健康和強壯的身體,結果卻適得其反,造成了子女消化不良,身體發育過早,而且還形成了子女挑食、偏食和不愛惜糧食等問題。
(3)、過多的照顧。家長們對子女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關懷。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甘心做子女的保姆,包辦代替了子女所有的一切事情,不讓子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子女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使他們在動手和動腦中得不到一點應有的鍛煉,結果也養成了子女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等不良習慣。
(4)、過多的保護。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動的,而家長卻生怕自己家中這一小寶貝出去玩不安全,容易受到傷害。總是讓子女呆在家中,成人加以控制。很多家長還會去干涉子女的活動,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因覺得自己的子女受了委屈而去教訓別人的孩子的事情。而正是由於家長們對子女們保護得太好了,子女們什麼事情都會依賴於家長,缺乏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5)過多的期望。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缺乏長遠的戰略觀念,沒有形成明確的培養目標,習慣於從具體問題著眼、急於追求近期效應。一些家長以為發展特殊才能就是子女的成才之路,於是不顧子女的素質條件,過早定向,拔苗助長。還有一些家長人為智力的開發就可導致子女成才,因此只重視對子女的智力開發、文化學習的提高,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再還有不少家長對孩子學習和成才的期望過高,要求過急,致使本來學業負擔就很重的獨生子女們加大拉心理壓力,以致有些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壓力過大,反而適得其反,一些獨生子女反而更加膽小、退縮、害怕甚至於自暴自棄。
『肆』 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問題該如何解決
現在很多面臨著養老問題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肩上就是承擔著沉甸甸的養老責任,現實很快就擺在眼前了,他們要如何在平衡自己工作的同時又能夠解決好父母的養老問題呢?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父母有退休金的,這樣就有了一定物質基礎,就可以選擇在家養老,夫妻雙方作伴,可以彼此照顧,住的房子也要選擇離自己子女的家比較近一點的地方,這樣方便自己來探視,自己有什麼問題也比較好找子女解決。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啦,不過我想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老人都比較希望子女能夠呆在自己身邊,照顧自己,不過很難做到啊,希望大家這些作為子女的,都能夠常回家看看,陪陪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伍』 獨生子女怎麼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
獨生子女的養老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政府也相應的出台了政策,比如說獨生子女每年享有15~25天的陪伴父母的假期(因地區不同假期長度有所調整)。這項政策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非常有必要,畢竟因為工作的關系,能夠陪伴父母的時間非常少,但如果有了政策的加持,就會更加便利。
『陸』 80後的獨生子女如何解決父母養老問題
我覺得80後的獨生子女一般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既然是獨生子女那麼父母就應該由他來贍養,最好的辦法就是給父母買一份養老保險,如果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把父母接到身邊
『柒』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對於老人的贍養問題該咋解決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並且年輕人遠離家鄉外出工作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這不得不讓我們擔心將來老人的贍養問題應該怎麼解決。老人與子女身居異地,子女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背負著沉重的生活負擔。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要肩負四位老人的養老責任,那麼都有哪些贍養老人的解決辦法呢?首先,有一部分年輕人為了贍養老人選擇留在家鄉工作,這樣即使自己組建了家庭也可以因為離得近方便照顧老人;其次,有一部分年輕人通過努力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生活,這樣不僅方便照顧父母,父母也可以幫自己照看小孩;最後,有一部分老人會選擇去養老院養老,他們不願給子女增添負擔。
三、送父母去養老院養老
有一些老人為了不給子女增添負擔會選擇去養老院養老,甚至還自己准備了住養老院的錢。如果是老人主動提出想住養老院,子女也可以考慮考慮,但要慎重做出選擇。畢竟現在養老院的資質參差不齊,千萬不能讓老人去養老院受委屈。比較周到、舒適的養老院收費也不低,對於經濟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你覺得獨生子女贍養老人問題還能通過哪些方式來解決呢?
『捌』 獨生子女,該怎樣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
尊重父母的意見,想去養老院,積極給找養老院,想在家養老,就悉心照顧,總之會民主聽取意見,合理安排養老問題。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這是實情,因為面對的是二養四或二養八模式,所以一定要好好安排,不能傷害父母的心和感情。
趁父母健在,身體好,帶他們到處去玩玩,這也是盡孝的一種表現。至於養老問題,尊重雙方的意見,如果工作實在忙不開,那麼找個保姆照顧飲食起居也算不錯的方法。去養老院總是會讓老人心裡有疙瘩,所以尊重也是愛的表達。大家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