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陽節要去沈陽龍泉古園掃墓有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重陽節掃抄墓,思念親人,
基本和清明掃墓注意事項基本一樣,
首先說燒紙就免了吧。
其次要注意以下幾點,
相信就相信,不信就一笑而過。
一、孕婦避免掃墓,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掃墓。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掃墓的目的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
三、忌穿大紅大紫,包括內衣。
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區上墳的,這是常識,都應注意的。
四、外人不要參與他人的掃墓
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畢竟不是一家人。
五、身體不佳,時運不濟者避免掃墓
。
六、墓前長草必須清除。
可以增長親人的氣運和健康。
七、發不遮額, 忌買鞋
額頭是人身體的神燈所在,是不可蓋住的。
同時鞋子也不要在當天購買,因為鞋同邪。
八、忌嬉罵,非議先人
墓地畢竟是陰靈沉睡之所,嬉笑怒罵會滋擾陰靈,是大不敬。
② 重陽登高要注意哪些問題
登山前的准備工作
1、先了解登山旅遊路線,計劃好休息和進餐地點,最好有熟人帶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亂闖。
2、對山上的氣候特點應有所了解,爭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氣預報。帶好必需的衣物以備早晚禦寒,防止感冒。登山以穿旅遊鞋為宜。
3、家裡有老人或病弱者參與登山時,應先檢查身體。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一次全面身體檢查,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有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的人不要登山,以免發生意外。
4、整理出登山必備的一些物件,但要盡量少帶行李,以便輕裝前進。如果有老年人參與,應帶手杖,這樣既省體力,又有利於安全;同時准備好速效救心丸、藿香正氣水、止血貼、麝香止痛膏等葯品以備急用。
登山注意事項
1、登山之前先熱身。平時較少參加登山運動的人,在登山前要用10至20分鍾做一些肌肉伸展運動,盡量放鬆全身肌肉,這樣登山時會覺得輕松許多。
2、控制好活動量。秘訣是「慢慢走,輕輕擺,不停頓,少歇息」,保持均勻使用體力,一般以無明顯出汗為宜,這時的活動強度相當於平地快走的強度。另外上山時,在每一步中如都能有意地增加一些彈跳的動作,不僅會省力,而且還會使人精神振奮,充滿活力。
3、上山少往高處看。登山途中不要總往高處看,向上看往往使人產生疲憊感。向上攀登時,目光停留在自己前方3.5米處最好,這樣比較省力。
登山畢竟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老年人登山時更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對老年人而言,上山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老年人爬山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根據個人的體力和身體素質而定。爬山時強度不宜過大,心率保持在120到140次/分鍾。當感覺心跳有些快時,就應減慢爬山速度,同時做深呼吸,等到心跳恢復正常再繼續。
2、老年人要等太陽出來才能上山。早晨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候,室內外溫差很大,老年人猛地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發生血管痙攣,誘發心絞痛或心梗。老年人最好在上午10時左右爬山。
3、老年人不要空腹爬山,最好隨身攜帶食物和水,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能量。
4、老年人爬山時最好採取科學的姿勢,不僅可以省力,而且更能科學鍛煉身體。走上坡路時,盡量讓腳後跟吃勁,人的重心放在腳後跟上,身體的重量就會分配到大小腿乃至腰部,這比用前腳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力。爬坡時可以有點外八字,外八字式邁步便於讓腳跟吃重,肌腱會感到舒服。
下山注意事項
1、下山時要放鬆。下山時挺胸、輕步、莫甩手,有利於穩定重心,保持良好的身體平衡。
2、下山時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否則會使膝蓋和腿部肌肉感受過重的張力,而使膝關節受傷或導致肌肉拉傷。
登山休息時的注意事項
1、爬山中途休息應長短結合,短多長少。短時間休息控制在10分鍾以內,以站著休息為主。長時間休息可在20分鍾以內,但不要馬上坐下,應站一會兒再坐下休息。
2、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或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進餐時應在背風處,先休息一會兒再進餐。
3、對於體弱者和老人,走半小時最好休息10分鍾,避免過度疲勞。
4、每次休息時,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出門旅遊帶什麼葯
今年的重陽節正好在「十一」長假里,很多子女早早就為老人安排好了外出旅遊的行程。在旅途中發生擦傷碰傷,該用什麼葯?山上風大寒冷,感冒了怎麼辦?坐車暈車吃什麼葯?專家提醒,在旅遊的時候,要准備一個小葯箱,以備不時之需。
解熱鎮痛葯 用以治療或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頭痛以及牙痛、關節痛、腰痛。常用葯物有阿司匹林片、解熱鎮痛片等。如果你經常腰腿痛,也可以准備雙氯酚酸類葯物(扶他林)。
感冒、鎮咳葯 外出後很可能因為地域氣候差異引起感冒,常用葯有板藍根沖劑、急支糖漿、感康等。
抗菌消炎葯 用於旅遊途中發生的各系統感染、腹瀉、菌痢等。常用葯物有復方新諾明、諾氟沙星(氟哌酸)、鹽酸小檗鹼(黃連素)等。腹瀉嚴重時氟哌酸和黃連素同時使用。如果您經常消化不良,需要備些乳酶生、酵母。
抗過敏葯 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氯雷他定(開瑞坦)、西替利嗪(仙特明)等,適用於過敏性濕疹、過敏性鼻炎、葯物或食物過敏。
預防暈車葯 有茶苯海明(乘暈寧)等,應在乘車船出行前半小時服用。
眼葯 在游泳、泡溫泉後或灰塵入眼後,使用眼葯水(氧氟沙星眼葯水),有利於眼睛的清潔。另外,創可貼可以用來應對意外小創傷;清涼油或花露水可以應付蚊蟲叮咬、頭暈,也是旅遊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