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從小教育孩子孝順長輩給老人洗腳

從小教育孩子孝順長輩給老人洗腳

發布時間:2021-01-11 19:14:26

1. 有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並且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孩子看見了。寫觀後感

給媽媽洗腳」觀後感電視里的公益廣告很多,我都非常喜歡看,有一則公益廣告是我最喜歡的,也最讓我受益非淺。這則廣告講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並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這一切被她的孩子看見了,正當她准備叫孩子洗腳時,卻看見孩子端著洗腳水向她走來,邊走邊說:「媽媽,您洗腳。」看了這則廣告,我想了許多:其實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當著孩子的面做的事,孩子就會記在心,也會模仿你做這件事。就像我家,爸爸媽媽每年過年總是要帶我回老家去看爺爺奶奶,都要給爺爺奶奶買很多東西。爸爸經常說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們要經常去看望他們,陪他們說說話。現在我一天天長大了,能自己一個人回去看望爺爺奶奶了,我每次去看爺爺奶奶我都要給爺爺奶奶買點他們愛吃的東西,陪爺爺奶奶說說話。是爸爸媽媽的言行影響了我,讓我明白孝順和尊敬。這則廣告體現了一個「孝」字。「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們在家可以為父母長輩洗衣服,做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現在許許多多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但是父母對孩子們照顧得稍不如意,孩子便會亂發脾氣,父母的話不聽還粗聲粗氣地頂撞父母,更談不上體貼父母和幫父母做事了。我常看到有些小朋友在家裡罵爺爺奶奶,不聽爺爺奶奶的話,小朋友的父母也不管,我覺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有句話說得好:「從小孩子的行為中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品行」。父母們應該做出榜樣,榜樣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2. 為何一說感恩就讓孩子給父母洗腳

我非常實在地表白:到今天為止,我對倡導孩子以給父母洗腳作為學習感恩的這道「作業」很抗拒,悶得簡直窒息。 很多年前,我也看到一則報道,說的是日本一家大公司招聘員工,主考官問一位青年:「你有為年老的媽媽洗過腳嗎?你有摸一摸她為了養育你成長而長年勞累在腳板上長著厚厚的繭嗎?」主考官很清楚,一個對父母孝敬、熱愛的人也是熱愛自己工作和同事的人。我當時看了很感動,很欣賞主考官這道別開生面又充滿人性、體會親情的考題。也從那時開始,我招聘員工時也關注他們對親人的態度,並且從那時開始,我就把「教會孩子感恩」寫在當年的園務計劃上。 幼兒園的老師把「感恩教育」開展得很好,他們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讓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們真誠地感謝身邊的人、事、物,老師們讓孩子把感謝的對象用圖畫畫出來,製作出《感恩集》;他們還讓孩子們在午飯前或午睡後向小夥伴敘述自己感謝誰或感謝什麼。孩子們說:「我要感謝廚房的叔叔,他今天做了很好吃的早餐。」「我要感謝陸園長,我在今天早上回幼兒園的時候,看到她笑眯眯的,我很開心。」「我要感謝黃老師,她懷著小寶貝很辛苦,但是她教會我們很多東西。」「我要感謝今天的太陽,天氣很好,是它讓我們玩得很快樂。」…… ······還有很多老師不管什麼節,都教孩子們為親人、老師、敬老院的老人獻上祝福的話語和自製的賀卡,為親人、老師、老人做幾件實際的事情,有的老師還下載一些分娩的圖像資料,讓孩子感受媽媽的辛苦和開展相應的性教育…… 感恩教育的內容應是不拘一格的、自然的,最好是不留痕跡的。 懂得孝敬父母、長輩很重要,懂得感恩更重要。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但希望這種教育不要「刻板」,更無必要是千篇一律「洗腳」形式上。試想,父母一不是年邁不能自理,二不是生病不起,三又沒有腳板的厚繭讓子女生出很多感受,為何非要「洗腳」不可?把穿鞋踏襪後留著「腳氣」的腳伸給子女,如果不到非常時期,即使有一百條理由,我也不想這樣做。況且,我也從未為健康的父母長輩洗過腳,但我在家族中卻是人所共知的孝敬父母、翁姑、尊敬長輩的晚輩。

3. 國考面試真題:怎麼看待讓孩子給父母洗腳

【答題要點】
(1)這個現抄象的發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學校讓孩子給父母洗腳,是培養孩子們的感恩意識,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在以後的成長和生活中達到完善的人格。
(2)這一事件產生的原因我認為是我們的一部分孩子道德缺失,缺乏感恩意識,有些孩子認為父母為子女所做都是理所當然,卻不知有時當父母的也希望自己的兒女能為自己做點什麼,哪怕是一丁點小事,就足以蔚籍那顆操勞的心。當然並不是父母對子女的付出都要求有回報。學校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將其與教育孩子聯繫到一起,讓孩子為父母洗腳。
(3)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感恩的心意的體現,並不僅僅是在於是否給父母洗過腳,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幫忙做家務,或是倒一杯水。
(4)總之,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很重要,懂得感恩更重要。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但希望這種教育不要「刻板」,更不必要拘泥於千篇一律的「洗腳」形式上。而是要通過此類事件讓學生真正懂得應該去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道理。

4. 有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並且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這一切被孩子看見了

我曾在電視廣告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並且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這一切都被孩子看到了。正當她准備叫孩子洗腳時,卻看見孩子端著洗腳水向她走過來,邊走邊說:「媽媽,洗腳。」這則廣告讓我不斷地反省自己。
廣告中的孩子這么小就懂得孝敬長輩,更何況我呢!長輩們每天忙碌著,一天下來,他們多麼的累啊。如果我們都能像這個小男孩一樣孝敬長輩,那長輩們就會忘記一天的疲勞,變得輕松自在。
這則廣告曾使我無地自容。有一次,媽媽下班回家,臉上寫滿了疲憊,可我卻吵著要媽媽馬上帶我去超市。媽媽說:「讓我先休息一會兒吧."我還是執迷不悟,吵著不讓媽媽休息。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先帶我去超市。看了這則廣告,我對當初的行為而後悔不已。本來應該讓媽媽先休息一下,再去超市也不遲。我和廣告里的那個小男孩比起來差遠了。
不過這則廣告也曾讓我滿心歡喜。有一次,外婆洗完衣服後感到背很疼,就坐在沙發上。可還是痛的呻吟起來。我見了,連忙跑過去幫外婆捶背,外婆開心地笑了。覺得好了很多。我看到外婆笑了,興致高了很多,敲得更起勁了。知道外婆說好了才停下來。不過和那個小男孩比起來,我還遠不如他。
從此以後我要孝敬長輩,為爸爸媽媽沏一壺茶,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為外公外婆洗一個蘋果......我還要考出好成績讓爸爸媽媽開心。
公益廣告,也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人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寫的不好 但也希望能幫助到你!

5. 小學生給父母洗腳是愚孝的行為,運用教材觀點怎麼解釋

樓主,。
請看 慢慢看下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時下大興國學教育,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中小學還喜歡組織學生給父母洗腳,學習感恩。對此,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表示反對。她認為,這是一種愚孝。不就是把我們推倒的東西又撿起來了嗎?孝道本身是什麼?洗腳並不是盡孝!(8月21日《廣州日報》)在中國,總有這樣一種怪現象。一件事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執行過程中,由於太簡單、太表面只重形式的做法,往往結果事與願違,給父母洗腳就是一個例子。國家提倡感恩教育,讓孩子給父母洗腳本是好事一件,它可以和諧了父母與子女關系,提升了社會人倫。但是眼下某些學校把這種本應該發自內心的行為變成一種家庭作業,一種學習任務,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須完成。如此一來,自願變強制,好事變壞事,引來高校教授痛批,就不足為奇了。但如果單純的稱此種行為為「愚孝」又似乎言過其實。雖然,現在肯主動為家長洗腳的孩子的確不多了,有必要通過這樣帶有強制色彩的教育手段,來幫助他們建立價值觀,學會感恩。但這種教育手段太過於功利化,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學校提倡孩子給父母洗腳的想法其實沒有錯,只是方法不對、太過浮於表面,是好心辦了壞事。但如果因為做了壞事就否認好心,未免就有矯枉過正之嫌了。筆者認為,社會需要提倡更多人給父母洗腳,因為給父母洗腳是一種溫情,是一種人倫情感,是中華五千年道德文化的傳承。感恩教育如果能拋棄表面形式,真正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那樣,我想是會有很多孩子回家後主動為父母洗腳的。
=================希望你滿意。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繼續追問,在下和你在線互動!</b>

6. 申論模擬題:學校發生讓孩子給父母洗腳的事件,你如何看待

【測評要素】 綜合分析能力 【答題要點】 (1)這個現象的發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專學校讓孩屬子給父母洗腳,是培養孩子們的感恩意識,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在以後的成長和生活中達到完善的人格。 (2)這一事件產生的原因我認為是我們的一部分孩子道德缺失,缺乏感恩意識,有些孩子認為父母為子女所做都是理所當然,卻不知有時當父母的也希望自己的兒女能為自己做點什麼,哪怕是一丁點小事,就足以蔚籍那顆操勞的心。當然並不是父母對子女的付出都要求有回報。學校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將其與教育孩子聯繫到一起,讓孩子為父母洗腳。 (3)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感恩的心意的體現,並不僅僅是在於是否給父母洗過腳,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幫忙做家務,或是倒一杯水。 (4)總之,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很重要,懂得感恩更重要。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但希望這種教育不要「刻板」,更不必要拘泥於千篇一律的「洗腳」形式上。而是要通過此類事件讓學生真正懂得應該去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道理。
求採納

7. 教育孩子有孝心感恩的話

感恩孩子孝心的話語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8. 為什麼經常用子女給父母洗腳來宣揚孝道

我覺得,孝道的體現不僅僅局限於給父母洗腳這一方面。

我記得小時候學校里也布置過給父母洗腳的作業。還要求我們寫一篇不少於五百字的感悟。那個時候,我們都是搜腸刮肚的想,大多數都是在重復 啊 父母多幸苦,父母的腳多蒼老什麼的。自己以後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之類的話。我覺得,這種作業本身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加上感悟之後純屬多此一舉,多少人為了應付這個感悟,草草了事。這種作業個人認為只是停留在一個表面的層次,對於加強孩子們對孝道的認識沒有多大幫助。

何為孝道,簡單的來說,孝道就是奉養父母長輩的准則叫做孝道,孝道分為1、養親與敬親;2、順親與諫親;3、傳宗接代;4、喪親與祭親;5、立身、立功,以顯父母。

對於年紀尚幼的兒童來說後面四點對他們而言難度略大,可以從第一點也是最簡答的一點 養親與敬親開始教起。

對於兒童而言,養親,自身能力尚不能達到,但是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教會孩子們敬親。

現在部分孩子,家長放任自流,目無尊長。要是我小時候也這樣,我爸早就大耳刮子打上來了。

孝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行為,通過外力強行賦予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在一點一滴中給孩子們灌輸孝順父母這個概念,才能在孩子們心中種下孝順的種子。如果等孩子長大了,已經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之後,想要改變這種固有的觀念,那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所以,洗腳來宣揚孝道,我覺得意義不大。更多的是一種形式主義吧。

9. 有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並且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這一切被孩子看見了。

我曾在電視廣告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並且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這一切都被孩子看到了。正當她准備叫孩子洗腳時,卻看見孩子端著洗腳水向她走過來,邊走邊說:「媽媽,洗腳。」這則廣告讓我不斷地反省自己。
廣告中的孩子這么小就懂得孝敬長輩,更何況我呢!長輩們每天忙碌著,一天下來,他們多麼的累啊。如果我們都能像這個小男孩一樣孝敬長輩,那長輩們就會忘記一天的疲勞,變得輕松自在。
這則廣告曾使我無地自容。有一次,媽媽下班回家,臉上寫滿了疲憊,可我卻吵著要媽媽馬上帶我去超市。媽媽說:「讓我先休息一會兒吧."我還是執迷不悟,吵著不讓媽媽休息。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先帶我去超市。看了這則廣告,我對當初的行為而後悔不已。本來應該讓媽媽先休息一下,再去超市也不遲。我和廣告里的那個小男孩比起來差遠了。
不過這則廣告也曾讓我滿心歡喜。有一次,外婆洗完衣服後感到背很疼,就坐在沙發上。可還是痛的呻吟起來。我見了,連忙跑過去幫外婆捶背,外婆開心地笑了。覺得好了很多。我看到外婆笑了,興致高了很多,敲得更起勁了。知道外婆說好了才停下來。不過和那個小男孩比起來,我還遠不如他。
從此以後我要孝敬長輩,為爸爸媽媽沏一壺茶,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為外公外婆洗一個蘋果......我還要考出好成績讓爸爸媽媽開心。
公益廣告,也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人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寫的不好
但也希望能幫助到你!

閱讀全文

與從小教育孩子孝順長輩給老人洗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孝敬老人作文 瀏覽:989
重慶退休養老金調整 瀏覽:195
貴州省老年節活動簡報 瀏覽:565
從20歲到80歲 瀏覽:764
養生館開業適合穿什麼服裝 瀏覽:372
為什麼父母會先走 瀏覽:700
到時了退休年齡繳費年限未夠 瀏覽:179
養老院工作人員架構圖 瀏覽:586
各地退休工資水平 瀏覽:806
老年文體活動中心機構設置文件 瀏覽:355
東華小區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378
重慶自助體檢機哪裡有 瀏覽:113
在幼兒入學前父母如何分工 瀏覽:870
60歲女人頭暈 瀏覽:709
如何勸父母不改志願 瀏覽:106
何鴻燊長壽秘訣 瀏覽:105
老年人吃香煙有什麼好處 瀏覽:291
社區老年協會舉辦活動 瀏覽:64
太姥姥祝壽詞90歲 瀏覽:839
長沙市老年協會活動工作部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