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孝敬長輩的心得體會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以父母的衰老為代價的,不知不覺間自己也為人父母了,此時方才深覺父母當初養育我們的不易。在我們感念親恩的同時,也想到為人父母的自身素質,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子女以後是否成器,不禁也令人汗顏。 不知道有多少次在電視、新聞、各種媒體上看到,老人孤苦無依,養大眾多孩子卻無一人孝養的報道,老人的白發,破衣、哭訴,和無助乾枯的眼神,每每讓我喉頭哽咽和腹中氣脹。現場的訪問讓我們看到這些用冠冕詞彙掩蓋著自己不孝養的種種理由:說爹娘,不愛我,孝也無情。弟兄姐妹那麼多,憑什麼就我養。沒能力,先顧了小家裡的妻兒....良知和理智在慾望的淫褻中日漸消亡。我不知道是什麼消磨了這些人的意志,抹殺了這些人的感情,使得人沒了親情、人性和良知。 孝道自古有孝、順二義,孝易順難。孝無貴賤之分,能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沒去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想來報答親恩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有時候也並不全是用物質來衡量的,電視上一個公益廣告,老人在家辛苦一桌的菜,可每個兒女打電話來都是問音響好不好,還有什麼缺乏,然後給老人個理由不回家吃飯就各自去尋歡,最後的鏡頭是老人在空大房間的沙發上歪睡,手邊的遙控和電視的沙沙聲,道盡寂寞。 「孝為百行先」,從古到今歷來都以是否孝順父母作為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准,孝順父母,既是傳統美德,也是精神文明和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不扶養的人,他還會關愛什麼? 但我們是不是還應該開始用冷靜的眼光觀察,用冷靜的耳朵聽聞,用冷靜的心情處理,用冷靜的頭腦思考。同是養了孩子,有的孝順無比,有的卻是如此禽獸不如?難道和父母的教養就全沒了關系?難道那些不孝順的就是天生劣根?或者是信佛者說的報應輪回? 只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過上一種生活:夕陽樹下,在那悠悠而來的晚風里,一張張皺皺紅潤的臉,印在晚霞的老樹上,沒有哀嘆,卻掛著一絲可掬的笑容。 四: 孝順,孝順,是近來大腦里閃現最多的一個詞彙。今天我想談談思考過後我對於「孝順」的認知,僅僅是個人意見,不具普遍性,各位有異議的同學,歡迎大家各自保留意見,亦可一起討論,歡迎跟貼或來電。 所謂孝順,需要從「孝」和「順」兩個方面來考慮。孝——孝敬,中華兒女自古尊崇孝道,這是美德,也是為人之本,「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壞不到哪兒去。」——忘了是誰說過的,確實有道理,這也是我結交朋友的一個原則。另外一個方面呢,順——順從,我們從小被教育最多的就是「聽話」,真沒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會成就我們怎樣的人格,從小事事「聽話」,那麼長大以後,中華民族是不是就成了一個「聽話」的民族呢?嗬嗬,可悲吧。所以說,一味的順從可真不是完全的孝敬啊,至少事事得講原則。不講原則的順從,弄不好就會害了自己,還得害了老家兒,再不濟還得捎帶著傷了幾個無辜的墊背之人。想想只是當時自己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來處理事情,才會搞得這樣糟糕,再不幸者或許真會影響到今後的生活,何苦來的? 我們自從一出生就是沒有選擇地來的這個世界,爹媽給了我們生命,從那個時候起,我們就不是為自己而活的。我一向認為我們之所以來到人世走這么一遭,實則就是為了還債,尤其是還父母的債。也許我是有些極端,所以我想我是能夠理解寧的決定吧,至少是從這個角度講,就因為他是他,就因為我是我,所以我們都沒有做錯什麼。 不想去刻意評價什麼人或者什麼事,本無絕對的對錯之分,每個人心中自有個衡量的標准,也許我們這類人認為的錯,在另外一些人甚至是一個人,認為那就是對,也對啊,你不能說人家是錯啊,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觀念不同而已。各自保留意見吧,只要我們堅持做個好人,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問心無愧,就很不容易了。
㈡ 孝敬父母後的感受
感覺自己張大了,會會心的微笑吧!
㈢ 如何孝敬父母,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1.經濟上不要讓他們有負擔,要主動詢,父母不太可能用錢向子女開口的。你要主動詢問。
2.老年人在兒女成家後,容易孤獨,要多抽出時間看他們,陪他們。到家後不要讓老人操心做飯,最好你買了菜去,如果去了還要老人做飯買菜,你就別去。如果實在離得遠也必須定期打電話,比如三天五天,固定下來,別說沒時間,如果說沒時間打電話說明父母在你心裡不重要。
3,遇到急事要順著他們,即使他們要求不合理,也暫時答應,然後找合適機會化解或者說清楚,不要硬頂,不然容易出事。
4.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棘手的問題,不要輕易對父母講,他們會很著急,吃睡不好。而且沒有更多的辦法。。。除非他們可以幫到你。
5對待雙方父母要平等,不要有明顯的不同。
6及時盡孝,不要想盡孝,老人不在了。哭都沒地方。、
7,。以孝順你父母的心來禮敬天下父母。
8 ,盡自己的孝道,不要強求別人。如果有兄弟姊妹你只可以提醒,但是不能強迫他們。
9.父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可以婉言提醒,但是你沒有權利指責父母。你盡你的兒女道。他們盡他們的父母道。
10.如果你有子女,一定要養成他們盡好孝道,不要把兒女當爹娘供養,這樣亂了次序,就會招來災禍。你孝順父母,兒女就孝順你,因為兒女都看著呢,如果你不孝,指望兒女孝順,沒這個道理。
盡好你的孝道,父母不在了 你也不會有太多遺憾。。
說了不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相信你會做的很好。
頂禮我們的父母及普天下的所有父母。。
㈣ 關於孝敬父母的感悟文章!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㈤ 關於孝敬的感受日記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㈥ 對「孝」的感悟
關於孝順的故事: 記得是六十年代某一年的冬天,下了好大一場雪,田野里,房子上,草垛上蓋著厚厚的一層雪被,屋檐上掛著又粗又長的櫨軲槌(即冰掛)。雪夜裡,靜得出奇,偶爾聽見一兩聲樹枝被雪壓斷的聲音。這時,我跟祖母摸黑坐在炕上,把腳伸進一個大糠布袋下取暖,祖母又給我講了一遍關於孝順的故事:
早前年,村裡有一個寡婦,拉扯著一個男孩過日子,毫不容易把孩子把扯大了,孩子要娶媳婦了。孩子嫌娘長的奇醜,就叫娘住進南屋裡。媳婦進門後,孩子就對媳婦說南屋裡住著雇來的老媽子(傭人)。寡婦很愛自己的孩子,不想把事說破,強忍著淚咽到肚子里,在家默默的做飯、喂豬、干雜務。
有一天,寡婦喂的豬抱了一窩小豬,一共七個。寡婦高興之餘,一邊喂豬,一邊嘆氣:唉!豬啊豬,你生七子並頭連,我生一子把娘嫌。偏巧這話被媳婦聽見了。媳婦是個很有家教的女人。她等丈夫上坡幹活回家,就問丈夫家裡的老媽子到底是誰,丈夫不得已說了實情,媳婦把丈夫數落了一大頓。夫妻倆來到南屋,給娘跪下了,請求娘原諒。夫妻倆把娘請到上房住下。從此,小兩口孝敬親娘,一家人過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聽過這個故事,很小的我就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那時的冬天特別冷,取暖物品僅僅是一床薄被、一個糠布袋而已。我就把祖母的一雙小腳摟在懷里,給她取暖,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上高中住校。從此,村裡人都誇我孝順。到現在,我回娘家,村裡的人還叫我好人。我想,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而已。可憐天下父母心,正所謂有次心的兒女,沒有次心的爹娘,望天下人都莫忘記自己的爹和娘。。。。。。。。。。。。 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對讀到了很高學歷的姐弟倆,當他一年沒有回家,姐弟倆回到家裡,他做夢都沒想到,回到家裡讓他們看到的是非常驚訝的一幕,他發現他的母親走了,他的父親只自己一個人在過。可是回到家裡面一看,他父親那間房子簡直亂得像倉庫一樣,像垃圾堆一樣,姐弟倆非常自責,然後利用了一個大禮拜,周六周日兩天的時間,才把房子打掃得像點樣,才見亮了。就在他們打掃房間時候,在他爸爸的寫字台里發現了一封想投還沒有投出去的一封信。那封信其實寫得很簡單,主要內容是:
「當我們老的時候,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要有一點耐心,不要嫌棄我們終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後語,其實還不都是為你們好。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當我們吃飯漏嘴,把飯菜流在衣服上的時候,千萬不要責怪我們,請你想一想,當初我們是如何手把手給你們給你們喂飯的;當我們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弄臟了衣服,不要埋怨我們遲鈍,請你們想一想你們小的時候,我們是如何為你們擦屎擦尿的;當我們說話忘了主題,請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說什麼並不重,只要有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孝敬並不一定是物質和金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時常牽掛著我們就行了,飯後,給我們老倆口端杯熱茶,陽光燦爛的日子,陪我們出去散散心和鄰居聊聊天。等你們結了婚生了孩子,帶回家常讓我們看看就開心,當看著我們漸漸地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的時候,不要悲傷,這是自然規律使然,要理解我們,支持我們。當初,我們引領你們走上了人生之路。如今,也請你們陪伴我們走完最後的路,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我們會感激,回饋你感激的微笑,在微笑中凝聚著我們對你們無限的愛。
老貓尿房輩往下傳,這句諺語可否改一下,是否輩子往上傳一點。」
看看老人的要求不高,有沒有發現他講的跟我們的老祖宗講的是一樣的,孝順不僅僅是扔幾錢就叫孝。「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別乎。」大聲跟我說一遍:第一孝道,其實人人都會老,關愛老人,就是關懷我們自己的未來。所以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跟我大聲說,趕緊孝敬父母,同意嗎?同意。
百善孝為先。所以老人的「老」字,下面是一把刀,把那把刀換成孩子的「子」,那個字就念什麼?「孝」。中國的文字是有豐富的內涵,教育的「教」字是一個孝順的孝,再加上一個文化的「文」。不孝不教。來,把眼睛閉上,向內看看你自己。其實一個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講溝通對象是多樣性的,那麼你想想,你跟剛才你記的那些人他們互動的好嗎?包括你的爸爸媽媽,你跟你父母互動得好嗎?這兩個人是孕育了你生命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很多人到寺院裡面磕頭,可是你的爸爸媽媽就是你的活菩薩,你尊重他們嗎?所以說有人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說不要認為能養老就叫孝,他說:「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在告你其實一個人孝不孝敬主要在態度上。
一個有愛心的人,必生和氣,有和氣的人必生愉色,有愉色的人必生婉容。還有一次他的弟子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說了兩個字——「色難」。這個色當然是指面色的色,臉色的色。可是各位知道一個人「相隨心生,相隨心感」。
其實你的面色臉色是由你的內在造成的。沒有愛心的人,怎麼會有和氣呢?沒有和氣的人,怎麼會有愉色?沒有愉色的人,怎麼會有婉容呢!
想一想從小到大你跟你經歷過的這些人,你跟他們互動得好嗎?你還記得你童年時代的夥伴嗎?還記得你小的時候,幼兒園里照看過你的阿姨嗎?那些一起跟你度過了快樂時光的童年夥伴嗎?各位你能不能想起來,他們都叫什麼名字,你還能記住幾個。那些生命中給過你快樂,給過你童年的人,你還能記住幾個,你還有印象嗎?教你的阿姨叫什麼名字,你還有印象嗎?忘記了過去就等於背叛。你能不能記得起,誰給你講了人生的第一堂課?你的啟蒙老師是誰?他叫什麼名字?小學的同學,你還能記出來幾個名字?有多少人還在你的心目中還留下印象了?你會為人嗎?你懂得為人嗎?上了中學,你的班主任叫什麼名字?你不能把他忘記了吧。他還在嗎?你感謝過他嗎?逢年過節看過他嗎?有過一個問候的電話,祝福的電話嗎?你為人好嗎?上了大學之後,你的導師是誰?走向社會之後,你生命中的那些貴人你還記得嗎?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你的人,給你提供事業機會,工作機會,發財機會的這些人,你對他們都回報過嗎,你對他們好嗎?
想一想,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你單位的領導,和你一起創業的同事,供你,供起,托起了你事業的員工,以及那些讓你成長,壯大了你的客戶,你對她們都好嗎?如果假設我講這些你都淡漠了,那從基礎開始吧。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以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你總不能連你的父母,你也不好好互動溝通孝敬吧。這個生了你,養育了你,給你生命的爸爸媽媽。我記得我在晉城講完課之後,一個開洗浴中心的老總,他說他開了四年洗浴中心,沒有給爸爸做過一次按摩,沒有給媽媽做過一次足底。他說他晚上回家之後,當他把他父親的手拿過來一看,滿手的老繭,他流淚了。當他給他父親捶捶背,他說他把雙手放到父親那個脊樑上的時候,他眼淚再也止不住了。從小趴在地下,讓他當戰馬騎的那個挺直的脊樑早就彎曲了。那個騎在他脖子上滿地轉悠,那個脊樑早已經挺不起來了。你才看得到嗎?爸爸老啦,行孝不能等啊。他說他把母親的手拿過來,想剪剪指甲,他再也忍不住,從小領著他上學的那雙柔軟的手青筋裸露。你才知道嗎,爸爸老啦,媽媽老啦。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來,端詳一下母親的面容,他發現滿臉的皺紋,老眼昏花。他看著母親發白的頭發,他覺得他自己查不過來啦。一根,兩根你查得過來嗎。可是,你反省一下自己,一個對父母都不好的人,怎麼能把團隊溝通好。一個兄弟姐妹都處不好的人,你怎麼能把你的團隊帶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把對父母的愛擴大到兄弟姐妹,把對兄弟姐妹的愛擴大到團隊,再擴大到企業,擴大到國家,擴大到天下,這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啊。你都為他幹了一些什麼,不要以為給扔兩個錢,那就叫孝順。
要用心做事,要用情做人。可是今天為止,你陪他們逛過街嗎?可是你為他們都幹了些什麼?
不管你多富有,不管你官多大,角色就是人格。其實,我們互動溝通的對象是多樣性的。剛才在這幾分鍾的反省過程中,你給自己打打分,你覺得你哪一個角色是及格的?哪一個角色是良好的?哪一個角色是優秀的?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
㈦ 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孝敬父母後的感受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㈧ 寫一篇日行一孝的感想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校隊活動,以感恩教育為突破口,從一言一行做起,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樹立文明新風尚,使學生知榮明恥、達到「誠實、守信、孝順」的總體目標。推行了「日行一孝」具體做法如下:
一、每班在每周的誠孝課上,利用我校的校本教材《誠孝教材》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孝心教育。
首先要對學生提及:關鍵是要談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起早貪黑,日夜奔波與自己的學習狀況作對比,讓學生自己醒悟,進而明白自己現在努力學習就是回報父母,替父母分憂。
其次,我們在選教材時特意挑了《二十四孝》,讓學生在讀文化經典的同時,通過「董永賣身葬父」、「王祥卧冰求鯉」、「蔡順拾桑供母」等經典故事讓學生親身體會古人慈孝,激發內在對父母的感恩之心。並讓學生每人每周寫一份誠孝故事集錦。
二、要求學生懂得並做到新世紀的「孝心」應該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勤奮學習、勤奮工作,具有為自己、為家庭負責的責任心,真誠友好地與人交往,以優異成績回報父母;尊重、理解、關愛父母,做快樂的小天使、勤勞的小幫手,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
回報父母養育之恩。開展為父母多做事,對父母多說知心話,為父母過生日,給父母送禮物,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梳梳頭發,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體會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艱辛和不易,弘揚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的傳統美德;
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自選「八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獻一束鮮花,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送一句話,寫一首詩歌等)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因此,在學生中開展「日行一孝」活動,要求小學生利用每一天,實實在在至少做一件孝敬長輩的事情,並寫出孝心日記,從而使學生,樹立感恩相報之心,實踐立志報效之行。
三、課時保證
作為我校新教育實驗項目,我們將誠孝教育正式列入各年級課程表,統一安排授課時保證每周都要備好課,教案檢查與其他學科同樣正規。
四、作業練習
(1) 按時間分為課堂作業與課下作業
課堂作業就是老師在講完課之後當即布置,要求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業,如某個話題的討論。課下作業就是老師就一個話題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悟、體會。
(2) 按完成形式分為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
安排正式孝心教育作業本,每天圍繞一個話題,先分組討論、交流,然後作為作業以書面形式完成。除此以外,教師還要不失時機的向學生布置一些特殊情況的實踐作業,如小學生怎樣祝賀母親節、父親節等。
五、 成果驗收
我校推行的孝心教育成果如何,要到學期末進行驗收。實行家庭學校雙向評定的方法,並且要加重家長打分的比例,以感恩父母為參照標準的話,他們最有發言權。期末學校要與家長取得聯系,進行問卷調查,以檢驗一學期以來孝心教育的成果。
㈨ 孝敬父母的心得體會600字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寒假中,「孝心作業」讓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麼的高興,心裡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盡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來,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在為爸爸媽媽服務的那一天時,我想爸爸媽媽是多麼希望那一時刻能夠停留片刻,吃著我蒸的飯,都贊不絕口,說:「我女兒真行!!~是啊,我吃著自己做的飯都那麼香,何況是父母呢?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斗,考上我理想的大學,完成我做一個著名導演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在哪幾部電視連續劇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讓爸爸媽媽高興。長大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將來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兩次的多陪陪爸爸媽媽聊聊天,因為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後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總之我一定要讓爸爸媽媽快樂,讓他們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的人,是父母賦予我血肉之軀,養育我長大,又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製。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爸爸講完題後,我仍不明白時,老沖著自己發火和媽媽的嘮叨,這些都是他們賜予我的愛!!!~
從今以後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樣享受著父母帶來的愛,而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