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寫出下列節日對應的詩句。(謝謝) 新春佳節: 清明節: 中秋團圓: 重陽佳節:
新春佳節:
好事近
清代:
汪東
歡笑一堂中,共度新春佳節。此日太平親見,忘頭顱如雪。
醉來行步任欹斜,鳩杖未須設。照夜華鐙千百,替中天圓月。
清明節:
喜遷鶯·清明節
唐代:
薛昭蘊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竟賞,盡是綉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中秋團圓:
中秋月
宋代: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重陽佳節:
摘星樓九日登臨
明代:
姜塘
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
滿目山河增感慨,一時風景寄遨遊。
武公不但歌淇澳,賢女猶能唁衛侯。
更有三仁忠與孝,高名千古出人頭。
2. 重陽節是團圓的嗎
是。九月九,為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俗稱。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活動。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2)團活動心得重陽節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重陽節的另一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確定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時間坐標。古人紀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內。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隨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隱退潛入於地面。《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在傳統文化中,季秋重陽,「大火」退隱,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乃吉象。
3. 獨自遠離家鄉和家人團隊,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向兄弟們朱玉登上高處離會,因為啥
前面是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答案是
遍插茱萸少一人。
4. 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這兩句押什麼韻
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
這兩句不押韻。
5.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蔡徐先人的清明節有家人團圓的中秋節在尊老敬老的重陽節等等
(1)中秋 (2)春節
6. 重陽節為老人團圓 老人啥感受
有些老人會很高興很歡樂
有些老人會顯得落寞
因為深刻的體驗到自己老了
如果子女又不關心的話
這種歡樂的重陽節對他沒意義
7. 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專業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這幾句話是押什麼韻
你說的是重陽節,又敬老院
他就想取去登高
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建新一一種那個對聯的形式
8. 重陽節團圓的日子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團圓的日子!常回家看看!關愛體貼孝敬老人!
9. 重陽節要敬老想去踏秋賞菊去登高轉眼又到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這兩句話押什麼
重陽節要敬老想去踏秋賞菊去登高轉眼又到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這回兩句話押「ao」韻。答
押韻是一種詩文創作的修飾技巧,即將韻母互相諧音的文字放在詩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詩文讀起來就十分順口、悅耳,這種現象就叫做押韻。韻由於押韻的文字一般在詩詞的結尾,所以結尾押韻的文字因此又叫做「韻腳」。
(9)團活動心得重陽節擴展閱讀:
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