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盲從的孝順

盲從的孝順

發布時間:2021-01-10 22:32:03

① 所謂孝順就是聽話嗎

為什麼父母要求孩子不分青紅皂白地「聽話」?因為父母的父親也沒有教他「聽話」是需要以辨別對錯為前提的,在長輩們共同的一本教材里沒有「讓孩子獨立思考」「選擇真理」這些指引。他們情有可原地喪失了這種能力,當然也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不需要這樣的分辨能力。你見過哪一隻豬會教豬仔獨立思考嗎?如果有,那就是變種,後果是優先宰殺。 為什麼父母有扼殺孩子明辨是非的權力?因為「孝道」賦予了他們「父為子綱」的崇高地位。父母扼殺孩子的辨別能力可以在「孝道」的牌匾下得到嘉許的小紅花。 大人們都教訓孩子要「聽話」,「聽話」才是好孩子,卻不告訴孩子什麼是「聽話」?在中國人的口中,「聽話」似乎是一個條件反射按鈕,又象是個語焉不詳含糊不清的詞彙,後來我明白了,「聽話」是一種無需考究正確與否的服從,是一種剝奪了獨立辨別權利的接受,是一種上傳下達的命令,是一種培養奴性的養分,是一種執行「孝道」的美德。經過邏輯推導後就得出: 「好孩子」=無需考究正確與否就服從的人=放棄獨立辨別權利就接受的人=培養奴性的人=堅決遵行「孝道」的人――這樣的公式。 當然稍微變化為「孝道」=盲從=拒絕獨立思考=奴性――也不算錯誤的。 通過這些思考,我大致明白了幾點事實: 1,「孝道」是一種單向要求晚輩以長輩為尊的規則,是一種純粹上對下的約束。「孝道」並不嚴厲規范長輩對晚輩行為的尺度; 2,「孝道」的核心邏輯是「原債」――父母對孩子有生養的「天恩」,恩情天高地厚,孩子一出生就是虧欠父母的,就算為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甚至為父母肝腦塗地也是無法報答萬一的。也就是說兒女這一輩子是無望還清債務了,於是就衍生了「做牛做馬」「結草含環」之說。算是對債務人償還時間期限的一種含糊的規定。 3,在古代,如果晚輩膽敢不孝順,不僅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法律條文是可以辦你的。也就是一種由國家暴力機器強制監督執行的行為規范。 2,「孝道」要求晚輩聽長輩的話,也就是說「聽話」的孩子才「乖」才符合「孝道」的標准。致於什麼話該聽什麼話不該聽沒有界定,默認值就是什麼話都要聽。合理的推論結果就是:不辨別的盲從長輩意見就是「乖孩子」,是成為「孝子」的先決條件。 3,「孝道」要求晚輩對長輩好,致於怎麼為「好」的標准則完全根據長輩的喜好而定。也就是說拍馬屁還要拍對位置,位置錯了拍得再好也是不孝的。比如說二十四孝圖中「卧冰求魚」的故事,孩子的後娘愛吃魚,孩子就要弄到魚給後娘吃,這才能讓後娘開心,馬屁拍准了才乖才孝順。如果孩子那時候不到冰面上躺著而是煮了一盆後娘不喜歡吃的兔子肉,就是不孝子,至少孝心打了折扣。 孩子,這些東西聽起來是不是挺無理挺可怕的?可是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人就是被這么「醬」過來的。包括我自己也未能倖免地被「醬」了一些,惡心了好多年。也許你會問,這么不好的東西它怎能不被推翻反而長盛不衰呢? 要知道,這世上存在的東西未必正確,但卻是可能「合理」的。所謂「合理」是對「結果」「正當性」的一種含糊其詞的肯定。(這背後錯綜復雜的關系我們以後再談) 即使是一種後來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東西,在被完全開膛破肚之前總會被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在維持著錯誤的軌跡,這或許可以認為是歷史的慣性使然。象「孝道」這種被「原債」謊言包裝的枷鎖能夠完整延續千百年大行其道一定有它的存在道理。 到底是誰在背後上下其手?根據「誰從事件中受益誰就是始作俑嫌疑人」的推導原理,我們來看看背後有哪些利弊。

② 遵從父母叫孝順,不遵從父母是不是就不孝順,不聽話

個人覺得孝順父母是指對他們好點,關心些。而不是言聽計從,畢竟都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能力,而且父母雖然生活經驗豐富,但不可能事事正確。
把父母的意見作為參考,但是不盲從。

③ 一個不敢將妻兒留在身邊的男人,不論對錯對父母為命是從,只懂盲從的孝順的男人,還值得在一起嗎

跟了這樣一個男人,確實悲哀,以後的日子還長,早點散了。太不值了。

④ 如何正確理解「孝順」的涵義

我活了半輩子了。對孝順還是不大理解。個人認為,孝是對長輩的敬重和依從以版及照顧對方權的身心健康。順是順應對方的需求。但孝順不等於盲從。涉及到我們自身的問題也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父母因為所處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的性格和處事手段不一定就適用於我們。所以不能去百依百順,當然你可以表面上答應哄他們高興。
有時候父母年齡大了有些老糊塗,還有父母為了顯示他們的權威從而要求我們百依百順。這些都是面子工程。你可以假裝依從。
一句話。小事百依百順,大事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

⑤ 孝順父母,如何做到孝而不愚孝

1、不盲從

從小可能我們都會被教導一句話,那就是要聽父母的話,這話是對的,但版也不絕對。因權為聽從父母的話是對的,前提是聽從的話是正確的,而不是那種不利於我們的成長的話,這種錯誤的話語我們不應聽從,在父母里我們要做到聽從而不是盲從。

2、幫理不幫親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當然父母也會有,當有錯事情發生了,我們要指出父母的錯誤出來,讓他們明白並改正,不能因為是自己的父母而包庇,要做到幫理不幫親的行為。

3、客觀

愚孝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以父母為中心,會認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會因為父母而不顧一切哪怕是傷害他人的行為。永遠不要以父母的標准作為自己的標准來行事。

4、寬容但不縱容

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成人,當他們老了,我們就要懂得報恩,因此,在很多事情上,哪怕父母出錯了,也會寬容去對待,一些小錯誤也會容忍他們發生。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寬容但不代表是縱容,別縱容一個人去犯錯,因為他們會把這種錯誤當作理所當然。

5、有原則

愚孝的人,都是有一顆孝順的心,但在孝順這一事情上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限制,報恩父母是對的,也是一定去做的,但別把自己的原則也報答進去,也別因為一些愚孝的行為而造成家庭的不和睦。

⑥ 孝順和愚孝成正比嗎愚孝的概念是什麼

我理解的愚孝:凡是父母要求的都去做,凡是父母說的都是對的。顯然不成正比,封建的桎梏還沒有完全解脫。當你不能改變什麼,你只能去服從:但如果可以,就必須抗爭到底。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國人必不可少的精神財富。凡是都可分為兩個方面,都要辯證的去看

⑦ 魯迅先生心中的孝道是什麼

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是虛偽的孝,與現代的孝專有著本質的區別,屬魯迅是強烈鄙視這種孝,是一種愚昧的無知的孝道!但對真孝是秉承的,贊賞的,他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他本人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

⑧ 你是如何看待順從就是孝順的

順從真的和孝順是兩回事。

"孝順"強調的是"孝"而不是"順",一昧的順從只會毀了你自己,並給你的未來帶來超級多消極作用,甚至說會毀了你自己的未來。

要知道,"百善孝為先",不是"順"為先。對父母,大部分是孝,少部分的順才對。

現代社會不就有很多媽寶嗎?就是凡事都聽媽媽的,這不就是順嗎?不過,你問問,媽寶男現在真的是女性最煩的物種了。有媽寶男的家庭註定不會平靜,註定不會很幸福。

而且,對父母的順,應該是讓父母放心順心,不是順從。因為父母就算是真的是為了我們好,但是父母不是每個方面,你生活的每個方面都有了解。所以父母的建議就算是過來人的建議,但也是過去式的建議,不一定會對你的生活和問題有幫助。

所以,孝順,要孝,要順,不過是更應該讓父母順心。

⑨ 古人解釋孝順的時候講了一句話,說盲從父母是最大的不孝,原文怎麼說來著

孝不孝順在你心裡,不在別人嘴裡。

閱讀全文

與盲從的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提供二胡嗎 瀏覽:181
東明縣老年大學網站 瀏覽:307
中學生表格填寫父母經商怎麼填寫 瀏覽: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666
7旬老人問什麼時候生活會變好 瀏覽:506
關於4050養老金補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老人應多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22
十堰市老年大學管網 瀏覽:428
寶寶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113
養老保險打折 瀏覽:470
駕駛證自助體檢一般在哪裡 瀏覽:536
宜春老年大學有人說不要養老金 瀏覽:505
女60歲失地保險 瀏覽:55
長春市開養老院政策 瀏覽:792
四川綿陽萬人養老院 瀏覽:654
慰問敬老院活動簡介 瀏覽:831
養老金企業和個人 瀏覽:70
關於重陽節的口訣 瀏覽: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長輩們的作文 瀏覽:307
70歲以上還能買車嗎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