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貳』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古詩
重陽節的詩句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4、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5、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6、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7、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8、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9、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10、對青山強整烏紗。——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1、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2、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13、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14、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15、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叄』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杜牧 《九抄日齊山登高襲》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2、曾幾 《重陽》
老去長爭一寸陰,良辰物色負幽襟。中秋素月偏離畢,九日黃花未散金。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復伴孤斟。重陽何必今朝是,從此籬邊日訪尋。
3、黃裳 《桂枝香 重陽》
醱醅初熟。競看九日、西風弄寒菊。姝子新妝,向曉淡黃千簇。清香鬧處君須住,摻盈頭、醉鄉相逐。馬台歡笑,龍山縱逸,佳話重緒。共盡日、登臨未足。更休問明年,浮世榮辱。難得良辰,鬢發見秋尤綠。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對飛瀑。宴歸還趁人來,茱萸佩垂紅玉。
『肆』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專。愁因薄暮起,屬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2、《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伍』 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北朝: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譯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雲遠逝了,
身體卻隨著秋季由北向南飛回的大雁歸來。
故鄉家裡籬笆下栽種的菊花,
今日又開了幾朵呢?
2、採桑子·九日
清代: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譯文
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響。返鄉之路千里迢迢。家和夢一樣遙不可及。重陽佳節,故園風光正好,離愁倍增。不願登高遠望。只覺心中悲傷不已。當鴻雁南歸之際,將更加冷落凄涼。
3、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譯文
今天雲彩飄飄,景色迥然,流水更綠,青山更明亮。
我手攜一壺流霞酒,采擷一朵黃菊花,欣賞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這里山石偏僻,松樹古遠,快樂的管弦樂隨風飄灑。
酒杯當明鏡照耀我歡樂容顏,獨自一個人喝酒,自得其樂。
望著山月獨自起舞高歌,任帽兒被舞風吹落,卻不知道讓我懷念的朋友都在哪裡。
4、行香子·天與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譯文
秋天的天空無雲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陽節快到了。披上粗衣,飲著沒過濾的酒,每一陣秋風,一場秋雨,帶來習習秋涼。
黃昏時刻的院落,給人悲涼的感覺,酒醒過後往事浮現出來使愁腸更愁。怎麼能忍受這漫漫長夜,明月照在這空床之上。聽著遠處的搗衣聲,蟋蟀發出的長而尖的叫聲,還有漫長的漏聲,感覺時光過的太慢了。
5、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
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陸』 寫重陽節的詩句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 王維[朝代] 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作者] 李清照[朝代] 宋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九日齊山登高
[作者] 杜牧[朝代] 唐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作者] 岑參[朝代] 唐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採桑子·九日
[作者] 納蘭性德[朝代] 清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
九日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今
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柒』 寫重陽節的詩句 的古詩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唐】宋之問
鳳剎侵雲半,虹旌倚日邊。版
散花多寶塔,權張樂布金田。
時菊芳仙醞,秋蘭動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
《九月九日望蜀台》
【唐】蘇頲
蜀王望蜀舊台前,九日分明見一川。
北料鄉關方自此,南辭城郭復依然。
青松系馬攢岩畔,黃菊留人籍道邊。
自昔登臨湮滅盡,獨聞忠孝兩能傳。
《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崔元翰
偶聖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