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民俗節日有哪些和介紹。
1、七夕節
⑵ 家鄉的風俗 作文 600字
我的家鄉——興義,有一種風俗習慣: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大人小孩都去摸秋,去分享一年辛勤勞動的成果。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我、小雨、祝梅和玲玲,幾個常在一起玩的小孩最喜歡這一天。早在幾天前,我們就盼望,望著早已准備好的小背筐和小燈籠,心裡默默地數著天數:三天、兩天……這一天終於到了。晚股姐姐剛和我招手再見,我就背起小背筐,提著小燈籠去找小麗、玲玲和祝梅。我們大家手拉著手,一蹦一跳地朝地里走去。(小學生作文網)
「小濤姐,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啊!」小麗說。這時我才發現今夜是這般寧靜,遠遠望去千盞萬盞的燈籠閃閃發光,螢火蟲也亮著小燈籠來湊熱鬧了,一閃一閃的。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為我們照亮。
不知不覺,已到了地里。我們按傳統方法,先拔一些蔥、蒜、白菜和青菜。聽老人說,你拔了這些東西,新的一年中你就會變得聰明,會算,還很清白。
我們最感興趣的當然是去摘蠶豆。「我家的蠶豆最好,又嫩又大還很甜。走,去摘我家的。」祝梅先發出邀請。「她家的才不好呢,我家的才好。」小麗也不甘示弱。望著她們,我想了想說:「這好辦,我們一家地里摘一點,吃著一比,不就行了嗎?」這主意大家都同意了。於是我們一會兒在這家地里,一會兒又竄到那家地里。不大工夫,就摘了一大背筐。走出菜地,坐在一塊干凈的草坪上。這時我的肚子「咕咕咕」地提意見了,我腦海中冒出一個好主意,就說:「咱們把蠶豆煮熟了吃。」我話剛出口,玲玲馬上拍手贊成。小麗和玲玲挖坑、剝蠶豆,祝梅回家找鍋、柴,我去提水。大家一齊動手,很快就把蠶豆煮上了。
突然,玲玲說:「有股糊味。」糟糕,我們一齊跑到鍋邊。幸虧搶救及時,不然就糊透了。我們吃著又軟又甜還有股糊味的蠶豆,心裡說不出的快樂。
大概小星星也聞到了香味,一顆顆從雲層中鑽了出來。一大鍋蠶豆很快就被消滅了。「真好吃!小濤姐,你說誰家的最好吃?」小麗問。祝梅、小麗兩家的蠶豆我都摘了,分不清哪家的好吃,哪家的不好吃,只好說:「兩家都一樣好吃。」
月亮姐姐照著我們踏上歸途。今年摸秋真有意思,大人摸回一年的成果,我們呢?摸到了歡樂。
⑶ 重陽糕是蘇州的名小吃嗎
重陽糕來簡介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源,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可以算名小吃,但不能算特產。
⑷ 蘇州重陽節老人發錢嗎
在當年年滿70 、80 、90周歲的老人發給100元的慰問金。
⑸ 傳統秋季節日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以乞巧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為例 作者宗文君 蘇州大學 求論文!!
首先,我給你說。看你問的這個問題我就知道,你是一個專業的人士或者是內想專業從事這個專業的人物,你問容的這個問題,我就先不給你回答了。問你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去考那個ICA教師資格證?就是在西安交通大學設有考點的那個嘛。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歡迎你繼續提問。
⑹ 重陽節習俗蘇州地區。
了解下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今年的都過去了,突然想到父母就這樣老去,心裡不是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