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小說《都挺好》中,你認為蘇家三兄妹誰才是最孝順父母的,為什麼
看完39集《都挺好》,沒想到蘇明成才是這部劇最孝順的孩子。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完整概括劇情:重男輕女環境下的兄弟姐妹感情可以差到什麼地步?
另外想說,蘇明成對自己小家的態度那跟蘇明哲可是完全不一樣。
真心疼愛媳婦,為了媳婦兒打親妹(這點不算優點,只能說毫無兄妹感情,一心只有老婆),和媳婦吵架一言不合就跪下。。。在小家裡完全是個耙耳朵。。。雖然目前他們離婚了,但是可以看到,他們這個小家的幸福程度,比蘇明哲高多了。
蘇明玉獨立、強勢,心理變態程度不亞於蘇明成。蘇明玉現在的這幅模樣,可以說是必然結果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很明顯,蘇明玉就是前者。不是沒有反抗過,最讓人心寒的莫過於反抗後,本以為自己可以依仗的親人都對自己的反抗視而不見吧。18歲後就和家裡斷絕關系,不接受家裡的生活費,一切靠自己,遇到貴人,終於打拚下現在這番業績。嘴上說著自己不是蘇家的一份子,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蘇家的一切。其實特別能理解這種感情,對蘇家的一切,恨極了,卻也愛極了。
有些東西不是自己說斷就能斷的,雖然這份感情每分每秒都讓自己煎熬,但卻是人生無法逃避的一個牽絆。表面所有的冷漠,還是逃不開深夜自己的一次痛哭,只是沒人看見而已。沒有當面哭,就代表不痛苦嗎?人們總是只看錶面,真是讓人悲哀。
嘴上說著不會原諒,卻在背後做了很多「刀子嘴豆腐心」的事,幫助自己失業的哥哥找工作,托關系讓二嫂沒有被開除,讓被穿小鞋的二哥找到了合適的工作。這也是我討厭她的地方,明明從小被惡意對待,到現在竟然懷揣著最大的善意在幫這樣一群從未幫助過她的人。沒想到居然成了全家三個孩子中最孝順一個。
B. 《都挺好》中,你們覺得三個子女中,誰最善良、孝順
電視劇《都挺好》確實是一部題材、編劇、演員、導演都挺好的作品,大火有其必然性。
蘇家三個孩子誰最孝順?
四十集的電視劇,從第一集明玉就開始給家裡撒錢。
先是母親葬禮與墓地花了四十萬。
接著帶父親去買衣服花了幾萬。
然後蘇大強投資被騙的六萬也是明玉給的。
還有大嫂說老宅慢慢賣能多賣二十萬,但需要她在蘇州多耽擱時間。明玉立刻花一百五十萬買了老宅,成全了大哥的給父親買新房的孝心。
最後新房首付還不夠,蘇明玉又給了二十萬。雖然這二十萬朱麗還給了明玉,但是只要蘇家有事,只要父親有需要,明玉立馬出錢出力的態度是堅定的。
大家都覺著明玉從小是最不被待見的一個,卻也是最孝順父母的一個。
明成,生就一張好嘴,總能哄的母親有求必應。
在父親搬進新房之前一直都是明成與朱麗在照顧父親。
明成與朱麗從十指不沾陽春水,到能夠為父親洗手做羹湯,他們對父親是真孝順。
雖然與父親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有諸多不便,他們還是不停的妥協著,盡量事事順著父親。
作為整部劇的搞笑擔當,明成與蘇大強這對活寶父子為大家帶來笑聲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孝順需要實際行動,需要陪伴與照顧。
明哲,二十多歲出國讀書就成了美國人,時刻以長子自居。
母親去世後對父親的各種要求都一一答應,甚至不顧妻子的感受和反對,執意不自量力的滿足著父親。
大到買房,小到買傢俱,明哲樣樣順著父親。父親對明哲也最為信任,最願意與這個大兒子在一起。
其實根本不用講什麼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老人願意和哪個孩子在一起生活哪個孩子就是最孝順的。無疑,明哲就是蘇大強最想一起生活的那個。
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這是社會的進步。養老問題也嚴肅的擺在社會與每個家庭面前。老人該如何生活,如何有質量的生活,是不得不認真對待的問題。
作為子女,贍養父母是必盡的義務。而有質量的照顧父母這件事做起來又是那麼的不容易。
沒有照顧過老人的子女絕對不能理解照顧老人的辛苦。
我舅舅把我外公照顧到104歲仙逝,我覺得舅舅真的功德無量!外公去世時舅舅近70歲,他把自己半輩子的歲月與精力都用在了外公身上,而且把外公照顧的非常好,這在當今社會找不到幾個。
孝順絕對不是把錢一丟,讓父母想買啥買啥。孝順更不是父母做錯事時貌似為他們好的指責教訓。
孝順的順其實是對孝最好的表達,多順著父母的心意,就是最好的孝順。
除了順從父母的心意,還要多陪伴,讓父母不孤單、有安全感,一如明玉最後陪著蘇大強的樣子。
當然,這樣的陪伴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
所以,孝順還包括,我們要努力工作,在父母需要照顧之前有說走就走的實力。
願歲月靜好,父母安康!天下的子女足夠孝順!
C. 《都挺好》中的蘇氏三兄妹,誰是真的孝順真的對蘇大強好
蘇明玉是真的孝順,真的對蘇大強好。
「都挺好」源自劇中父親的一句話,更是在經歷生活的洗禮後對自己的一個回答。
開播前姚晨也曾發微博說:「『都挺好』這三個字,是我們對生活的願景、也是對現實無奈的接納。」
他們只會按時給蘇大強打生活費,滿足他的物質需要,可是在精神上他卻極度空虛。
他更需要兒女的陪伴,而不是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