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友善方面的好書,能寫讀後感的
《了凡四訓》,來種德立源命、修身治世類書籍。作者為明代袁了凡,作於六十九歲,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命中本無功名長壽卻得功名長壽,命中無子,卻得兩子,書電影版和電視劇版都有,網上皆可搜到,,只有善惡可以突破命運,做每件事時的善惡,善增加,惡減少,善即使暫時吃虧,整個命運的福氣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多很多,惡正好相反。能控制住每件事做到善就不是凡人,就可以驚天地泣鬼神了,當然這是需要慢慢練的。所謂修心改命就是修這個,人越善運氣會越好,極善之人命運束縛不住
⑵ 以"孝敬,友善,節儉,誠信"誦讀活動的讀後感怎麼寫
為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全園教師和幼兒熱愛祖國傳統文化,感受「孝敬、友善、節儉和誠信」的中華傳統美德。我們開展了為期一個周的「詩文朗誦」活動。
本次朗誦活動,倡議書一發出,就引起了教師和幼兒的積極響應,各年齡段的幼兒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年齡特色,一批選材貼切、內涵豐富、創意獨特的經典誦讀節目脫穎而出。大班年齡段的幼兒選材於中華千古流傳的著名詩詞,以唱誦結合的形式展現出了磅薄氣勢;中班年齡段的幼兒,朗誦表演創意獨具匠心,准備充分;而小班年段的幼兒,更是邀請了家長友情客串,共同演出。孩子們的表演活潑可愛,卻又活而不亂,確實難得。教師們也根據主題廣泛學習經典詩文,觀看《全國孝心十佳少年的先進事跡》等影片,大家深情並茂地朗誦《孝心無價》等經典詩篇,師生們的呈現了表演精彩,實屬精品。
通過這次的詩文誦讀活動,我們發現教師、孩子們對「孝敬、友善、節儉和誠信」的中華傳統美德,有了一定的感受。通過一首首弘揚「孝敬、友善、節儉和誠信」中華傳統美德的詩歌,他們了解了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和諧友善、包容寬厚、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感受到仁愛孝敬、誠信報恩、勤儉朴實,互助友愛的傳統美德。這是我們在開展這一活動過程中的另一個收獲和成功。在今後,我們將不斷為教師、幼兒提供這樣的平台,讓師生們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培養自信,獲得成功.
⑶ 一年級關於友善的讀後感一百字
篇一:《狼來了》讀後感
這個故事大概內容的是:一個放羊的男孩,好幾次都吹牛,狼來了,大人們就急匆匆的來幫他,才知道他是說謊,最後,狼終於來了,他再喊,大人們都不相信,他結束了他自己幼小的生命!
我想起了我一年級時因作業沒做還撒謊,老師知道後,把作業當場撕掉,還叫我把以前和昨天、今天的作業重做。原來,撒謊的代價多麼嚴重啊!我從此再也沒撒謊過,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篇二:《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
今天我認真的讀了一本叫《魯濱孫漂流記》的書,我讀完以後我的感悟很深,明白我們就算遇到困難也不用放棄,也不用氣餒,一定要勇敢的面對事實,相信自己能行,給自己勇氣就就可以度過難關。 我然後想了想我自己的情況,雖然不是很暢通,但是我沒有理由不堅強,因為魯濱遜都能在一個荒島上度過了半生,我一定要向魯濱遜學習!
篇三:《龜兔賽跑》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是一隻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因為跑到一半就睡覺了,沒有比上烏龜,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否則會一事無成。烏龜不怕困難,堅持下去才會成功,得到了第一名。
我們要向烏龜學習,克服困難,堅持到底一定能成功。
篇四:《安徒生童話》讀後感
我今天讀了《安徒生童話》這本書,讓我有了很多的收獲,里邊的「第二次拜訪」的故事,讓我有所感悟,那個故事的道理是:每種東西都有每種東西的含義,各有各的好。有的是讓你快樂的,有的是讓你幸福的,有的是讓你懂事的,還有的呢,是讓你平安的。
篇五:一年級讀後感
以前,我早就聽過稻草人叢書了,可是一直都沒有買。
寒假的時候,我終於能看到這本書了。我一翻開書的時候,我就被這裡面的故事迷住了。這本書就像是個寶庫,我為它著了迷。當我看完「一粒種子」時,我覺得那顆種子並不是不發芽,而是,它是種在田裡的種子,而不是埋在花盆裡的。
小編推薦: 一年級讀後感50字一年級讀後感一年級課外書讀後感
⑷ 初一作文誠信友善,伴我成長的讀後感
你就會像那個女孩一樣。」誠與善是對人最基本的要求,在她青色的墓碑前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少年臨走前,它是一種高尚,他會感到全身輕松,但它憑著自身的凈化作用。女孩並沒有報警,重新樹立信念,很快會融化污濁,當少年再去找女孩時、真誠的心。如果你真誠的付出,友善的貢獻,他在苦難中重拾自尊,但自己仍不改變容顏,女孩還用自己的小提琴為他拉了一首曲子。有許多智慧千方百計也得不到的。它猶如一潭幽靜的湖水,是雨露,心中燃起了走出逆境的熊熊烈火,被一個女孩發現了,帶著友善:一個少年在行竊時,孕育新的生命,是天空,熱情地與他聊天。」少年從此深受鼓舞俗話說,讓困苦的人揚起生活的風帆。雖然它有時會遭到沙石的襲擊。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淡泊,寧靜,而是裝作不知對方小偷,包容天地間的萬物,那麼,性本善,照耀。真誠是什麼:「人之初,讓迷途的人,她已經因病離開了人世,真誠與友善?它是一種智慧。我想說。做一個真誠的人;是氧氣!最終少年在悉尼大劇院。後來,我快樂,滋潤著美德的生成。真誠卻輕而易舉的得到了,又把琴送給了少年。他們聊得很開心,美麗。真誠是晶瑩剔透的;是陽光:「把友善帶給世界,深情地拉起了悠揚的曲調——把它獻給女孩
⑸ 友善.孝敬讀完書的讀後感
書里講了小木耳遇到了一隻狼,這是一隻很友善的狼。這只狼在森林裡有很多好朋友,有小兔版子、小猴子權、小老鼠……可是它現在很想和人類交朋友,小木耳帶它找了一個老爺爺、一個小女孩、一個小男孩,可是他們一看到狼,就嚇得趕緊逃走了。狼傷心極了,它想:為什麼人類不想跟他當朋友呢!
最後,狼遇到了一位眼睛看不見的老奶奶,老奶奶用乾枯的手握著狼的爪子,狼說:「我是一隻狼,您不害怕嗎?」老奶奶說:「你是狼又怎麼樣呢?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你非要干壞事,我害怕又有什麼用呢?!」從此狼和老奶奶生活在一起,它成了老奶奶的「眼睛」!
老奶奶多麼寬容,她的心裡能容得下一隻大家都很害怕的狼。還有就是外表醜陋的人不一定就是壞人,只有心靈美麗善良的人才是最美麗的人。就像這個狼,它雖然外表醜陋,大家見到都會害怕,但是它有一顆美麗而善良的心,這就是最美麗「狼」!
⑹ 友善的力量讀後感150字
友善待人
記得幾年前,語文老師給我們讀過一篇題為《好言一句內三冬暖》的文章,其中有一個容片段,至今記憶猶新。
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胡佛,有一次飛回洛杉磯,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失靈,幸虧他技術高超,飛機才奇跡般地著陸。胡佛立即檢查飛機用油,正如他所預料的,他駕駛的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氣機用油。當他召見那個負責保養的機械工時,對方已嚇得直哭。這時,胡佛並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大發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維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說:「為了證明你能幹得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的飛機做維修工作。」從此,胡佛的飛機再也沒有出過差錯,那位馬馬虎虎的維修工也變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了。
⑺ 求一篇以愛國,誠信,友善為核心的讀後感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題記
面對甘苦交錯的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就像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樂觀的人會慶幸還有半杯可以喝,而悲觀的人只能抱怨怎麼只剩半杯。
海倫凱勒在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她在很小的時候,和一般人一樣,自暴自棄,不願面對迷茫的人生。但是莎莉文老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讓海倫沒向命運屈服,在黑暗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海倫她是不幸的,因為她失去了用眼睛觀望五彩繽紛大千世界的機會;但她有是幸運的,因為她擁有了用愛和知識去理解世界的天空。馬克吐溫曾說過:「十九世紀有兩位令世界為之驚嘆的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位就是海倫凱勒。拿破崙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但海倫凱勒卻用愛成功的征服了世界。」而鑄就海倫成功的也恰恰是愛。看看我們身邊,;因為有愛,所以才有墨家的「兼愛非攻」; 因為有愛,所以才有了雅安地震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因為有愛,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專政。倘若無愛,那麼世間必將是一片冷酷的煉獄。
但是,海倫的光明也是勇氣搭建的。
世界上沒有人能體會在那個無聲,黑暗的世界裡會有多少的悲涼與無奈,也不會有人理解聾啞人的生命中會有多少的失望與抱怨。海倫卻用她自己反駁了這個「理論」,告訴了我們勇氣可以擊敗一切挫折。正因為有了勇氣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藺相如保護和氏璧;正因為有了勇氣的存在,所以才會有居里夫婦研究鐳的實驗;正因為有了勇氣的存在,所以才會有張海迪的輝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去看人們善良、溫厚的面龐;第二天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去參觀博物館;第三天看戲劇和電影,在城市中度過一天正常生活。」平凡又不平凡的三天,卻教會了我受益終生的道理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⑻ 關於 愛國 節儉 敬老 誠信 友善 的讀後感 400~500字 可以百度。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題記
面對甘苦交錯的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就像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樂觀的人會慶幸還有半杯可以喝,而悲觀的人只能抱怨怎麼只剩半杯。
海倫凱勒在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她在很小的時候,和一般人一樣,自暴自棄,不願面對迷茫的人生。但是莎莉文老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讓海倫沒向命運屈服,在黑暗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海倫她是不幸的,因為她失去了用眼睛觀望五彩繽紛大千世界的機會;但她有是幸運的,因為她擁有了用愛和知識去理解世界的天空。馬克吐溫曾說過:「十九世紀有兩位令世界為之驚嘆的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位就是海倫凱勒。拿破崙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但海倫凱勒卻用愛成功的征服了世界。」而鑄就海倫成功的也恰恰是愛。看看我們身邊,;因為有愛,所以才有墨家的「兼愛非攻」; 因為有愛,所以才有了雅安地震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因為有愛,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專政。倘若無愛,那麼世間必將是一片冷酷的煉獄。
但是,海倫的光明也是勇氣搭建的。
世界上沒有人能體會在那個無聲,黑暗的世界裡會有多少的悲涼與無奈,也不會有人理解聾啞人的生命中會有多少的失望與抱怨。海倫卻用她自己反駁了這個「理論」,告訴了我們勇氣可以擊敗一切挫折。正因為有了勇氣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藺相如保護和氏璧;正因為有了勇氣的存在,所以才會有居里夫婦研究鐳的實驗;正因為有了勇氣的存在,所以才會有張海迪的輝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去看人們善良、溫厚的面龐;第二天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去參觀博物館;第三天看戲劇和電影,在城市中度過一天正常生活。」平凡又不平凡的三天,卻教會了我受益終生的道理。
⑼ 友善故事的讀後感的好開頭
如何寫讀後感!
寫好「讀後感」要做到四點:一、讀懂原文抓中心:我們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讀」,才有寫「感」的條件.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點很多,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感點,作自己讀後感的切入點.三、讀感結合有側重:指導學生處理好寫讀後感時「讀」與「感」的關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聯系實際談感受:指導學生聯系自己或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關鍵詞]:讀後感;感點;實際
讀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獲,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獲或感想寫出來,就是心得體會,也叫讀後感.寫讀後感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語文水平,那麼怎樣指導學生寫有新意、有感情、有見解、有體驗的讀後感呢?
一、讀懂原文抓中心
「讀後感」的「感」是從讀中產生的.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話,在讀文章前我們可先讓學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作者等.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樂家揚科》為例,一是初讀感知,理清層次,把握文章的來龍去脈,建立起對課文的初步總體印象.初讀《小音樂家揚科》我們知道文章記敘了具有音樂才能的波蘭窮孩子揚科為了看看、摸摸地主僕人的小提琴而慘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二是細讀深思,抓重點,引導學生評詞析句,細讀深思,體會用詞的生動、准確.細細品讀文章,可先讓學生找出一些能反映揚科熱愛音樂的重點詞句,再細細體會語言的形象生動,故事的扣人心弦之處.三是研讀體悟,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讀文章,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生們進一步明白了奪去小音樂家揚科生命的罪魁禍首是人吃人,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窮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沒,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慘命運,使學生感悟到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是如此幸福.我們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讀」,才能領會到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才具備了寫「感」的條件.
二、選擇重點作感點
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的讀後感,可「感」的點很多,要寫好讀後感,必須選好「感點」.什麼叫「感點」呢?感點是由書中某一個地方的內容引起的,引發我們體會的地方,它不是憑空產生的.面對眾多的感點,我們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一個或幾個感點,作為自己寫讀後感的切入點,切不可面面俱到.例如《三顧茅廬》這篇文章,有這么三個方面可以作為感點:一是張飛對諸葛亮粗魯無禮,張飛很莽撞.二是寫劉備的語句和寫張飛的語句對應起來可以看出劉備態度很謙恭.三是從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完成統一國家大業,從中體現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我們可發現第三個感點是這個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復讀這個故事後感受最深的一點,那麼我們就選第三個作為讀後感的切入點.
三、讀感結合有側重
寫讀後感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我們說,「讀」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讀」的結果和目的.讀後感中少不了對原文的「敘」述,但它不像記敘文中的「敘」那樣具體、形象、生動,讀後感中的「敘」要做到簡明.小學生寫讀後感常犯的毛病是復述原文,沒有做到簡明扼要.有的只「感」不「讀」,離開原文意思漫無邊際地胡編亂寫,說道理時空發議論,而缺乏身邊的實例.寫讀後感可以說經驗,也可以談教訓.大多出色的讀後感,總是受原文內容或情感觸發,從而引起對生活、學習、思想等實際問題的思考.讀後感,是有「讀」有「感」,「讀」、「感」結合的.可以先敘述文章內容,後集中談體會,這種寫法適於只談一點體會.還可以邊敘邊談體會,「讀」和「感」交叉寫,這種寫法可以談幾點體會.無論用哪種方法寫,必須叫學生做到二不要;不抄錄課文:要用自己的話簡要敘述;不離開文章的內容,要真切聯系自己的實際抒發感想.
四、聯系實際談感受
這個「實際」,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沒有情感的讀後感蒼白無力,有情感的讀後感才能感染人.以《時光老人的禮物》為例,可以這樣去引導學生思考:詩中的孩子們對時光老人送的禮物很珍愛,表現在哪裡?你覺得應該珍惜時光老人送的禮物嗎?平時你有哪些珍惜時間的事例或不珍惜時間的做法呢?以後你會怎樣對待時光老人送的禮物呢?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學生就把文章內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這樣就能寫出真情實感,傾吐真實心聲.而在指導學生聯系實際談體會時,不要就事論事,要注意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從古到今,從近到遠,從己到人,從正面到反面,只要與文章的主要內容有關系,都應允許他們大膽自由地寫,如果指導學生把自己的經驗教訓與作者的切身體會結合起來寫,那麼他們的讀後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⑽ 「誠信友善」美少年觀後感
3月31日,中央電視台「時代楷模發布廳」向全國正式發布《誠信友善朱彥夫》紀實專題片。此時,朱彥夫這個令國人敬仰和自豪的名字,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迅即響徹於祖國大
江南北、長城內外。
朱彥夫,這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普通傷殘士兵,當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勞本上、頤養於榮軍院中,平安無險地度過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為共產黨員、革齤命戰士的朱彥夫,卻全然沒有這樣去選擇,因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標在哪裡,他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該多大。他決心像蘇聯紅軍戰士保爾·柯察金那樣,做一名中國的鋼鐵戰士,做一名純粹的共產
黨人。
回到家鄉去,為生活尚處於貧窮困苦的父老鄉親們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出把力——這是朱彥夫的理想,這是他的承諾,更是他不二的選擇。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從此,四肢全無的他開始了與鐵板為伍、與手杖為伴的凄楚而充實的人生跋涉。25年村支書崢嶸歲月,他不知溫暖撫慰了多少貧弱群眾;7副假肢被磨破的生動寫照,他不知流淌了多少生命熱血;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所說的「他寫字的過程就是一場戰斗,每寫完一個字就如同一名
戰士完成了一場戰斗啊!」,恰如其分地刻畫出了這位平凡英雄的生動雕像。
是什麼信念、怎樣的力量促使朱彥夫如此地頑強不息、戰斗不止?我想應當是潛入其心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鬥志、革齤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時刻支撐
著他一路前行。
我們學習朱彥夫,就是要學習他身上所永恆具有並固守著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鬥志、革齤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場所、什麼條件下,都要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置於最高層級,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牢記心間,把落實群眾路線的要求堅持到底,始終叫響「我是共產黨員」的口號,及時發出「有困難跟我來」的倡導,爭做幹事創業的急先鋒,爭當人民群眾的好榜樣。況且我們絕大多數黨員是不需要付出滾打25年、磨破7副假肢的代價,就可以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追求目標的。
黨員同志們,時不我待,莫再等閑!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攜手,為了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為了可愛的人民更加幸福,永遠信守我們當年在黨旗下舉手握拳的庄嚴承諾,始終做到視人民群眾為父母,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懸頭上,像時代楷模朱彥夫一樣,立志不言悔,信念不放棄,以共產黨員的誠摯與堅毅,立足本職崗位,服務社會人民,續寫人生豪邁,挑
戰極限人生,堅定不移地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陽光明媚的明天一路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