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陽佳節到來,除了登高,還有哪些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也叫「登高節「,所以這一天許多人會登高山、登高塔。登山過程中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當然還有很多傳統的重陽節習俗:佩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放風箏、孝敬老人等。
3、重陽節許多地方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意義自然是長壽,子女事業節節高。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沒有什麼固定模式,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吃重陽糕有祝願子女百事俱高,祝福自己長壽的意思。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當然各地也有自己的習俗,但最大的習俗應該是陪父母登高。
❷ 九月九重陽節快到了,全國各地哪裡最熱鬧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初九的第九天。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應該是非常活躍的全國各地,但它是最活躍的江西省石原縣。
根據現存的史料和考據,崇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有秋收、祭祖等活動。」據《呂氏春秋》記載,九月份莊稼豐收時,古人為感謝天皇和先祖的恩情,向天皇和先祖獻祭。這是重陽節作為秋收祭祀活動的原始形式。重陽節始於古代,西漢盛行,唐以後興盛。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結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一直延續至今。崇陽祭祖的民俗,幾千年來有著深遠的意義。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七月中旬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
可見,當時有一種祭祀活動,就是在9月份秋收莊稼的時候,向皇帝和祖先獻祭,感謝皇帝和祖先的恩情。這是古代重陽節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宴會,是先秦時期為慶祝豐收而發展起來的宴會。崇神拜祖、求壽、飲酒宴請等是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❸ 重陽節適合帶長輩去哪裡玩,重陽節帶長輩去哪玩好
杏花村裡品酒賞詩
推薦理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內處有容,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因杜牧這首《清明》詩而美名遠揚,無數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詩篇,歷史的車輪緩緩碾過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濃厚的文化底蘊成就了杏花村「天下第一詩村」的美譽。名人、名村、名酒、名詩,讓這個地處安徽池州的小村落充滿著獨特的魅力。深秋時分,在杏花村品酒賞詩,思遠古之情、享眼前之福,一定會讓老人們有份意外之喜。
❹ 重陽節到了,很多人都去登高了,在廣西哪座山最高,我要去挑戰。
廣西海拔最高的前25座山:
貓兒山 興安 2141
真寶頂 全州 2123
元寶山 融水 2081
岑王老山 凌雲 2062
韭菜嶺內 灌陽 2009
高大坪 樂業容 1982
聖堂山 金秀 1979
斗烘坡 隆林 1950
摩天嶺 融水 1938
寶屆山 灌陽 1935
四排山 資源 1899
阿扣山 融水 1892
銀錠山 恭城 1885
金紫山 資源 1883
王子山 西林 1883
天門嶺 灌陽 1850
慶林山 融水 1828
正江頂 全州 1824
金鍾山 隆林 1819
山馬塘頂 賀州 1787
蔚青嶺 龍勝 1778
大明山 武明 1760
姑婆山 賀州 1730
鍋底塘頂 靈川 1722
蒿坪龍 陽朔 1701
海拔高並不一定是是最難的,桂林很多小山是很難攀登的。
❺ 重陽節女兒能回娘家嗎
至少沒有規定重陽節女兒不能回娘家,好像也沒有這個風俗說重陽節女兒不能回娘家。就是有這個風俗,也可以移風易俗。所以,重陽節女兒是可以回娘家的。
❻ 重陽節學校組織活動去敬老院慰問老人,都應該有哪些活動內容求新穎、可行!!!
這是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
首先,把這16組全看成4人的,及4×16=64(人);應為是假設得最多的,所以用64減去總人數及64-58=6(人);這六人是多算的,應該是三人組和四人組的人數差的,所以6÷(4-3)=6(組)。現在,三人的有兩組,則16-6=10(組)四人的。
綜合算式:(4×16-58)÷(4-3)
=(64-58)÷1
=6÷1
=6(組)
16-6=10(組) 答:。。。。。。。
此外,還有可以把這16組全看作3人的,則,綜合算是為:(58-3×16)÷ (4-3)
❼ 清明節時大家都去哪A賞菊了B敬老C祭祖D登高
清明節時大家都去祭祖,選C。
《傳統節日》裡面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賞菊、敬老、登高」是重陽節。文中說: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❽ 重陽節有哪些美食
重陽節的美食有重陽糕、栗子糕、菊花酒。
1、重陽糕:
重陽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是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
重陽糕在南朝時已有文字記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重陽糕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
2、栗子糕:
北京有重陽節吃花糕的習俗,花糕又稱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滿整栗子而得名。還有一種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製作的。
製作時以栗子泥夾金糕片和澄沙餡而成。糕分5層,上中下為黃色栗子泥,呂間夾紅、褐兩色的金糕、澄沙。色澤艷麗,質地松軟細膩,香甜適口。北京又一順飯庄製作的此糕,1997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3、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民間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入准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8)重陽節帶老人去哪合適擴展閱讀:
重陽節風俗:
1、登高旅遊
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2、佩茱萸
插茱萸、戴菊花的風俗,在唐代已經普遍流行。
3、射箭
從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陽節當天,帝王官僚們除了登高作詩,舉行宴會歡樂外,還有了射箭、縱馬、圍獵等活動。像陳後主就是沉迷於聲色之外,還喜愛走馬射箭,亡國時還要再獵一圈。到了唐代,重陽射箭圍獵活動依然盛行。
4、放風箏
風箏也叫"鷂",在中國有兩千年的歷史。閩南語中有一句話:"九月九,風吹滿天嘯",就是形容重陽以後,風箏滿天飛的情形。
❾ 重陽節到了我們要搞一場聯誼會大家幫忙想想有哪些適合老年人的游戲
接唱革命歌曲。猜謎語,聊革命歷史。說革命事件接成語。下象棋。打升級。
❿ 重陽佳節今又到 國內適合老人旅遊的地方有哪些
1、廣西潿洲島
潿洲島是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海島之一。22.8℃的年平均氣溫,無霜期355天,非常適合和家人一起遊玩。
2、雲南西雙版納
一個人的麗江、兩個人的大理、一家人的西雙版納,所以一家人到西雙版納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這是一個沒有冬季的地方,即使是在1月份,平均氣溫也可以達到15℃左右,這相對於北方大雪紛飛的場景來說已經非常溫暖了。
3、三亞蜈支洲島
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三亞是國內最適合躲避寒冷的地方之一。想在國內看到熱帶雨林的風景,去三亞是再好不過的。奇妙的熱帶植物、新奇的叢林探險、還有漫步雨林中隨處聽到的曼妙鳥音,彷彿迷失在大自然賦予給我們的神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