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一樣,靈活就業人員辛辛苦苦掙的那點錢都不夠交養老保險的,尤其是女人,吃喝都得靠老公拚死拼活的賺錢,讓老公來養
❷ 人社部最新回應!退休後除了養老金,還能領哪些錢
企業年金。不過企業年金不是強制繳納的,一般只有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大型國企有,私企一般都沒有繳納。
❸ 企業養老金計算方法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3)最新企業退休養老金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企業職工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年紀亦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後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
2014年1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並向其中有特殊困難的群體適當傾斜。全國74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2016年4月15日,人社部表示,經國務院批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16年1月1日起,為2015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
❹ 2015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怎麼計算
無法給計算出來退休金具體是多少的。但是這筆退休金可以保障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下面是社會保險退休金計算方式,供參考。
養老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❺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2018上漲新政策
2018年3月,人社部、財政部下發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通知,調整幅度為2017年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的5%。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絕大多數的省市遵循「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的調整原則。調整人員包括所有已經在2017年年底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5)最新企業退休養老金擴展閱讀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
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❻ 2018 退休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方法為: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寧波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底前(或改制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12月31日前繳費年限(或改制前視同繳費年限)×1.4%;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❼ 2018年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最新消息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在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一書中,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發表署名文章《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退休工資怎麼算
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計發基本養老金。
「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統賬結合」前參加工 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二、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發放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7)最新企業退休養老金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企業職工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年紀亦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後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
2014年1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並向其中有特殊困難的群體適當傾斜。全國74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2016年4月15日,人社部表示,經國務院批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從2016年1月1日起,為2015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
❽ 為什麼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這么大
我們可以看到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的退休人員薪酬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養老金的替代率問題。觀察到不少普通企業退休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替代率在40%至50%左右,整體的養老金替代率偏低,當然這可能與普通企業職工只領取基礎的養老金因素有關,較少的普通企業職工參與到企業年金以及商業保險等渠道,由此導致他們的退休金偏低,養老金替代率基本上處於偏低的水平。
由此可見,對普通企業員工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之間,彼此的退休金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不僅與歷史因素有關,而且也與平日的繳費基準、工作穩定性以及社會平均收入等因素有關。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普通企業退休金也會得到逐漸重視,並會有更完善的保障體系,不斷縮水兩者之間的退休金差距水平,這也是一種可以預期的發展趨勢。
不過,現階段內,對普通企業的員工來說,可能更擔心延長退休的問題。相比之下,普通企業員工的工作不確定因素較高,不像事業單位工作那樣穩定與長久,一旦延長了退休的年齡,對普通企業員工來說,則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不確定風險。但是,對在職的普通企業員工來說,除了繳納基本的社保外,仍可以考慮參加一些企業年金或商業保險等,來達到提升未來養老金替代率的效果。
❾ 2018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是否上調
近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透露,全國各地已經基本實現省級統籌,將先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考慮到2018年經濟增長率將會在6%-7%,社會平均工資將上調,養老金也會相應有所上調!
2016年漲幅為6,5%,2017年漲幅為5,5%。而2018年養老金的上漲,要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預計2018年養老金漲幅或略低於2017年,約為5%左右,未來可能是4,5%。具體到個人多少,你就得耐心等到五一節過後,你所在的省市出台調整方案就會知道了。
(9)最新企業退休養老金擴展閱讀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❿ 社保退休養老金最新消息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018年退休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最新工資改革方案2018,2018公務員退休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離退休工資改革方案2018,2018年企業退休工資新規定。
「教師是優質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師隊伍建設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這是最近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蘇省委會主委朱曉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綜合改革和深化發展必然需要與之配套的適應時代要求的基礎教育師資培養模式。同樣,2017年全國兩會時,人大代表周洪宇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一份題為《關於建立獨立的教育公務員制度的建議》,具體來說就是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的管理體系,保證教師的待遇和基本保障。
誠然,教師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不僅工資待遇穩定,而且還有雙休和寒暑假。每年各省市都會招很多的教師編制的老師,很多人感覺是一個「鐵飯碗」的工作,紛紛報名參加考試。但其實,這只是外行人的感覺,倘若你真正考上了一個教師後,你會感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松自在。教師的工資並不是讓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城鎮中的教師還稍微可以,偏遠鄉村的教師工資待遇並不樂觀。最近小編注意到有關於教師工資上漲的一些消息,說明國家在提高教師待遇這方面做出了努力。如果看完如下論述,你也會和小編一樣認為,教師漲工資理所當然!
一、教師工作壓力與強度都比較大。與其他行業相比,教師工作壓力大,責任負擔重,額外付出多,但收入水平整體偏低,工資增長幅度低,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和農村教師,收入與付出嚴重不符。中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專任教師中,有74.57%分布在鎮區和鄉村,近1/4在艱苦地區工作,而鄉村教師的工資普遍低於城鎮教師人均水平,經濟欠發達省份尤為嚴重。
二、百年大計重在教育,教師工作神聖而偉大。教育是最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之一,教師行業的人才質量直接影響著千家萬戶百姓的子女教育問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家與民族的未來。低收入使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下降,兼職、收禮風潮蔓延,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和師風師德建設。
三、教育質量的優化與提高,必須讓教師工作得「無後顧之憂」!只有進一步減輕教師的經濟負擔、增加教師工資收入,才能優化教師隊伍人才結構,提升我國教育質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教師隊伍建設專題評估報告指出:「教師待遇未能反映出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應具備的地位待遇。吸引、鼓勵、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還需要政策引導。」
小編認為,教師的工資上漲理所應當,一個國家的未來都在教育,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國家與民族都不會有前途,因此漲教師工資就是漲民族未來希望,你們認為呢?
日前國務院部署2017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工作,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為2016年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是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這個調整也是繼去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同步調整之後的再次同步調整。預計會有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和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
盧愛紅表示,確定基本養老金5.5%左右的上調比例,是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作出的決策,統籌考慮了經濟發展狀況、職工工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這次調整的特點,是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主要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同時,此次調整注重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平衡、地區間的平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後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
據悉,這是我國連續第13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增大、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形勢下,國家繼續堅持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將使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和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中受益。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在經歷了11年連續以10%左右的幅度上漲以來,從2016年起漲幅下降至6.5%,且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職工並軌上調。對於養老金增幅降低的原因,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今年按5.5%左右調整退休人員待遇,是國務院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調整基本養老金,不僅要考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和職工工資增長情況,還要考慮基金支付能力和財政承受能力;不僅要考慮廣大退休人員當前切身利益,也要考慮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廣大退休人員的長遠權益保障。【溫馨提示】在調整過程中,具體到每一位退休人員,由於繳費年限、工作年限的不同,養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實際調整水平具體到每一個人,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現在很多農民朋友討論完「到底繳不繳社保」的話題之後,開啟了新話題「社保繳多少年合適?」由於社保規定繳納年限為15年,所以很多農民朋友提出問題,社保繳滿15年之後還要不要繼續繳?小編認為,其實這個可以算一算,就能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在繳滿15年之後繼續繳納。
一、繼續繳納享受終身醫保
如果我們都算在60歲退休,以每月500的繳納款來算,只繳納15年,我們退休後就只能領1397元;如果繼續繳下去,到了25年,退休後每月就能領2303元。不少朋友可能會認為,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多繳10年所花費的錢也比較多了,其實不然繼續繳納的重點已經傾向於醫療保險這方面了。
許多城市規定,就算我們社保繳滿了15年,但我們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男性需繳滿25到30年,女性需繳滿20到25年,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而我們退休之後,身體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小毛病需就醫,醫保的存在也會減輕一些支出,這對於我們退休後的生活保障是十分重要的。
二、固定資金布局退休養老
即使我們繳了25年社保,退休後每月所能領取的養老金也才2300多,這對於辛苦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這點金額對於老年生活並不是一個能達到「享樂」的理想金額。
其實我們在每月繳納社保中,還可從工資結余中抽出一部分固定資金以基金定投的方式持有,這部分資金在將來也可作為退休養老金。
三、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收
工作這么多年,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存款,小編認為這筆存款可以合理利用起來。美聯儲接連幾次的加息舉措,已經導致人民幣有了一定的貶值,並且在通脹的情況下,錢也會越來越不值錢,將資金存放在銀行實際上就是在虧錢。
不過,建議將存款用於理財,應盡量選擇穩健型的理財產品,讓閑置資金成為「搖錢樹」。將閑置資金合理規劃,如通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從市場中其他理財渠道中獲取一些額外的收益,這些收益在提升生活質量上也會有一定的幫助。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