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前後,工資差距有多大
城鎮職工退休前後收入差距,有的人說差40%左右,有的人說差50%左右,到底差多少呢?只有推算才能知道相對明確的答案。
退休前後收入差別,大都簡單把退休時的工資與養老金進行比較,實際上這樣比較並不能客觀反映事實狀況。因為歷年工資都是不一樣,繳費的檔次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只用退休時一年的工資數據來計算,明顯缺乏說服力。
所以我們比較退休前後的收入差距,不僅要看退休時工資收入,還應該看歷年工資收入,這樣才更全面反映歷年工資收入與養老金水平的對比情況。
我們知道,職工在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額是按照上年度個人平均應發工資的100%水平確定的。當個人應發工資低於當地公布的養老保險繳費社平工資60%時,按社平工資的60%繳費;當個人應發工資高於社平工資300%時,按300%水平繳費。
而退休時候,養老金計算中的繳費指數,就是按照每年職工繳費額除以社平工資得來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職工繳費工資與養老金水平之間建立數學關系,從而推算出退休前後的收入差別。
因為職工在單位繳費都是繳到退休為止,所以繳費年限一般都比較長,我們用職工25歲開始參保到50歲、55歲和60歲退休,分別繳費25、30、35年作為參數,來看下在單位不同收入層次退休前後收入差別。
從上表可以看出,25歲到企業工作,繳費25年50歲退休,按照退休時的應發工資收入計算,退休後養老金收入少20%-40%不等;按照工作25年平均工資收入計算,養老金收入是平均工資收入的60%-120%不等。
55歲退休,按退休時工資計算少25%-45%不等;按工作30年平均工資計算,養老金收入是平均工資收入的75%-135%不等。
60歲退休,按退休時工資計算少30%-55%不等;按工作35年平均工資計算,養老金收入是平均工資收入的100%-170%不等。
以上歸納後,可以說,無論是按照退休時的應發工資比較,還是按照歷年應發工資收入比較,繳費年限越長、繳費檔次越低、退休越晚,退休前後收入差距越小,或者超過的越多。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分析沒有考慮在單位收入低於社平工資60%或高於社平工資300%的特殊情況;也沒有考慮有些單位不按規定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情況。另外,機關事業單位的情況也沒有列入分析范圍。
綜上分析,我們說企業退休前後的收入差距,不能簡單說40%或50%之類,繳費年限、繳費水平、退休年齡、比較對象、單位屬性不同,甚至所在城市不同,差距比都會不同,只能是個大致范圍。
網頁鏈接
㈡ 退休人員的工資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聘用已退休人員的薪資個稅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但是,退休後人員受原單位包括其他單位再聘用取得的收入則不屬於離退休工資之列,而是工資、薪金所得或者勞務報酬,應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中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㈢ 企業退休轉地方收入會怎樣
你好,企業退休轉地方收入不變,退休待遇是一樣的
㈣ 什麼級別退休拿一萬的月薪
這個退休拿到一萬的月薪,除非是科級幹部以上的幹部能拿到,要麼就是高級工程師也是能拿到月薪一萬。科級幹部還要是正科級幹部以上的級別才行。
㈤ 退休人員工資加退休金年收入超過12萬要扣稅嗎
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的規定,凡在中國境內負有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具有以下五種情形之一的,都應當按照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二)從中國境內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三)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五)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辦法》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的以下11項應稅所得合計達到或超過12萬元。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5)企業退休收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發布的法規,2011年7月19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1年7月19日新個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外籍人員起征點為4800元。
新法舊法:
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發布了《關於貫徹執行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有關問題的公告》。
㈥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否稅後收入
據了解,2006年7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是養老保險新政的過渡期,在此期間退休的參保人員,按新的計發辦法重新計算養老金;2011年7月1日以後退休的,養老金完全按新的辦法計發。
新的養老金保險規定鼓勵「多工作、多繳費、多拿養老金」,新的計發辦法實行「新人新辦法、中人中辦法、老人老辦法」,實施後多數參保人員養老金會有提高,但提前退休的人會吃虧。
「老人」「中人」「新人」界定 養老金計發方法
「老人」(2006年6月30日以前退休) 按以前方法計發,不受影響。
「中人」(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之間退休) 實行過渡辦法,即退休時,如果按新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高於老辦法,高出的部分每年按一定比例發給退休人員,如果按新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低於老辦法的,按老辦法的數額予以補足。
「新人」(2011年7月1日以後退休) 完全按新辦法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
備註:目前「中人」領到的養老金,只是預發數額,待按新辦法重算後,高出的部分爭取年底前補發到位。
㈦ 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個稅怎麼算
聘用已退休人抄員的薪資個稅在襲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但是,退休後人員受原單位包括其他單位再聘用取得的收入則不屬於離退休工資之列,而是工資、薪金所得或者勞務報酬,應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中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㈧ 退休金2630元屬於中檔還是低檔收入
退休金2630元,在中小城市,一般屬於中檔收入。
㈨ 在中國職工退休了每天收入47美元,生活怎樣
每天收入47美元比正常上班職工收入都要高了
㈩ 我退休後收到一筆待遇收入是什麼錢工資待遇收
公司應該可能會是有補貼或者是補助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