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大代表建議健全農民體檢機制,這是否很有必要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陳鳳珍建議,政府應當把醫衛健康工作做在前,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來為農民體檢,對疾病問題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拖成大病,通過這樣的方式,既減輕農民的負擔,又保障農民的生活質量。
她說現在中國實現了脫貧,為了讓農民脫貧不返貧,其中一個重點是避免農民因病返貧。所以健全農民體檢體制非常重要。
所以,要想徹底轉變這種思想,讓他們主動去醫院體檢就必須出一些政策去吸引他們,所以這個建議是非常好的,非常有必要的。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② 內蒙古三支一扶體檢項目
體檢應至少包括以下項目:一般檢查、內科、外科、病史採集、尿常規、血常規、血糖(空腹)、腎功三項、肝功三項、肝膽胰腺脾雙腎彩超(空腹)、胸透(正側位,可不出片)、心電圖。如有缺項、漏項,視為不合格。旗縣級及以上人民醫院,該醫院應能對體檢結果做出結論性判斷,並可以為參加體檢人員出具《2022年呼和浩特市項目生健康狀況證明》。
一、脫貧戶、零就業家庭和已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學類高校畢業生考生除上述證件外還須持以下證件之一(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脫貧戶考生按類別須持以下證件:
1、《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特困職工優待證》,同時必須提供截止報名當月享受相關政策補貼的銀行流水賬單證明;
2、經民政部門認定的農村牧區低保家庭子女、特困救助范圍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特困供養人員或孤兒證明材料;
3、經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脫貧人口家庭子女證明材料;
二、三支一扶資格審查要求:
1、資格審查時本人應到現場,確有特殊原因本人無法到達現場的,可書面委託他人代辦(代辦人必須攜帶委託人的身份證原件及本人身份證原件);
2、不按規定時間要求遞交材料進行資格審查又不報告原因的,視為自動放棄;
3、各地區在資格審查時,如發現已參加過服務基層項目且服務期滿、以前參加過服務基層項目中途離崗人員以及在讀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又參加本次考試並被錄取的,一律取消其錄取資格;
法律依據:《關於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通知》
第七條 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期間的考核,分平時(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服務期滿考核。平時考核由服務單位組織進行,考核結果報主管部門。年度考核由服務單位的主管部門組織進行,考核結果匯總後報縣(市、區)人事(人事勞動保障)局。縣(市、區)人事(人事勞動保障)局依據主管部門考核匯總表進行抽查。服務期滿的考核由縣(市、區)人事(人事勞動保障)局和服務單位主管部門共同組織進行。年度考核和服務期滿考核一般在每年的7月底前完成, 8月初由縣(市、區)人事(人事勞動保障)局將本縣「三支一扶」 高校畢業生服務期滿考核情況匯總上報自治區「三支一扶」 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審核。
第九條 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期間要認真完成工作任務,做好年中、年度工作總結。嚴格遵守服務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凡請假15天以上的,須經服務單位同意並報縣級「三支一扶」工作管理部門審批,一年內事假累計不得超過30天。新招募人員不按時報到上班或工作期間擅自離崗超過10天的,視為自動解除協議。
③ 精準扶貧因病致窮能享受什麼政策
精準扶貧因病致窮能享受「四個一點,五個全覆蓋」政策。
根據重慶市巫山縣出台的精準扶貧醫療救助方案,此次行動,原則上針對直接影響勞動力的可治癒、可好轉的疾病,涉及危急重症、外科手術、婦產科、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五大類病種,主要採取「1345」的舉措:通過1000名醫生幫扶1000名病人;按照篩查——治療——跟蹤服務三個步驟。
採取「醫保報銷一點、醫院減免一點、政府補助一點、患者自付一點」的「四個一點」模式解決治療費用;最後達到「五個全覆蓋」,貧困村標准化衛生室全覆蓋,組建縣級醫療專家組進貧困村巡迴義診全覆蓋,對因病致貧對象常規體檢和疾病篩查全覆蓋,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健康檔案建檔全覆蓋,免費提供飲用水消毒片、腸道殺蟲劑、避孕葯具等葯品全覆蓋。
「四個一點」政策具體操作,「醫保報銷一點」是指享受「五大惠民政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建卡貧困戶商業補充大病保險、扶貧基金會貧困戶大病救助。「醫院減免一點」即實行「醫院五免」:免掛號費、120急診費、診療費自付部分、葯事服務費自付部分、床位費自付部分。「政府補助一點」即患者自付部分由財政按病種實行限額補助。救治醫院財務科提供救助對象醫療費用清單,報衛計委衛生財務核算中心審核。「患者自付一點」即以上「三個點」解決不了的微小費用,由患者自付。
(3)脫貧體檢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從大病來說,由於農村內部也存在著較大的貧富差距,那些貧窮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醫院就診,能夠報銷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們依然無力償付,所以這些貧困的家庭依然看不起病。當然,對於那些富裕的家庭而言,這是給他們提供了實在的優惠。
所以,從大病的角度來看,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新型合作醫療沒有徹底解決農村內部貧困家庭的醫療問題,反而使得他們與富裕農民家庭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的貧富差距。因此,完善基層醫療保障體系,方能醫治「因病致貧」,達到精準扶貧的效果。
推進農村衛生服務建設。要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網路,以加強縣、鄉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為重點,並對中西部貧困地區傳染病、地方病重疫區的村衛生室建設給予適當支持。
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整合現有衛生資源,建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更好地承擔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基本醫療、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