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幫我看下體檢表的數據正常嗎
白細胞總數超過正常值的上限,可能與您淋雨有關,懷疑細菌感染。
總膽固醇超標。結論:高膽固醇血症。建議素食一周以後復查。
尿酸、尿素氮、肌酐為腎功評價標准。
Ⅱ 體檢表問題,請問這樣的數據屬於什麼情況。
平均紅細胞體積稍低,說明您的紅細胞的大小比正常稍微小一點,如紅細胞總數正常,血紅蛋白正常、無貧血症狀,不必擔心
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偏高並沒有多大臨床意義。
主要參考紅細胞總數和血紅蛋白的量。如果這兩個正常就不必擔心。
Ⅲ 貧血在體檢表中如何顯示
血常規項目報告中常出現幾個「箭頭」,比如血紅蛋白濃度125(參考值:110-150),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為310g/L(參考值:320-360),平均血小板體積為13.9fl(參考值:7.0-11.0)。除前面所提幾項,還有「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平均紅細胞體積」等等。那麼如何通過驗血報告單來判斷是否貧血,或者存在什麼疾病?
首先看HGB數值:對於血常規檢查結果分析,大部分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主要是看是否存在貧血,而「血紅蛋白濃度(HGB)」這個數值是判斷是否貧血的主要數據。各種人群的血紅蛋白正常參考值如下,正常成年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新生兒:170~200g/L,兒童:110~160g/L。一般成人血紅蛋白<110g/L為貧血。臨床上以低於110g/L為輕度貧血。低於90g/L為中度貧血,低於70g/L為重度貧血。
怎麼判斷是否貧血:如果同時血紅蛋白濃度HGB這一項低於110g/L,基本上可判斷為缺鐵性貧血了。缺鐵性貧血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貧血,以女性、孕婦、兒童、老年人最常見,有缺鐵性貧血也不用太擔心,一般通過補充鐵劑服用鐵之.緣片,一個月後血紅蛋白就會明顯提升,兩個月後血紅蛋白濃度可以恢復到正常值,貧血就可以改善糾正。看是否貧血,還有一個可參考的數據是紅細胞總數(RBC),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如果測得血中紅細胞數量比正常值減少,或意味著貧血。
三是看血小板總數,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減少導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容易出血或出血後不易止住,可表現為皮膚、粘膜出血,鼻出血、齒齦出血等,嚴重時可發生咯血、嘔血,甚至腦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腫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減少。
四是看白細胞總數,其中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總數的增多或減少主要受中性粒細胞數量的影響,淋巴細胞等數量上的改變也會引起白細胞總數的變化。通常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發燒)會使白細胞的數值和分類發生變化。中性粒細胞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侵入人體內各種微生物如細菌等和身體各種壞死的細胞,是血液非特異性防衛系統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增高主要見於身體某部位各種化膿性細菌感染。淋巴細胞增多見於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Ⅳ 貧血一般看什麼數值
貧血就是指外周血中紅細胞容量低於正常而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一般貧血患者,通過血常規檢查就能夠確診。化驗血常規時,首先要看紅細胞的數量,貧血的患者,大部分紅細胞的數量都低於正常范圍,但是有一種特例,那就是缺鐵性貧血患者。這種類型的貧血,雖然血紅蛋白濃度低於正常,但是紅細胞的數量往往在正常范圍之內,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的數量也會出現明顯減少的情況,第二項指標就是看紅細胞壓積,大部分貧血的病人都會出現紅細胞壓積降低的情況,最主要的指標是血紅蛋白濃度,低於正常范圍就是貧血,血紅蛋白濃度越低,代表貧血病情越嚴重。
Ⅳ 拿到血液檢驗報告單時,需要留心哪些數據
前幾天看到有人說體檢時血液檢驗報告單的事情。確實在體檢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合適的體檢項目內容,也能夠很好的了解一下自身的基本狀況。但若是選擇不好的話,不僅僅是排隊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和金錢。還容易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就單單一個抽血化驗幾張血液報告單,其中的學問還是比較多的。
就是體檢是我們每個人對自己健康負責的一種表現。而現在大家養生意識越來越強,也更加知道按時的體檢對於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最主要的是近一些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率的發病率不斷高升,也讓我們重視起這方面的問題。
總的來說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起來對此問題,如果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在下方提出來我們一起交流。
Ⅵ 要判斷是否是有患上貧血,一般看什麼數值
要判斷是否患上貧血時主要看血紅蛋白(HGB)。男性的正常值是120-160,嬰兒和女性的正常值是110-160;低於最低值就可以判斷是貧血。90-120是輕度的貧血,60-90為中度的貧血,30-60為重度的貧血;小於30為極重度貧血。
驗血的時候血小板含量數值也可以看貧血,假如出現了貧血的狀況,必須要及時的進行治療。貧血的意思就是外周血中紅細胞容量小於正常而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一般的貧血患者,經過血常規檢查就能夠確診。化驗血常規時,要先看紅細胞的數量,貧血的患者,大多數的紅細胞的數量都小於正常范圍,但是有一種特別的那就是缺鐵性貧血患者。
Ⅶ 請問貧血是哪種數據來參考的(代號)
血常規中血紅蛋白是臨床貧血程度分級的標准,30g/L以下是極重度貧血;30-60g/L是重度貧血;60-80g/L是中度貧血;80-100g/L是輕度貧血;骨髓穿刺是檢查貧血病因的一項最基本的常用方法。
Ⅷ 看下我的體檢報告是不是貧血
血常規檢查結果分析怎麼看是否貧血?
血常規項目報告中常出現幾個「箭頭」,比如血紅蛋白濃度125(參考值:110-150),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為310g/L(參考值:320-360),平均血小板體積為13.9fl(參考值:7.0-11.0)。除前面所提幾項,還有「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平均紅細胞體積」等等。那麼如何通過驗血報告單來判斷是否貧血,或者存在什麼疾病?
首先看HGB數值:對於血常規檢查結果分析,大部分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主要是看是否存在貧血,而「血紅蛋白濃度(HGB)」這個數值是判斷是否貧血的主要數據。各種人群的血紅蛋白正常參考值如下,正常成年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新生兒:170~200g/L,兒童:110~160g/L。一般成人血紅蛋白<110g/L為貧血。臨床上以低於110g/L為輕度貧血。低於90g/L為中度貧血,低於70g/L為重度貧血。
怎麼判斷是否貧血:如果同時血紅蛋白濃度HGB這一項低於110g/L,基本上可判斷為缺鐵性貧血了。缺鐵性貧血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貧血,以女性、孕婦、兒童、老年人最常見,有缺鐵性貧血也不用太擔心,一般通過補充鐵劑服用鐵之.緣片,一個月後血紅蛋白就會明顯提升,兩個月後血紅蛋白濃度可以恢復到正常值,貧血就可以改善糾正。看是否貧血,還有一個可參考的數據是紅細胞總數(RBC),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如果測得血中紅細胞數量比正常值減少,或意味著貧血。
三是看血小板總數,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減少導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容易出血或出血後不易止住,可表現為皮膚、粘膜出血,鼻出血、齒齦出血等,嚴重時可發生咯血、嘔血,甚至腦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腫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減少。
四是看白細胞總數,其中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總數的增多或減少主要受中性粒細胞數量的影響,淋巴細胞等數量上的改變也會引起白細胞總數的變化。通常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發燒)會使白細胞的數值和分類發生變化。中性粒細胞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侵入人體內各種微生物如細菌等和身體各種壞死的細胞,是血液非特異性防衛系統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增高主要見於身體某部位各種化膿性細菌感染。淋巴細胞增多見於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6
除了上述血常規檢查結果分析主要參考項目外,還有許多輔助參考項目,如血小板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嗜酸性粒細胞數目等等,這些項目可幫助具體確定患病病因等,但如果單純只是這一兩項檢查有異常,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Ⅸ 體檢表上血常規那項是貧血
血紅蛋白,紅細胞值。
Ⅹ 請看體檢表,分析下血液情況。
你父親是小細胞低色素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長期慢性少量失血,少見的有鉛中毒,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等。目前你父親是輕度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沒有問題,而且去年就有重度貧血,病程有至少半年,沒有粒系和血小板的改變,不像白血病之類的惡性疾病。有沒有鉛中毒,要問你父親的工作環境和檢測血鉛含量。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你父親吃飯正常不挑食,不太支持。是否是地中海貧血,需要做基因檢測。最好問一下,你父親有沒有其他少量出血的疾病:例如痔瘡等。最後都找不出原因,必要時可以完善骨髓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