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規體檢和精準體檢有什麼區別
一、常規體檢是指一般類別的體檢,包括:
1、一般形態:主要檢查身高、體重、胸圍差、腹圍臀圍等,評估營養、形態發育等一般情況;2、內科:主要檢查血壓、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神經反射等項目;3、外科:主要檢查皮膚、淋巴結、脊柱四肢、肛門、疝氣等;4、眼科:檢查視力、辨色、眼底、裂隙燈,判斷有無眼疾;5、耳鼻喉科:檢查聽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6、口腔科: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齒的檢查;7、婦科:已婚女性的檢查項目,根據需要行宮頸刮片、分泌物塗片、TCT(超薄細胞學刷片)等檢查;8、放射科:進行胸部透視,必要時加拍X光片;9、檢驗科: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蛋白等)、血清免疫、血流變、腫瘤標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檢查;10、輔診科:包括心電圖、B超(肝、膽、胰、脾、腎、前列腺、子宮、附件、心臟、甲狀腺、頸動脈)、TCD(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判斷腦血管的血流情況)、骨密度等項檢查。
二、精準體檢就是有針對每個人的身體,有不一樣的體檢項目,它是精準檢查你身體薄弱的器官的體檢項目,和常規的體檢是不一樣的,它沒有固定的體檢項目。
㈡ 什麼情況體檢
體格檢查是醫療的診斷環節,是針對症狀或疾病及其相關因素的診察手段。如果以症狀為中心和主訴、以疾病診治為目的的體檢,稱之為「醫療性體檢」。辦理入職體檢、入學、入伍、駕照、出國、結婚、保險等手續時的體檢,是以某項特定工作或行為的體檢,稱之為「通過性體檢」。為了了解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針對未病、初病或將病的健康或亞健康人群的體檢,稱為健康體檢。健康體檢的程序一般是在空腹的前提下完成抽血化驗(包括血常規、血生化、血免疫、腫瘤標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項目)和腹部超聲檢查。還有不需空腹的內、外、眼科、耳鼻喉科、口腔、婦科及中醫等臨床科檢查,心電圖、胸部透視、骨密度、經顱多普勒等輔檢科檢查,當然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選做其它項目。
體檢項目
一般類別
1、一般形態:主要檢查身高、體重、胸圍差、腹圍臀圍等,評估營養、形態發育等一般情況;
2、內科:主要檢查血壓、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神經反射等項目;
3、外科:主要檢查皮膚、淋巴結、脊柱四肢、肛門、疝氣等;
4、眼科:檢查視力、辨色、眼底、裂隙燈,判斷有無眼疾;
5、耳鼻喉科:檢查聽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
6、口腔科: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齒的檢查;
7、婦科:已婚女性的檢查項目,根據需要行宮頸刮片、分泌物塗片、TCT(超薄細胞學刷片)等檢查;
8、放射科:進行胸部透視,必要時加拍X光片;
9、檢驗科: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蛋白等)、血清免疫、血流變、腫瘤標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檢查;
10、輔診科:包括心電圖、B超(肝、膽、胰、脾、腎、前列腺、子宮、附件、心臟、甲狀腺、頸動脈)、TCD(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判斷腦血管的血流情況)、骨密度等項檢查。
女性常規體檢
女性常規體檢項目及其功能,希望大家盡早的了解一下女性常規體檢,以免受疾病危害。
1.女性常規體檢普查
外科:內科(心,肺,腹,四肢檢查,血壓);
眼科:視力口腔科:了解口腔等
2.血常規+血型:了解血細胞情況、排除炎症性疾病、血癌、貧血等。
3.尿常規:了解泌尿系統情況,排除腎臟,泌尿系疾病。
4.女性常規體檢白帶常規:了解陰道環境。
5.乙肝兩對半:了解是否大三陽、小三陽、全陰或表面抗體形成等。
6.女性常規體檢肝功:了解肝臟代謝情況ALT、AST、Y-GT。
7.血糖+血脂:排除甘油三酯,高膽固醇,糖尿病。
8.女性常規體檢心電圖:常規排除心臟疾病。
9.B超:了解子宮,附件,卵巢情況
10.乳腺紅外掃描
檢查了解乳腺情況。
11.陰道鏡:了解陰道炎,宮頸糜爛情況等。
12.衣原體+支原體細菌培養:了解生殖道感染病菌
13.女性常規體檢TLT
14.hpv檢查:檢測hpv病毒。一般與防癌塗片檢查同時進行。
15.活組織檢查:一般是從最不正常的部位獲取標本進行檢查,包括外陰、陰道、宮頸、子宮內膜,最常用於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的診斷。
男性常規體檢
男性常規體檢包括所有男性常規體檢項目的名稱和體檢內容目的,請大家做為參考。
常規體檢項目
1.內科(視、觸、叩、聽):心臟、肺、肝臟、脾臟
2.外科: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乳腺觸診、脊柱、四肢關節活動
3.眼科:視功能、眼瞼、眼球、角膜、前房、瞳孔、晶狀體檢查
4.五官科:外耳道、鼓膜、聽力、鼻腔、扁桃體、咽喉部檢查
5.心電圖:多導聯心電圖
6.B超:對肝、膽、胰、脾、腎的診斷有較高的價值
7.胸透:及早發現胸部腫瘤
8.血常規:了解血液系統疾病如炎症、貧血等
9.尿常規:顏色,透明度及比密等,早期發現腎病,糖尿病等
10.空腹血糖:可初步篩查糖尿病
11.血脂:檢查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動脈粥樣硬化的方法
12.腎功能:反映腎功能情況
13.乙肝表面抗原:通過乙肝抗原的檢查,可了解是否攜帶乙肝病毒
14.谷丙轉氨酶:檢查肝功能的主要指標,了解肝臟有無損傷
15.癌胚抗原對消化道腫瘤的檢查有幫助
16.尿酸:痛風的早期可僅有血尿酸的偏高
17.血粘度:反映血液粘稠度,對血栓形成等關系極大
18.高低密度脂蛋白:影響血管硬化的主要因素
19.乙肝二對半:通過乙肝抗原、抗體的檢查,是否存在大三陽、小三陽的情況
20.甲胎蛋白:通過AFP值的多少,作為早期肝癌的篩查
㈢ 360微體檢是個什麼東西
你好朋友360安全衛士8.1版連續發布更新,先後加入微博衛士、系統加固防黑、隔離沙箱等一系列安全工具,並對原有的諸如木馬查殺、系統修復等功能模塊進行了優化和增強,希望我的回答對你用幫助。
㈣ 一般體檢都查什麼
1、體檢應包括常規血液檢查、尿糞常規檢查、肝腎功能血尿檢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血糖檢查;身高、體重、血壓測量;內科、外科、皮膚、眼睛、耳的體檢及胸部X線檢查,鼻子和喉嚨。
但是,體檢項目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性別、職業、崗位、群體健康狀況以及個人和單位的經濟狀況來進行。如檢查項目可根據入園、進校、招收、參軍、開車、婚前檢查、出國等不同要求適當增減。
2、女性應多檢查;40歲以上時應檢查血脂和心電圖;經濟條件允許的個人或單位;胸部X線和腹部B超檢查。
體檢項目應盡可能優化。一些不必要的大型昂貴儀器不應進行檢查,應遵守一些必要的檢查項目。如甲狀腺、乳房、婦科官方刮頸、直腸肛門診斷等40歲以上患者,應納入常規檢查。
實驗檢測中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FA)對早期肝癌和消化道腫瘤的篩查敏感,應盡可能安排檢查。
㈤ 體檢有什麼好處
定期體檢有三大好處:幫你走出亞健康人群;及時發現小毛病後的大隱患;花小錢,省大錢。體檢幫你走出亞健康人群 有人認為健康體檢是老年人的事。而近年的統計表明,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患病年齡趨於年輕化。年齡在31~60歲的年齡段中:脂肪肝佔12.9%,肥胖 31.6%,高血壓12.8%,冠心病3.1%;在這些人群中有2/3死於心腦血管疾病,1/10死於腫瘤;1/5死於肺病、糖尿病,僅有1/10可進入老年。在社會環境壓力逐步增大的今天,亞健康人群正在成倍增長。據統計28到45歲的青壯年有70%以上是亞健康人群。年僅39歲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因患突發性心臟病去世。作為天天與葯打交道的成功人士,為何竟如此英年早逝?年輕不是保險櫃,只有體檢才是及早發現多種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體檢幫你及時發現小毛病後的大隱患 扁鵲與蔡桓公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詳了。當蔡桓公的病尚在腠里、在肌膚、在腸胃時,扁鵲一次次地提醒蔡桓公趕快治療。但是蔡桓公卻諱疾忌醫,強調自己很健康,說扁鵲"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從而放棄了有效的治療時間。到病入骨髓,再求扁鵲治療時,這位神醫也無能為力了。蔡桓公最終病入如膏肓而死亡。
其實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腫瘤等許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都具有無痛性或症狀不明顯的情況。這時只能依靠現代醫療檢測儀器和體檢醫生專業能力,及時發現疾病的早期信號。早期預防、診斷和治療,為受檢者的健康恢復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體檢幫你花小錢,省大錢 身體是一個動態系統,每天都在不停地發生著細微的變化,一次體檢的結果並不具有長期的意義,人體的健康會隨著時間、年齡、生活習慣及工作壓力而改變,堅持定期體檢,目的就在於及時發現致病因素,及時改善,保持健康不得病。
生活中經常聽到許多人這樣說:「我的身體沒毛病,自我感覺良好。」他們過於相信自己的主觀感覺,其實,主觀感覺並非絕對可靠,有時也會欺騙人。這是因為有許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自覺症狀輕微,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因此,病人自己難以察覺。如高血壓並動脈硬化,病後幾年乃至十幾年也不出現明顯的自覺症狀。再如隱性冠心病,病人自己根本毫無異常感覺,只能在全面、系統地進行循環系統檢查後才能確診。一些癌症也是這樣,直到中、晚期才出現症狀。正由於此,許多癌症發現時已經過晚,失去了根治的時機。
人到老年,各種感覺器官都會老化而變得遲鈍,該疼痛難忍的病會變得輕痛或不痛,如急性心肌梗塞等。因此,老年人更不要輕信自我感覺,要相信醫生,相信現代醫學技術,才能早期發現各種嚴重疾病。
㈥ 體檢都檢查什麼啊
這要看你查什麼了,體檢的項目很多,抽血化驗的項目也很多,包括血液分析,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等,還有心電圖,胸部X光透視,B超檢查等。